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清河 宋佳
[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中国梦,新闻媒体在这一伟大历史巨变进程中扮演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议程设置者、认同沟通者与行动倡导者的重要角色;但面对社会生活多样化、思想文化多元化、信息传播无碍化的媒介生态,我国新闻媒体需要承担的如上角色也无疑遭遇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事关中华民族共同休戚与福祉问题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共产党的领导、弘扬“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共同体精神、提升政治宣传与舆论引导亲和力感染力、恪守“守正出新,行稳致远”的宣传工作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闻媒体加强利益传播、情感传播与文化价值传播以引导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全方位认同的责无旁贷的历史担当与光荣使命。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媒体角色;责任担当
中图分类号:C9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91(2021)09-0035-06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对我国新时代民族关系格局的深度总结与高度凝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而作为反映、认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凝心聚力的思想资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本体提供源远流长的动力支撑和精神滋养。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对新时代民族关系创新性发展与民族工作所面临机遇与挑战的深刻把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高到重大战略地位,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民族工作、宗教工作的新理念、新论断、新表述。2019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站在“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再次指出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为开启建设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现代化举旗定向,提供了价值遵循。
本质上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意识形态的产物,是中华民族人民共有的认同心理。阿尔都塞曾说,一个国家“如果不在掌握政权时对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并在这套机器中行使领导权的话,那么它的政权就不会持久”[2],可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一件大事,没有意识形态的安全,就没有国家的安全和秩序,就没有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新闻媒体作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无疑在建构、形塑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新媒体时代,随着经济文化全球化、媒体技术智能化、信息传输数字化的深刻变革,人的社会性连接、认知行为与信息接收使用习惯均发生了颠覆性变化,如何从新闻宣传角度做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固基工作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复杂局面。在这一形势下,对新闻媒体角色定位与责任担当的精准锚定与重塑成为在意识形态领域做好民族工作的应然向度与现实需要。
一、新闻媒体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中的角色定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动态的历史生成过程,是民族与国家、族群与族群、族群与个体、个体与个体之间在文化认同、行动选择与价值塑造中渐次觉醒、淬炼与发展而成的,而新闻自身所具备的信息功能、认知功能、文化功能、舆论功能等为各族人民在更大场域中的交往交流交融、共居共学共事共乐提供了可能,其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之间存在着天然的相关性和内在逻辑性。认识并概括新闻媒体的角色定位不仅是对二者内在联系的外显与表征,更是提升新闻媒体在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中能力与水平的根本前提。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议程的设置者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议题设置是指积极主动地提出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内涵相契合的、能引起各族人民广泛关注、参与,并产生某种影响的话题与命题,是加强民族传播能力建设和建构“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话语体系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正是由于新闻媒体对民族发展的持续报道,将中华民族共同体议题引入公众的视野,才触发了人们对民族共存共荣、休戚与共精气神的普遍关注与深度关切,促成了许多民族问题合情合理的解决。故而,新闻媒体在民族传播的首要身份即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议题的设置者。
