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高职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政课实践思考

2021-05-09 14:09高鑫
民族学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摘要]在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实践对于增进各民族学生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同心共圆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思政课程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课程主渠道。目前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思政课存在教学体系不完善、教师专业素质不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效果欠佳等问题。为了切实提高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水平,进一步铸牢中华共同体意识,相关院校需要在构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思政课主课堂,打通“学科、学院、课程”间的互联互动,打造“课程思政”助课堂,提升教师的素质和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等方面发力。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图分类号:C9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91(2021)09-0028-07

基金项目: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青年项目“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研究”(2019-GMC-046)阶段性成果。

2021年8月27至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華民族共同体建设”[1]。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推动民族地区繁荣和发展,首先要保证各民族能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内的重要组成部分,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纲”,在大思政背景下推动高职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升教学管理格局、提高教学质量、营造良好文化氛围、落实教学责任主体,培养一批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正确践行中华民族历史观、坚持中华民族大团结的高素质劳动者,为加快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适合的人才,为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担当时代大任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蓄力。

目前国内的研究成果聚焦在三个方面:一是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多元主体参与的“大思政”育人体系研究①;二是民族院校在思政课教学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教学方法研究②;三是少数民族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影响研究③。 其中,以民族高校为主体,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内容、影响因素、实践路径及保障体系等方面有着多角度的阐述与分析,深化了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增进民族团结、维护总体国家安全、推动全社会共同富裕的重要性及其深远意义。然而,民族地区高职院校这一研究主体的相关研究却停留在起步阶段,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为主线的思政课为载体的教学体系的研究也稍显不足。为了提升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选取了新疆、甘肃、青海等西部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通过向学生发放问卷,对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团委、党委、学生工作处、教务处、科技处等群体的访谈,获得大量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厘清了民族地区高职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思政课之间的关系、存在的问题及有效实践路径。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思政课关系阐述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高度契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目标

2018年3月8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围绕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与政策、民族团结等内容开展,通过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训练,使学生学会辩证地分析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通过社会实践,锤炼专业技术水平,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提升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有效路径之一,即培养和积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自觉加强对专业技能的学习,未来持续塑造成为新时代民族地区合格的奋斗者、担当者和实干者。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思想政治素养、辩证思维能力、专业技术水平三方面对民族地区高职学生进行培育,打造好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在学阶段的思想、政治和专业基础。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有价值内涵

职业教育横跨学校、产业、科研等多个领域,它的创办以满足地区产业发展需要、提高政治思想水平、丰富就业技能为目的。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不仅承担了意识形态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任务,还需承担政治上维护民族团结,推进民族融合和发展的任务。2000年,教育部、国家民委联合出台通知文件,阐明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振兴的必由之路”[3],规定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战略定位、办学指导思想及具体的办学政策,同时,明确了职业教育在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所坚守的使命和肩负的责任,以及在服务民族地区大团结,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担当。

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应“担当起维护总体国家安全的民族院校特殊社会责任”[4],思想政治理论课使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构建起有效抵御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的意识形态堡垒,增强各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在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上,奋力推进各民族的交流交往交融,引导学生认识到民族地区的发展离不开祖国的大发展,只有维护好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才能更好地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三)高职院校以就业导向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程中的经济社会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全国职教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5]。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是职业教育中的重要组成成员,它与职业教育一样,与中国社会改革“协同并生”[6],它的创办是为解决国家需求而开设,以就业为导向设置专业方向,承担推动经济发展任务。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的办学目的在于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待学有所成后建设家乡,推动民族地区经济持续发展。

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求各民族和谐相处、稳定发展,实现民族团结的根本保障是民族地区经济地发展。要把各民族的成长、成才融入在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化“一带一路”建设及乡村振兴之中,持续为国家和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的高素质、高质量、高水平专业技术人员。这些接受高职教育的学生未来会成为各民族地区的专业技能骨干,他们的政治站位、历史观、民族观等思想意识都会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关乎我国第二个百年计划的实现。

