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萍,黄亿晗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a.马克思主义学院;b.机电工程系,广东广州510440)
工匠精神体现了匠人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追求完美的精神理念,但是在市场经济中,各行业都有追求“短平快”的现象,一些领域出现了一批质量低劣的“豆腐渣”和“短命工程”,这和工匠精神是背道而驰的。作为高职院校教师的我们对于“工匠精神”这个词并不陌生,但有多少学生能真正体会工匠精神的含义,他们是否觉得对工匠精神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觉得工匠精神过于高大,我们很难达到,甚至望尘莫及,从而减少了工匠精神培育的自觉意识和行动。因此,培育新时代工匠精神尤为必要。随着大湾区的快速发展,为培育高职学生的现代工匠精神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1]。高职院校要营造培育“工匠精神”氛围,在实践教学中促进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进一步发展和传承“工匠精神”,积极建设具备“工匠精神”的高技能型人才培育模式,全面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
我们对“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现状的调查”相关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发现从“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视角对“工匠精神”的探索几乎是空白,培育具备工匠精神的高职人才是粤港澳大湾区高职院校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职责与使命[1]。本项目以大湾区建设为契机,以助力大湾区建设发展为目标,将学生的专业专长、兴趣爱好、自身发展与大湾区建设相联系,引导学生将自身所学与时代需要、社会需求相结合,增强学生投身大湾区建设的自觉性,科学提高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提升学生对“工匠精神”的理解与领悟,在大湾区建设的熔炉中掌握真才实学,践行青年大学生的使命与担当,因此,本项目的研究将对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使高职院校与企业一起做到“双精准育人”。
本次调研对象是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各系各部门的所有学生及老师。在学生对象中,理工科专业学生参与较多,文科类专业学生参与较少;教师对象为专业课教师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其中专业课教师参与人数较多。
本次调研采用网上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由项目组成员拟定两套调查问卷,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各系各部门学生和老师作为调查对象,发放“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现状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分为两种:学生篇、教师篇。学生篇问卷共18题,9题单选题,8题多选题,1题是问答题;教师篇问卷共19题,9题单选题,9题多选题,1题是问答题),采用无记名问卷方式进行客观实际的调查,调查结果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统计分析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指导价值,再根据调查数据撰写此次调研分析报告。
截止发放调查问卷期间共收到“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现状的调查研究——问卷调查”1152份,其中学生篇1050份,教师篇102份(见表1)。学生按专业分类,理工科学生占97.24%,文科类学生占2.76%;教师按授课类型分类,专业课授课教师占81.37%,思政课教师占18.63%。
表1参与问卷调查情况信息分类表
根据问卷调查情况和对结果的分析,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现状的问卷调查可分为:思想认知情况、培育实施情况、培育模式和未来发展前景等方面。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2]。对于是否了解粤港澳大湾区项目建设,这是最基础的思想认知,调查显示,在是否了解“粤港澳大湾区”项目建设问题上,了解关注过该项目的学生占24.48%,教师方面则高达54.9%,只是听说过粤港澳大湾区并未深度地了解的同学占60.57%,教师占44.12%,最重要的是对此不感兴趣完全不知道该项目的同学还有14.95%,而教师方面只有0.98%。通过教师与学生对于大湾区了解程度的对比情况可看出学生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认知和重视程度不够充分。
现今社会,存在太多的浮躁和功利心,以及追求速度的产品同质化,不正规的劳动观念,这些都在不断地冲击着“匠人”对心中“工匠精神”的坚守。在高职院校的师生对于“工匠精神”都不陌生,每个人对工匠精神都有不同的理解,学生与老师如何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对于培养教育“工匠精神”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就工匠精神的核心于个人层面而言,应该是一种责任精神、敬业精神,对于如何理解内涵调查数据结果(学生篇)依次为:严谨与一丝不苟(86.38%)、耐心与坚持(85.14%)、敬业与专业(84.38%)、追求完美与精益求精(81.9%)、探索与创新(78.19%),从数据可看出学生们都能正确理解“工匠精神”内涵,把握正确的方向定位。