在议题设置之前,新闻媒体首先有责任有必要从自身出发,搞清楚中华民族共同體的概念内涵、意义所指与使用情景,这是合理合法合逻辑设置议题、避免引导方向错误的基本原则。可以说,“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对“中华民族”的延伸与升华。“中华民族”的概念是中国近代的产物,是中国人民弱化民族边界、共同抵御外族入侵,建立在“我”与“他者”强烈差异基础上的身份归属与族称,譬如毛泽东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延安《解放日报》发刊词中提出的“团结,团结,团结,这就是我们的武器,也就是我们的口号”[3]就是站在整体性的角度对“我们”这个统一体的深刻认知。而“中华民族共同体”则在“统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统一体内部每个单元之间的互动模式与联结方式,它内蕴共同体成员在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所建立的含括地缘、血缘、业缘、学缘共同体乃至情感共同体、精神共同体等全方位的共同体联结,突出了各民族互守尊严、守望相助、休戚与共、同存共辱、美美与共的和谐关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华民族”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创新过程也是中国人民从机械团结走向有机团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自在走向自觉的过程。
在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丰富内涵深刻把握的基础上,我国新闻媒体对民族问题的议题设置主要集中在民族教育、民族政策以及一些民族地区的突发事件中。它不仅是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反复报道和突出报道,直接吸引公众的普遍关心和重视,使中华民族团结的重大议题成为社会舆论的中心议题,而且通过对这些话题的深度挖掘与跟踪报道,产生强烈的导向作用,促使公众的态度、观念和思想逐渐趋于一致。譬如在3·14拉萨暴力事件的报道中,尽管国内媒体表现不佳,但以新华社为核心的外宣媒体却牢牢把握话语权,占据议题引导的优势地位,以快讯、特写、消息、评论等各种形式第一时间披露事件真相和细节,有效影响了国际国内舆论,在国际上的“杂音”乘虚而入之前就使我国媒体的观点先入为主,为牵制遏止不实报道发挥了关键作用。随着事件的继续发酵,新华社继续设置“反击西方媒体歪曲拉萨事件”的报道议题,有理有据有节,层层推进,借助对目击者和受害人的访谈,自首者的供述以及现场的细致描述,将达赖集团的阴谋与罪行暴露出来,有力地驳斥了国际媒体的不实言论,为增强西藏人民与中国人民凝聚力、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良好的舆论氛围。经过这次事件,国内媒体也吸取了教训,总结了经验,在之后的7·5乌鲁木齐暴力事件报道中表现出了卓越的议题设置能力。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沟通者
根据赫克特“认同的传播理论”,认同在传播的过程中发生、建构与修正,同时也在传播中得以外化与表现,其形塑与建构不是传播的结果而恰是传播行为本身。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过程也就是传播实践的过程,以传播为根本属性的新闻媒体自然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角色。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文化属性决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也包括了“国家—政治认同”与“民族—文化认同”两个方面,其中“国家—政治认同”是民族团结、内聚人心的原动力,而“民族—文化认同”是民族共同体的根基与底蕴,并反过来为政治共同体意识的建构提供实体支撑与精神依托,正如习近平所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4]。就政治层面而言,新闻媒体主要引导人们对国家领土完整、主权统一的认同,而更重要的是文化层面,新闻媒体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民族—文化认同”发生作用主要体现在强化人们感性的情感认同建设与理性的文化价值认同建设两个方面。情感认同是中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建构中华民族血浓于水、手足相亲观念与想象的基础与前提,媒体打破了以往以地域为单位产生的守望相助、唇齿相依、富含人情味的生活共同体边界,通过具有特殊意义的象征符号、多样的传播形态、独特的宣传叙事技巧等方式,在国家的空间版图上拉近了人与人情感的距离,建构起了中华民族脱域的情感共同体。譬如在2020年我国新冠疫情防控中,媒体就全国人民关心的防控进展、措施、成效及问题等信息及时披露通报,对网络中出现的谣言和恐慌情绪及时予以澄清和宣传引导,以文字、图片、视频、表情包、短视频等形式塑造了许多“最美逆行者”的典型人物,讲述了系列深入人心的全国抗疫故事,从而帮助武汉人民与全国人民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形成了疾病相扶、出入相友的情感共同体与命运共同体。
如果说情感的认同与共鸣是拉近民族心理距离的黏合剂与润滑剂,那么根植于文化与价值判断的更深层次的认同则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规制了方向和目标。从纵向的维度,媒体主要通过创新传播历史上的圣人先贤与执政者留下的宝贵思想文化资源、由此积淀而成的“天人合一”“保和太保”“礼乐之教”“中正之道”等传统思想瑰宝以及中国近代以来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爱国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架起古人与今人跨时空对话交流的桥梁,以激发培养人们作为中华儿女的身份归属和对华夏文明的认同感。从横向的维度,新闻媒体则倾向于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族团结、平等、和谐、进步的价值旨归相联系,把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与中国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相结合,自觉地把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及其文化的宣传报道纳入日常工作中,通过解读、沟通与平衡整体意识与族属意识、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张力,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共识。