二、民族地区高职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体系教育,搞好社会宣传教育”[2]。十八大以来,民族地区各高职院校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共同体意识宣传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譬如,民族地区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势头强劲、教师队伍发展壮大、教学体系中积极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等。然而,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常态化教育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将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立德树人的主课堂,从思政课的主线—教学体系,思政课的主导—教师,以及思政课的主体—学生三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体系尚未在相关院校思政课教学中形成

一是专业化课程缺位。以《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为例,该门课程对学生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全面系统的掌握与了解我国民族政策,增强“五个认同”,投身民族地区建设均具有重要作用,课程本应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党和国家民族理论和政策的主课堂,然而在调研中笔者发现,仅有极小部分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开设了这一课程,大部分高职院校通过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讲座替代课程的开设;其他开设该课程的院校,此课程也仅作为公共选修课,选课的覆盖面较窄。

二是授课内容无法聚焦。一是尽管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及《形势与政策》五门课。各院校均在这五门课中融入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内容,但在课时安排上所占篇幅过小。二是在教学内容上只是简单地从概念层面对“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等内容进行基础性阐述,没有从中华各民族“‘共同的历史”[7]、民族团结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以及当前与未来民族地区的发展方向进行论述,没有就民族问题中社会的热点、学生的困惑点和产生的错误思潮的起点源头讲清楚,没有将五门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内容做好有效衔接、贯穿思政课整体教材体系,难以形成螺旋式上升推力。有些院校在塑造民族大融合、大团结凝聚力上没有将“三个离不开”的内涵外延落实到实际教学和工作中。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不到位

一是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首先,部分高职院校存在相关课程的专任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的问题,教师岗位与学生数量之比未达到“师生比不低于1:350”[8],由于教学需要,学校不得不聘用大量的外聘思政教师,而外聘教师的教学资质和教学水平参差不齐,难以通过集体备课和监督评价体系进行统一管理,教学质量无法保证。其次,在教师年龄、学历和职称等结构上,青年教师人数众多,而缺乏中年骨干教師;教师中硕士研究生学历者众多,而拥有博士学历教师不足;助教、讲师人数众多,副教授、教授较少,在思政课师资队伍方面难以形成有效的“老中青”传帮带教师团队力量。

二是教师主体地位缺失问题。首先,教师自身的使命与责任意识模糊。部分教师凭借所谓“铁饭碗”编制,在教学工作中主动性不强,教学内容多年一成不变,只聚焦传统理论教学内容,忽视各民族学生自身需求、民族地区文化特色、发展方向,未对授课内容根据新的情况、新的认识进行“升级改造”。其次,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威权”管理意识浓重。教师普遍认识到少数民族学生思政课教学需要教师更多的与学生沟通和互动,但为避免出现学生的发言中可能会涉及到关于“民族问题”的不正确言论,从而难以把控课堂的情况发生,不少教师逐渐开始减少与学生互动,同时压缩学生课堂上发言的时间。在实际教学中忽视学生主体性地位,授课中讨论环节偏少,而讲授环节偏多,学生长期处于被教育和被管理的地位。再次,专业素养有所欠缺。进行思政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授课的教师,往往都是过去各院校“从事思政教育教学”[7]的老教师,而青年教师多是“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出身,较少部分教师接触过“历史学”和“政治学”,而“民族学”专业背景的教师少之又少。不少资历深的教师都是由于近几年思政课教师缺乏,而自身又由于“别的专业干的不行”转而教授思政课,他们所学专业比较多元,在讲授涉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课程内容时,比较缺乏专业素养的底气,不敢针对“民族问题”中学生的困惑点、极端分裂的错误思想进行回击,担心触及敏感点,在授课中尽量回避相关内容,涉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时,“蜻蜓点水”、“点到为止”的现象频出,只将国家大政方针一带而过,无法在教学中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特点,讲清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初心和使命之所在,缺乏在当前新时代教育教学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进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积极探索。

