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岚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与艺术设计系,内蒙古 包头 014035)
文化产业是一门交叉应用型学科,高职院校基于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定位,在教育教学中注重文化产业专业学生创意策划、项目运营以及一线经营管理等能力的培养。“产教融合”以加强教育教学同生产的密切联系,有利于高等教育教学直接服务社会的优势成为高职教育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先选择。然而,现实中以营利为发展目标的企业同高校在人才培养的理念和方法上必然存在差异,由此,协同视域便成为新时期文化产业专业畅通开展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的基础方法与理论保证。
“十三五”时期,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各行业领域的深耕与拓展都对高职教育文化产业的人才培养与产教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化产业高职教育要转变观念、发扬应用型学科优势、主动服务区域文化经济发展,特别是以协同合作为指导思想,整合各方资源,优化学科和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做好文化产业实践性研究,建立产教融合、校企、校地、校研等协同合作机制[1]。
在协同发展的理念之下,人才培养与生产促进互为目标与结果,而教育教学始终是途径。因此高职院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首先要抓好“课堂”这一关键点以及发挥教育的“主阵地”作用,以生产和教学协同作为产教融合的基本出发点,协同课程开发、协同互补能力、协同资源配置,共同实现人才培养路径的协同创新。
高职教育文化产业校企合作模式从课程体系合作建设开启,基于生产需求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人才培养的具体环节、内容。传统的课堂中,学生的实践环节往往是零散地到企业参观或实习,缺乏一定的系统规划和顶层设计。协同视域下基于产教融合的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根本上要从生产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出发,即基于教学为生产培养人才的根本目标而科学地构建课程开发路径。具体来说,按照企业生产实际,将工作的具体环节分解为基本教学任务单元,融入课程目标并开发课程任务包,进而整体构建出任务导向和目标导向的课程体系。结合文化产业生产实际来看,文化产业学科通常采用的课程开发途径为:以文化产品生产过程为逻辑,专业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体现在文化产业链的“创意-产品-流通-发行-消费”[2]五个环节之间的生产逻辑之中。
比如对于演出行业相关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构建上,学校企业合作的出发点可以是某一个具体的演出剧目,依托演出项目的真实工作内容设计教学任务,同时结合项目进程调整教学安排。具体来看,在剧目创作阶段,结合演出内容,校企共同开发诸如剧本编创、服装造型设计、舞台美术等相关课程包;而在项目推广营销阶段,结合项目宣发要求构建文化项目管理、新媒体营销、文化产品营销等课程框架,进而结合具体工作任务设计出授课内容。学生在完成课程任务的同时完成了该项目所需的各项工作,在学习技能本领的同时节省了人力成本、为企业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协同视域下的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其根本立足点是服务企业的真实生产。因此,从教学的角度来看,高职院校可以实施“任务技能训练—课程素质提升—实训基地职业素养培养”的人才培养路径;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该过程实施的是“文化项目带人—产品(服务)体系用人—文化企业留人”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路径。由此可见两条路径在目标上和环节上实现了一致,从课程开发到项目合作,再到打造文化企业、文创园区使其成为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实训基地,最后以基地为依托实现文化产业学生的“订单就业”,因此也实现了“教学—实习—就业”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闭环。
基于校方、企方的资源异质性,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过程协同还体现在积极探索以实现企业文化项目为终极目标、双方能力互补、资源整合的协同新路径。例如,由于北方旅游资源季节性差异巨大的特点,多数北方旅游景区的演艺剧目也存在“人力资源的季节性难题”——季节性的旅游演出项目在淡季往往会闲置出大批演出、经营从业人员,造成资源浪费。如果将人员放假、遣散,又会在旺季产生人工不足、人员流失的危机。因此冬寒季节即淡季时期旅游演艺项目的人工费用会成为项目整体的重要隐性支出。针对这种情况,协同方式的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则提出了有效破解思路:演出项目可以寻找当地设有艺术表演、艺术管理、文化产业等相关专业的院校开展合作。旅游淡季的冬寒季节是校企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时机,双方共同实施开展项目相关的创意策划、舞台管理、演出表演等课程,企业为教学提供所需资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到了夏秋旅游旺季,高职院校将教学进程设置为实训期,学生以实习生的身份进入企业进行实操训练。学生的实践操作既满足了校方对学生开展考核的需求,也满足了企业的用工需求,校企双方由此实现了目标协同。不难看出,以服务生产为根本目标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过程,就是学校和企业双方资源互补、人员互通,保证教学和生产双重质量的协同过程。
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转型大背景下催生的新兴学科,因此其发展的落脚点也务必服务于地方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和区域产业的发展目标。因此,所谓专业的“特色人才培养”,就是基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下的人才培养。
目前,全国具有文化产业本科教学水平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一百余家,例如,有的学校的文化产业管理可以朝着艺术管理这一方向发展,将艺术管理发展为自己的专业方向[3];有的传媒特色显著的文管专业将演艺经济、影视制片人管理作为专业发展定位等等,有人认为这是学科发展的乱象,实际上,这种现象是由于文化产业的应用学科属性,依据国情和具体现实情况所作出的一种必然选择。正因为如此,各大高校也应顺应地方产业发展需要在文化产业专业定位上各有侧重,可谓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与此同时,那些没有尽早确立自身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特色的院校,则丧失了对人才培养的准确定位,若不能及时进行教育定位同区域发展定位的协同规划,将持久陷于文化产业学科发展的泥潭之中。