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行动的倡导者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所谓“铸牢”的过程就是心化于行、行勉于心的过程,因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必然是在各民族认同的基础上自觉地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方面发生交流交往交融实践,又通过实践的体验与经验凝聚在深化认同的过程中铸牢的。新闻媒体虽不能直接促成个人行动,却往往通过影响人们的意识,为行为提供必要的心理预设而间接地作用于行为本身。头脑中的是非、价值与认同成为人们何以行动、为何行动、如何行动的价值评判标准,并通过评判的结果进一步调整修改行动方案。
一方面,新闻媒体是民族政策的舆论宣传者,通过营造积极主动的舆论氛围来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向心力,进而推动共同体成员自觉沿着发展和维系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道路采取行动。一旦“群体的成员认为他们是类似的人,享有共同的特征,这种群体认同就会激发与这个群体的规范相一致的行为”[5]。譬如媒体经常以解读、宣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包括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行动、“一带一路”、精准扶贫等具体方略以及政府在财政支持、对外开放、公共基础服务、民族特色产业、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具体优惠政策与民族倾斜政策的方式来营造积极向善的舆论场,从而引导并鼓励更多的人自觉接受国家的感召,积极投身我国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建设发展的事业;另一方面,新闻媒体也是邪恶分裂势力的斗争者,通过对违背中华民族共同体价值取向的行为给予负面的评价来制造舆论压力。针对这种情况,新闻媒体一般的做法是主动争取话语权,抢占舆论制高点,揭露分裂集团乃至西方国家试图分裂中国、西化中国的根本意图,澄清西方媒体对中国民族问题的抹黑报道与歪曲信息,进而为遵守中华民族共同体行为规范、加入反分裂的活动与实践争取更多的民间力量。
此外,新闻媒体作为经济实体,其本身也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行动者。主流媒体为少数民族记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也鼓励汉族记者人才积极加入民族媒体,从行动上把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着力点落实到制度革新与人才促活方面,为各民族的信息互动、交流交往提供了更廣阔的平台。可以说,新闻领域这种分工协作、相互嵌入的工作模式也是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本体形成、体认与践行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路径。正如涂尔干所说,“分工能使互有差异的人们结合起来;使互相分化的人们聚集起来;使互相分离的人们亲密起来”[6]。
二、新闻媒体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中的责任担当
责任与担当是新闻媒体获得社会认可的前提,是提升新闻舆论引导感染力、亲和力、影响力、公信力的必由之路。新时代新闻媒体要想牢牢把握民族工作的主线,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7],努力扮演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身份角色,就必须从理念到思维再到实践层面不断强化历史责任与使命担当,为体认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
(一)以坚持正确的政治宣传导向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定力支撑
如前所述,中华民族共同体既是文化的共同体,亦是政治的共同体,或者说,文化共同体必须建立在政治共同体之上,没有“国家统一”,就没有“民族团结”;没有政治层面的领土认同、国家认同,文化共同体就无法稳定牢固,“国家认同为民族认同构建安全的地域和心理边界”[8],故而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要培育中华民族内蕴政党认同、国家认同的政治共同体意识,这是涉及多民族国家长期稳定和谐和多民族国家合法性的关键问题。
新闻舆论工作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质上也是党的政治工作,习近平指出,媒体要负担起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就“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9],政治方向是新闻根本性、统领性问题。正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新闻舆论工作共同的政治属性与内在要求,决定了媒体在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时必须在我国主导政治规划框架内,始终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作为我国民族新闻宣传工作的“生命线”。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就要始终坚持党对新闻媒体的绝对领导权,不仅非少数民族地区的媒体要成为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传播也要能够将党和政府的声音及时有力地传达到人民群众当中,把人民群众的心声和诉求及时反映给党和政府;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就要从观念上、政治上和行動上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始终以马克思主义民族思想为依据,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自觉把民族宣传工作放在党的全局工作里谋划与研思,做到民族宣传与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保持高度一致;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还要在具体工作中把握好处理好“我们”与“他们”、统一与自治、普遍性与特殊性、民族因素与地区因素的关系,从地区发展实际出发,推出符合国情、顺应人心的有高度、有深度、有力度的新闻报道。