(三)学生参与思政课程的主体意识薄弱

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笔者以新疆、甘肃、青海等西部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对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政课教学效果进行调研,回收有效问卷513份,其中有357名汉族学生和156名少数民族学生,文中数据和结果为调研所得。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所开设的思政课,总体上受到学生重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部分学生的国家通用语言使用水平较低。有许多少数民族学生在接受基础教育后才开始接触或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有部分学生在民族地区的中职中专、中学阶段,甚至到了高职阶段才开始系统的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这就导致部分学生难以理解思政课所要达成的知识目标,更无法达到将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一价值目标;难以和各民族师生在校园场域内实现良性沟通交流。在此以笔者调研数据来说明,有26.9%的学生认为思政课学习中的不少困难是由于无法顺畅的使用国家通用语言,甚至有部分少数民族学生不能深入理解通用语言授课的全部内容。

二是学生对思政课的需求上,凸显实用性、工具性,功利化色彩较浓。为了获得更高的考试分数,学生普遍重视课程中基础理论知识部分的学习,然而在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对于提升自我表达能力与思维方式方面等认知能力的重视度严重不足。据笔者调研,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学生通过思政教育,提高政治思想水平的比例为77.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比例为78%,增强了对于时政新闻的关注度的比例为37.8%,学会了系统科学的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来看待事物的比例为9.9%,坚定了“四个自信”的比例为242%,将爱国心、强国情、报国志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比例为22.2%,树立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的比例为6.8%。这反映出在实际教学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思政课教育发生“脱节”,思政教育效果不佳的现象。

三是高职院校一些少数民族学生受“躺平”思想严重影响,主动参与学习的态度不高。学生更注重课程的观感而忽视学习的理论性,倾向于观看影视作品、参演有各民族学生交流互动情景剧、朗诵和舞蹈等形式的思政课,希望在课程中观看影视作品等形式的时长超过理论讲授的时长,比较反感枯燥的文字讲授。传递知识必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起点,但并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点,要从更高的站位认识和培养思政相关认知能力。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与当前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学生受西方社会个人主义等思潮的影响较深、功利色彩较浓厚密切相关,导致利己主义倾向明显。

三、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积极探索思政课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实践路径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成为思政课主线

第一,建议将《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纳入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体系。面向各高职院校全校开设为公共必修课,或者将已经开展了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专题讲座拓展成聚焦我党不同时期的民族理论与政策系列专题讲座,并以常态化的课程形式固定下来。开设这门课程有助于打通思政教育五门课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壁垒”,使思政课程体系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

第二,《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与五门思政课程充分配合,做好螺旋式上升衔接。面向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各民族学生,开设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要与其他五门思政课程“统筹协作、互相配合”[9],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主线,通过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好统筹安排,凝聚思政教学体系的合力,为学校有关民族团结的教育工作给予应有的支撑,迸发出思政课主课堂的育人大力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要讲清楚通过在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国情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进行创新和发展,讲清楚在处理民族问题时要坚持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原则,尽管各民族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经济发展不同,但各民族的根本利益一致,学会运用唯物辩证法科学地分析问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要讲清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讲清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也不能少的真实案例,讲清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国各族儿女共同的心愿。《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要讲清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渊源,讲清楚近代以来各民族在共同抵御中华民族外来侵略,使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新中国成立后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共同缔造新中国的事实,认识到各民族的命运必须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要讲清楚中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的现实,讲清楚各民族的文化特色及民族习惯,讲清楚中国灿烂的中华文化、壮美河山和社会不断繁荣发展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引导学生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形势与政策》课讲清楚“三股势力”分裂祖国统一的破坏活动和暴力恐怖活动,讲清楚国外势力针对中国民族问题的错误言论。《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要在其他五门课程教学内容基础上,讲清楚党和政府民族政策及其制定的依据,讲清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民族地区建设发展服务的思想理论内容,讲清楚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民生经济发展、加强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资源开发等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熟悉和掌握国家最新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

