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丹
(溧阳市人民医院,江苏 溧阳213300)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由冠状动脉急性及持续性缺血缺氧表现所引起的心肌坏死现象,患者在发病后可出现较为持久的胸骨后疼痛症状,若未能及时给予患者积极有效的对症治疗干预,易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以往,临床方面多主要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方法为急性心肌梗死开展疾病治疗干预,该治疗措施虽可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机体症状表现,但仍存在一定的疗效限制[2]。因此,在PCI治疗基础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一种更为有效的联合治疗方法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本文主要分析了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与PCI 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在2018 年1 月至2020 年6 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急诊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抽取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入院时间顺序为患者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中,有男29 例,女21 例,年龄为41-74 岁,平均年龄为(57.4±3.5)岁。观察组中,有男 31 例,女19 例,年龄为 43-76 岁,平均年龄为(57.6±3.6)岁。两组患者的机体冠脉病变情况、血栓符合情况及再灌注时间均基本一致,且组间基线资料相比较为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病情经临床综合诊断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2)均已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患有全身免疫性疾病;(2)对本研究中所应用的治疗药物存在过敏表现;(3)合并患有严重的脏器功能疾病。
两组均于入院后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具体治疗药物包括阿司匹林片(生产企业为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为国药准字J20171021,100mg×30片)及替格瑞洛片(生产企业为阿斯利康制造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为国药准字 J20171077,90mg×14 片/盒),口服用药,用药剂量均为300mg/d。
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为患者开展PCI 治疗干预,具体治疗流程如下:治疗开始前,为患者开展全面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之后依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所得到的梗死动脉探查结果及实际病情,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干预方法。治疗期间,应用剂量为70U/kg 的肝素进行鞘管内动脉推注给药;术后,应用剂量为5000U 的低分子肝素钙(生产企业为兆科药业(合肥)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为国药准字 H10980166,5000 抗Xa 因子国际单位)进行皮下注射用药,连续用药时长为5d。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内容基础上,为患者于PCI 治疗期间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生产企业为远大医药(中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为国药准字 H20041165,100mL:盐酸替罗非班 (按C22H36N2O5S 计)5mg 与氯化钠 0.9g)进行静脉推注用药,用药剂量为15μg/kg;术后36h 内,为患者应用微量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进行静脉泵注用药,药物泵注速度为0.15μg/kg/min。
对比两组治疗后的心肌灌注情况及心肌状态相关指标改善情况。
心肌灌注等级的具体评价标准如下:(1)0 级:心肌灌注效果不明显;(2)1 级:造影剂无法经微血管有效排出;(3)2 级:造影剂延迟进入微血管;(4)3级:造影剂可正常进出微血管。心肌灌注等级的评价时间为心血管介入治疗结束后15min 内。
心肌状态相关指标改善情况的观察项目包括肌酸激酶同工酶情况、肌钙蛋白及肌红蛋白指标水平,心肌状态相关指标改善情况的评价时间为心血管介入治疗结束12h 后。
应用SPSS21.0 软件对本文中出现的各项计量资料(t检验)及计数资料(χ2检验)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观察组的心肌灌注3 级占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的心肌灌注情况对比[n(%)]
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心肌状态指标数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后的心肌状态相关指标改善情况对比(±s,ng/mL)
表2 两组治疗后的心肌状态相关指标改善情况对比(±s,ng/mL)
组名对照组观察组t 值P 值例数(n)50 50肌酸激酶同工酶发光7.456±1.024 2.419±0.341 33.001 0.001肌钙蛋白0.037±0.007 0.013±0.003 22.283 0.001肌红蛋白136.795±19.673 113.164±10.579 7.481 0.001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类型,患者在自身病情影响下可引发较为严重的心绞痛、心率失常等症状表现,进而可对患者的心功能及生命安全均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3];为此,尽早给予患者积极有效的对症治疗干预是十分重要的。目前,临床方面多普遍采用PCI 治疗方法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展疾病治疗干预,该治疗方法可在开展过程中有效疏通存在梗死表现的血管,恢复前向血流,进而显著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同时有效解除心肌缺血及缺氧状态;但依据以往的临床经验可得知,患者在接受PCI 治疗期间,易出现新鲜血栓破裂或脱落表现,进而可引发远端血管堵塞现象,部分患者甚至可能出现再灌注血流速度减慢或炎症表现,进而不利于整体治疗效果[4]。因此,在PCI 治疗基础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于治疗期间开展有效的联合用药干预是十分必要的。替罗非班是一种非肽酪氨酸衍生物,该药物可在进入人体后,有效释放缩血管物质,同时可显效抑制炎症因子及血栓形成,进而可明显减轻动脉炎症表现,并可起到较为显著的抗血小板聚集效果[5]。相关研究资料现已指出,通过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PCI 治疗过程中,为患者应用替罗非班开展联合治疗干预,可在提升整体治疗效果的同时,有效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进而明显改善预后康复质量[6]。
为进一步验证上述研究观点的临床价值,本文为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开展了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用药治疗及PCI 治疗干预,治疗后观察组的心肌灌注3 级占比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各项心肌状态指标数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而证明,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展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用药治疗联合PCI 治疗干预可有助于提升心肌灌注质量,改善心肌缺血情况,减少心肌细胞坏死表现,整体治疗效果较为突出。
总而言之,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联合开展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用药治疗及PCI 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可有效提升心肌灌注效果,缓解心肌缺血现象,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