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雅雯,魏敬周
(重庆文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重庆市,402160)
通讯作者:魏敬周,男,1988年生,河南汝南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管理。E-mail: 870826499@qq.com
棉花流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依靠自身的改革调整,通过理顺体制,创新经营,使之成为能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1];在实际经营过程中,棉花经营是大资金运作,对于棉花加工经营企业来说,只有降低棉花综合成本,才能掌握棉花经营的主动权,最终使企业进入生产和经营的良性循环[2];并且资金、人才、技术、管理是棉花加工企业生存的四大问题,其中,技术与管理需要人才的支撑,人才短缺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因素和关键环节[3]。在规避风险方面,一些学者[4]认为期货市场存在的意义为企业提供了一个管理价格风险的平台,使企业能够通过套保,规避价格风险,实现稳定经营的目标,并提出棉花加工企业需要充利用期货来把握市场脉搏,转移经营风险。
关于棉花加工企业技术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具体技术标准解读、皮棉清理等方面,并侧重于工程技术。国家对棉花加工企业的基本技术条件进行了详细规定,新疆棉花加工企业则需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棉花加工[5],以保障棉花品质。随着技术条件的进步,物联网技术也逐渐被研究和应用在棉花物流体系中,以提高其信息化共享程度[6]。在棉花品质方面,使用渐进法推动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协同改良具有明显效果,对棉花品种的培育存在积极的推动作用[7];而新疆棉花种植过程中则存在较为突出的品种杂乱现象[8];因此,需要对棉花品种改进制定针对性措施,而棉花检验方法改革就是其中一种,可以通过与国际接轨,制定严格的检验标准体系推动棉花品质的提高[9];除此之外,对于机采棉品质的提高,研究认为需要做好分离、排杂、祛湿等前期工作之后,再进入轧花流程[10];而在初加工环节,影响比较大的3个工序分别是轧花、籽清2、锯齿皮清1,其中轧花工序占到整个加工中棉纤维内在品质损伤的40%以上[11];加工完成后,现阶段多数棉花加工企业普遍使用人工拉运面包的方式将生产线上的成包皮棉运送到指定位置,随着技术进步,这种方式已经无法适用生产线自动化的要求,如果能够将激光定位技术应用于棉包之上,能够有效提升棉花加工企业生产效率[12];除此之外,还需要做好棉花加工企业的管理,及时应用新型技术,提高市场竞争能力[13]。相比于国内轧花技术的滞后,发达国家的轧花技术自动化程度较高,在轧花工艺参数优化方面,部分学者通过构建轧花优化模型,优化轧花工艺[14];并通过对轧花机的锯齿滚筒转速进行研究,分析加工效率的提升[15]。
以往的研究较少将棉花加工企业作为独立而重要的产业环节进行分析,较少对棉花加工企业技改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现有的目标价格补贴机制下,棉花加工企业直接面对市场风险,为有效应对市场风险,棉花加工企业在技术和政策等方面努力寻求支持,其中技术改进是成为了棉花加工企业突破困境的重要手段。结合实际调研过程来看,棉花加工企业技术改进能否帮助棉花加工企业改善经营状况已经成为市场的关注焦点。在预期机采棉大面积普及的情况下,本文对棉花加工企业以是否具备机采棉加工能力为基础,以实现机采籽棉和手采籽棉加工品质优化提升为目的的技改意愿进行深入分析,从多个维度探析棉花加工企业技术改进意愿的影响因素,对我国棉花加工企业走出经营困境具有理论意义,对推进棉花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进具有实践意义。
