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天然
摘 要: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本文简称财务公司)是中国金融市场上的独特存在。一方面它根植于企业集团服务于企业集团,具有极强的内部属性;另一方面其作为同业连接金融市场,具有外部属性。财务公司的特性,决定了其业务特点。本文通过分析财务公司同业存单业务特点,对财务公司开展同业存单业务提出建议,供业界交流探讨。
关键词:财务公司;同业存单;特点;建议
一、同业存单定义
根据《同业存单管理暂行办法》,同业存单是由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以及中国人民银行认可的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在全国银行间市场上发行的记账式定期存款凭证,是一种货币市场工具。从其定义可以看出,同业存单是一种可以流通交易的特殊定期存款。
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同业存单业务特点
(一)具有交易属性
同业存单采取电子化的方式在全国银行间市场发行。定向发行的同业存单在初始投资人范围内流通转让;公开发行的同业存单可以在二级市场进行交易流通,并可作为回购交易的标的物。也就是说,无论定向或公开发行,同业存单都具有流通市场。Wind资讯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和2020年,同业存单在全国银行间市场的二级交易金额分别为49.87万亿元和48.55万亿元,交易量仅次于政策性金融债,具有高度活跃性,交易属性较强。
(二)具有投资属性
中国银保监会将财务公司有价证券投资业务资格细分为固定收益类、除股票以外类和含股票类三档,其中除股票以外类有价证券投资的具体品种包括“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的各类产品”等。同业存单是在全国银行间市场发行的货币市场工具,属于除股票以外类和含股票类投资,具备第二、第三档有价证券投资业务资格的财务公司可以购买。同时,《同业存单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同业存单在统计上单独设立投资统计指标进行反映。笔者认为,同业存单是一种投资标的,具有投资属性,财务公司持有同业存单属于投资行为。
(三)不具有直接融资属性
从同业存单定义不难看出,能够发行同业存单的机构仅包含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财务公司并不在内。实践中,中国人民银行从未批准财务公司发行同业存单,财务公司无法通过发行同业存单进直接行融资。但财务公司作为全国银行间市场成员,可以通过质押式回购业务,将持有的同业存单出质融入资金,实现间接融资。
(四)不占投资额度
根据银保监会1104非现场监管报表填报要求,同业存单在《G01资产负债项目统计表》中并非填列于“投资”项下,而是单独填列于“其他资产——投资同业存单”项下;此外,同业存单在《G31投资业务情况表》和《S3d企业集团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投资情况明细表》均未要求填列,也就是说金融监管部门对财务公司投资总额的统计口径不包含同业存单。当前实务中,财务公司业内普遍不把同业存单计入投资规模。
三、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开展同业存单业务建议
基于财务公司同业存单业务特点,对财务公司开展同业存单业务建议如下:
(一)合理选择业务模式
财务公司购买同业存单,可持有至到期实现其投资价值;也可以根据市场行情,在市场择机出售以实现其交易价值;还可以作为流动性管理工具,以存单质押融入资金,既实现投资价值或交易价值,又实现流动性管理目的。财务公司应根据业务实际,合理选择同业存单业务模式,实施同业存单灵活应用策略,使其服务于财务公司投资、交易和流动性管理。
(二)平衡存款和存单配置比例
同业存单作为一种定期存款凭证,具有存款的属性。不同于存款的是,同业存单不可提前支取,可以二级市场交易,其变现效率略弱于定期存款。作为对流动性缺损的补偿,同等期限的同業存单利率一般高于定期存款利率。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例,其2022年1月29日发行的1年期同业存单利率为2.44%,其官方网站同期披露的1年期定期存款挂牌利率为1.75%,同业存单利率较定期存款利率高39.43%。因此,财务公司可基于自身对资金效益的预期、对头寸管理便利性的要求,平衡同业存款和同业存单的配置。
(三)合理利用不占投资额度优势
同业存单作为定期存款凭证,由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发行,发行主体普遍具备较高信用等级,违约风险较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较好满足财务公司行业普遍较低的风险偏好。同业存单不占用投资额度,财务公司持有同业存单不受70%的投资比例约束,资金充裕、流动性充足、对提升资金效益有迫切需求的财务公司,可将同业存单作为同业存款的补充,以丰富财务公司资金配置手段。
(四)关注合规风险,“持牌”经营
同业存单虽不占用投资额度,但其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属于货币市场工具,具有交易和投资属性,财务公司认购、交易同业存单属于有价证券投资行为,开展同业存单业务需获得除股票以外类或含股票类投资业务资格,否则可能因超范围经营面临监管处罚,导致合规风险。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 同业存单管理暂行办法[Z].2013.
[2]中国银监会.中国银监会市场准入工作实施细则(试行)[Z].2015.
[3]中国银监会.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Z].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