唐 进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音乐舞蹈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0)
一个民族音乐蕴涵的情感和精神,往往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思想。钢琴作为传统的西方乐器,在传入中国百年来,数代作曲家不断的尝试,不断的探索,将国外先进的作曲理论技术同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相结合,努力追求钢琴艺术中国化、钢琴音乐民族化。时至今日,中国钢琴音乐已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景象。作曲家们在钢琴艺术中国化的征程中,除了对大量民歌、戏曲、民族器乐曲、地方民间曲调进行改编,还取材许多地方音乐素材,结合当代音乐思维进行大胆原创。蕴含着中国特色的钢琴音乐语言渗透在不同类型的改编曲中,这些作品“与原作在材料运用、组织结构之间存在着异同,在审美意趣和风格指向上存在着差异”[1],不同程度的叙述着中国钢琴音乐改编和创作所独有的艺术魅力。
中国传统音乐素材广泛,地方民歌、民间音乐、传统民乐、戏曲音乐等种类繁多,根据对原作不同的处理方式,一般情况下,有如下三种类型的改编:
1.移植。“‘移植’改编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原曲的基本面貌,将音乐主题从一件乐器‘移植’到钢琴,仅根据钢琴的乐器特点略作增添,未作较大的结构性变动”[2]。如黎英海改编的钢琴作品《夕阳箫鼓》,音乐主题基本“移植”了原曲民族器乐琵琶曲《夕阳箫鼓》的主题核心音调,作曲家根据钢琴的音响特点和演奏特点略作改编。
2.忠实改编。“‘忠实改编’基本忠于原作的音乐结构,但在和声、演奏技术、音乐线条等方面进行一些显而易见的改编,尤其体现在钢琴演奏的艺术表现需要增添华彩炫技性段落的因素。”[2]如王建中改编的钢琴曲《彩云追月》,在旋律结构上基本忠于原作,未作较大变化,而在乐曲48-56小节,却运用了大量的八度技术来烘托主题,并借助左右手的主题交替演奏来丰富音乐的线条。
3.忠实改编 + 创作。一些作品里,除了保留“忠实改编”,还融入了部分创作,将原曲里的各种素材进行重组。例如钢琴协奏曲《黄河》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以《黄河大合唱》中第一首同名歌曲为素材改编,第二乐章《黄河颂》根据《黄河大合唱》中第二首同名男声独唱歌曲改编。这两个乐章基本忠于原作的音乐结构,在和声及演奏技术的配置上进行了丰富和改编。第三乐章的音乐素材则来源于《黄河大合唱》中第五首《黄水谣》以及第七首《黄河怨》的原曲音乐,并将它们进行重组创作,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采用了多次转调和增强音乐色彩的强弱对比手法来凸显情绪的递进。而第四乐章《保卫黄河》根据原曲中第八首同名歌曲以及第九首《怒吼吧!黄河》的音乐素材进行重组创作而成,作曲家通过多次改变原主题旋律以及在变奏中对和声、调式、节奏、织体不同程度的变换,来刻画生动的战斗场面。
利用原素材部分修订并重新创作的方式使改编曲基本脱离了原作的结构规模框架,凸显出“再创造”的“变奏”模式。但是,即使新作将“改编”的自由度进一步扩大,与原作素材之间仍然存在联系。储望华《新疆随想曲》主题来自郑秋枫创作的歌曲《美丽的孔雀河》,作品在旋律音调、线条、和声、节奏节拍上极大地丰富了原曲的主题结构,用更加自由的方式体现出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特征。
1.变奏改编。变奏改编,即按照统一的艺术构思,借助丰富的和声、演奏织体与技术等手法将原曲的主题进行一系列的变化和反复。作曲家借用现成的曲调,保持主题的基本骨架而加以自由发挥。变奏改编在曲式上类似西方曲式结构中的变奏曲式,是通过变奏的方式对音乐主题或音乐整体进行的一种改编,如刘庄改编的《变奏曲》主题部分(见谱例1)。