研究所用数据分为两个部分:2013—2016年数据源自于对新疆408家棉花加工企业进行的调研,由于填写不规范、不完整等原因导致部分数据存在缺失;2016—2020年度数据为中国纤维质量检测中心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员会公布的宏观数据。调研内容涉及广泛,在研究初期进行了大范围调研,后期通过电话回访的方式进行了小范围的调研,但后期调研数据并不系统,因此无法使用在实证模型中。在取样过程中,对大部分棉花种植区域均选取一定的调研样本,共选取棉花加工企业408家,其中:阿克苏地区104份、和田地区20份、巴州地区37份、博州地区17份、昌吉州地区54份、喀什地区61份、克拉玛依市7份、克州地区19份、塔城地区64份、吐鲁番地区10份、伊犁州地区15份、乌鲁木齐市1份。
为了对我国棉花加工企业技术改进意愿进行深入分析,本文以新疆为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408家棉花加工企业作为分析对象。从表1中可以看出,调研的408家棉花加工企业经营总收入、运营总成本、经营总利润均值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新疆2015—2016年棉花加工企业经营总收入占2013—2014年的51.43%,运营总成本占比为52.75%,下降幅度均接近50%,而经营总利润更是由正转负,表明2015—2016年新疆多数棉花加工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充分说明棉花目标价格试点工作开展以后,棉花市场行情低落、皮棉市场价格下跌、皮棉销售困难、棉花加工产能过剩等一系列因素导致新疆棉花加工企业经营规模及经营利润迅速下降。
从表2可以看出,2016—2017年则成为了棉花生产和加工环节的转折点,经历了上一年度棉花市场价格的大幅下跌,2016年棉花供需形式转变,全年价格呈现持续攀升,棉花加工企业收益得到明显改善,也是棉花加工企业利润由负转正的重要时间节点,进入2017—2018年度,中国棉花市场价格运行比较平稳,棉花加工企业所承受的市场风险迅速下降。2018—2019年度,由于贸易摩擦、纺织产业不景气等多种因素,棉花市场不稳定性增强,棉花价格波动剧烈,价格进入下跌趋势,这种下跌趋势延续至今,使得棉花加工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迅速增加。以上发展过程,既是新疆面临的市场环境,也是全国棉花加工企业面临的困境,进入2019—2020年度,棉花加工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进一步加大,贸易摩擦、纺织产业低迷、疫情风险等多种不稳定形势的叠加为棉花加工企业经营带来大量不确定因素。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文所指的棉花加工企业技术改进含义主要为:以具备机采棉加工能力为基础,并实现机采籽棉和手采籽棉加工品质的优化提升”。
表1 2013—2016年新疆棉花加工企业经营情况表Tab. 1 Operation of cotton processing enterprises in Xinjiang from 2013 to 2016
表2 2016年—2020年新疆棉花加工企业经营情况表Tab. 2 Operation of cotton processing enterprises in Xinjiang from 2016—2020
在调研的408家棉花加工企业中,选择“有技术改进意愿”的有366家,占比89.7%,选择“无技术改进意愿”的有42家,占比10.3%,由此可以看出,新疆棉花加工企业具有技术改进意愿的企业较多,与典型调研过程中得到的结果相一致。从统计数据来看,至少拥有一条机采棉加工线的企业共106家,占比26%;至少拥有一条手采棉加工线的棉花加工企业共373家,占比高达91.4%;这主要由现阶段新疆多数植棉农户以手采棉种植为主的现状所决定,也就决定了棉花加工企业技术改进具有较大提升空间。样本的基本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Tab. 3 Basic information of survey sample