当下,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新闻媒体把党的声音传的更开、传的更广、传的更深入提供了技术支撑,为人们交流交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便利条件,但与此同时也为外部干扰信息与内部社会分化信息向我国渗透打开了窗口,国内民族歧视、民族分化与分裂主义话语此起彼伏,西方媒体也企图借助其强大的网络与技术优势,通过“和平演变”的方式攻击、贬低甚至改变我国意识形态观念。在这一舆论生态环境下,网络媒体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站稳网络政治立场,增强网络政治定力,不断强化网络意识形态阵地意识,旗帜鲜明地宣传党和政府的民族宗教政策、具体的举措与实施细则,以及在实现祖国统一伟大历程中的宝贵经验更显得极端重要与时不我待。
(二)以加强舆论引导为担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责任夯实基础
作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实体的认知与反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质上是一种观念形态与心理意识,认知主体对国族身份、民族文化、价值意蕴的认同意识,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的逻辑向度。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决定了媒体可以引导认同为标的,通过对民族情感、文化元素、利益分配、价值旨归等观念的传递与传播,影响人们态度、情感、信念的形塑与巩固。因而,媒体应不断提高其舆论引导的能力,做大做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为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思想基础。
加强舆论引导,就要加强利益传播以引导国家—政治认同。无论哪个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都是人们最根本的需要,发展离不开生产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直接影响社会利益关系与分配问题。中华民族在救国、富国、强国之路上交往交融、发展复兴的历程,也是中华民族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熔铸冶炼的历程,更是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意识建构的过程,但由于历史地理条件的差异、区域资源分布不均、各民族发展水平不一等现实问题,利益创造与资源分配成为影响国家—政治认同的最大变量。一方面,要关照各民族各地区的利益需要,不仅从整体上有目的有意识地鼓励各族人民为了幸福生活而勠力同心、艰苦奋斗,也要充分考虑各区域、各领域的个性化需求,并引导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多一些民族理解,引导民族地区进一步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意识,进而培养个体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的意识偏向与习惯。另一方面,还要畅通人们的利益表达渠道,只有广泛获取人民的利益诉求与服务需要,才能做好党和人民的“传声筒”,搭好党和人民的“连心桥”,形成长久良性运行的、激发国家—政治认同的舆论促进机制。
加强舆论引导,就要加强情感传播以引导民族—文化认同。中国“多元一体”的文化是中国人民在交流交往交融中形成的智慧结晶,情感联结是其连绵不断的根基与纽带,因而引导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共识就必须首先重视情感传播。情感传播主要是利用个体的原生特质与心理应激反应原理,通过情感的感染拉近人与人的地理、社会与心理距离,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情感越浓厚,心与心之间的凝聚力就会越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才会越牢固。情感传播不仅是构建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意识的首要环节,更是激活情感性文化认同的必由之路。
加强舆论引导,还要加强文化价值传播以引导感性向理性的价值转换。近年来,我国在加强民族大团结、建设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同时,中华民族精神信仰与理想信念的归属也在经济全球化、科技现代化、文化同质化的冲击中面临着被消解的危机与困境。新闻媒体要进一步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传播,不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以公平、正义、和谐、发展、包容等价值基因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引领作用,通过宣扬中国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景观,促使中国人民建立强烈的文化底气与文化自信,深化中华民族同心同德共奋斗、同圆共享中国梦的价值共识。
(三)以“守正出新、行稳致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保证
随着互联网与人类社会生活的深度融合,其在促进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互享互鉴、人类先进文明互动互赏的同时,也成为多元价值观博弈、中华民族共同体瓦解分化的新变量与新战场,尤其是国外的暴力恐怖势力、宗教极端势力等组织与国内民族分裂势力遥相呼应,借助互联网的即时性、隐匿性、全球性特征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进行分裂、渗透,严重阻碍了我国各民族从事多层次交往行动、建设中华民族大家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进程。基于此,中共中央提出了把网络建成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之网的要求,并进一步强调“让互联网成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10]。新时代要做好网络民族舆论工作,要把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为“最大增量”,就必须始终坚持创新当先,创新为要。