(二)打通“学科、学院、课程”间的互联互动,打造“课程思政”助课堂

通过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两者的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将专业知识目标、价值引领目标和能力培养目标共同列为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有机统一”[10],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理性的爱国情怀、思维能力与科学意识。

第一,立志培养“留得下用得上”的民族地区专业技术劳动人员。当前“人才东南飞”是西部地区社会的普遍现象,在培育了优秀人才之后,如何使他们留下来是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急需思考的问题。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的专业是以国家现代化两步走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以民族地区的经济结构、资源结构和人才需求为依据而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留得下用得上”专业技术劳动人员,推动民族地区更加依靠自身动力发展经济。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授课的同时努力引导学生将个人前途和国家的乡村振兴政策紧密结合在一起。

第二,将爱国心、报国志、强国情贯穿实训教学全过程。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要超越思想传授层面,需要实际行动中努力践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育人的特点和优点,它不仅可以最大程度的实现人尽其才、填补行业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缺口, 推动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11],还可以检验思政课程中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实效果,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应以国家战略为导向,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需求特点开展实训环节,在实训中不仅锻炼个人专业技能,更要将个人的人生小目标与国家发展大目标联系起来。例如,应国家“扶贫先扶志”要求,三江源生态保护基金会和西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联合办学成立的三江源生态专业班,主要培养新一代藏区职业农牧民,给三江源农牧民子女的今后发展谋出路、创收入,并为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专业人才,这所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以国家发展战略做背景,以产教融合作为抓手,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实训基地的建设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学生通过在三江源这一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实训,认识到了所学专业的重要性,立志以所学知识为实现三江源經济开发和自然保护的协调统一而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三,通过开设围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系列训练类课程,“打牢中华文化认同基础”[12]。打牢通用语言使用能力是有效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效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可缺少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同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桥梁,也是各民族学生求职中重要的敲门砖。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应立足学校现有专业,重视不同群体的学习及需求差异,有针对性的、有区别的开设满足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训练课程,提升不同群体的通用语言文字水平。以提高就业能力、增强职业技能为目标,结合不同专业开展有针对性的《应用文写作》课程;以提升文化素养、增强文化自信为目标,开设《中国古诗词赏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等课程;以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目标,开设《民族文化学》《民族文物与考古》《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和《民俗学》等课程。总之,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学生要充分利用学校开设的各种提高通用语言文字训练课程,提高自己的通用语言文字水平,增强人际交往沟通、开阔眼界,提高就业能力、增强职业技能,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三)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体责任

一是要锻造一支人员储备充足、专业知识过硬、教学团队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首先,要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的最新要求尽快配齐建强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从国内各高校的哲学、政治学、民族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专业人才中选择思想政治过硬、理论功底扎实的研究生和博士生;遴选长期在民族地区从事与思政课相关学科的优秀教师、辅导员和党政干部,通过培训加入思政课教师队伍;鼓励以“特聘”的形式聘请民族地区党校教师、社科院教师、各民族高校民族学专业教师及思政教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负责人、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驻村干部、校企合作的企业负责人给学生上一堂形象生动、各具特色的思政课。其次,要建立起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的师资培训长期机制,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各级教育部门、学校、学院要将思政教师岗前培训、课程培训、各专题培训、党校培训、集体备课等教学培训形成常态化的教师培养机制。

二是提高政治站位,各院校需要充分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切实增强教师身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思政课教师必须认识到民族教育的根本在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推进各民族交流互信的关键,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的长期发展的基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思政课教师不是简单的知识“搬运工”、书本“传声筒”,而应肩负立德树人使命,努力引导各民族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抱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第一,在各院校绩效考核中,设置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开展教学工作的考核指标。在院校整体安排上,把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融入办学宗旨和学校文化、学校精神中,努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月建设工作,形成全校共同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良好氛围;在教师教学的检查上,各级督学、教学副院长、教研室主任要在“岗、课、赛、证”等环节内对教师实际开展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情况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教师教学评价体系中,督促教师加强思政课程建设。