棉花加工企业是否愿意进行技术改进,取决于其经营过程中的预期收益与机会成本之间的比较:当技术改进之后的预期收益大于机会成本时,棉花加工企业就会进行技术改进,否则就不愿意。一般情况下,棉花加工企业技术改进的机会成本由不进行技改或退出棉花加工环节从事其它经营收入构成。假设棉花加工企业符合“理性经纪人”假设,追求收益最大化,可以设定棉花加工企业技术改进意愿的函数表达式
TM)+(1-p)Ni(1-TN)]e-δit}dt-Ci
(1)
式中:Yi——棉花加工企业预期技术改进后的期望收入;
TY——棉花加工企业所缴纳税收的税率;
p——棉花加工企业退出棉花加工环节的概率;
Mi——棉花加工企业退出棉花加工环节进行其他投资所获得的收入;
TM——棉花加工企业退出棉花加工环节进行其他投资所缴纳税收的税率;
Ni——棉花加工企业不进行技改所能获得的收入;
TN——不进行技改的棉花加工企业所缴纳的税收;
δi——棉花加工企业收入的现金折扣率;
Ci——棉花加工企业技术改进的成本。
因此,从理论上说,Hi>0,棉花加工企业愿意进行技术改进;否则,棉花加工企业不会选择技术改进或退出棉花加工环节。由于棉花加工企业的技术改进成本较高,因此棉花加工企业技术改进之后的逆转难度较大,也就是说棉花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进之后再回到不进行技术改进的时期会形成巨额资金成本,但是棉花加工企业可以在任何一个时间点选择退出棉花加工环节。也就是说,棉花加工企业可以在某个时点上根据利益最大化原则来决定是否进行棉花技术改进,即在任何时候棉花加工企业都可以通过比较棉花加工技改的期望收益与机会成本决定是否进行棉花加工技改。因而,其函数形式可以转化
Hi=Yi(1-TY)-[pMi(1-TM)+(1-p)
Ni(1-TN)]-Ci
(2)
无论棉花加工企业是否进行技改,新疆棉花加工企业从事籽棉收购和加工是免税的,棉花加工企业退出棉花加工环节从事其他投资活动的税率无法确定,即式(2)可以简化
Hi=Yi-[pMi(1-TM)+(1-p)Ni]-Ci
(3)
如果Hi>0,棉花加工企业愿意进行技术改进;否则,棉花加工企业不会选择技术改进或退出棉花加工环节。从式(3)中可以看出,棉花加工企业的技术改进意愿取决于预期技改后的期望收入、退出棉花加工环节后的收入及税率、不技改的收入、技改成本等因素。如果更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这些因素与棉花加工企业的自身经营状况、盈利与否、是否具备自主技术改进能力、技改面临的困难、技改预期等因素密切相关。
由于构建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为棉花加工企业的技改意愿,结果有“有技改意愿”和“无技改意愿”两种情况,为二元选择变量,因此,本文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进行分析。其模型形式
(4)
式中:γi——第i个棉花加工企业技术改进的概率;
xj——第j个影响棉花加工企业技改意愿的自变量。
模型中影响因素选取的具体变量、主要统计量如表4所示。
表4 模型解释变量选择及处理说明Tab. 4 Model interpretation variable selection and processing instructions
(续表)
利用spss19.0软件对408个棉花加工企业数据样本运用逐步向后回归方法拟合二元logistic模型,结果见表5和表6。在处理过程中,首先将所有可能以及问卷中涉及到的对因变量有影响自变量均引入模型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见模型一)。
表5 新疆棉花加工企业技术改进意愿影响因素的二元logistic模型估计结果(1)Tab. 5 Binary logistic model estimation result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echnological transformation willingness of
表6 新疆棉花加工企业技术改进意愿影响因素的二元logistic模型估计结果(2)Tab. 6 Binary logistic model estimation result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echnological transformation willingness of
