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保东
当下,基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需要,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高中生,学习压力大、身心发展迅猛、处于半独立、半依赖、半成熟、半幼稚的特殊时期,做好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个班主任日常工作的重点之一。
那么如何有效地实施“心育”呢?笔者尝试用积极阳光的教室文化墙对学生进行“心育”渗透,达到了曲径通幽,润物无痕的效果。
一、主题统筹规划,让身心在和谐中发展
不少班主任都很重视教室文化墙的布置,但是这种布置不应该仅仅为了美观,更不应该只是应付检查,而应基于高中学生三年身心发展的规律,统筹规划,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发挥、不断更新,让教室文化墙这一“无声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教育。
高一的主题应该是成长。高一的学生刚刚由初中进入新环境,虽然自信满满,但对高中生活不适应,缺少方法、缺乏规范、心浮气躁,所以这时班级文化墙的特点应该是充满愿景的,强调静心,优化习惯。再由学生轮流负责布置子栏目,诸如:“我梦想中的高中生活”——高中三年生活学习目标展示,“我是如何适应高中学习的”——学习经验分享,等等。
高二的主题应该是坚守。高二的学生对高中生活的新鲜感已经褪去,而高考似乎还“遥不可及”。经历一年的学习拼搏,身心有些疲倦,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已经了然于胸,同时也摸清了规避方法,所以高二的学生最容易懈怠,这时班级文化墙的设计重点应该是提醒学生不忘初心,鼓励他们坚持到底。子栏目可以是:“我的高一生活得与失”——高一学年反思和总结,“我很了解我的同学”——说一说同学的梦想,“我们是否有所懈怠”——谈谈我们班的学风变化,等等。
高三的主题应该是梦想。高三的学习压力最大,随着高考的临近,几乎所有学生都有很强的紧迫感,学习动力差异性相对较小,但学习成绩差异性很大,所以这时的主题应该告诫学生要勇于拼搏,战胜惰性,分秒必争,超越自我。子栏目可以是:“我与梦想的距离”——每次考试成绩与梦想大学分数线对比,“高三的生活并不苦”——每周生活和学习趣事分享,等等。
二、设计新颖独特,让认同之花悄悄绽放
信息时代的中学生知识面广,接受的信息量大,要想得到他们的认同,引起他们的共鸣,必须创新形式、别出心裁。这就需要教师勤动脑筋,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例如高考前的倒计时板几乎是每个高三教室的必备品,但如果仅是冷冰冰的数字和督促,只会制造紧张气氛,引起学生反感。不妨变换一下形式:高考日益临近,可设计一个日历表,前期都是一个精疲力竭的小孩,学生每天划掉一个,考前一天是一个酣睡的宝宝,考试三天是聪明的“一休”,考后一天则是一个精神抖擞、意气风发的帅小孩。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告诉学生坚持到底、劳逸结合。
三、内容积极向上,让理想在理性中起航
口号标语是每个教室不可或缺的,但是现在常有一些不合理的现象。语言庸俗、怪异,如“既然当不了富二代,就当富二代他爹”“不学习?将来别人壁咚的墙就是你砌的”;功利性强、歇斯底里,如“多考一分,干掉千人”;内容空洞,不能引起学生共鸣,如“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强化学习痛苦,让人心情压抑,如“扛得住给我扛、扛不住给我死扛”。这些标语看似诙谐幽默、富有哲理,但其实传递的是一种负能量,易讓学生形成扭曲的价值观。
教室的标语应该温暖阳光、充满希望,用积极的情绪去感染学生,用理性的思辨去指导学生,如“守望梦想、静待花开”“积极人生、全力以赴”“不比基础,比进步;不比聪明,比勤奋”“梦想虽然很远,踮起脚尖还是可以更近一些”“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等等。学生身心沐浴在这种正能量的氛围中,会逐渐变得更阳光、更理性、更健康。
四、打造展示平台,让自信在自然中生长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赞赏,中学生尤其如此,班主任不妨将班级文化墙打造为一个“舞台”,让学生展示才能、增强自信。例如,有美术和书法特长的学生,肯定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擅长设计的学生也可以发挥专长,另外还有美术课、通用技术课、社团活动等课程的作品展示,以及学生日常生活点滴的展示,等等。
要改变一个人,首先改变他所处的环境。班级文化墙这一“无声的语言”的独特教育作用,有时甚至超过教师“有声的语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运用好班级文化墙对学生进行“心育”渗透,是解决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注: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班级文化建设中文化墙的设计及所起到的教育效果的研究”(课题编号:D/2018/02/128 )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