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嫣然
“結合上海近年来大力推进城区改造和旧改征收的地方实际,建议将在城市更新及旧区改造中发现的红色遗址、旧址列为抢救性保护资源,避免珍贵的历史资源被破坏……”日前,一场关于《上海市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条例(草案)》意见征询的专题座谈在淮海中路街道新天地代表联络站举行。市、区人大代表,黄浦区委宣传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法律专家以及红色旧址负责人,展开了热烈讨论。这样的“头脑风暴”在新天地代表联络站已成为常态。
新天地地区占地面积虽仅0.5平方公里,但却具有“一大会址所在地、商业商务集聚地、时尚生活休闲地、特色文化展示地”四地特色,百年石库门与税收亿元楼隔街相望,来自46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近4万工作人群以及日均5万余人的游客在这里相拥汇聚,社区形态以及人群的多样性为代表听到不同群体的意见奠定了良好基础,也让淮海中路街道决心要在这里建设起代表履职的阵地。
代表:从活动“参与者”到“组织者”
“新天地区域在过去20年打造了在世界范围内都极具赞誉的城市更新、复合功能片区,未来新天地将被打造为‘世界级复合功能都心区(都市核心区),希望在座的代表和专家们能够一起出谋划策。”
去年,淮海中路街道人大工委联合区人大代表、瑞安管理执行董事张斌,共同筹备举办了以“新天地新高地新标杆”为主题的“淮海有约”专题论坛,邀请区人大代表、新天地区域的企业家现场为新天地打造精细化管理高地建言献策。黄浦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也应邀出席论坛面对面听取意见建议。“街工委与代表联合主办”成为了新天地代表联络站如今常常采用的形式。
淮海中路街道人大工委创新联络站工作方法,建立了“站长”机制,邀请一名人大代表担任站长,多位人大代表担任副站长。一年来,街工委与“站长们”共同开展了《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情况专题座谈、知识产权保护座谈、走进“上海航运”等各类活动。人大代表从“参与者”变成了“组织者”,既激发了代表的履职活力,也通过代表的专业和资源优势为联络站的运行注入了更多动能。
群众:从立法“旁观者”变为“推动者”
“从前感觉立法工作非常高大上,现在我们企业可以通过这里对法规草案提建议,一下子拉近了和立法工作的距离。”一位参加立法意见征询座谈的企业家表示。
淮海中路街道是黄浦区人大常委会设立的十个区级基层立法联系点之一。为了真正做到“开门立法”,街道将基层立法联系点设于紧邻地铁站出口的新天地代表联络站,一方面能将法治工作融入代表工作;另一方面方便群众随时上门反映意见建议。
“在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的热潮下,灵活用工的热度不断上升,建议将灵活用工制度也纳入条例,中小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申请采取灵活用工制度。”来自企业的人大代表为《上海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修订草案)》积极建言。“除了专业护理人员的培训,希望能对居家照顾老人的家属提供基础的技能培训渠道。”一位居民对《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草案)》提出建议。
目前,新天地代表联络站已围绕9部条例草案,通过座谈、走访、线上讨论等渠道听取社会各方建议,累计上报建议120余条,被采纳8条。同时,联络站也积极就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开展宣传普及活动。
越来越多的群众知晓了新天地商圈的这一民意“直通车”,更有群众主动上门提出立法需求,联络站都一一认真记录后每月进行汇总上报。
自去年初在新天地时尚大厦设立以来,代表联络站开展专题论坛、专项调研、代表接待选民等活动近20次,收集并上报社情民意百余条,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城区不断汇聚人民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