根据检验结果,将Wald检验值最小的那个变量剔除后再重新拟合回归方程,直到所保留的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都通过显著性检验为止(结果见模型二),由于棉花加工企业“主动更新设备”为多项,因此,该项中在最后一步保留了一个不显著的结果。其中,模型一、二、三中以“主动更新设备”中的最后一项“视市场行情而定”为参照项,模型四、五、六以“主动更新设备”中的第一项“愿意”为参照项。在不放入技改政策扶持相关因素和技改预期相关因素的情况下,在模型二、四中放入棉花技改困难进行分析;而模型五、六则是模型按模型一、四中按wald值逐步向后回归的计量结果。
3.2.1 棉花加工企业基本经营状况的影响
1) 员工数量、籽棉收购期用工数量是否增加、轧花环节是否外包、是否拥有鉴定设备均不是影响新疆棉花加工企业技术改进意愿的重要因素。从模型结果中来看,以上几个因素在模型一至六中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在实际调研过程中发现,新疆棉花加工企业的籽棉加工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除了极少数棉花加工企业的加工场地在非籽棉收购加工期间进行对外短租和农资销售以外(408家棉花加工企业中共6家,占比1.47%),绝大多数新疆棉花加工企业在非籽棉加工期间是处于闲置状态(408家棉花加工企业中处于闲置状态的为402家),这种情况导致新疆棉花加工企业用工需求具有较强的周期性和随机性,因此,员工数量和籽棉收购期用工数量是否会增加对新疆棉花加工企业技改意愿的影响可以忽略。由于新疆存在较多包厂生产皮棉的经营者,因此,轧花厂外包使出租人风险大幅降低,承租人则承担较大市场风险,在这种情况下,承租人没有意愿更不会主动进行棉花加工环节的技术升级。对于具有资格认定的棉花加工企业来说,拥有鉴定籽棉品级的相关设备是必要条件,鉴定设备的主要作用是确定品级、衣分、马克隆值、纤维强度等技术指标,与棉花加工企业技术改进意愿并没有实质性关联。
2) 生产线总数是影响棉花加工企业技术改进意愿的重要因素。生产线数量代表着棉花加工企业的加工规模,且其在模型三和模型六中的发生比均为2.817,说明生产线总数增加一个单位,会使棉花加工企业愿意进行技术改进的意愿提高181.7%,表明生产线数量的增多能够提高棉花加工企业的技术改进意愿。棉花加工企业生产线数目的增加会使棉花加工企业承担更多的风险,相对而言,也能获得更高的收益,因此,在对技改预期较高的情况下,拥有较多生产线的棉花加工企业技改意愿将会增强。再则,生产线总数较多意味着棉花加工企业经营能力较强,技改空间较大,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也相对较强,对这样的棉花加工企业而言,进行技术改进带来的收益预期相对较强,愿意进行技术改进的意愿相应提高。
3) 棉花加工品种是否为机采棉是影响棉花加工企业技术改进意愿的重要因素。在模型一至六中均通过1%显著性水平检验且相关系数为负,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加工品种为机采棉的棉花加工企业愿意进行技术改进的意愿仅为加工品种为手采棉的0.103倍。相对于机采棉而言,加工品种为手采棉的棉花加工企业技术改进意愿更强。因为以加工机采棉为主的棉花加工企业由于本身已经具备机采棉加工能力,并拥有相对领先的加工能力,这类企业自身优势较大,其技术改进主要体现在提升皮棉加工品级以及相关配套设备的升级上,因此,在本文限定技改意愿框架下,其进行技术改进的意愿较低。
4) 是否盈利是影响棉花加工企业技术改进意愿的重要因素。该指标的设定是以近年的平均盈利金额为依据,平均盈利水平大于0的为盈利,小于0的为亏损,但是从模型一至模型六中可以看出,其检验结果均显著,但是其相关系数为负,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盈利的棉花加工企业愿意进行技术改造的意愿仅为亏损棉花加工企业的0.693倍。平均盈利水平的增加会降低棉花加工企业技术改进意愿,这一结果超出了笔者的预期。结合实际调研过程,并结合新疆具体的实际情况,在同一地区棉花加工企业籽棉加工技术水平非常接近的情况下,导致企业盈亏的主要原因在于其经营策略的差别,其中影响较大的为棉花加工企业售棉困难和皮棉价格持续下跌。在技术水平接近的情况下,持续盈利的企业会更加注重企业本身的销售渠道,且持续盈利会降低棉花加工企业的风险意识,在机采棉没有进一步普及的情况下,这部分棉花加工企业技术改进意愿并不强烈,而持续盈利为负的企业则迫切寻求盈利空间,在预期新疆棉花种植为推广机采棉的情况下,这部分企业的技术改进意愿相对较强。
