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哲生,徐福田,郑 明,王留磊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江苏 南京 211800)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类高校发展,用地不足这一发展瓶颈问题随之出现,创建新校区成为医药卫生类高校发展所需。社会发展对于医药卫生类高校新校区的规划,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校园规划,成为了当下重要研究范畴。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新校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目前已经征集了多家建筑设计院对新校区的概念性规划方案,遴选出三种优秀方案,本文通过对其中某一种优秀方案进行解读,积极探索医药卫生类高校新校区规划路径。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坐落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一所省属公办全日制医药卫生类普通高等学校,建于1933年的国立中央助产学校,历经华东助产学校、南京卫生学校、江苏职工医科大学等历史时期,是我国最早的现代卫生类院校之一,学校依托行业优势,面向健康事业,明确了把学校办成中医药特色高水平应用型高校的办学目标,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
学校新校区选址于南京市高淳区,占地面积905亩,场地为矩形状,具有典型的圩田肌理特征,内部原为纵横交错的蟹塘网格,网格平行于东西与南北向用地边界,用地方整,地势平坦,场地四周为车行干道,周边景色优美,具有典型的江南生态气息。
本次概念设计中应充分遵循利用现有的圩田肌理元素,强化与原有环境的融合渗透,用以划分形成空间布局、功能分区、交通组织、生态景观等组织,体现出校园优美的的层次感、空间感。
校园是学校发展的物质载体,校园规划建设是其办学理念和办学方向的初始体现,文脉传承又是学校在发展中所必须面对的内涵需求[1]。近年来,高校规划愈发重视文化育人的重要性,在校园规划时要充分彰显自身的医药卫生元素。
规划中应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人性化的规划指导思想,充分从师生的行为方式、实际需求等要素出发,力求建造一个安全、高效、舒适的现代化校园[2]。
图书馆贯穿了学校的发展历史,承载着学校发展以来的记忆和文明,具有传播教育核心载体的重要地位[3]。将校园东西向和南北向中心线作为两根主轴带,图书馆选址于两根主轴带交汇处,以突显其在校园核心地位,两根主轴带交汇成十字架状,具有浓厚的医学元素。整个校园以图书馆为视觉中心,沿着东西向和南北向主轴带两侧形成空间序列,在校园东南侧打造一条人工湖泊,穿越校园南北向,与校园外部水系连通,为空间环境增添了一份独特的活力与灵动,湖泊命名为“悬湖”,也表现出对中医悬壶济世的颂誉。
教学区位于校园中部和西南部。由于医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理论和实践课非常丰富,师生间互动交流频繁[4]。因此以图书馆为中心,将公共教学楼、公共实验楼、实训楼、师生活动中心毗邻而建,更加方便全院师生之间教学与交流。
生活区位于校园北部,由学生宿舍、食堂、后勤服务楼、教工公寓、留学生宿舍组成,楼宇围绕南北向主轴线对称布局,每个区域都有独立的宿舍和食堂,宿舍建筑采用围合式布局,形成了私密、半私密以及开敞等多样式空间层次,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主体育区在校园东北侧,设置为体育馆及室外田径场,便于师生在不同气候条件下进行体育活动,节假日可以考虑对社会开放,服务地方。同时在生活区设置部分次体育区,如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便于师生就近开展体育锻炼。
行政区位于校园南部,与主入口相邻,由行政办公楼和会堂组成。行政区是校园内外空间的转换界面,方便校内行政工作人员与校外机构联络沟通(图1)。
图1 校园总平面
交通组织系统规划的原则是人车适度分流、动静分区,确保交通出行的便捷性与安全性。校区以车行环线作为区分动静、人车、内外的界限,保证校园核心区域的宁静与舒适。为了增加校园资源的可达性与均好性,车行系统以迂回、间接为主,减弱其快速交通的功能,提高行车安全性,步行系统以直接、便捷为主。
4.3.1 出入口
在校园东、南、西、北各设置一个车辆及人员进出口,南门为学校主大门,是展现校园形象的主入口,主要用于教职工出入及接待访客用;北门主要用于满足后勤物流运输需要及学生出入;东门为主运区入口,同时作为学校开设在城市主干道上的出入口;西门主要作分散学生人流用。
4.3.2 车行系统
车行系统以布局中心点为核心向四周辐射,在两根主轴带沿线至地块中心教学区外围规划环状校园机动车主干道,两根主轴带命名为“中医大道”。沿校园外围设置相应的次干道与主干道一起构成校园机动车道路交通骨架,各功能组团(行政区除外)内部建筑之间仅供消防、救护等应急车辆行驶,不供其他车辆行驶。
4.3.3 步行系统
在教学区、生活区、体育区内部均为步行道路,步行道采用大面积硬质铺装、形成悠悠曲径小道,沿步行道两侧设计多处驻足停留、休息空间,师生可以在此散步、交流,从而形成浓厚学习与生活气息的校园内部空间,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校园环境景观规划以打造生态校园、文化校园、共享校园为出发点,营造出现代与自然和谐的校园环境,同时也是预留了适当的弹性发展空间,实现了校园的可持续发展[5]。
4.4.1 景观绿化
校园四周规划水系和绿化带,作为城市与校园的过渡,形成天然的隔音屏障[6]。校园内部以两根主轴带为主要的景观轴线,两侧配以规则的高大行道树和各种绿化植被,各楼宇之间和楼宇内部配以草坪、各类灌木和乔木的搭配,形成自然式布局,以创造出宁静、祥和、舒适的意境,
4.4.2 水体景观
通过打造“悬湖”来营造灵动淡雅的校园氛围,“悬湖”与校园外围水系相通,校园伴水而生,水系经校园而活。在对水体的利用中,注重打造驳岸和边界的柔化处理,将驳岸设计成缓坡状,辅以草坡,同时设置亲水平台,构建出尺度宜人的人性化滨水空间。
4.4.3 医药园
在师生活动中心南侧打造医药园,医药园以中医药知识理论为载体,通过在医药园内以种植药用植物等为主,辅以园林观赏植物,再配以雕塑、小品、长廊、奇石等景色,让人游学结合、流连其中。
在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新校区概念性规划的某种优秀方案中,试图使得校园的总体布局更为清晰、功能分区更为合理、交通组织更为规范、生态环境更为优美,以营造出寓教于生活、环境、交往的校园空间氛围。通过解读该方案,以资引发高校、建筑设计院及相关单位对医药卫生类校园规划方式的思考和关注。由于此次规划只是概念性规划层面,仅仅从宏观性、方向性的角度进行了规划,还没有细化到方案设计层面,在下一阶段的方案设计中将更为细致探讨校园规划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