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通过音乐治疗对学生高考焦虑的干预

2021-05-10 18:46翟亭
艺术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音乐治疗社会工作

摘要:高中生群体在面对升学参加高考问题时容易产生紧张情绪和焦虑心理,而焦虑心理又会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和学习。即将高考的学生产生焦虑心理的原因非常复杂,出于焦虑心理对学生产生的不良影响,学校有必要采取一定的解决措施,帮助学生缓解升学压力,对学生的学业和升学焦虑进行干预,本文主要围绕音乐治疗对中学生升学高考焦虑的干预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社会工作;音乐治疗;高考焦虑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1-0-02

随着国家财政部门对科教文卫事业的大力投入,高中阶段的教育和教学也在逐渐更新和改革,通过更新和改革,高中的教育和教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动力。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高考是进入大学的必由之路。为了高考学子能够考入心仪的大学,学校、老师、家长各方联动,对学生提出很多要求和抱有很大希望,但由于高考历程的艰辛,学生往往会有压力感而产生焦虑心理,焦虑的心态会影响其学习效果。社会工作者通过音乐治疗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审美能力,还能帮助学生舒缓高考焦虑,音乐治疗能够对学生的焦虑心理进行干预和调节,达到改善其心理状态的目的。

1 相关概念界定

1.1 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开展的助人服务活动[1]。社会工作专业强调助人自助,本质是助人活动。社会工作的运用领域不断扩展,从介入领域来看,社会工作可以介入的系统很多,包括家庭、社区、学校、医务和企业。因此,可以把社会工作和学校结合起来,将其运用到学习中,处理学生和教职工的情绪情感问题,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

1.2 音乐治疗

音乐治疗是指通过有计划的方案设计,借助音乐自身拥有的情感力量、节奏和歌词等来治疗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人,这是社会心理学方面的一种治疗方式[2]。社会工作者具有社会心理学、法学、管理学等相关知识,可以尝试运用音乐治疗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音乐治疗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综合多学科,包括心理学、音乐美学、医学、物理学等学科知识,通过聆听、唱歌、弹唱等形式,激发服务对象身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从而使人保持健康的心境状态。

2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2.1 学习压力造成的情绪不稳定

中学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也是一个特殊的转折期,这是每个人在进入大学之前必须经历的学习过程。对于高考生来说,参加高考并且顺利进入大学继续学习是一件非常新奇而憧憬的事情,在大学不仅能够学习到博大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能认识很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在追寻自己理想的路途上更进一步。而学生在高中阶段所付出的所有努力,也是为自己进入大学学习和生活做准备,但是有一些学生会在高考前这种紧张而刻苦的学习环境下失去自控能力,渐渐放松学习,放纵自己,还有部分学生因为无法适应高中和初中学习生活的差异,产生焦虑浮躁的心理。一旦面临高考升学问题,学生的这些心理问题就逐渐显现出来。

2.2 人际交往出现问题

高中阶段的学生生源地不像初中那样密集而狹小,他们来自各乡镇甚至各省市,有不同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环境,相应的交友状况也会存在很多不同之处,而当这些学生同处于相同的学习环境中时,就容易表现出不同的状态:一些活跃积极的学生广交朋友,获得良好的朋辈资源和强大的社会支持网络,但是还有一些学生因为适应能力较差,紧张的学习生活和陌生的人文环境让他们产生社交恐惧感,不愿意结交新朋友。与此同时,来自不同家庭环境的学生会出现不同的心理状况,例如来自富裕家庭的子女往往表现出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做事情随心所欲、不顾及他人感受,很难被班上同学接受,融入班集体比较困难;而家境贫寒的学子常常因为自卑感不敢也不愿加入班集体,独自徘徊在自己的小世界,与班集体脱离。

2.3 高考焦虑及其产生

在平常的安稳生活被打破、外界不断输入一些力所不及的希望和刺激的时候,高考生很容易产生焦虑的心理,而焦虑心理来源于对未来发生的事情的一种紧张、忧虑和恐慌。如果正确引导学生克服焦虑情绪,他们的心态会得到改善,学习和生活也会更有动力。但如果焦虑情绪得不到很好的处理,就会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而这种焦虑情绪一旦持续下去,就会形成严重的心理疾病,也就是所谓的焦虑症。当学生形成焦虑症之后,受到不良影响的除了心理健康,还有生理健康,他们往往会坐立不安。产生高考焦虑的原因有以下3点:

