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护师)
周子琪、李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营养科营养师)
通过食物来补充钙固然很好,但是如果无法做到或依然不能满足钙的需求量,就可以通过补充钙剂来达成。这时很多人会问,常见的钙片、胶囊、液体钙,究竟哪个最好?其实这些只是钙剂的形式,对补钙的效果并没有决定性作用,更应该关注的是钙的种类。因为不同钙剂含钙量不同,适应的人群也不同,选购的时候可以先阅读一下说明书中钙剂的成分。
多数成年人可以选择碳酸钙。碳酸钙含钙量高,可在胃酸中溶解,吸收率高,对于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正常的成年人来说,是适合的选择。
老年人及有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胃酸缺乏的人可以选择有机钙,包括柠檬酸钙、葡萄糖酸钙、醋酸钙等,这类钙剂在消化吸收的过程中,不需要过多的胃酸帮助钙溶解,对胃肠道的刺激较小。
肾结石患者可以选择有机钙,尤其是柠檬酸钙,补钙的同时还能达到抑制肾结石产生的效果。
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除葡萄糖酸钙以外的钙剂。肾衰患者要避免服用磷酸钙。
由于儿童的胃肠道还在发育中,消化吸收功能不如成年人,口服补钙建议选择成分单纯(一种钙剂)、纯度高(添加的其他成分尽量少)、易吸收的钙剂,不建议选择复合钙(2种以上的钙剂+各种维生素等)。
服用时可以注意以下两点:补钙剂的最佳服用时间是饭后1~1.5小时;钙剂不要跟牛奶同时服用,需要间隔4小时,否则影响钙的吸收。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维生素D对于补钙来说就是利器。它能够促进钙的吸收,若维生素D缺乏,补充再多的钙身体也无法吸收。补充维生素D是相对容易的,晒晒太阳就可以完成。且很多钙剂产品是直接添加了维生素D成分,足够满足日常人体对维生素D的需求。
除此之外,适当的运动能够刺激骨骼,加强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减少钙质丢失,推迟骨骼老化,也有利于人体对饮食中钙的吸收。
补钙过程是需要付出精力或时间的,为了不让努力白费,防止钙流失就格外重要了。日常最易引发钙流失的行为就是吃得咸。资料显示,肾脏每排出2300毫克钠(相当于6克盐),同时就会损失40~60毫克钙。长期摄入过多的钠,就会影响钙的吸收。所以爱食咸的朋友想要补钙,就需先调整好口味。类似的情况还有过度饮酒、咖啡、浓茶、碳酸饮料和吸烟,这些行为同样影响钙吸收,加快钙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