就业问题是困扰大多数大学生毕业时的一道难题,大学毕业后该做什么,往什么方面发展,自己何去何从,这些都与自己大学时期的目标理想、专业课的掌握程度、自我的思想理解认知息息相关。反过来说,如果高职院校学生在大学期间没有理想,没有目标,对专业课知识掌握程度不够,缺乏工匠精神的培养,这就会大大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对于就业压力过大,是否与学生缺乏“工匠精神”有关问题中,有43.9%的同学表示赞同这一观点,有15.24%的同学反对此观点,还有40.86%的同学持保守态度,不确定就业压力大与“工匠精神”是否有关。
在您认为“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的问题回答选项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现实需要(88.24%)、是促进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83.33%)、是提升企业活力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70.59%)、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67.65%)。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培育高职学生现代工匠精神具有区域建设、教育提升、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1],但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存在对工匠精神培养重视度不够、培养方式过于单一、教学缺乏实践支撑等弊端,出现了老师不愿意教、学生不愿意学、学校不愿意管等恶性循环,这会使学校“工匠精神”的人才培育氛围萎靡。对于所在高职院校对“工匠精神”的培育实施情况有36.84%的学生和12.75%的老师表示“非常好”,给予了高度评价,有45.81%的学生和38.24%老师表示“较好”,学校基本能保证学生“工匠精神”正确培养,15.52%的学生和43.14%的老师表示培养模式较为“一般”“没有特色”,最后有2.19%的学生和5.88%的老师认为所在高职院校对“工匠精神”的培育实施情况“较为欠缺”,从教师和学生多方面了解学校的培养模式,综合看待实施情况。
“在上课时是否会把‘工匠精神’的培育融入教学之中”这个问题上,有83.33%的教师都会在课堂中融入“工匠精神”的培育教学,16.67%的教师对于课堂中融入“工匠精神”的培育教学较少,被调查教师中大部分老师都能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融入教学之中。
在如何更好地培育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问题中,学生篇选项占比依次为:实践教学融入(90.4%),课堂教学渗透(85.14%),学校文化熏陶(78.1%),社会风气倡导(66.67%),网络空间延伸(65.05%)。教师篇中选项占比依次为:实践教学融入(90.2%),课堂教学渗透(88.24%),学校文化熏陶(82.35%),社会风气倡导(80.39%),网络空间延伸(56.86%)。其中调查结果的数据排行依次顺序教师篇和学生篇出奇地一致,学生和老师们都更希望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育等方面加强文化融入,但对于网络空间方面的培养方式较少人选择,一方面可能对于网络空间的延伸教学方式较为陌生,另一方面网络空间教学对工匠精神培养案例不多所导致,但在网络空间延展方面展开新型教学方式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提升潜力,可能会成为未来的主流方向。
高职院校应结合地区、教师和学生的特点健全完善学院的管理教学体制体系,营造培育“工匠精神”氛围,在实践教学中促进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进一步发展和传承“工匠精神”,积极建设具备“工匠精神”的高技能型人才培育模式,从而全面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
对于“您认为当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否有利于‘工匠精神’的培育”,有89.24%的学生和66.67%的老师肯定学校的培养模式,认为该模式有利于高职院校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但有10.76%的学生和33.33%的老师否定学校的培养模式,认为学校的培育模式不利于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通过学生与老师数据的对比,有1/3的老师否认,可看出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有欠缺。
“您认为目前高职院校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哪些弊端”这一问题中,教师篇的调查数据依次为:实践教学流于形式(75.49%)、专业与课程设置缺乏适应性(63.73%)、社会风气的浮躁(57.84%)、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机械盲从(52.94%)、高职院校定位错误(22.55%)。学生篇的调查数据依次为:专业与课程设置缺乏适应性(66.38%)、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机械盲从(58.19%)、社会风气的浮躁(57.71%)、实践教学流于形式(56.1%)、高职院校定位错误(31.9%),其中“专业与课程设置缺乏适应性”与“实践教学流于形式”两项是教师与学生们关注的重点问题。