谱例1
上例是刘庄改编的《变奏曲》主题呈示部分,刘庄的《变奏曲》以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作为主题,通过对旋律进行装饰变奏、对应变奏、音型变奏、卡农变奏、和声变奏等等,加大了对主题的改造和变化。原曲调作为主题在第一次呈示时完整演奏出来,随后进行了九次变奏,每次变奏都有所不同,采用了不同的变奏手法。第一次变奏主要是在伴奏方式上,伴奏音型进行了改变,所以在节奏上与主题有所变化;第二次变奏在旋律上有所变化,拍号变为2/4;第三次变奏拍号为2/4,左手为八分音符跳音弹奏,右手旋律在时值上变为十六分音符的快速跑动;变奏四的拍号为2/4,这段变奏的旋律线是主题旋律的倒影进行;第五次变奏拍号也是2/4,采用了复调对位手法,把旋律进行了对位化发展;第六次变奏时回到4/4拍,旋律不再是单旋律,伴奏为分解式琶音的流动,充满了六连音与七连音等,在节奏上更为丰富;第七次变奏音乐的音区主要在高音区,两个声部的节拍是交错的,右手是三连音旋律,左手为八分音符与休止,中间部分主要是三连音旋律,最后一部分左手回到低音声部弹奏节拍性八度音程,右手旋律为休止第一个音符的三连音;第八次变奏节拍为2/4,旋律较为快速流畅,左手主要是三度双音;最后一次变奏主题旋律进行了回归,但左手的伴奏为十六分音符的快速跑动。总的来说,除了对主题旋律与伴奏的变奏改编外,对乐曲推进的力度与速度等均有不同的改编,这也是变奏改编的一种方式。
2.自由改编。“‘自由改编’常以‘随想曲’、‘幻想曲’等形式出现,相对于变奏改编更加自由地重新组织作品的音乐结构,对原作结构作了较大幅度的改动和编排”[2]。蔡世贤所作钢琴曲《刘三姐主题幻想曲》便是“自由改编”的佳作,在布局上的“即兴性”彰显出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风格,原生态的民间歌调深刻地反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风情特点与文化底蕴。
在《刘三姐主题幻想曲》中,音乐的改编主要在于对原音乐主题材料的结构重组,音乐的一开始先是一段华彩式的引子,随后是行板的唱山歌主题,接着是赶歌圩的主题音乐,春江水主题音乐,对山歌主题音乐,传山歌主题音乐。全曲一共由五段主题旋律的音乐组成,与变奏不同,这五段主题旋律分别具有风格不一的主题,每段旋律都表现了不同的音乐语言,在速度、力度、强弱对比等方面都不相同,因此给人以多种音乐语言分别呈现又相融于一个整体的感觉。可见,在音乐素材的运用上,以及具体音乐材料的使用上,自由改编大多由作曲家根据曲目原有曲调加入自己的见解和想法进行诠释,以更为自由的表现音乐语言。自由改编也是一种比较重要且常见的改编手法。
经过作曲技法的改编和创作,中国钢琴改编作品在音乐特性上发生了重组。这一系列的过程,主要体现在音响、和声及材料上的重组。
在中国传统音乐钢琴改编作品中,最被听众直观感受到的,是音响的重组。即通过钢琴演奏织体的编配、各项钢琴演奏技术的组织,来拓展对钢琴各个声区不同音响的运用。这种性质的音响重组主要以民族器乐的音色模拟、线性的歌曲音响等两种形式呈现。
1.民族器乐的音响及风格的多元模拟
我国民族乐器风格多样,每种乐器都有各自的音响色彩,因此在进行钢琴作品改编时,模拟原乐器的音色则在色彩方面保留了原曲的风格,也最大限度的还原了原曲音响。《二泉映月》、《夕阳箫鼓》、《百鸟朝凤》等钢琴作品就不同程度地运用钢琴模仿古琴、古筝、箫、琵琶、二胡、唢呐等民族乐器的音色,以求更真实地还原原作,并运用钢琴增添表现力。
2.具有“线性美”的歌曲音响
大部分根据民间歌曲、地方曲调改编的钢琴作品,将曲调用音符之间的联系方式,连贯并组织成线条,通过“歌唱”来表现圆润、如歌的声音特质。这类歌唱性的线条,以横向思维构成连绵不断的音响向前传递,着重表现音乐旋律的横向流动和变化。如朱践耳的钢琴序曲第2号《流水》,用音精炼,笔触细腻,通过生动的音响线条将云南民歌《小河淌水》的主题意境体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歌曲音响的“线性美”,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审美表达的一种重要方式。
