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绿色绩效评价体系研究综述

2021-05-10 17:24任雪艳
科学与财富 2021年34期
关键词:文献综述影响因素

任雪艳

摘 要:本文从影响因素、研究视角、评价指标与方法等角度,对于企业绿色绩效的研究现状进行评述。通过文献回顾可发现,现有绿色绩效评价体系依旧缺乏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周期绿色化程度等评价指标内容,同时各类评价方法的适用性与可行性也有待进一步驗证。因此,确定绿色绩效评价方法并改善绿色指标,建立能够满足绿色发展需求的企业绿色绩效评价体系,是现阶段有待继续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绿色绩效评价;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一、引言

在经济的高速增长背景下,生态问题日渐严峻。就当前而言,环境资源承载能力已逼近极限,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企业必需加快调整经济发展模式。由于传统财务绩效评价方式不利于绿色发展战略的开展,因而急需为企业建立绿色绩效评价体系。

二、绿色绩效评价概念

就广义概念而言,绿色绩效评价主要评价在绿色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生态与经济等带来的影响以及效益,已由最初的环境绩效拓展为环境绩效、财务绩效及发展绩效评价[1],不仅注重传统财务水平的增加,而且关注对环境与社会的影响情况,能够更为系统地评价企业绩效水平。

三、绿色绩效影响因素研究

(一)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发展战略是当代战略框架中的核心组成部分,能够对公司绿色绩效水平形成巨大影响。绿色发展战略有两种类型,分别为滞后型和前瞻型,比较之下,前瞻型可促进产生更好的环境和社会绩效,但因国内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有待提高,因此在短时间内难以形成较高水平的财务绩效,但就长期来看,前瞻型可为企业获得更高的声誉,从而提升财务绩效 [2]。另外,绿色发展战略中包含的绿色品牌声誉以及环境文化导向,能够通过对关系契约与定制契约的驱动作用,从而提升企业财务绩效水平[3]。

(二)利益相关者

管理层绿色认知水平高低会对公司内部绿色行为决策产生影响。例如,管理层较高的绿色认知水平会对公司绿色技术研发、绿色生产及治理等形成推动作用[4]。而悖论认知水平较高的管理层在应对短期内环境绩效和财务绩效水平存在的矛盾时,不会因短期财务绩效降低压力而减少绿色行为。

员工积极主动参与公司的生态治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绿色绩效。当员工赞同公司绿色发展战略时,很可能将其视作成自身环境保护目标,后随之发生一系列的环保行为,比如在生产经营中更愿意使用可再生能源、主动参与绿色公益活动等 [5]。

消费者作为公司绩效的重大影响因素,当其绿色需求较强烈时,市场结构会随之产生变化,则坚持走绿色发展路线的公司很可能因先动优势而获得环境和经济绩效水平的增加[6]。

与绿色供应商的合作关系紧密程度,同样对公司绿色绩效产生影响。如果公司能和实施绿色战略的供应商建立良好合作联盟关系,可通过产品及流程的绿色采购等途径对绩效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7],有助于公司成为同行业内环保创新方面的优秀者[8],从而更为有效地解决生态问题,进一步提升绿色绩效水平[9]。

公司承担环境社会责任会增加相关支出,降低财务绩效水平,致使部分公司环保主动性较弱,因而政府机关部门只有通过制定、发布有关法律政策,增强政策的惩罚和强制性[10],才能够增加企业绿色绩效水平[11]。例如,行政规制与污染监管可通过能源强度大小对于绿色经济绩效产生非较为著的正作用[12]。

此外,社会公众同样能够影响公司绿色绩效。当自身绿色生态权益被侵犯时,社会公众一般会通过上访、上诉等途径表达诉求,由相关部门对污染公司进行施压,从而提升公司环境绩效水平[13]。同时,公众舆论压力也会促使公司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14]。

(三)企业创新能力

公司增加研发投入力度,强化绿色科技创新能力,能增加公司的绿色绩效水平。研究表明,绿色产品及工艺创新与环境绩效、经济绩效之间具有明显正相关性[15]。公司加强创新技术能力能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增加,并通过及时优化产业结构,最终达到绿色发展目标[16]。

(四)企业文化

绿色文化能够对公司相关环境战略选择产生影响,而绿色生产行为又可反向推动公司绿色文化培育,从而影响公司绿色绩效[17]。同时,浓厚的环保文化氛围有助于促进公司实施绿色创新行为,提升环境绩效水平[18]。