3.2.2 主动更新设备的影响
这道题目共有三个选项,无论是以第一项作为参照水平,还是以最后一项作为参照水平,得出的结果都表明:“不愿意主动更新设备”对棉花加工企业技术改进意愿有显著影响。模型一至三是以该题目中的最后一项作为参照水平,模型四至六是以该题目中的第一项作为参照水平,模型一至六中“不愿意主动更新设备”均通过1%显著性水平检验且相关系数为负,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模型三中的结果显示,不愿意主动更新设备的棉花加工企业愿意进行技术改造的意愿是“视市场行情而定”企业的0.04倍;模型六中的结果显示,不愿意主动更新设备的棉花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的意愿是“愿意主动更新设备”企业的0.05倍。从实际数据来看,虽然只有5.9%的棉花加工企业不愿意主动更新设备,但是视市场行情而定更新设备的棉花加工企业占比高达54.4%,在皮棉市场行情持续恶化的情况下,视市场行情而定的企业转变为不愿意主动更新设备的棉花加工企业将会成为大概率事件,而不愿意主动更新设备将会对棉花加工企业技术改进意愿形成较为明显的负向作用。
3.2.3 技改困难的影响
在实际模型运算过程中,将所有变量全部进入的模型一和四,以及按wald值向后剔除原则构建的模型三和六中,该部分的三个因素均不显著,为了对该部分的三个因素进行分析,在保持棉花加工企业基本经营状况、更新设备部分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逐步代入技改困难、技改政策扶持以及技改预期部分的相关因素,并以此形成模型二和五。
1) 库存对资金占用是影响棉花加工企业技术改进意愿的重要因素。在模型二和五中通过5%显著性水平检验且其相关系数为正,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棉花库存对资金占用为“高”的棉花加工企业愿意进行技术改造的意愿是棉花库存对资金占用为“低”企业的3.45倍。与库存对资金占用较低的企业相比,库存对资金占用较高的企业技术改进意愿相对较高。在实际调研过程中发现,由于棉花销售缓慢,企业现金流基本转化为棉花库存,库存对资金占用较高的企业占样本总体的74.8%,这部分企业希望通过技改提升未来的棉花加工品级,在提高品质的基础上顺利实现皮棉销售,缩短销售周期,降低销售成本,进而实现资金的顺利回笼。
2) 缺少专业技术人员和无法显著改善经营现状并不是影响棉花加工企业技术改进意愿的重要因素。从实际调研过程来看,专业技术人员对棉花加工企业的技术改进并不会产生较大影响,专业技术人员较多体现在设备养护、突发技术问题的解决等问题上。从数据中发现,有50.2%的棉花加工企业认为技改无法显著改善经营现状,但有49.8%的棉花加工企业认为通过技术改进可以显著改善经营现状,因此,棉花加工企业对通过棉花技改显著改善经营现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并且棉花加工企业经营现状的改善与棉花市场环境的改善息息相关。
3.2.4 技改政策扶持的影响
1) 非常依赖财政补贴资金不是影响棉花加工企业技术改进意愿的重要因素。棉花加工企业技术改进需要一定的扶持性政策,但达不到非常依赖政策补贴资金的程度,棉花加工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农业发展银行的贷款,在整个经营过程中很少有专门扶持棉花加工企业经营的专项财政资金(出疆运费补贴除外),即使有部分地区对棉花加工企业技改进行支持,但支持力度也较小,因此,是否非常依赖财政补贴资金并不能对棉花加工企业技术改进意愿形成实质性影响。
2) 具备自主技改能力对棉花加工企业技改意愿有较大影响。从模型一、三、四、六中均通过1%显著性水平检验且其相关系数为负,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具备自主技术改进能力的棉花加工企业技术愿意进行技术改进的意愿为“不具备自主技术改进能力”企业的0.276倍。具备自主技术改进能力企业的改进意愿较低,这一结果出乎笔者预期。从实际数据来看,可以自主进行技术改进的棉花加工企业仅占4.9%,不具备自主技术改进能力的棉花加工企业占比高达95.1%,在市场不确定性较大的情况下,自主进行技术改进所承担的成本和市场风险远高于其他棉花加工企业,因此,在现有市场环境恶化的情况下,这部分棉花加工企业即使能够进行自主技术改进,也不会轻易进行技术改进,其技术改进意愿将会降低。再则,如果具备自主技改能力的企业完成技术改进后,不具备自主技改能力的棉花加工企业在技改过程中能够得到政策扶持,那么对于具备自主技改能力的棉花加工企业机会成本将会增加,进而降低其技改意愿。