坚持创新,首先要坚持理念创新。理念是对规律的把握与认知,理念创新是行动调整的先导,是各方面创新的前提。在互联网语境下,新闻媒体要尊重新闻传播的普遍规律,适应新形势新问题新要求,主动顺应网络民众对“共同利益”“共同文化”“共同理想”“共同发展”的需要,变管理、教育的理念为引导、沟通的理念,变短期信息调控的理念为长期心态引导的理念,不断强化互联网思维与一体化发展理念,不断推进熟悉民族事务的全能型新媒体人才队伍建设,把思想观念从封、堵、捂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树立采用新技术、搭建新平台的阵地建构理念,确保所有的互联网传播平台、社交平台、服务平台都成为构建中华民族新型民族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阵地。
坚持创新,就要坚持内容创新。内容创新根本上讲是从受众角度出发,竭力满足受众高质量的信息资讯和精神需要的有益尝试与实践路径。一方面,要改变话语表达方式,将严肃、单一化的民族宣传融入人们多元、熟悉的生活与事物中,以比喻拟人等修辞技巧使精英话语平民化。譬如:“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等话语就是将抽象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表征为百姓熟悉的事物,使各民族人民能直观地领悟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丰富内涵及其隐喻意义,从而建立并增强人们之间的情感联结;另一方面,要主动引导议题,加强新闻策划,将人们感兴趣的话题与热点事件置于民族、区域宣传的话语框架下,以人们喜闻乐见的话语实际和“润物细无声”的宣传方式不断巩固中华民族手足相亲、共存共荣的良好局面。譬如媒体借助四川甘孜藏族“甜野男孩”丁真的走红,以轻松活泼、简洁明了的话语表征,主动设置关于少数民族自然风光、风俗习惯及历史文化的议题,甚至将其与国家“脱贫攻坚、国计民生、全面小康”的战略目标联系起来,不仅在现实中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拉动了少数民族的实体经济增长,更重要的是把社会热点、公共话题贯穿于对民族关系的回应与解释中,为加强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了鲜活的资源。
坚持创新,还要坚持手段创新。手段创新赋能内容呈现,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单一的表现形式已失去了绝对的传播优势,只有充分利用传统媒体自身的资源潜力,结合前沿技术与新媒体手段,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着力打造一批主题鲜明、形态多样、融合显著的可视化、智能化、交互性的融媒体产品,才能极大地提高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将民族传播的价值最大化。具体而言,就是紧紧围绕“民族特色”“民族共同体”的主题,以移动为先、多屏联动、跨屏传播为原则,以“民族团结发展”系列短视频与移动直播为新路径,集聚微信公众平台组成传播矩阵,大幅扩大媒体对民族事务传播的到达率与影响率,从而绘制出更大更具内聚力的同心圆。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N].人民日报,2020-11-04(1).
[2]陳越.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338.
[3]毛泽东.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57.
[4]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9.
[5]马莎·L·科塔姆,等.政治心理学[M].胡勇,陈刚,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348.
[6]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渠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233.
[7]习近平.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N].人民日报,2018-08-23(1).
[8]徐黎丽.论多民族国家中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冲突——以中国为例[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8(01):34-40.
[9]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辅助材料[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6.
[10]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9-28(1).
收稿日期:2021-06-10责任编辑:王珏
基金项目:教育部后期资助项目“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话语体系发展研究”(19JHQ08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新闻传播思想史研究”(12BXW014)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朱清河(1969-),河南叶县人,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宣传教育基地主任、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史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研究。上海 200444宋佳(1995-),女,汉族,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研究。陕西 西安 71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