首先,学生本人对自己未来预期过高与现实学习成绩不理想之间的矛盾,会导致他们过分关注自己现实中不理想的学习成绩而惴惴不安,不能全身心投入学习,继而使成绩不理想,这是一个不良的死循环。除此之外,一部分本身学习很优秀的学生在高压和高强度学习下,看到别的同学取得进步而感到一种无形的威胁和压力,他们的心中唯有成功,害怕失败;与此同时,对自身能力认识不够充分,当学习稍有退步或生活的不如意事件增多、体验感下降,做事力不从心,就容易感到焦虑和恐慌。

其次,学生的高考焦虑与学生即将面临的高考场所森严而陌生的环境有关,人到了未知的陌生环境下,就容易出现不安和焦虑的心理。对未来未知的不确定性,过分在意高考成绩,过分要求自己达到某个水平或实现某人的期望,都会使学生的焦虑情绪进一步恶化。

最后,家长和老师对学生的高考焦虑也有一定的影响。不少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他们是支配型的家长,一方面在生活中陪伴孩子挑灯夜读,送牛奶送鸡蛋,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另一方面限制和约束孩子的行为,逼迫孩子进行高强度的学习,让孩子承受超出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心理压力,要求他们必须上名校,读“985”“211”院校,导致学生非常疲惫,不堪重负,丧失学习兴趣,而丧失学习兴趣后,就会觉得生活也枯燥无味,对自己的前途感到失望、迷茫。老师也会给学生施加压力,告诉他们要高考升学走上人生巅峰,老师和学校一味追求一本上线率,不让学生参加除了考试科目以外的学习和活动。经过日复一日的发愤图强,学生的身体机能下降,身心疾病就是这样产生的,学生的不良情绪得不到释放,只能自己承受。

3 社会工作通过音乐治疗对学生高考焦虑进行干预的优势

3.1 纾解不良情绪

中学是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心理不够完善,心智不够成熟,看待事物时容易走向极端。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学生的情绪会受到影响,而这时就需要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技能技巧对学生的不良情绪进行干预。社会工作者首先要与处于焦虑状态的高考学子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明确他们情绪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持续的时间和影响程度,轻柔的音乐、舒心的会谈让学生能够放松下来,平复焦虑的心理状态,而音乐治疗就可以很好地作为社会工作者工作的一种手段。日常生活中,可以发现,欢快的音乐旋律、轻松的音乐氛围可以振奋精神;轻柔的音调可以缓解焦虑,放松心情。相关研究也表明,悠扬悦耳的音乐能够使人的消极情绪得到缓解和解除,并且能显著优化思维结构[3]。音乐能够影响人脑的相关系统,对其进行刺激和唤醒,从而使处于紧张焦虑情绪的学生得到放松。社会工作者借助音乐治疗,可以引导学生说出焦虑的症结,帮助学生排解心中苦闷,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和发展。

3.2 促进人际关系的改善

处于青春期的高考学子,人际关系的好坏关乎其能否健康成长、能否拥有正向良好的朋辈关系。高考前,学生们都紧张地备考,情绪高度紧绷。这个时候,如果和同学的关系处理不当,会影响高考生的情绪,他们可能会逃避社会交往,遇到问题也不会和同学联络,进而影响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面对这部分学生,音乐治疗的作用就突显出来了。例如,社会工作者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班级大合唱、歌词接龙、音乐团队比赛等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合作,因为这些活动需要团队成员具备较高的配合度和默契度。在这个活动的过程中,既培养学生对艺术美的享受和追求,又增进班级凝聚力,让学生收获友谊,获得良好的朋辈群体,与同学缔结深厚的友谊,在放松心情的同时能更好地投入学习。

