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梦娇
摘 要: 2021年12月22日,中共四川省委审计委员会正式印发《四川省“十四五”国家审计工作规划》。其中,结合我省审计工作实际,努力实现主要目标之一是明显提升审计队伍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审计人才培养不仅仅针对国家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内部审计服务公司治理同样需要提升审计队伍素质和专业水平。如何提升审计队伍素质和专业水平,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讨论和思考的问题。本文将分析目前部分高校在审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为高校进一步优化审计人才培养提供借鉴与思考。
关键词:审计人才;人才培养;专业水平
1引言
王国维先生用三句古诗词定义了人生三重境界,与审计正好不谋而合,用来形容审计人才培养过程,更是恰到好处:初识审计,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迷茫惆怅,孤独而不知前路几何;再识审计,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追求,忘我奋斗;终识审计,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水到渠成,量变积累成质变。审计,以其光荣的使命和担当,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保驾护航;审计人,以其敬业爱岗的精神,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奋斗。审计专业人才的优秀产出是国家经济监督、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作为输出审计人才的主体力量,其培養方式的好坏会影响整个行业发展的优劣,因此高校如何培养优质审计人才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
2高校在审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2.1培养目标不清晰
对于刚上大学,刚接触审计的大学生而言,迷茫是肯定的,因为对于专业不够了解,没有明确的人生规划和奋斗目标,这个时候正好需要学校的明确指导。人才培养的目标不仅决定了教学课程、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决定了向社会输送人才的质量,然而很多高校对于审计培养目标却不明确。许多高校的审计教育依附于会计专业学科范畴内,对审计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为教育和培养具有会计、审计、经济管理、法律金融等知识与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目标过于笼统,缺少培养具有丰富专深的审计知识、具有较高的审计专业技能和职业适应能力、能够在审计专业领域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换句话说,当前许多高校审计人才培养目标与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相似,没有突出审计人才培养的目标性和特色。
2.2培养观念落后
执着追求,忘我奋斗对于审计学习,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审计知识时常更新,需要与时俱进,终生学习。高校更应该培养这种观念,尤其是对于审计专业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学习之后的学生来说, 然而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却缺乏这种教育观念,带有明显的应试教育特点,一切以知识的考核为准,老师满堂灌,学生画重点,存在考试通过了,知识却忘了这种应试教育留下的问题。同时,学校与培训机构合作的各种各样的培训教育,都缺乏“终身教育”的理念。
2.3.课程设置不合理
课程设置应讲究循序渐进,水到渠成,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过程。笔者不否认会计知识对审计学习的重要性,但是过犹不及,许多高校设置了较多的会计课程作为核心必修课程,例如会计学基础、成本会计、管理会计、政府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等,而却忽视了审计特色课程,将之设置为选修课程甚至不设置相关课程,例如经济责任审计、经营效益审计、大数据审计、舞弊审计、公共政策审计等。这样不仅没有达到循序渐进的目标,反而本末倒置,学生就业时恐难以胜任日益复杂的审计工作。此外 在大数据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部分高校却忽视了大数据审计这一培养方向,并没有设置此类课程或者虽设置了此类课程,但是流于形式,没有达到真正的效果。
3意见建议
3.1明确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及其价值取向反映了高校教育目的和办学方向,同时也为迷茫的审计学学子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是大学使命的客观体现和具体要求。审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它虽然与会计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也有着本质区别,高校应对审计做出合理定位,树立具体而明确的培养目标。在目前社会发展背景下,高校可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和擅长的培养方向,为社会输出专项审计人才。
3.2与时俱进,更新培养观念
世界每天都在变化着,发展着,因此高校的审计人才培养也应该主动适应并满足社会需要,时常更新观念,给学生传达并落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的理念,彻底摒弃应试教育,让素质教育不再流于形式。对于学习考核,不应该仅通过期末成绩,而应该重视平时考核,将考核标准多样化。对于与培训机构合作的相关考证课程,不应该仅仅看重考证通过率,也应该重视后续跟踪和实际效果。
3.3优化课程设置
审计专业是一门应用型专业,专业性极强,职业性较高,高校应优化审计课程设置,不应该将重点仅放在会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方面,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单一与薄弱。目前,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的监督效用日益凸显,高校应该增加此方面的课程,突出专业特色,如经济责任审计、经营效益审计、绩效审计等,培养具有专深知识的审计人才。当然,在注重审计专业知识培养的同时,也应该结合时代发展需要,设置大数据审计、智能审计等课程,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求。
4总结
当前,我国乃至世界都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有机遇,也有挑战。审计,作为一项独立性的监督活动,其作用也愈加突出,而人才是发展的关键,寻求进一步的成长发展也是审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目前,部分高校在审计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很重要的的一个原因还是受到“审计即会计”的观念较深,对审计重视程度不够,因此高校以及社会都应该重视审计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作用,提高审计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冯素珍.应用型本科高校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研究——基于行业需求[J].高教学刊,2020(13):136-140.
[2]沈凡凡,徐超,何炎祥,陈琛.大数据视角下高校复合型审计人才培养实现路径——以南京审计大学为例[J].高教学刊,2019(14):167-170.
[3]陈维涛,王文娟,王子云.高校“复合型”审计人才培养探析[J].新课程研究,2019(11):8-9.
[4]李朝伟.新时期高校创新型审计人才培养瓶颈与对策研究[J].财政监督,2018(15):113-116.
[5]李强. 我国审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D].苏州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