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良
【摘 要】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重要学习任务,可奠定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基础。字理识字法是当前识字教学中运用得比较广泛的识字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汉字的字理,对汉字进行有效的理解,巩固学生对汉字的记忆,保障学生的识字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本文将以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教材为依托,探讨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字理识字法的有效运用策略。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低年级 字理识字 教学方法
在学生的字理识字学习过程中,教师一般是根据“以字达意”这四个字的内涵来引导学生识字,可让学生科学地识字,突破以往识字教学的瓶颈,提高识字教学的整体教学质量,让学生习得更多的汉字,为其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中识字教学的现状
识字是学生学习汉语言的起点,语文学科就是一门汉语言学科,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学习语文学科知识时,面临着一个最基本的语文学习任务就是识字。而小学生识字的多少、识字的快慢、识字的质量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学生以后在阅读与写作方面的学习效果。因此,识字教学一直以来都是低年级语文教师的重点关注内容,只是目前教师在落实识字教学任务时,教学工作做得还不够到位。
一方面是识字教学中的死记硬背痕迹还比较重,尚未走出传统机械式教学的束缚,让小学生的识字学习效率始终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对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都产生了影响;另一方面是有些教师盲目让学生自主识记汉字,但低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薄弱,尚需要教师的科学指导,这方面的问题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识字学习效果。
针对这方面的识字教学问题,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可引入字理识字法对识字教学进行优化。所谓字理识字,实际上就是针对汉字的构造、内涵进行直观的把握,再通过联想的方法对汉字的字形进行识记。这一识字方法能够让学生在看到汉字的形时就知道它的“义”,使其对汉字牢记于心,避免机械识字给其识字学习造成过多地负担,还能使其领会汉字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这对于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中字理识字法的运用策略
(一)采用构件分解法展开字理识字
构件分解是字理识字法中的一个重要识字手段,主要是将生字分解为学生熟悉的构件,使其对合体字的形和义关系进行有效的理解,进而让学生有效记忆和理解生字。因此,语文教师在开展字理识字教学时,应抓住合体字结构的可分性,运用构件分解法引导学生巧妙地学习汉字,以提高学生的识字学习效果。比如在《小小的船》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教导学生认识“坐” “闪” “星”等生字时,可引导学生先从整体上学习这些生字的音,然后从整体到部分,根据这些合体字结构的可分性,对其进行构件分解。例如“坐”可被分解为“人” “人”、“土”等三个学生熟悉的构件,“闪”可被分解为“门”“人”这两个学生熟悉的构件,“星”则可被分解为“日”“生”这两个学生熟悉的构件,让学生有效感知合体字的形和义,再将分解后的构件重新整合为原来的合体字,帮助学生有效掌握这些生字。
(二)采用图片演示法展开字理识字
图片演示法也是教师开展字理识字教学的有效方法,一般是通过图片的直观方式将汉字的组构或者演变规律演示出来,引导学生对原本抽象的汉字进行直观的认知与理解,降低学生对汉字字形的理解与掌握难度,提高学生的字理识字学习效率。比如在《乌鸦喝水》一课的识字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识记“乌”这个生字时,可将它的古字形象和后来演变的汉字用图片的方式呈现出来,并询问学生:“仔细观察一下古字形象的图片,它最初的时候像什么?”“乌”是象形字,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了联想,纷纷想到了它像一只鸟。此时教师可将“鸟”这个汉字演变过程的相关图片也演示出来,引导学生对两个汉字进行对比,学生很快地就发现了两个字的区别,“乌”没有眼睛,它全身羽毛烏黑,眼睛都看不见,而“鸟”有眼睛,而且眼睛比较明显。由此,学生可很好地掌握好“乌”这个生字。
(三)采用故事联想法展开字理识字
故事联想法是一种以故事的形式展开联想的学习方法,教师将其运用于字理识字教学之中,既可有效增强小学生的识字学习兴趣,还可保障其识字学习效果。比如在《文具的家》一课的识字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掌握好“家”这个字,则可引导其展开故事联想:远古人靠狩猎的手段生存下来,没有安定的居所,“家”的“宀”可以表示屋宇,而“豕”则可以表示野猪,远古人吃不完的时候将其圈养起来,然后定居下来,于是屋宇下有人有猪,成了“家”。学生通过这一故事联想法来理解生字,可深刻记住这一汉字。
结束语: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根据汉字的组构与演变规律,引导学生根据汉字的字理来开展识字学习,可有效提高其识字学习质量。教师可通过不同方法开展字理识字教学活动,保障识字教学的整体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叶娟芳.字理识字,打造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高效课堂[J].新课程,2020(40):182.
[2] 张明涛.以字理为基础的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