多声性是钢琴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在改编过程中,作曲家发挥钢琴的音响特质,通过“和声重组”使改编后的作品呈现出令人耳目一新的音响效果,这是许多作曲家都十分关注的一种重要改编手法。在中国传统音乐常见的五声结构中,旋律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因此改编中的“和声配置”以不破坏传统旋律风格为前提,如何为民族风格的旋律配置和声成为作曲家需要首先面对的问题。如储望华的钢琴曲《“茉莉花”幻想曲》中,崭新的和声语言为这首家喻户晓的民歌旋律铺垫了丰富的色彩,作者运用大量的二度、四度、五度及三和弦加六音强化浓郁的民族风格,画龙点睛般的半减七和弦、九和弦的应用倍添忧伤的情绪。悠扬的歌唱性旋律与色彩斑斓的和声相互交织,凝聚成颇具感染力的音响结构,使听众从听觉展开对“景物”视觉、嗅觉、触觉的多重感知:“览”茉莉花之姿态、“嗅”茉莉花之幽香、“触”茉莉花之温婉。又如,琵琶曲《夕阳箫鼓》原曲只有单线条旋律,改编后的钢琴作品则运用了丰富多彩的和声手法,重组出了一幅悠远宁静的音乐画界。低声部运用了平行五度音响衬托高声部曲折蜿蜒的旋律,避免使用单音或八度造成单薄又缺乏功能色彩,独特的和声手法彰显出具有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韵味。(见谱例2)
谱例2
中国钢琴改编作品中的材料重组,多指从原作中抽取主题音乐材料,在改编过程中加以扩充,“在不抛离原作基础结构、音乐线条与和声结构的基础上,在改编中发挥出钢琴音响的宽阔空间和层次”[2]。这种材料重组最常见体现在对比钢琴音域狭窄的独奏乐器乐曲改编为钢琴曲。如通过同名唢呐曲改编的钢琴曲《百鸟朝凤》,在吸收唢呐演奏技巧和民族和声色彩的同时,创作了崭新的钢琴织体,对主题音乐材料加以补充。改编后的钢琴作品尽可能保持了原作中轻快紧凑的音乐特点,各段落之间的过渡衔接自然且紧密,节奏非常富有逻辑性,高潮部分运用宽广的钢琴音域和多元化的音响效果烘托出全曲热烈的气氛。又如上文提到的《黄河》钢琴协奏曲第三、四乐章,音乐素材来源于原曲中的音乐,而作曲家通过改变原主题旋律,以及变换和声、节奏、调式调性等手段,对原材料进行了重组,从而营造了开阔的音乐氛围。
演奏技术是钢琴作品音乐表现的前提。根据传统音乐素材改编的中国钢琴作品,运用各项特殊的钢琴技术,为原作拓展出更富听觉震撼力的音乐效果。这些钢琴弹奏技术,与西方钢琴作品中的技术类型相比较,具有不同的属性和表现张力,常见的有如下三种。
在钢琴的改编过程中会经常使用到八度技术,一般情况下,八度在乐曲中的使用往往起到强调的作用,这种强调不仅加强旋律线条层次,还可以加强某种音响效果。在演奏八度时,按照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对这一技法的演奏做出不同情况的处理,才能更好表达乐曲想要表现出的音乐语言。殷承宗等改编的钢琴协奏曲《黄河》第四乐章《保卫黄河》中,用大量的八度技术来表现主题旋律,塑造了坚韧不拔、铿锵有力的艺术形象。
柱式和弦在钢琴弹奏技术上是八度的进一步延伸,这种技法仍然要通过手掌支撑建立强有力的力量并作用于琴键,但却演奏了3个、4个或更多的和弦音。相对于八度技术,柱式和弦的和声效果更为丰富,音量更为宏大。同样以钢琴协奏曲《黄河》为例,其第一、第四乐章中很多段落都有运用柱式和弦,这样的例子在中国钢琴改编作品中不甚枚举。
轮指技法又称“同音换指”,即用不同的手指轮流弹奏相同的音符,其指法安排常用4-3-2-1或3-2-1两种。轮指需要手指具备很高的灵活性和技巧性,通过急速的轮指演奏营造特殊的音响效果,要求清晰富有颗粒感,应尽量避免“模糊混淆”或“节奏不匀”的情况发生。储望华改编的钢琴作品《解放区的天》用轮指技术呈现出欢快雀跃的主题音调,唯有良好的手指控制力,才能将其演奏得均匀富有颗粒性,从而更生动地展现主题。又如《黄河》钢琴协奏曲第三乐章《黄河愤》中第VI段,模拟琵琶轮指技法的旋律缓缓奏出,苦难的音调表现出敌寇对祖国山河的践踏,人民深受苦难的情景,压抑的旋律更酝酿着反抗斗争的情绪。(见谱例3)谱例3