由此,协同视域下高职院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特色定位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同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目标相一致。文化产业及其相关专业的特色定位应在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区域产业政策实施以及区域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慎重定位专业方向。进一步来看,在与企业合作上,最好选取各区域龙头企业、特色文化企业作为校企合作对象——选择具有发展优势的龙头企业作为合作对象是基于两点考虑:其一,龙头企业的产业类型某种程度上可以代表该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类型,人才培养更容易对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其二,龙头企业的规模较大、企业发展较为成熟,便于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对接更好的资源和经验。同时,教育是一项具有公益性质的事业,龙头企业的“金字招牌”侧面说明了企业具有较强的实力和责任心,有利于更好地推进校企合作向深度发展。
总之,文化企业、高职院校和地方文化经济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企业是产业经济活动的主体,高校为地方产业发展培养人才,而人才将在根本上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拉动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水平。由此可见,高职院校文化产业专业同文化企业、区域文化产业共同构建了“院校人才培养—企业经济活动—区域产业发展”的“三位一体”协同框架。
协同视域下的校企合作双方互为主体,合作过程兼顾彼此的目标利益,而建立保证双方良性互动的协同机制是关键。协同视域下,校方要跳出“事业性”思维局限,在人才培养的同时协助企业实现利益,激发企业在产教融合中发挥积极作用。
针对文化产业校企协同合作机制的建立导向,笔者对包头市地区50家文化企业发放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4份,有效回收率达88%,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本区域文化产业校企合作的“痛点”和关键性问题。具体数据见图1,问卷中文化企业对于校企合作的“痛点”分布,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学生知识技能不匹配(68.1%),学生实习后不能留下就业(45.45%),不能为企业带来直接效益(40.91%),学生下企业时间不自由(38.64),学校和企业的沟通不顺畅(38.64)。
图1 文化企业选择的校企合作“痛点”选项分布
以上选项说明了校企合作的最大难点在于双方目标利益的一致,学生的技能输出和人才输出直接关系企业利益,是企业最核心的关注点。因此,“产教协同”的本质是双方共建人才培养目标,从而解决“学生知识技能不匹配”等问题。此外,关于学生就业留岗问题、企业效益问题以及学校和企业的沟通等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在顶层设计上开拓性地建立创新机制,以协同化的宗旨、方法促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向深入发展。
机制建立的根本要素是“人”的执行和促进,由此,校企合作的本质归根结底是“人的合作”。经验证明,在学校和文化企业双方权责明确且具有承担此项工作的具体负责人的情况下,合作开展会更为顺利。调查报告同样也显示,81.12%以上的文化企业希望校企合作能够有“更加负责高效的人员推进”,位居被调查文化企业所认为的“校企合作的关键点”的第一位(见表1)。
表1 文化企业选择的校企合作过程的“关键点”占比
“人”是人才培养中最核心的要素。校企合作对象的客体是学生,最终受益者和积极发动者也应该是学生。从这个角度来看,协同视域下校企合作中的“学生”要素,就不仅仅是客体,更是产教融合的主动参与者。因此有必要从专业定位、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目标、考核方式等方面作出相应的调整转变,比如在考核方式上,建立以能力考核为核心的教学考核体系,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立体化考核。在保留用试卷形式考核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调整卷面成绩与平时成绩的比重,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4]。
最后,通过校企合作,企业最终希望得到的“产品”不仅是优质的文化项目,而是作为文化企业未来的新生力量——“人才”。调查中,我市多数文化企业认为文化产业专业的毕业生最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不仅包括岗位需要的专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个人意志与精神、社会工作经验等也同等重要(见图2)。显而易见,实战中的职场普遍认为技能是可以通过后期的工作训练不断提升的,而学生本身的综合职业素养更为关键,甚至决定了其能否真正走向企业的工作岗位,这值得引起高职院校对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重视。
从文化产业的双重属性来看,文化产业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统一。因此,在文化产业人才的素质培养标准中,也要对应产业属性实现人才素养的协同要求:既要掌握文化产业经济活动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又要掌握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只有这样,文化产业人才才能具备较高的能力素质,从而生产出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5]文化产业人才的综合素养非常重要,如果说文化是国家发展的软实力,文化产业人才的人文素养和文化积淀就是文化产业发展的软实力。
图2 文化企业对毕业生核心素养需求的选项分布
综上所述,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工作任重道远,意义重大。协同视域下的高职院校文化产业的产教融合有利于打通校企合作的路径,挖掘并解决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中的关键问题,值得学界和业界继续深入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