在“您当前所在的高职院校是否开展过课程体系的整合化和培养方式的一体化的教学改革”这一问题中,有66.67%的老师和66.29%的学生表示学校开展过此类创新型教学改革,但有11.76%的老师和5.14%的学生认为学校没有开展过此类教学改革,最后,还有21.57%的老师和28.57%的学生不清楚学校是否开展过此类的创新性教学改革方式。
高职院校学生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人才储备,随着大湾区的快速发展,为培育高职学生的现代工匠精神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和众多的就业岗位,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否会增加你的就业机会”的问题,有67.71%的同学相信在大湾区的背景下会大大增加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岗位,提高就业率和获得许许多多的机遇;有25.05%的同学持保守意见,不确定大湾区建设是否会增加就业岗位和机遇;还有7.24%的同学不认为大湾区的建设会增加就业机会,对该问题持反对态度。
在“您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哪些行业发展潜力较大”的问题中,制造业与智能化选票较多(占84.38%),其余几项依次为:战略新兴(79.05%),数字创意产业合作(75.81%),轻工业(53.33%)。
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前景,78.86%的学生和90.2%的老师抱以乐观充满期望的态度相信大湾区的发展,19.81%的学生和9.8%的老师持保守态度,不确定大湾区的发展前景,只有1.33%的少部分学生对于大湾区的发展不抱希望,持不乐观的态度。
针对“您认为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有利条件有哪些”,学生的回答选项比例从大到小依次为:“整合化”的教育一体化环境(84.19%)、“双精准育人”的高职院校和企业模式(75.24%)、“双师型”的多元培育环境(71.43%)、“做中学”的区域企业环境(63.43%)。教师的回答选项比例从大到小依次为:“做中学”的区域企业环境(87.25%)、“双精准育人”的高职院校和企业模式(77.45%)、“整合化”的教育一体化环境(75.49%)、“双师型”的多元培育环境(74.51%)。从数据分析可知,教师和学生都基本认同上述这四点是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的有利条件。
在“您认为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对国家发展有哪些重要作用”,教师给出的比例最高选项为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93.14%),之后依次为: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81.37%)、培养创新创业的风气(80.39%)、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57.84%)、保障社会的和谐(56.86%)。可见,教师对于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更多的是希望学生以后在企业中发展,将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创新力、竞争力,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自律能力和学习能力较差,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大多数是在课堂上实现并完成[3],高职院校教师在课堂上不仅仅是传授技能知识,更是要教书育人,专业教师应先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技能和水平,学高为师,努力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发挥模范作用。因此,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不能忽视课堂教学这个重要环节,要注重课堂教学的渗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工匠精神”的内涵精髓渗透到知识点当中,潜移默化中改变学生不求甚解的特点。
改善高职院校在新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的培育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课堂教学渗透:
第一,结合专业特色,改变课堂教学设计,拒绝呆板单一的课堂教学,充分唤起同学们内心中“我要学、我想学”的热情。第二,专注专业课程的教学,将工匠精神融入每一堂课,在理论课程中重视每一个知识点的精益求精,在课程中将每一项技能融会贯通,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中点点滴滴地融入工匠精神[4]。第三,加强教学实训监管力,如课堂与课后活动相结合,改变课后不学习,把专业知识抛到脑后的懒惰思想。综合提升实训成绩的整体比重,增加实训实操课堂的时间,让学生们在实训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并做到真学、真懂、真用。第四,形成教学模式和管理制度相融合的实践研究模式。改变传统的考核方法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重视考察学生将知识和技能用于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完成项目的质量,关注学生在项目完成中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提高程度[5]。第五,将学徒制培养实践研究、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研究和工匠精神实践研究融为一体,注重渗透“工匠精神”的培养。