琶音技术在钢琴教学和演奏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演奏效果在钢琴表演艺术中最能表现钢琴音响的优势特点和魅力。通过合理的指法设计、适中的力度安排、规范的踏板使用、严谨的手指触键等手段,诠释出各种类型的琶音音响,根据音乐需要塑造和表现不同的艺术形象。中国钢琴音乐中的琶音,大多体现出柔美内敛的气质和晶莹剔透的音质,流动性强,这些琶音大都刻画出温柔绵延的艺术形象,这与西方钢琴作品中炫技性强烈的琶音在属性上是有区别的。如:王建中改编的钢琴作品《浏阳河》、朱践耳的钢琴序曲第2号《流水》中,运用了较大篇幅的琶音,为听众形象地展示出一副栩栩如生的山水景象。
从广义的角度,根据改编作品与原作曲家之间不同的关系,可划分出以下两种情况的改编分类。
“西方许多作曲家都热衷于改编自己的作品,常见形式为将过去的作品改编为另一种演奏形式,或同时撰写两种不同的演奏版本”[2]。这类的改编一般最接近于原作,很少进行整体性的大规模改动。中国作曲家中以刘雪庵的钢琴改编作品《飞雁》最为有名。1941年《乐风》杂志刊登了刘雪庵创作的钢琴改编作品《南来雁》,这部作品根据清末李芳园的琵琶谱《平沙落雁》改编,在1956年刘雪庵又在《南来雁》基础上再次编配,作品命名为《飞雁》。又如江文也1945年将琵琶古曲《浔阳月夜》改编成两部不同的钢琴作品:一部是第三钢琴奏鸣曲《江南风光》、另一部为钢琴叙事诗《浔阳月夜》。
根据同一旋律音调、民歌素材改编的钢琴音乐,虽然主导动机贯穿一致,但在和声、结构、织体上都进行了重组和改变,作曲家不同程度地展现了个人审美的特色与风貌。如汪立三先生于1952年改编的钢琴作品《蓝花花》,和叶露生先生1958年改编的钢琴作品《蓝花花的故事》,主题都以陕北民歌《蓝花花》为核心材料,但在曲式结构、和声手法上都有着各自不同性格的表达方式。再如,分别由王建中先生创作于1972年,储望华先生创作于1976年的同名钢琴作品《浏阳河》,虽然两首作品取材相同,却在调式调性、和声技法、旋律表现手法、节奏安排上存在着异同。王建中的《浏阳河》是一首典型的中国化交响诗,恢弘大气不乏细腻;而储望华的《浏阳河》却是一副宁静致远的中国水墨风景画,呈现出深邃而又不乏活力的景象。
总之,在多元音乐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传统音乐改编钢琴作品是西方钢琴艺术与本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并逐渐形成一种独具魅力的中国音乐艺术风格,其彰显出的美学意指,是中华文化审美内涵的独特表现。作为中西方文化相互交融的结晶,中国传统音乐改编钢琴作品无论是在结构风格还是表现内涵上都体现着东方特色,沉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经过几十年的蓬勃发展,这些改编作品对中国钢琴艺术的变迁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一方面推广、普及了中国传统音乐,为传统民粹的承递探索出一条新的道路;另一方面,通过钢琴对民族器乐音色的多元模拟,借助西方作曲思维,运用大量中国化钢琴演奏技术为传统音乐赋予了更多层次的表现空间,符合当代的艺术审美特质。中国化的钢琴改编和创作,不止是作曲家们对音乐的创新,更是中西方文化碰撞带来的思想变革。富有民族韵味的音乐主题材料、和声色彩、曲式结构和音响氛围以多种姿态跃然于不同类型的中国钢琴改编曲中,经过创作技法的加工和多维重组,产生行如流水、美如山岳般的艺术效果,在诠释艺术之美的同时,更蕴含着东学西被、西学东用的深刻哲学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