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楚钿
(广东省总工会干校 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507)
传染病与人类相伴相随,千年万年从未改变。人类历史上曾经遭遇过的鼠疫、天花、霍乱等重大传染病,导致了数千万乃至上亿人口的死亡,甚至种族的灭绝。据邓拓在《中国救荒史》中统计,我国历史上有详细描述的“大疫”,周代有1次,秦汉13次,魏晋17次,隋唐17次,两宋32次,元代20次,明代64次,清代74次。新中国成立至今,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基本消灭了鼠疫、霍乱、疟疾、天花、回归病、黑热病,有效地控制了白喉、麻疹、脊髓灰质炎、流行性斑疹、伤寒、血吸虫病和布鲁式菌病等多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流行。[1]20世纪初至今的肺结核、艾滋病、H1N1、MERS病毒、埃博拉病毒,仍然是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敌。2002年末至2003年上半年爆发的SARS事件,是距离现今时间最近的一次影响较大的疫情。今年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认识到:传染病所带来的风险是人类可持续发展和追求美好生活过程中必须跨越的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与病毒不断抗争,并通过科学认知、科技创新和科学家精神战胜各种病毒的历史。
从古到今,人类社会遭遇过无数场瘟疫。对于这些瘟疫,我国古代中医学总结出来的“十年一大疫,三年一小疫”的疫病规律,至今依然有效。进入21世纪的当代,医学技术远比过去更先进,而今年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突发席卷全球的时候,人类依然无法做到确保每一个人都能在这场疫情中存活下来。
1.从历史维度看,科学认知是疫情防控的前提基础
疫,民皆疾也。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类掌握的医学知识不足,对传染病疫情的发病机理没有搞清楚,认定其发生是由于诸鬼神或宗教等神秘力量,传染病的蔓延和痊愈是“上苍”意志的体现。而随着近代科技的发展,人类逐渐地认识到细菌或病毒等微生物才是引起疫情的罪魁祸首,这为疫情防控奠定了科学基础。
霍乱病是人类传染病的“老瘟疫”,自1817年从印度爆发起共出现7次世界大流行,造成数千万人的死亡。霍乱病之所以一次次卷土重来,与很长时间未能弄清其成因和传播途径有关系,当时的医学界盛行“瘴气论”,普遍认为霍乱是空气传播的。1854年,英国医生约翰·斯诺在伦敦市通过医学调查发现了霍乱与饮用不洁水的关系,他指出霍乱病传播的介质是水,饮用清洁水可以减少霍乱。1883年,德国细菌学家罗伯特·科赫在埃及成功地分离出霍乱弧菌,并以通过实验验证其为霍乱的真正病因。经过斯诺、科赫等人的努力,人类终于开启了科学对抗霍乱的历程。到1884年,霍乱疫苗在西班牙霍乱流行区得到了使用,并在全世界进行推广……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以及公共卫生条件的改善,霍乱虽然没有被彻底消灭,但不再像以往那样,动辄引起成千上万人的死亡。
血吸虫病是全球仅次于疟疾的第二大寄生虫病,在我国流行的历史长达两千多年。新中国成立以前,血吸虫病曾遍布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十几个省、区、市,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过去,血吸虫病被称为“大肚子病”或“水膨胀”,民间认为是蛊毒引起的,是“神仙也治不好”的传染病,由于长期以来没有弄清楚这种病的病因,导致群众把这种疫病视为绝症、恐怖的“瘟神”。1904年,日本学者龟田富士朗首先发现血吸虫是导致“大肚子病”的病因,并发现钉螺是血吸虫病传播的中间宿主——血吸虫感染钉螺,并在钉螺中进行繁殖,随后形成尾蚴并溢出钉螺,人类皮肤直接接触了带有血吸虫尾蚴的水体(疫水)就会被感染,由此才揭开血吸虫病的发病机理。毫无疑问,消灭钉螺是消灭血吸虫病的关键,但如何才能彻底消灭野外生命力顽强的钉螺?直到1950年代开展全国血防运动中,中国科学院专家秉志先生试验成功“土埋+火焚”的办法,才真正找到大规模有效消灭钉螺的途径。此后,经过50多年的有效防治,血吸虫病已被消灭。
2.从现实维度看,科技创新是抗击疫情的有力武器
