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雷
【摘 要】语文是一门充满人文情怀的学科,如何提升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理解文字背后的意义是当下语文任课教师应当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立足于高中语文教学的真实情况,从“支架构建的理论内涵”“支架教学模式在课程实践中的运用”两方面出发,对于如何促进教育教学中学习支架的构建进行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支架构建;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08-0175-02
【Abstract】Chinese is a subject full of humanistic feelings. How to enhance students' interest in Chinese learning and understand the meaning behind the words is an important issue that teachers of Chinese teachers should think about. Based on the real situation of Chinese teaching in high school,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of scaffold construc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scaffold teaching mode in curriculum practice", and analyzes and explores how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learning scaffold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Keywords】Se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Scaffold construction; Teaching practice
一、支架构建的理论内涵
社会各界对于这一词或许觉得十分陌生,何为“支架”,这如同教育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是搭建高楼大厦的重要辅助器具。支架教学作为教育教学中的新思路,研究表明:教师帮助学生搭建的“脚手架”是与“最近发展区”密切相关的,在支架教学这一模式中,只有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搭建的“脚手架”对学生的发展才是最有效的。这一思路用在教育教学中,就是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辅导作用,促进学生搭建语文知识学习的璀璨殿堂,充分挖掘语文课堂教学的新资源,教师加以适当指导,借用相关的教辅工具,让学生自身学会操作与体验,从感性到理性、从片面思维到全面思维,从掌握知识点实现全方位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支架教学模式在课程实践中的运用
(一)紧扣语文教学落脚点,深化支架建设目标
提升支架教学质量的关键核心在于紧扣教学的落脚点,这是要任课教师认真挖掘课本教材可以用得到有效资源,促进学生掌握系统化、体系化地掌握语文框架,促进课堂教学高效开展。以《劝学》一文教学为例,文章系统地概述了学习的理论与方式方法、学习的重要性、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的内容和方法这四个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证了学习相关的问题。教师在教学思搭建的过程中,需详细了解教材,分析学情,根据新课程改革教学大纲的指示,在课堂中给学生留下几个小问题,为学生提供阅读学习的问题支架:1.在《劝学》文言文学习的过程中,总结文言实字虚字的用法?2.本文注重以喻代议,作者是如何通过正反两方面论证核心思想?3.通过荀子《劝学》,同学们又该如何将其中所涉及的学习态度与意义引入日常学习中呢?通過问题的层层加深,学生会主动进行探究,首先,是对于文章基础内容的总结提升,通过反复阅读课文,结合文章注释,针对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古今异义字、特殊的文言文句式有了详细掌握。其次,学生也会深刻反思在日常学习中应当如何真正做到“学不可以已”。这既是充分发挥支架教学的积极优势,又能在深化支架建设目标的指引下,促进语文课堂高质量地开展。
(二)以学生为本的出发点,找准支架建设基础
现代教学理念认为,谁是受教育者,谁就是课堂教育教学的核心,因此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才能找准教学的出发点,促进学习支架的构建与运用。以《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恰当的情景支架,帮助学生理解文中情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闭目沉思,朗诵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学生通过沉思,配合教师的音乐播放逐渐,学生将自己带入刘和珍所处的悲惨时代,在国家动荡之际,一批具有进步思想的学生纷纷会涌现,他们心怀真理与正义,抱有爱国热忱,具有反抗精神。就是这样一批学生,与在座同学年龄相仿,毅然决然决定追求思想进步,激发民众的民族意识——参与学潮斗争之中,“温和”地面对灾难的降临,足见其性格温柔善良,思及母校之后,刘和珍黯然泪下,更体现其富有责任心——明知前路凶险,毅然到执政者面前请愿,足见刘和珍的爱国情怀。通过情景学习支架的建立,学生能够迅速抓住作者思想情感的发展脉络,感悟叙事过程中,人物性格的刻画,获得时代精神与人生意义的熏陶。在这样的教学引导下,高中年龄段的学生能够铭记五四运动时期爱国青年们的斗争精神,铭记过往,不忘教训,进而达到提升民族自信心,增加爱国情怀。通过这样的情景构建,让学生透过问题感悟文章背后的深意,促进自身的成长。
(三)扣住语文教学关键点,把握学习支架形态
语文的文学性也造就了文字世界的缤纷多彩,对于文学的理解每个人因其生活环境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对于文学的理解也各有差异,而这种差异本质上并无对错,引导学生充分交流自身学习体验与文学情感,能够最大程度拓展学生学习支架的形态,这是紧抓语文教学的关键点,以期激发学生多读、多思、多想。以《鸿门宴》一文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与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掌握鸿门宴教学的重点。首先,小组内学生通过对于文章进行归纳总结,学习其中多义词的义项,掌握文言文实词活用的相关规律,寻找文章中出现的成语并加以记录。其次,学生可以体会文章通过人物之间的矛盾,加深人物语言与动作的刻画,让每一位学生对于该时代枭雄有自己的认知。有学生认为:“项羽虽败,却仍是那个时代的霸王,正如李清照所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项羽德行经受得住考验,这也是太史公为何将其列入皇帝才有的本纪之中。”还有学生认为:“从鸿门宴一章节不难看出,项羽走向灭亡是有迹可循的,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是因为项羽军事与政治上的轻敌自大,对于他人建议置若罔闻。历史上,细微小事决定成败,因此更善于谋划的刘邦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学生通过小组探究,有助于把握语文学习的关键点,更实现对于语文内容全面化的思考,极大促进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深化学生未来发展点,提升支架建设归宿
基础教学目的是要在学生心中留下一种意识,运用所学的知识指导学生的未来生活,这也是教学支架构建所要探究的意义,寻找学生的发展归宿,深化学生未来发展点进而实现提升语文课堂的高质量开展。以《拿来主义》一文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对于国外文学的态度入手,让学生说一说对于中国和外国的文化作品而言,我们应当抱有什么样的态度。让学生心中留有这一疑问,教师讲授文章内容,通过阅读与思考,可以看到鲁迅先生批判了“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教师结合时代背景,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的历史知识课件闭关主义是十分错误的,而“送去主义”则是为了媚外,把自己国家的东西不分类别统统送出去。鲁迅先生对于这些态度都持否认。只有“拿来主义”,吸收外来事物的长处为我所用,批判选取适合自身发展的积极之处加以学习,从而提升自身实力,在这才正确的态度。教师通过讲授,再次回到学生对课外阅读与对外国文学作品的观念,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多加思考,能够活用“拿来主义”提升自身的眼界与认知。
总而言之,学习支架的构建对于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帮助,学习支架的构建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实践教学不难发现,支架构建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同伴之间互动具有重要帮助,在这一过程中,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语文任课教师不仅实现了知识技能的传授,更能促进学生掌握学习的规律与方法。只有这样,语文任课教师才能真正践行叶圣陶先生的教学引导,教是为了不教,促进教育教学取得进步。
参考文献:
[1].马洁.课程标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支架”[J].华人时刊(校长),2014(12).
[2].张小虎.阅读教学支架建构例谈[J].中学语文教学,2016(07).
(责任编辑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