3) 需要相关扶持性政策是影响棉花加工企业技改意愿的重要因素。模型一、三、四、六中均通过1%显著性水平检验且其相关系数为正,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存在相关扶持性政策,愿意进行技术改造的棉花加工企业是不愿意的11.38倍。相关扶持性政策能够明显提高棉花加工企业的技术改进意愿。从实际数据来看,皮棉加工环节是受相关政策影响较多的环节,多数企业希望能够通过扶持性政策降低自身面临的市场风险,减轻企业的资金投入压力。
3.2.5 技改预期的影响
技改预期提升皮棉品质和技改预期提升加工能力是影响棉花加工企业技改意愿的重要因素。模型一、三、四、六中均通过1%显著性水平检验且其相关系数为正,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技改预期为棉提升皮棉品质的棉花加工企业愿意进行技术改造的意愿为预期“无法提升皮棉品质”企业的3.72倍;对于是否能够提高棉花加工能力,认为“是”的棉花加工企业愿意进行技术改进的意愿是“否”企业的4.45倍。技改预期为提升皮棉品质和加工能力的棉花加工企业,将会提高企业的技改意愿。从实际经营过程也能发现,皮棉品质和籽棉加工能力的提高能够对棉花加工企业的经营能力产生直接影响,并能够扩大棉花加工企业的销售渠道,原因在于用棉企业对皮棉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预期技改能够提高加工能力、提升皮棉品质均会提高棉花加工企业的技术改进意愿。
技改预期提升企业综合盈利能力是影响棉花加工企业技改意愿的重要因素。在模型三和六中通过了10%显著性水平检验且其相关系数为正,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预期技术改造能够提升企业综合盈利能力的棉花加工企业愿意进行技改的意愿是预期技术改造无法提升企业综合盈利能力企业的2.956倍。相比于技改预期不是提升综合盈利能力的企业,技改预期为提升企业综合盈利能力的棉花加工企业的技改意愿较高。在实际数据中,73.3%的棉花加工企业技改预期为提升综合盈利能力,26.7%的棉花加工企业技改预期并不是提高棉花加工企业的综合盈利能力。在实际调研中也发现,在皮棉市场环境整体低落的情况下,预期提升综合盈利能力对棉花加工企业技术改进意愿有较大的提升。
通过以上实证分析,可以看出,在负向影响中,是否盈利、是否具备自主技改能力、棉花加工品种是否为机采棉三个变量中选择“是”的棉花加工企业技改意愿分别是“否”的0.693倍、0.276倍、0.103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愿意主动更新设备”的棉花加工企业技改意愿是“视市场行情而定”企业的0.04倍、是“愿意主动更新设备”企业的0.05倍。在正向影响中,是否需要相关扶持性政策、是否预期提高加工能力、是否预期提升皮棉品质三个变量中选择“是”的棉花加工企业技改意愿分别是“否”的11.38倍、4.45倍、3.72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棉花库存对资金占用为“高”的棉花加工企业愿意进行技术改造的意愿是棉花库存对资金占用为“低”企业的3.45倍;对于生产线总数变量来说,每增加一个单位,会使棉花加工企业技术改进意愿提高181.7%。
综上所述,棉花加工企业进行技改往往是企业在加工、市场或资金方面受到了较大影响后进行的,具有较强的被动性;而对技改困难和技改政策扶持的预期具有明显倾向性,多数棉花加工企业对技改困难的认知过于侧重库存资金占比,对政策扶持方面的预期过于侧重于降低技改成本;在技改的预期成效方面,则发现其现有盈利能力并不是推动棉花加工企业技术改进的关键因素,而预期盈利能力才是推动和促进棉花加工企业技术改进的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