疫情自古有之,但是今日之世界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人类拥有科技力量,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技术创新。面对今年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起的疫情,科学技术创新成为了抗击疫情的“杀手锏”。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对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是一次重要检验。在武汉遭遇疫情冲击的初期,我国立即组织起跨学科和跨领域的力量,在科研、临床、防控第一线相互协同作战。[2]科技部迅速成立10个科研攻关组,形成了全国一盘棋的科研攻关格局,科技的“杀手锏”作用凸显,具体表现有四方面:一是快速甄别病原体并对毒株进行基因测序的基因技术,成功分离鉴定出病毒毒株,为快速诊断提供了技术支持;二是在短时间内建立形成的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相关技术体系,为开展检测提供了便捷性和灵敏度;三是迅速筛选评价有效治疗药物的技术,建立了适合不同阶段患者的治疗方案。四是逐步深化对新冠病毒致病机理和传播规律的科学认知,为研究防控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战疫大考展现出了中国整体科技水平的巨大进步。2003年“非典”爆发的时候,我国主要还是靠电视传播相关信息,今天移动互联网已经为各种权威的信息发布的主渠道,使得新冠疫情相关的信息变得十分透明、及时。在这次新冠疫情防控中,5G技术、AI(人工智能)算法、无人机、智能机器人等先进科技得到广泛应用,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例如,5G云端智能机器人帮助医护人员进行导诊、消毒、清洁等重要的工作,5G热力成像测温系统在人流出入比较多的地方能迅速识别体温异常的个人。而疫情爆发之后,国内各大云计算厂商率先宣布向科研和医疗机构免费开放AI(人工智能)的算力,使疑似病例的基因分析工作由原本数小时缩短至半小时完成,为后继疫苗和其他的药物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科大讯飞公司开发的基于AI(人工智能)的电话机器人,可以自动打电话访问需要摸排的人群,然后根据回答的信息自动筛查、整理,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对成千上万人的追踪工作,大大提高了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效率。[3]此外,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信息应用技术也大显身手,各个手机用户上的“健康码”程序,可以自动根据14天的行程路径显示红、黄、绿三种颜色,极大地方便了疫情防控。而百度公司开发的“新型肺炎患者同乘坐查询”小程序推出确诊患者同乘查询功能,可以帮助用户一站式查询自己过往的行程是否有风险,方便第一时间发现疾病的密切接触者,对于消除群众恐慌、进一步巩固疫情防控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在本次疫情防控的不同阶段、不同场合,科技为人类铸造了抵御病疫的盾牌,对战胜疫情发挥的支撑作用。“硬核科技+高新技术”,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阻击战、总体战这三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提供了最先进的武器,使人们看到了科技创新的力量。
3.综观历史与现实,科学家精神是战胜疫情的力量源泉
科学史研究之父萨顿曾说过:“大多数人只是从科学的物质成就上去理解科学,却忽视了科学在精神方面的作用。科学对于人类的功能决不只是能为人类带来物质上的利益,那只是它的副产品。科学最宝贵的价值不是这些,而是科学的精神。”
18世纪的欧洲是天花瘟疫猖獗的年代,欧洲各国医学界束手无策。如何防治天花?英国医生爱德华·琴纳(Edward Jenner,公元1749-1829年)在年青求学时就立志解决这一重大医学难题,当时中国的种痘术已传到了欧洲,他仔细地阅读了有关种痘术应用的报告,提出疑问:为何得过一次天花而没有死去的病人,永远不再会得第二次天花?爱德华在毕业后的行医中发现,挤牛奶的女工都不患天花病的原因,是她们都染上过牛痘的病毒,于是又提出疑问:牛瘟和天花又有什么关系呢?牛痘果真能预防了天花?带着这些疑问,爱德华经过二十多年顽强地研究,他最后得出结论:牛的“牛痘”是天花的一种,不仅危害人类,同样也袭击牛群;挤奶姑娘在和牛打交道的过程中,因感染上牛痘而具有抵抗天花的防疫力了;人只要患过一次天花不死,就能在身体内部获得了永久对抗天花的防护力量。在此认识的基础上,爱德华医生坚信给人进行人工接种牛痘可以有效预防天花。1796年5月,爱德华医生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人体实验获得成功,他才发表了研究论文《接种牛痘的理由和效果探讨》,宣布“天花”是可以征服的。事实上,爱德华医生对牛痘的应用研究,一直遭到许多同行的指责与批评,但实践结果证明他是对的!从1799年开始,欧洲各国开始使用爱德华医生“琴纳牛痘接种法”预防天花。最令人敬佩的是,本可以依靠自己发明的“琴纳牛痘接种法”技术发财,爱德华医生却将“琴纳牛痘接种法”的具体实施方法无偿公布出来。“琴纳牛痘接种法”为现代免疫学开创了广阔的领域,时至今日,所有现代接种法实际上都是来源于这个伟大发现。作为免疫学之父,爱德华·琴纳一生勤奋不懈,淡泊名利,为维护真理,敢于向传统和权威挑战,最终证明了疾病可以预防、传染病可以征服!