四、绿色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一)绿色绩效评价研究视角

在投入产出视角下,一般选择费用、人员和环境规制等方面做为投入指标[19],并选取新产品收入、企业发明专利数量等方面做为产出指标,对企业绿色发展进行评价[20]。在供应链视角下,姜旭等人(2008)[21]基于传统供应链评价方式,增加绿色指标,评价内部业务流程、财务价值、消费者服务、公司成长性及环境绩效情况。另外,也有学者结合精益绿色供应链特点,在企业内、外部绩效与综合绩效方面建立了绿色绩效评价体系[22]。在价值链视角下,陈永丽等人(2012)[23]对传统价值链中投入、产出的内涵进行延伸,考虑到了设计、制造、使用和修缮等价值增值活动对于生态的影响。在EES全面发展视角下,部分学者通过构建经济、生态和社会绩效维度形成一套绿色绩效评价体系[24]。

上述四个研究视角有各自侧重点。投入产出视角注重公司绿色发展过程中的投入和产出效率,绿色供应链与价值链视角分别强调公司供应端与消费端的绿色环保状况,而EES发展视角则通过宏观角度体现在公司绿色发展中所取得的财务、生态、社会收益等。

(二)绿色绩效评价指标发展

目前并未存在具有普适性的绿色绩效评价体系,在上述不同研究视角下,评价体系中所强调的指标也有所不同,但就指标覆盖面来看,都涉及到了资源能源、经济增加、社会公共利益等情况。不过因为各国环境状况不同,对绿色发展要求也有所差异,因此各国绿色绩效评价指标内容具有一定的不同。例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强调能源资源的价值性,突出以低投入、高产出的形式来降低环境压力;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更加关注实现社会公平;而联合国亚太经济与社会委员会注重于国家政府治理水平;就我国国情来看,生态资源的管理、三废的排放问题等依旧为当前需要尤为关注的问题。

(三)绿色绩效评价方法研究

当期还未存在学术界公认的绿色绩效评价方法。在以往研究内容中,不少学者选择关键绩效指标法、绩效棱柱法、绿色经济增加值、平衡计分卡等评价企业绿色绩效。

在关键绩效指标法方面,部分学者基于供应链核心流程,筛选确定有利于实现公司战略的关键影响因素,并基于业务流程、客户服务、财务和生态保护等角度分类别确定关键性指标[25]。在绩效棱柱法方面,部分学者将绿色绩效评价的起点设置为利益相关者的愿望与要求满足,立足于公司、政府、公众与中介视角,从满意、贡献、战略、流程、能力五个方面评价公司绿色绩效水平[26]。在绿色经济增加值方面,现有研究成果主要在传统EVA计算基础上,修正了公司资本化和费用化环保投入差额带来的影响,通过对比公司实际生态效率和预期生态效率差异,体现其在一定生态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价值创造情况[27]。在平衡计分卡方面,部分学者在传统模式基础上增加环境维度,建立五个维度的绩效评价模式[28],另外一部分学者将环境因素融入至传统四个维度中 [29]。

五、研究述评

战略发展目标、利益相关者需求、公司创新能力和文化状况均能影响绿色绩效。其中,绿色发展战略能对公司环境绩效与社会绩效产生导向性作用,进一步引起财务绩效提升。而各类利益相关者的环境认知水平、政府环保相关法律政策等均能作用于市场结构,并且公司文化也会对战略调整及其实施状况产生一定作用。

目前,绿色绩效评价研究主要基于投入产出、供应链、价值链和EES全面发展角度,并各自具有相应侧重点。投入产出视角更加强调绿色发展过程中的投入与产出情况,绿色供应链和价值链视角分别注重公司绿色供应端与消费端情况,而EES发展视角能基于宏观角度来体现公司在绿色发展中所取得的不同效益。在上述研究视角下,评价侧重的指标内容有所差异,但就指标内容覆盖面来看,均涉及能源资源、经济增加、社会共同利益等。然而由于国情差异,各个国家对绿色发展的理解程度并不相同,因此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存在较大差异。对于我国国情来说,能源资源的管理、三废的排放问题等是当前需要重点强调的评价内容。

当前绿色绩效评价体系依旧具有可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就评价指标而言,当前指标过分注重公司的污染防治、环境保护和公众监督情况,缺乏考虑公司生产经营生命周期中绿色化程度;并且,个别指标的实践操作性有待提高,同时缺少市场主体相关评价等。就评价方法而言,各类方法的适用性也有待进一步验证。因而,确定绿色绩效评价方法、改善相关指标,建立满足绿色发展需求的企业绿色绩效评价体系,是现阶段有待深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LI X,DU J,LONG H. Understanding the green development behavior and performance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s (GDBP-IE):scal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2020,17(5):1716.

