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媛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学生人生发展道路有着重要影响。在新形势下,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思政课程的改革,但是在改革过程中显得较为盲目、缺乏必要反思。本文介绍了高校思政课改革背景、改革现状等方面,提出了高校思政课在改革同时必须进行反思的观点,与广大同行交流商榷。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改革 反思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载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走向、促使学生明确人生目标的重要使命,是守护学生心灵花园的重要力量,对学生一生发展道路都有着重要影响。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针对性、时代性,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解决的问题。当前的高校思政课改革重视探索、鼓励尝试,却缺乏必要反思。及时反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并总结经验教训,成为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背景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极富时代性的一门课程。其目标是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自我客观定位、对社会实践进行科学评判。同样的事件,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不同、阶级立场不同、着眼点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定位和评价,因而这个学科的内容是不断丰富变化和发展的。也正因如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从来都是在不断改革中前行的。
事实证明:我们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建设者,思想政治理论课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职业道德、法律素养、文化内涵,都是需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训练和引导逐渐形成、积淀的。 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不断变革手段方法以担负起新的使命。比如以学生可接受能理解的方式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人生价值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国情教育等等。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现状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主要集中于以下五个方面:
1.从学科建设来看
自“05方案”实施以来,国家加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设立了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和若干二级学科,从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明确了自己的学科归属,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许多高校更是顺应形势需要成立了独立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或思政部,专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的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
2.从教学内容来看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是中央统一规定的,具有权威性。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将理论深入浅出的表达出来,如何春风化雨的教育学生是研究的重点。一些高校根据学生程度不同,尝试进行因材施教。在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前提下,不同理论基础的学生、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同样内容时,教师的引导和讲解深度、广度都有所区分,保证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有效转化。
3.从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来看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当前,教师普遍能够运用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等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行为。有的院校集体备课、自主开发标准化教学课件;也有的院校比如上海大学开发了自己的教学资源库,堪称改革先锋。在教学方法上,各高校普遍重视实践课,采用辩论、讨论、竞赛、情景教学、体验教学、参观考察等方式组织着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得各有特色、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
4.从考核方式来看
传统的考核方式注重期末考试,一试定终身。这种单一的考评方式不能准确衡量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水平。因而,许多高校加大了平时成绩的比例,弱化期末考试。有的院校甚至探索了口试、结业演出等多种考核手段的使用。考核方式的变革使学生逐渐改变了“思政课背背就能过”的错误思想,考核更加关注学生的政治方向、思想状况、综合素养、道德水平情况,旨在引导学生的思想走向、提升学生的能力水平,对学生做出科学客观评价。
5.从师资队伍建设来看
教师学历层次不断提升,硕士和博士学历背景已逐渐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入职条件;教师梯队结构进一步优化,形成了老中青互帮互助、以老带新、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的新局面;教师素质水平不断提升,思政教师通过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增长见识、坚定信念,整体素质得到提升。近几年,国家对于思政教师的培训投入巨大,确实也取得了突出的效果。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问题反思
改革的目的是总结好的经验加以推广,同时尽量避免走入误区。因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过程中,时时的反思和总结非常必要。我觉得,有三个问题需要关注:
1.主动转换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也是行为的根源。要想做好事情,必先转换理念。具体到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做到:
(1)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真信。有的教师自己都不相信马克思主义、不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信任党,在教学过程中自然无法感染和说服学生,甚至会讲一些负面思想传播给学生,造成学生思想的进一步混乱。真理是能说服人的。前提是我们的教师必须学懂理论,并坚信不疑,这样才能用人格魅力和骨子里散发出的自信影响学生、吸引学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李慎明先生、北京大学梁柱教授、沙健孙教授都是如此,他们骨子里的坚定感染着所有听课的学生,令人不由自主想去研究、深入了解他们所讲的内容。能做到真信,才能从思想上成为一名合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2)在工作中树立“有为才有位”的正确思想。许多教师在推进教学改革中遇到了诸多矛盾和问题,就抱怨领导不重视、学校不投入、教师不配合,进而灰心丧气,甚至自暴自弃。实际上,任何工作开展之初,都会遇到不被理解、不被支持的情形,但是我们仍要坚持去做,还要作出一定的成绩,证明这项工作存在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须知“有为才能有位”,工作成效是做出来的。当我们做出一定的成绩,为学校、社会做出了贡献,自然能得到大家的理解与支持。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改变“等、靠、要”的错误思想,克服一切困难做出一点成绩,无愧于己、无愧于人,这才是思政教师应有的本色。
(3)改变“思想政治教育万能”的思想。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万能的,解决不了所有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是有限性的。我们现在犯的最大错误就是总认为学生思想出问题都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不足造成的,进而得出了思想政治教育无用的错误结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中,必须处理好“思想政治理论有效性和有限性”的关系,从思想层面形成正确客观的认识,对我们自己的学科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盲目乐观。
2.强化教学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基点应是教学研究。通过研究,准确找到问题所在,便于把握改革方向、找到有效地改进方法。从当前的教学改革来看,我们的研究做的不够:
(1)对学生研究不够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生在学校应该学会什么?这个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当前,受到复杂的社会形势影响,许多学生出现了理想信念缺失的现象,因而学习动力普遍不足。要解决这个问题,真正发挥思政课重塑学生理想信念的作用,必须首先研究学生心理、了解学生的特点、基础、需求。学生的需求不同,对于知识的需求自然也有差别,找准学生需求点是开展教学的基础。
(2)对教学内容研究不够
一些思政教师多年来抱着一本教材搞教学,甚至有些思政教师连一本原著都未读过,讲课也是得过且过。对于教学重点难点缺乏研究,面对学生的疑惑无能为力。既不能解释、也不会反驳、更无法引领正确思想,这就严重影响了思政教学效果的提升。教学研究不能局限于制作华丽的课件、进行简单的教学比赛,必须从根本上提升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控能力。
(3)对教学方法研究不够
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引入了许多生动、有趣、能吸引和感染学生参与其中的教学手段,但使用时比较随意,不够系统。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够将这些教学方法的使用条件、使用过程、使用效果进行认真分析、总结和反思,让每节课都能在最恰当的教学方法指导下进行,让教学方法手段的使用科学化、规范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将有大幅度提升。
3.重视经验总结
思政课的改革在各个院校进行的轰轰烈烈、如火如荼,但迄今为止,在改革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和系统的教学理念的院校却如凤毛麟角。有些院校光做不反思、不总结,工作做了不少,但显得零碎,不系统,成效不明显,获得的支持和关注也较少,改革动力逐渐减退,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所以,适当的总结反思是必要的。今天的总结反思,正是为了明天更好的发展进步。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载着党和国家给予的重任、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加强思政课的改革,不断对改革进行多角度反思,是每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责和光荣使命,我们必须做好这件事情,因为这是我们的职责。
参考文献
[1]高璐.“05方案”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研究综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第24卷第5期.2008-10.
[2]十八大报告文件起草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