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径化护理管理措施对慢性中耳炎手术患者护理质量以及预后的影响

2021-05-11 07:10:40陶艳乐陈瑞赵梦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7期
关键词:鼓室中耳炎听力

陶艳乐,陈瑞,赵梦佳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0 引言

慢性中耳炎是一种中耳黏膜与骨膜出现化脓性炎症的疾病,临床发病率较高,患者主要表现为耳内长时间持续或者间歇性的流脓,病情严重者甚至会丧失听力,合并鼓膜穿孔,一部分患者还伴有轻微的耳鸣、耳痛症状;一小部分患者还会并发颅内或者颅外感染、面瘫以及迷路炎等严重症状[1]。慢性中耳炎主要有单纯型、胆脂瘤型和骨疡型三种类型,乳突根治术联合鼓室成形术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有效方法,通过手术治疗,可以彻底清除中耳乳突的病灶,充间鼓室结构,改善中耳的传音功能,帮助患者恢复听力,有效预防洱源性颅内外并发症。围术期的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手术效果,保障手术安全性至关重要,我院在慢性中耳炎手术患者中全面落实路径化护理管理,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92例慢性中耳炎患者,参考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均予以明确确诊,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常规组46例,男性患者21例、女性25例;年龄范围:19~73岁,中位年龄(30.64±1.82)岁;患病时间,最短8个月,最长7年,平均时间(5.57±0.94)年;单纯型慢性中耳炎11例、骨疡型14例(含有1例骨链完全损坏)、胆脂瘤型21例(含有3例骨链完全损坏)。观察组46例,男、女分别有19例、27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72岁,平均(31.04±0.95)岁;病程区间:7个月~7年,中位时间(5.53±1.04)年;其中9例单纯型慢性中耳炎、22例胆脂瘤型(包括2例骨链完全损坏)、15例骨疡型(包括2例骨链完全损坏)。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组与观察组全部采用基础护理:术前告知患者手术方式、注意事项;做好准备工作,完善患者的临床检查;术中积极配合医生,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指标;术后对症护理,加强健康指导。

另予以观察组患者路径化护理管理:①手术护理:护理人员用简单、直观、形象的语言向患者讲解手术流程,告知手术目的、优势和效果,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让患者从思想、心理上真正接受和认可手术治疗,并主动配合术前工作。动态观察患者的病情发展与临床表现,提前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比如咳嗽、打喷嚏时尽量控制力度,并且向患者示范正确的咳嗽和打喷嚏方式,以免患者力度太大对手术切口造成伤害。术前1d为患者剃除耳廓周围的头发,女性患者要将其头发梳理整齐,或者编成百脚辫;如果是短发,则可以在头发上涂抹凡士林[3]。

②心理干预:慢性中耳炎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沟通与生活质量,考虑到患者的听力受损,护患交流中,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写纸条、手机打字、肢体动作、手势等方式与患者沟通。安抚患者不要急躁,慢慢的讲述内心顾虑和压力。听力下降会给患者的日常交流产生严重影响,由此引发误会,甚至引起医疗纠纷,还有很多患者的表达能力较差,性格内向,不愿主动倾诉负性情绪。为此,护理人员要通过面部表情、神态、肢体语言来洞察患者的心理,结合图片、文字、视频讲解手术流程,用治疗成功的病例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用良好、平和的心态面对手术治疗。

③疼痛护理:术后患者会伴有不同程度的耳部疼痛、红肿、发烫等症状,告知患者术后疼痛是一种正常现象,不必过于担心和紧张,也不需要通过药物干预[4]。让患者通过阅读、交谈、看视频等方式转移注意力,以此减轻疼痛。

④饮食护理:术后保持清淡饮食,戒烟戒酒,不可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强的食物。可以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个人口味给予其饮食方面的建议。

⑤夯实基础护理:术后协助患者摆放平卧位,稍微抬高头部,不可压迫术耳。用弹力绷带包扎头部与手术一侧的耳朵,2d后拆除,告知患者不可擅自拆掉绷带,以免引起浮肿、出血等不良症状。动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是否存在颅内并发症、面部神经损伤等情况。术后次日,患者通常会有一定程度的不适感,比如耳内脉搏跳动感、耳鸣加重、耳内水流声、短暂性抽搐、轻微的头晕和恶心,告知患者上述症状都属于术后的正常情况,不需要格外处理[5]。

⑥专科护理:术后在患者的外耳道填塞纱条,严密观察术耳的出血情况、敷料包扎情况,按时更换辅料,保证术耳干燥和清洁。术后7d左右可以拆线,术后10~15d可以拆掉外耳道的纱条,注意观察修补的筋膜是否出现移位,病灶切除的部位是否干燥,耳甲腔和鼓膜是否出现上皮化。对于重建听骨链的患者,还应检查听小骨是否脱出。耳内的填塞物会对患者的生活、工作造成一定影响,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强调不可擅自将填塞物取出。术后1个月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患者练习鼓腮动作,让鼓室腔保持蓄气状态。

⑦健康宣教:健康宣教应贯穿于术前和术后各个阶段,以病房为单位,护理人员在查房过程中向患者普及慢性中耳炎的相关知识,比如发生原因、治疗方法、护理方法、临床症状、注意事项等。叮嘱患者保持良好的耳部卫生,纠正不健康的行为习惯,调整作息时间。如果患者的耳部油脂较多,可以通过棉签擦拭,保持耳内干燥。

1.3 观察评定标准[6]

①临床疗效:治愈:耳内流脓症状消失、听力基本恢复、耳内清洁度良好。有效:耳内停止流脓、听力有所恢复。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听力状况均未见明显好转。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②护理质量:从基础护理、消毒护理、技能操作、专科护理四方面进行评价,每项满分100分,评分越高说明护理质量越好。

③并发症:咽鼓管损伤、软腭损伤、出血、鼓室感染、鼓室积液等。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达到了100.00%,常规组80.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种护理模式的护理质量比较

观察组的基础护理、消毒护理、技能操作、专科护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详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表2 两种护理模式的护理质量比较(分,±s)

表2 两种护理模式的护理质量比较(分,±s)

组别 n 基础护理 消毒护理 技能操作 专科护理观察组 4695.47±5.8298.46±3.1796.92±2.5995.36±2.84常规组 4678.12±3.3681.35±2.5884.93±3.4782.35±2.29 t 11.39529.471310.957812.4052 P 0.0000.0000.0000.000

观察组仅有1例咽鼓管损伤;常规组中,鼓室积液2例、出血3例、鼓室感染3例、软腭损伤与咽鼓管损伤各1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所示。

表3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慢性中耳炎具有病程长、易反复的特点,并且会损害患者的听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临床将慢性中耳炎分为化脓性中耳炎与分泌性中耳炎[7]。手术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科学的围术期护理能够降低中耳炎的复发率,帮助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树立良好的健康意识和卫生意识,对于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中,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护理质量均高于常规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常规组(P<0.05),说明慢性中耳炎手术患者实施路径化护理管理比单一的基础护理更具有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鼓室中耳炎听力
改良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炎的手术护理配合
对症灸治,中耳炎不再犯
基层中医药(2020年8期)2020-11-16 00:55:10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胆脂瘤的效果及鼓膜愈合率观察
幼儿为何易患中耳炎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鼓气球鼓室充气治疗梅尼埃病疗效观察
鼻内窥镜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