[2] 田虹,王宇菲. 企业环境战略对企业三重绩效的影响研究[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39(04):19-26.

[3] 高维,陈转青. 绿色采购治理与绩效——企业战略驱动效应与客户认知调节作用[J].经济管理. 2016,38(04):104-116

[4] 邹志勇,辛沛祝,晁玉方等.高管绿色认知、企业绿色行为对企业绿色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山东轻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9,33(12):35-41.

[5] 田虹,王宇菲.动态环境下的企业环境战略转型研究综述与基本框架构建[J].科技管理研究,2020,40(05) :233-242.

[6] 赵爱武,杜建国和关洪军. 消费者异质需求下企业环境创新行为演化模擬与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18,26(06):124-132.

[7] 张松波,宋华,于亢亢. 绿色采购战略、利益相关者满足与企业绩效[J].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7,38(05):113-124.

[8]Theyel G. Customer and Supplier Relations for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J].Greener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2001,35:61 – 69.

[9] Klassen R D,Vachon S.Collaboration and Evaluation in the Supply Chain: The Impact on Plant - level Environmental Investment[J].Production & Operations Management,2003,12(3):336 – 352.

[10]Walley N.,Whitehead B. It’s Not Easy Being Gree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4,72(3):46-51.

[11] 李怡娜,叶飞. 制度压力、绿色环保创新实践与企业绩效关系——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和生态现代化理论视角[J].科学学研究,2011,29(12):1884-1894.

[12]王丽霞,陈新国,姚西龙等人. 环境规制对工业企业绿色经济绩效的影响研究[J]. 华东经济管理. 2018,32(05):91-96.

[13] 王建秀,刘星茹和尹宁. 社会公众监督与企业绿色环境绩效的关系研究[J].经济问题,2020,(08) :70-77.

[14] 贾兴平,刘益. 外部环境、内部资源与企业社会责任[J].南开管理评论,2014,17(6):13-18.

[15] 刘明广,李高扬. 绿色创新与环境绩效、经济绩效的关系研究[J].经济论坛,2021,(03):5-18.

[16] 张涛.科技创新、可持續发展与绩效评价[J].会计之友,2012,(26):12-16.

[17] 张长江,张玥,施宇宁等. 绿色文化、环境经营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基于文化与行为的交互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0):232-240.

[18] 李杰义,张汞,谢琳娜. 环境知识学习、绿色创新行为与环境绩效[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9,36(15):122-128.

[19] 陈劲,刘景江,杨发明. 绿色技术创新审计指标测度方法研究[J].科研管理,2002,23(2):64-71.

[20] 肖仁桥,丁娟,钱丽. 绿色创新绩效评价研究述评[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7(02):100-110.

[21] 姜旭,卢晓君. 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与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04):76-77.

[22] 蔡霞,耿修林.精益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设计及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6,36(09):85-88.

[23] 陈永丽,邹航.基于环境价值链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2,(02):118-122.

[24] 薛雨静,胥朝阳. 纺织上市公司绿色发展绩效评价研究[J].财会通讯,2015(19):46-49.

[25] 马飞,陈宏军和杨华. 基于DEMATEL方法的绿色供应链关键绩效评价指标选择[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51(06):126-131.

[26] 杨文培,杨静.节能减排利益相关者绩效棱柱模型分析[J].会计之友,2015,(11):56-59.

[27] 杨婷蓉,丁慧平. 绿色EVA:基于预期生态效率的经济增加值[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2):147-152.

[28] 邓德强,温皓然. 管理会计工具及应用案例——包含资源和环境的五维平衡计分卡及应用[J].会计之友,2016,(08):125-129.

[29] 张本越,王仙竹. 环境绩效评价的平衡计分卡应用创新[J].会计之友. 2017,(19):99-102.

猜你喜欢
文献综述影响因素
马克思创新思想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