2002年12月初,由SARS病毒引起的非典型肺炎疫情在广东爆发,并一直持续到2003年6、7月份。疫情之初,非典型肺炎的致病原因尚不明确。当时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组一致认定主要病原是“衣原体”,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的钟南山院士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否定了这种“权威”的认定,他坚持病原应该是一种“未知的病毒”的结论,并按照治疗病毒的方法“对症下药”,极大地提高了危重病人的成功抢救率。最终的病毒分析结果证明钟南山院士的病原属于“未知的病毒”的判断是正确的。在抗击SARS疫情中,钟南山率先提出“将危重SARS患者集中到有良好救治条件的地方”,并主动承担广东省大部分最危重非典病人的抢救重任,因此成为抗击SARS疫情的领军人物。钟南山院士的工作成果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评价,被誉为“抗击非典第一人”。在2020年的1月18日,已经84岁的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出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逆行”前往武汉市实地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情况。1月20日早上,钟南山院士代表专家组向国务院常务会议作了专题汇报,并在当日晚上接受央视记者白岩松采访时,向社会公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出现“人传人”的情况,从而拉响了全国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疫情扩散的警报。此后,钟南山院士与他的团队日以继夜的开展科研攻关工作,他们收集了来自全国552家医院的1099例实验室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信息,完成“中国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研究,并于2月28日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该研究报告的内容刷新了全球医学界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肺炎的认知,对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提供有益的参考。
回顾人类战“疫”历史,每一次瘟疫的消除都离不开像爱德华·琴纳医生、钟南山院士一样的科学家的努力。爱因斯坦曾说:“科学的不朽荣誉,在于它通过对人类心灵的作用,克服了人们在自己面前和在自然界面前的不安全感。”科技为人类铸造了抵御病疫的盾牌,由此形成的科学家精神,是人类抗击瘟疫中代代相传的巨大精神财富,也是人类战胜病魔的力量源泉。
高校科研人才是技术创新中最具能动性、创造性的战略资源。[4]今日的大学生毫无疑问将成为未来战“疫”的主体,他们对科技创新的掌握程度,决定未来战“疫”的水准。历史事实证明,任何一个科技创新活跃的时代,无一例外都是伴随着人文创新的导引,而大学是前沿科学、尖端技术、先进文化的发源地,在引领社会创新创业文化方面发挥蝴蝶效应,具有独特优势。
1.弘扬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学风
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任何主观的臆测出发;坚持调查研究,深入实际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坚持从纷繁复杂的事实材料中寻找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充分利用规律,作出符合规律的判断和行为。科技创新首先在认清“实事”的基础上,找到真相和规律。
科技事业的真谛恰恰就在于追求真理,对真理的执着追求是决定原始性创新取得成功的精神条件。病毒有其自身生存、发展、传播和进化的特殊规律,我们就是要通过大学里学习以掌握技术,进一步找到这种规律,进而尊重客观规律,顺应规律,从而在实践中降低疫情传播的峰值,加速疫情的衰减。病毒对动物(及人类)、植物和细菌等微生物的寄生关系,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对抗关系,从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来看,却是具有客观必然性。人类不断适应病毒,病毒也不断适应人类的发展,谁也打不破平衡,中间偶有波折,但都会回归平衡点。我们就是要通过调查研究找到这二者之间“矛”与“盾”的规律,找到二者之间的回归平衡点在哪个位置。
要想找到诸多“矛”与“盾”规律和回归平衡点,高校要重视基础科学研究:探索和研究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基本规律和原理,必须从基础科学研究抓起,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基础研究虽然本身并不具有直接经济效益,但却是追求真理,找到真相,达到必然王国的重要途径。科学设置课程结构:大学期间,加强公共必修课的考核,学生要重视学好基础知识,包括数学、英、计算机及数据处理技术,按照“少而精”的原则设置专业必修课,确保前沿的专业理论知识;适当增加选修课比重,鼓励学生跨校、跨系、跨学科选修课程,让学生学习多领域的知识,并将各个领域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广博综合的知识结构。对标学科前沿动态:一流院校、一流学科在培养理工科学生时,理论探索要“顶天”,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的基础研究,建立高新平台和实验室;应用研究要“立地”,要面向国家和企业重大需求,坚持学——研——产结合,做好科技与经济的对接。教学模式做好顶层设计:在培养文科类学生时,在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中,要考虑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在建立良好判断的基础上,使用恰当的评估标准对事物的真实价值进行判断和思考,特别注重怀疑精神、批判精神、分析精神和实践精神的养成。
