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核心素养的发展是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来实现。数学教研组聚焦“慧学”,指向数学核心素养,开展深度教研、进行深度研讨,通过改变教与学的方式,促使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让学习活动真正发生,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关键词】慧学课堂;深度教研;深度学习;课堂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19-0067-02
【作者简介】吴清华,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江苏苏州,215028)教导处主任,高级教师。
数学是一门课程,也是一门艺术,数学教师要打造“慧学课堂”,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力。
一、深度教研:变“要我研”为“我要研”
(一)“主题式”研究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数学教研组聚焦“慧学”的教研活动,开展了“慧学课堂”大家谈、“慧学课堂”大家研系列活动。“慧学课堂”大家谈包括:我的好课“观”、慧学课堂课例谈、“教育目标分类学”导读、跨越学科看学习等。“慧学课堂”大家研包括:学习内容的研制、教学方案的设计、课堂教学的实践以及命题监测的实施等。教研组从不同角度研究同一主题,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立足课堂,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教”与“学”的方式。
(二)“项目式”培训
教研组以“项目式”培训为主要形式,把“讨论式教学”中的“轮流反馈法”“粉笔说”“回转讨论站”等有效的策略运用到教研组活动中。根据每次教研组活动的主题进行分组,可以是同一备课组分为一组,也可以是持相同观点的分为一组。每次讨论要求人人发言,这就要求所有教师从头到尾深度参与。讨论的目的是研究慧学课堂学生“学什么”(學习内容的研制)、“怎样学”(教学方案的设计及课堂教学的实践)、“怎样测”(命题监测的实施)。以任务驱动,借助讨论,使问题得到解决,生成结论,形成策略,实践到课堂,反复论证,从而提炼出“慧学课堂”教学策略与学生慧学的外显特质。
二、深度学习:融“灵慧教”与“聪慧学”共生
(一)学习内容的研制
研究学生的学习起点,了解学生的学情,从而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习内容的选择要以促进学生“探究未知”为出发点。学习内容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生活经验,有挑战性,让学生能通过自主学习、协同合作的方式持续探索。
以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扇形的初步认识》的学习内容为例:教师引导学生从圆出发,一“材”多用,在圆中画扇形,找相同点,得出扇形的特征;剪扇形,找不同点,发现在同圆或等圆中,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有关;以南京中山陵音乐台这一扇形景观为拓展素材,用扇形的知识来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教师利用精简的素材、精炼的语言、精要的内容,让学生领会丰富的内涵,让学生自己观察、实践、思考、探索,既发现、总结规律,又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二)课堂教学实践
1.课前预学,引导思考。
采用多种形式,进行预学设计,让学生“动”起来。一是观看微视频。课前,教师在易加互动平台上创建自主课程或是翻转课程,上传与预学内容有关的微视频,帮助学生进行自主预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预习完成情况来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组织探究活动。二是使用预学单。教师设计问题少而精、紧扣教材、有层次性的预学单,提前让学生通过看书或查找资料等方式自主研究完成。教师根据学生预学的情况调整教学方法。通过预学,学生带着思考、带着问题进课堂。
2.课中导学,引导提升。
教师创设大问题场,围绕主问题,以“导学单”的形式引导学生小组讨论,组际汇报,营造同频共振的“学习场”。教师适时点拨,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深入指导,将学生思维引向纵深处。教师通过“大问题”导学,让出话语权,开放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开放探究过程,让学生自己经历探索、辨析、历练,激活学生思维,彰显学习智慧。
3.课后辅学,自主构建。
课后辅学的关键是作业的改革与创新,教研组倡导数学个性化作业,注重与生活的联系,多一点探究味,多一些实践性,让学生能自主选择,从而获得主动的、立体的、全面的发展。教研组设计的个性化作业有充满童趣的“数学绘本”,有从生活角度出发的“生活数学”,有充满思维含量的“思维导图”,有一生一集的“数海拾贝”等。个性化作业给予学生选择权,发挥作业的主动性,体现作业的分层化,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深度评价:集“全面评”和“智慧测”一体
(一)基于布卢姆目标分类学的课堂评价
教研组对评价量表的维度进行细化与分解,研制了《“慧学课堂”教学评价表(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表)》。评价表纵向由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等四个知识维度构成,横向由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等六个认知过程维度构成。无论目标是外显的还是内隐的,都可以放置在二维表的某一个或几个方格中。教师能清晰观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认知过程的发展,判断出学生思维活动是处于高阶思维还是低阶思维。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监测
教研组根据“能力水平”进行命题,将监测的维度设定为数学抽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学推理、数学建模、数据分析,利用教研组开展命题研讨专项活动。同时,教研组借鉴省、市、区级的学业质量监测,一方面,深入分析每次上级质量监测的具体数据,与区域水平、兄弟学校进行对比分析。另一方面,启动校内绿色监测工作,通过校内监测有针对性地分析课堂教学、评价改革对于学科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