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丹凤
陶器鬲看似简单粗糙,价值却不容小觑,其内涵更是深厚。它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标志性文物之一,代表着一种考古文化系统,又牵涉着一支远古部族。
在我国各地的新石器时代文物中,有一种陶器十分常见:它上部口径为方形或圆形(有的上有两耳),下部为三只中空的足,三足鼓涨垂立,颇似动物的乳房,故有些乡民称之为“马奶头罐”。其实,它的学名为“鬲”,音“lì”。
鬲是中国最早的炊具,其字本身就是炊具之象形。在现代汉语中,鬲是个多音字,作陶器时,读“lì”;当为地名、国名或姓氏时,则音“gé”。有学者认为,鬲的原始读音应为“gé”,理由是:鬲作为炊具,其内所煮食物一沸腾便会发出“咯噜”声,古人便以此声为鬲之音。那么,鬲之“lì”读音又从何而来?其背后确实有故事。
鬲的历史
考古证明,鬲是中国特有的陶器,在国外均无发现。目前,考古发现的最早的鬲出现于距今大约48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如龙山文化时期的夹砂陶鬲,其中,又以内蒙古老虎山遗址和北京昌平雪山遗址出土的最具代表性。这两地出土的夹砂陶鬲以沙质、泥质灰陶为主,纯泥制陶很少。龙山文化陶鬲被认为是鬲的文化祖型。
最早的鬲是如何诞生的?换句话说,先民们是如何设计出鬲的?对此,学界有两种说法。一种是陶器组合说,一种是模仿器官说。
考古发现,远古时代较早的陶器有陶盆、陶瓶和陶罐。陶盆为大口、平底;陶瓶为小口、突腹、尖底,便于在江河中汲水;陶罐为小口、大腹、平底,多用于储水。这些早期陶器制作简单、用途单一,只能用来盛放水或食物。但是,随着制陶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烹煮技术的熟练掌握,先民们将三种陶器进行组合,创造了一种新型的陶器—鬲,它不仅杂糅了前三种陶器的优点,还能直接置于火上进行烘烤以烹煮食物,较其他陶器更方便实用。
关于鬲的模仿器官说则主要来自国外。在《中国文明的起源问题》(1989年出版)中,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瓦西里耶夫认为,鬲形三足器来自游牧文化,形状与羊、牛的乳房类似,因为马、羊或牛的乳房全部自然下垂为类似形状。
陶器组合说道出了鬲的实用性,或许这也是鬲曾流传广泛的原因之一。从最早出现鬲的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到夏代再到商代前期的各大考古遗址中,不论是长江以南还是以北,甚至是内蒙古地区,都能看见大量的陶鬲。不过,商代中后期后,陶鬲渐被青铜鬲取代,形态和制作工艺也发生较大变化。以20世纪中后期开始的齐国故城考古发掘为例,其出土文物年代跨越西周至战国时期,其中的鬲之发展脉络比较清晰:西周和东周时期的遗物中皆可见鬲,既有陶鬲又有青铜鬲,形态较为多样;至战国时,鬲已基本不可见。由此可推测,鬲的历史基本断绝于战国时期。
鬲为什么会消失?究其原因,与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有着直接关系。新石器时代的居民迁徙率大,需要户外烹煮食物,而鬲易拿易放,置于地上便能直接生火,很是便捷。然而,随着生产力和农耕文化的发展,当居住之地趋于固定,人们便寻求新的烹饪方式,灶台应运而生。但问题也出现了:将鬲置于灶台上,人们搅拌时,带足的鬲难免会因不平衡而倾倒,而且,鬲三足中空不易搅拌,更不易清洗。于是,人们便将鬲的三足去掉,这便成了釜,也就是今天的锅的前身。
有鬲氏与鬲姓
战国以后,鬲虽因不再实用而退出历史舞台,但“鬲”这个字流传了下来,如鬲姓。鬲姓与炊具鬲,两字虽不同音,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国远古时期部族林立,有的部族因其发明而得名,如燧人氏以钻木取火为名,发明鬲的族群则被命名为有鬲氏。据传少昊(黄帝长子)时期,有鬲氏被分封为一大方国,也称鬲国。
据学者考证,有鬲氏是大汶口文化后期由鲁东南、晋东北、豫西南游猎而来的散落氏族组成。很多学者认为,有鬲氏可能与夏族同族,或是早期与夏族结盟的氏族。有鬲氏的早期活动区域为河南西部地区,与最早出现夹砂陶鬲的龙山文化遗址重合。此外,夏族活动区域遗址,如二里头遗址,也发现有陶鬲。
后来,有鬲氏迁往冀鲁边区禹城、齐河和济河一带,这里便成了鬲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山东省考古所研究张学海在《虞夏时期禹城历史探索》中说:“禹城、济阳聚落群是有鬲氏。”山东省考古所研究员王树明也在《禹城县大禹治水传说与考古发现寻绎》中写道:“以禹城邢寨汪遗址发现的炊具陶鬲为代表的一类,在山东龙山文化晚期中出现此类外来物质,是夏遗融族有鬲(氏)一支东渐此地建国后的物质遗存。”可见,山东禹城地下的龙山文化城应是鬲国国都。
根据史料记载,有鬲氏对于夏族发挥过重要作用。尧舜时,有鬲氏是帮助大禹治水的重要部族。夏代建立后,有鬲氏定居黄河下游的鬲县一带,成为夏代的方国。少康中兴时,有鬲氏还帮助少康复国,成为少康后夏国的坚强后盾和基础力量。
商汤灭夏后,有鬲氏归附于商,融于薄姑族中。周武王灭商后,封弟管叔、蔡叔和霍叔于河南和山东地区,即商代皇室遗族武庚封地的周边,目的是让三叔监视武庚。结果,三叔联合武庚叛乱。当时,参与叛乱的就有当地的薄姑族和有鬲氏。作为叛党,有鬲氏的结局不太好。
有学者考证,周王室对有鬲氏的惩罚是将其王室成员迁往周天子陵寝区,即今陕西临潼、西安一带,为周王室服务(临潼地区也是今天我国唯一的鬲姓聚集地),其他族人则发配各地为奴。这一数量应相当庞大,以至于“人鬲”成了奴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周矢志令簋、大盂鼎的铭文中,有鬲氏是奴隸的代称。后人据此推测,有鬲氏的王族迁居临潼地区,改姓为鬲,以纪念自己的氏族,而有鬲氏成为奴隶的代称则使鬲获得了“lì”的读音。
在鬲的历史中,古人在实用的基础上对鬲进行艺术和美学创造,使鬲在造型、颜色、花纹和图案上呈现出各种各样的特点,从而形成了鬲文化。不同文化类型的陶鬲有不同特点,在使用过程中其形制又不断演变,因此,在文化考古学领域,鬲常被用来作为说明中国古文化类型纵向发展和横向交流的实物标本,故被称为“中国远古文明的活化石”。
目前,考古学界有一个公认的看法,认为中国文化可分为三大系统,即以中原为核心的华北系统,也称为鬲文化系统;以长江中下游为主体的东南系统,也称鼎文化系统;以辽河流域为中心的东北系统,也称罐文化系统。而代表中国古代文明最高水平的夏、商、周三代都是在鬲文化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此可见,鬲绝非简单的陶器,而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标志性文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