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先任
2021年,由耽美小说(多指男男同性爱情小说)改编的“双男主”电视剧立项、拍摄、开播数量暴涨,被网友戏称为“耽改101”元年,引发广泛关注。这一现象与时下愈发流行的“腐文化”相结合,将对青少年产生怎样的影响,值得关注。(3月16日半月谈)
“男同”是一种亚文化,在主流舆论场,仍是欲说还休的话题。谁曾想,这样的一种亚文化,现在开始进军大众文娱领域,耽美小说被大量改编成电视剧,俨然有形成一种大众流行文化之势。据了解,目前有超过60部耽美小说正在或已完成影视化筹备。
有业内人士分析,“耽改剧”扎堆,一是为了迎合崛起的女性消费群体,如“耽改剧”中的“双男主”往往身材高挑、面容姣好,成为被凝视与消费的对象;二是依赖原著粉丝群体自带流量,耽美小说本就拥有稳定的读者群,影視化后会吸引众多用户参与。在遭遇影视寒冬的当下,不少投资者将耽改剧当成一剂“强心针”,希望借此实现市场和流量的转化变现。
当越来越多的耽美小说改编成影视剧,“耽改”成了一种流行的大众文化现象。在这些影视剧中,“男同”不再像过去的同性恋题材作品一样被当作沉重的社会问题受到关注,而是成为一种“美学”、一种潮流。然而此种文化现象的出现很可能让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将同性恋当成一种时尚去追求,从而对他们的性身份认同产生不良导向。因而,广电总局等相关监管部门要严格把关,给国产电视剧“耽改”热“降降温”。另外,家长、学校及相关部门,也要正确引导青少年的性取向,避免青少年被“耽改剧”的过度营销所误导。
值得强调的是,给“耽改”热“降温”,不等同于对同性恋的歧视,两者并非一码事。笔者反对的是一些商业机构为了流量和资本利润,通过新媒体无孔不入的营销手段,将同性恋亚文化打造成一种时尚文化,进而对未成年人形成错误的导向。
大众文化需要主流价值的引导,而不能让一些亚文化反客为主。给“耽改”热“降温”,不是要对耽美小说、同性恋“一棍子打死”,而是要让其回归亚文化的本位,从而避免“耽改”热对社会主流价值观形成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