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 燃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上海 200093)
印染艺术在中国有着长远的发展历史,凝结着历代中国人民的生活智慧。在现代社会中,印染艺术的发展更具规模,充分利用机器生产。随着印染技术的提高,人们对印染品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不仅体现在图形设计上,更表现在对印染品的色彩选择与搭配上。因此,生产者在印染品颜色的选择上偏向大众喜爱、符合中国消费者审美习惯的颜色。于是,民俗美术色彩便被大量运用到了现代印染技术中,生产者借鉴民俗美术的色彩美学,将其大量应用于印染过程,制作出颜色绚丽又不失协调性的工艺品。“民俗美术色彩如何应用在现代印染艺术中?”“怎样被应用?”是关键问题,不仅关乎民俗色彩的特性研究,还与实现民俗色彩和印染艺术的融合有密切关系。《印染技术》一书针对民俗色彩在现代印染艺术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
《印染艺术》一书共分为14 章。第一章讲解印染艺术的基本知识,包括印染工艺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决定印染效果的重要因素,例如染色牢度、染色技术等;第二章讲解印染中最重要的一步——染色过程中工作者应掌握的理论知识;第三章讲解染料染色的详细过程,包括每一步的注意事项以及使用技艺;第四章针对活性染料上色过程进行专业介绍;第五章是如何使用还原染料染色;第六章是酸性染料的上色原理以及上色技巧;第七章到第十四章分别对目前最先进的染料技术分散染料、阳离子染料、不溶性偶氮染料的染色技术进行科普与说明。内容详细全面,其中对现代印染工艺品中民俗色彩的选择研究非常深入,不仅说明了被选择的原因,还研究了被应用于染印过程的表现。
首先,现代印染对民俗色彩的偏爱与选择由民俗色彩本身具有的特征决定。民俗色彩具有如下特点:(1)意向性,指色彩反映出的民族主观意向。我国人口众多,由不同的民族组成,具有文化多样性。每个民族由于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有着不一样的文化选择,其中民俗文化就是最能体现民族主观意向的文化形式之一,民俗文化的色彩选择有着深刻的历史、政治、审美传统等原因。例如中国人喜欢红色,认为红色代表红火、喜庆和勃发的生命力,因此在中国服装市场中,红色是一种主流色,逐渐成为国际时装品牌上中国服饰的代表色。印染工艺中出现红色也是民俗色彩意向性引导的结果之一。意向性反映了某一人群的固定思维,因此能够帮助生产者们快速把握色彩选择,将其应用于生产;(2)装饰性。民俗色彩自诞生起就具备一定的装饰作用,无论在家具、服饰还是房屋设计中的应用,都体现人们对自我生活装点修饰的意向。民俗色彩一定程度上具备大众与朴素两种特点。民俗色彩在现代印染中的应用便是将这种朴素性与大众性进行融合,印染不仅能将民俗色彩的大众性体现到最佳程度,更能通过对几种颜色的混搭实现朴素性的改进与质变,形成另外一种色彩效果,达到更意想不到的装饰作用;(3)象征性。民俗色彩具有象征性,比如红色代表喜庆;黑色则代表庄重、肃穆,多用于丧事;白色代表纯洁,也代表对逝者的怀念与追悼,因此也常用于丧事。不同颜色有不同的情绪色彩,这便是民俗色彩的象征性。
其次,民俗美术色彩在现代印染中的应用细致、丰富,充满技术感。大致分为两种类型:(1)以现代色彩为主要色彩,以民俗色彩为修饰色彩的印染思维。这不仅能够发挥现代色彩引人注目的功能,使作品具有现代气息,还能够使民俗色彩发挥作用,为作品增添文化气息与历史感。如此搭配,民俗色彩与现代色彩相得益彰却不互相排斥,使作品兼具时尚感与质朴感;(2)运用抽象思维将民俗色彩融入印染工艺中。许多设计师在设计印染产品时,不愿只做简单的色彩组合,更希望通过一种隐含的方式展现民俗色彩,从而达到不显山不露水的效果,这恰好能与民俗色彩的质朴风格相呼应。撇丝和平涂是我国传统印染工艺常见的两种基本扎染方式,如今已被逐渐完善的机器化扎染手法代替,但将这两种传统手法与民俗色彩的运用结合起来,能够更婉转地体现民俗色彩的美感,使整个设计作品更精致,这便是抽象式地应用民俗色彩。
综上所述,民俗色彩在现代印染中的应用是由民族审美决定的,体现民族文化日积月累积淀下来的审美传统与审美心理。民俗色彩应用于印染艺术需要设计师们大胆创新、精心求变,将民俗文化与现代文化更好地融合。《印染技术》一书不仅对民俗色彩在现代印染中的应用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还对目前我国印染技术中民俗色彩应用的主要方式进行细致阐发,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