2.培育“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文化氛围
胡适先生百年前曾提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就是要把求新的精神和求实态度完美结合。创新是人们对原有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固有理论的准确把握基础上,在坚持学以致用的实践过程中,发现原有理论解释不清或者无法解决问题时,通过自身实践改进原有理论,创造更加适用性的新理论的过程。
在经济发展方式处于由传统的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关键时期,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高技术产业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状况,在短期内很难扭转,应当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在坚持开放中推进自主的科技创新,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科技创新道路,瞄准世界科技发展趋势,敢于走别人没走过的路,不断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把我国产业提升到中高端。
高校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当然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大学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因时而变,不同阶段侧重点有所不同:初级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要重视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这时要多以肯定视角来学习前人的经验、理论和方法,在接纳学习的基础上求创新;高级阶段或者研究生阶段,就要侧重于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培养,破除“知识——经验”的思维定势,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大胆对前人的理论和经验提出质疑,提出改进观点和方案。如图
这种质疑不是无端的盲目的,而是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对新观点和新方案开展可行性论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创新。渤海大学构建的以创新创业系列授课为基础、 创新创业卓越人才班为引领、学生社团和兴趣小组为骨干、学科和专业竞赛为依托、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的“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是值得借鉴的典型案例。[6]
3.提升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科普素养
这次战“疫”过程中,各种硬核科技和高新技术得到广泛地应用,背后是新中国科技事业的跨越式的发展。1949年新中国成立,毛泽东就提议建立了中国科学院。1956年1月,党中央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中央随后制定我国的“十二年的科技发展规划”,将无线电、自动化、半导体和计算技术并为四大重点,不久又启动了“两弹一星”计划,为我国的前30年确立独立的科技体系打下了基础。
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也高度重视科技事业,他率先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迫切希望培养一流科技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中国的科技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要采取非对称战略,要发挥自己的优势,要在关键卡脖子地方下大功夫”。这次疫情爆发后,他又指出“最终战胜疫情关键要靠科技”,提出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科研物质生产”这两条战线。
高校应践行科学道德,用科学家精神引领学术道德建设,面向学生开展宣讲教育,把学问和人格融为一体,既追求学术声望,又追求品德风范;高校要有自己的评价标准——学术的标准,不要随波逐流;科研工作者要有不被外界所影响的定力。高校在邀请院士、专家、校内外学者等举办学术讲座和报告会以及座谈会时,不仅介绍他们的学术成果和创新观点,更应大力宣传他们百折不挠、甘于奉献、团结协作、集体攻关、前仆后继、可歌可泣的精神事迹,让他们为科技人才提供榜样力量。有条件的高校设立科技创新奖学金,形成尊重科学的学风。这样,久久为功,笃定科学信仰。只有在“尊重科学”的基础上蓄力待发,使青年学生具备崇尚科学的素养,新时代才能更具有“力量感”、富有“时代感”。
综上所述,在与疫情作斗争过程中,我国科学技术巨大威力的释放,集中体现了中国科技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疫情防控集中检验了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也检验了我国的科技创新制度。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给我们带来了诸多关于科技建设、科技人才培养的新思考。科学发展和科技创新永远在路上,人类探索真理和未知的活动是永远没有尽头的。为此,我们要在总结科技抗疫经验的同时,还要大力在高校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精神,让科技创新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