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Volume 39, Issue 1, Page 1-96 (January 2021)
尼古拉斯·戈茨(Nicolas Goetz)等强调,由于项目化(Projectification)的普及,很多行业都会广泛使用临时组织(Temporary Organization, TO),但很少有研究探索决定临时组织员工成功工作的各种因素。组织具有不同程度的临时性,具体取决于以下五个维度:持续时间、任务性质、团队组成、层次结构和协调性。本文根据临时组织的不同维度,提出了“人与环境拟合模型”。该模型为未来临时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莫辛·马利克(Mohsin Malik)等借鉴了关于心理授权的文献,将敏捷实践概念化为内在动机的源泉。研究表明,内在动机有助于敏捷团队实现创新成果,团队自治和敏捷实践有助于增强心理能力,从而促进敏捷团队的创新行为,创新行为进而会影响项目绩效。
徐静(音译)等指出,由于越来越多的项目需要跨越組织边界进行,组织间的信任对于在不同组织之间实现一致的结果至关重要。该研究在理论和经验层面上阐明多层次项目环境中信任的再产生和发展过程及信任动态的驱动力,丰富了项目研究中的信任理论。
2
Project Management Journal, Volume 52, Issue 1 (February 2021)
菲尔·亨内尔(Phil Hennel)等强调,团队成员使用的流程、行为和敏捷实践对项目成功至关重要。为了从他们的高度互动的实践中获得收益,团队成员需要保持畅所欲言的安全感。 该研究提出了一个模型,该模型概念化了心理安全和(社交)敏捷实践对团队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交敏捷实践对心理安全性、透明度、沟通能力及最终的生产力会产生积极影响。
沙伊玛·塞勒姆·莫赫德(Shaima Salem Mohd)等利用成就目标理论和工作设计框架,探讨了项目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隐藏行为。本文建议组织使用不同的途径和解决方案来最大限度地减少和管理团队中的知识隐藏行为,从而使项目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隐藏行为最小化。
安吉尔斯·达西(àngels Dasí)等分析了项目绩效与团队能力、动机和机会(Ability,Motivation,Opportunity,AMO)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简单项目中,能力既是影响项目绩效的主要因素,又是制约项目绩效的关键因素。在复杂项目的背景下,鉴于动机与其他因素的显著交互作用,乘法模型更为优越。
弗拉维奥·科波拉·阿泽尼亚(Flávio Copola Azenha)等强调,未来的趋势是将敏捷与传统项目管理实践相结合,以开发基于技术的产品和服务,寻求更大的敏捷性。
3
PM World Journal, Volume X, Issue 2 (February 2021)
史蒂夫·福特(Steve Ford)等以某公司为例,探讨了降低航空航天项目成员的离职率的管理策略。本文建议项目经理在项目开始时就清楚地制定项目目标,了解团队成员的期望,使团队健康成长,确保团队成员得到公平的报酬、适当的认可,并承担具有挑战性和有意义的工作,要防止员工倦怠,快速解决冲突,并为每个团队成员建立详细的个人发展计划流程。
拉玛尼·布德利(Lalamani Budeli)指出,现代社会对工业机器智能化的需求不断提高,需要机器学习算法,这些算法使用经过处理的输入数据来创建输出。工程系统所需的智能水平要求结合敏捷的数据处理流程,遵循迭代方法,以有效提供预测分析解决方案和智能应用程序。该研究的目的是演示人工智能的应用如何帮助组织充分实现收益。
(左剑/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