5.2.1 开展小班教学模式
现在高职院校班级基本是40至50名学生一个班,年龄均在18岁至22岁之间,大部分人思想政治观念比较薄弱,自信心不足,自律能力较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文化课水平一般,又因为班级人数较多,专业老师上课压力较大,无法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每个学生的特点,甚至有的老师上了一个学期的课都不认识自己任教的学生。高等职业教育旨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必然要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紧跟时代,以“职业人”的要求为基本准则。对高职学生而言,专业就是立足之本[6]。采取小班化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加强教师对学生的关注,教师可以快速地了解学生的基本信息及个性特点、学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情况,形成及时有效的沟通互动,从而进行反馈和再指导,这种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5.2.2 加强专业社团的培养与实验室的开放模式
单靠课堂上老师的教学是达不到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巩固,业余时间专业社团的培养就起了关键作用。学生社团就是学生因为自身兴趣而组织的团体,对专业有着学习和研究的热情,学校应大力支持各专业协会的发展和建设,各专业协会应多组织学习或技能知识比赛,这对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和培养工匠精神有较大的帮助;另一方面,为了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发挥实验室的资源优势,面向学生开设软件应用实验室和专业硬件设备实验室等实验室,通过丰富多彩的专业性实践活动,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每一个参与者都积极主动,精益求精,也为“工匠精神”的养成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5.2.3 采用校企合作互动实践模式
培养和塑造学生的工匠精神,单靠学校是不足以实现的,传承工匠精神,必须积极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引进行业内名人大师,以“师带徒”的传统方式,建成“大师工作室”,建设专兼结合的“师傅型”教学团队,引领学生进行新技术学习研发、技术改造和创新等,引导高技能人才交流与成长。通过设计综合实训周,培养学生精益求精、攻坚克难的优良品质,引进行业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为学生搭建工匠精神培育的实践平台,引进企业资源,使高职院校与企业一起做到“双精准育人”。
5.3.1 改变社会的偏见
在我国,社会对高职教育和高职学生的偏见是多种复杂因素形成的,破除偏见也非一日之功,转变社会对高职教育和高职学生的传统偏见观念,必须从根本上提高职教人员的综合水平,学生应从家庭教育、九年义务教育、高中教育时期改变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政府应引领社会重塑高职新理念,逐步纠正对职业教育和高职学生的偏见。现代职业教育不应成为低端学生的权宜出路,而同样是通向世界高新技术和挑战型事业的途径。[7]。。
5.3.2 加强工匠精神内涵文化的熏陶
工匠精神的文化熏陶单单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首先,要在高职院校营造培育“工匠精神”氛围,在实践教学中促进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进一步发展和传承“工匠精神”,积极建设具备“工匠精神”的高技能型人才培育模式,全面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高职教师必须尽快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注重工匠精神的培育,将工匠精神融入日常教学中。其次,家庭的教育文化观念也要转变,改变“重学历,轻能力”的教育理念,多鼓励孩子掌握一技之长,精益求精。再次,社会机构企业等方面也需要加大完善对匠人、高级技师、高职教育从业者的社会保障和薪酬待遇,让当今社会认可高职教育培养工匠精神的理念,做到有人认可,有人传授,有人继承,有人弘扬的良性循环。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义务和责任,培养“工匠精神”不是一时兴起,也不是一时的要求,发扬“工匠精神”更不是口号,这是千百年以来的传承。倡导大学生“工匠精神”并不是要求每一位大学生都要成长为工匠,而是要申明“工匠精神”在任何历史条件下都没有过时,都不应该被历史所尘封、被人们所淡忘[8]。高职院校肩负着培育具有“工匠精神”人才的重任,这是历史的担当、是时代的责任。新时代的高职学生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也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在粤港澳大湾区新时代的背景下,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加强对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提升学生对“工匠精神”的理解与领悟,在大湾区建设的熔炉中掌握真才实学,践行青年学生的使命与担当,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传承者和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