第二,打破傳统的教学模式,开展沉浸式教学。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善于将一些传统的思政课堂搬到博物馆、档案馆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中去,充分运用革命场馆、文物,挖掘红色资源、革命故事,避免“一言堂”,开展立体化、沉浸式思政课教学,提高学生身临其境的思政课参与式学习,激发学生思政课学习的内生兴趣和热情,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研究能力与问题意识。

第三,提高自身“硬核”实力,用生动的语言打造“金课”。思政课教师需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努力夯实理论功底,学深悟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特殊性质,不少提纲挈领式的内容,政治性较强,直接讲授缺乏生动性、有趣性,不符合新媒体时代“00”后的心理特点与年龄特点,因而需要教师讲学生所讲的语言,增加授课语言的生动性和时代感,运用人民网、新华网制作与时俱进、有关民族团结的微视频,以优化思政课教学内容,改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提高思政课教学水平。

(四)运用一切教学方式方法有效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一是需要在多方面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思政教育学习。首要任务是使学生不再消极被动的面对思政课,不再将思政教育看做是一种负担,要以积极参与的态度开展深入学习,将教师的外部引导转化为内生动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思政教育大讨论”。此外,多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求学业中适当的帮助和指导,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思政教育学习的优化性。引导学生与教师围绕思政教育形成良性互动,让学生与老师产生“朋辈”亲切感,愿意与老师谈心,改变过去师生之间“上下级”关系。

二是培育学生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的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要鼓励高职院校各民族学生之间热烈的互动交流,建立系、班级、宿舍中的思政教育学习互助小组;积极参加由学校和学院团委举办的各种形式的活动,比如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诗歌朗诵比赛中,通过《中华颂》《英雄》《红船从南湖起航》《不负巾帼志——赵一曼》等节目,让学生在理论自觉上增强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而各民族同学共同策划、合作分工、彩排演练的过程也在行动自觉上推动了各民族互信、交流、融合。在学校中,思政教育围绕各民族学生的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发挥铸牢中华共同体意识的浸润作用,持续不断的增强少数民族学生主动投入学习的热情,让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在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中行稳致远,让思政教育在各民族学生心中扎根。

注释:

①如冉春桃《民族院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路径》,《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钟梅燕、贾学锋《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研究》,《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等。

②如苏海舟《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体系的思考与构建》,《民族教育研究》,2020年第5期;王露《以思政课推进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政教学“N+4+3”模式探究》,《民族教育研究》,2021年第1期,等。

③如董莉《适应与发展:文化认同的视角——以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为例》,《民族教育研究》, 2020年第3期;尹旦萍,《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现状调查——以Z民族大学为例》,《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出席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并发表讲话[EB/OL].http://www.gov.cn/xinwen/2021-08/28/content_5633940.htm,2021-08-28/2021-09-19.

[2]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9-03/18/content_5374831.htm, 2019-03-18/2021-09-19.

[3]国家民委,教育部.关于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1 /content_60689.htm, 2000-07-28.

[4]杨胜才.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方法路径与保障体系[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5).

[5]习近平.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EB/OL].http://www.gov.cn/xinwen/2021-04/13/content_5599268.htm, 2021-04-13/2021-09-07.

[6]孔凡哲,王尹芬.我国少数民族职业教育政策的回顾与展望[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6).

[7]余文兵,普永贵.新时代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实践的思考[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

[8]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N].人民日报,2019-08-15(1).

[9]吴月刚,张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民族院校思政课程建设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20(4).

[10]肖香龙,朱珠.“大思政”格局下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10).

[11]石伟平,郝天聪.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思维转向[J].教育发展研究,2019(1).

[12]徐丽曼.民族院校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培育的價值、内容与实践[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4).

收稿日期:2021-07-20责任编辑:王珏

作者简介:高鑫(1989-),天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天津 300384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反思
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构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长效机制的新思考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谐师生关系互动载体探析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