3.3 有利于培养健全人格

音乐治疗以音乐为媒介引导来访者体验内心情感、释放内心压力,适当地使用音乐能够有效地刺激大脑,调节生理机能,进而对个体的情绪活动产生影响。在音乐治疗中,来访者可以是主动的,如歌唱、演奏乐器或伴随音乐跳舞,也可以是被动的,即聆听音乐,冥想放松[4]。音乐治疗通过调动处于紧张焦虑状态的学生情绪,使其在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下表达内心愁苦、发泄愤懑情绪和心中压力。社会工作者运用音乐治疗,帮助高考生完善人格,不仅能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前进方向,还能改善其心理状态。通过音乐,还能激发学生潜能,引导他们汲取音乐传达的能量,做一个拥有健康心态、健全人格的人。

4 社会工作通过音乐治疗改善高考焦虑的途径

4.1 发挥社会工作在音乐治疗中的作用

在音乐治疗中,音乐、音乐治疗师、社会工作者、学生是几个关键的组成部分,每一个部分都必不可少,应该引起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视。社会工作者可以发挥良好的关系联结作用,作为音乐治疗师和学生之间相互理解和沟通的桥梁,促进多方关系的友好发展,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社会工作者还可以引导学校各部门整合各种资源,例如为音乐治疗筹备相应的物资、打造舒适的教学环境或者自然环境等,为学生提供更专业的服务。

4.2 落實学校音乐教育机制

学校要意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以及音乐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从而加强音乐治疗,落实和完善音乐教育机制,让音乐教育成为高中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时高中教育教学工作者应注重本校人才队伍建设,除了引进专业的音乐治疗师,还应招募通才的学校社会工作者。让学校社会工作者和音乐治疗师互相学习,共同引领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成才。除此之外,还应注重引进的音乐治疗师和社会工作者的综合素质,重视其素质的培养,同时应加强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建设,为学生提供情绪宣泄的场所。

4.3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落实音乐艺术教育和音乐治疗,必须评估和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明晰学生的兴趣爱好,因为只有充分认识学生的个人特质,才能更有效地开展音乐教育和音乐治疗。在音乐教育的基础上开展音乐治疗,治疗效果才会更加显著。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可以锻炼学生的右脑,让他们通过音乐抒发情感和表达内心深处的声音,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其思维能力,挖掘其潜能。因此在学校教育中融入音乐元素、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十分必要。

4.4 营造校园音乐氛围

良好的校园音乐氛围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艺术意识,使学生在校园环境下体验艺术的魅力。适宜的、温馨的音乐旋律是良好校园氛围的组成部分,例如清晨校园欢快的上课预备铃声,中午广播站播放的舒缓音乐,都可以给人带来愉悦的体验。良好的校园氛围同时也能影响学生的心情,让他们紧张的情绪得到舒缓,这也有利于保证学生心理健康的持续性。除此之外,在学校中开设音乐鉴赏、音乐治疗等公共教育课程,不允许考试科目任课教师剥夺学生的音乐学习时间,并进一步推进音乐艺术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嵌合,适当融入一些优秀的中华传统音乐,使学生在提高音乐涵养的基础上,学习相关的传统文化,增长见识和才干。

5 结语

音乐作为艺术治疗的工具之一,在社会工作者和治疗师的引导下,对学生高考焦虑心理的干预价值可观,是很重要的一种干预方式,学生在其中受到的积极影响也是不可否认的。但是要使音乐治疗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学校决策部门还要结合实际,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尽力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减轻高考升学焦虑情绪。

参考文献:

[1]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1-12.

[2] 董芳.音乐治疗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评《音乐心理与音乐治疗》[J].食品工业,2020(10):361.

[3] 翟震.音乐治疗师的职业发展探究[J].大众标准化,2020(20):50-51.

[4] 王月恒.表达性艺术治疗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人文天下,2020(16):116-118.

作者简介:翟亭(1996—),女,贵州毕节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青少年社会工作。

猜你喜欢
音乐治疗社会工作
浅谈音乐治疗与大学生心理困扰问题
结构性嵌入:社会治理视域下强制隔离戒毒“民警+社工”工作模式研究
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
积极想象在音乐治疗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