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症患者炎症因子、内皮细胞损伤和凝血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2021-05-08 02:18王力
现代实用医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脓毒症内皮细胞阳性率

王力

作者单位: 322109浙江省东阳,东阳市人民医院巍山分院

脓毒症是指任何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具有感染率高、死亡率高、治疗费用高等特点。凝血系统及炎症反应共同参与脓毒症的发生发展。当发生脓毒症时,触发宿主自身免疫反应,可引起内皮细胞的损伤,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因此内皮细胞在介导炎症和激活凝血系统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证实三者间存在某种联系[1]。本文就 150 例危重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感染程度进行分组,并围绕脓毒症患者炎症因子、内皮细胞损伤和凝血指标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10 月至2019 年10 月浙江省东阳市人民医院巍山分院急诊科收治的危重病患者150例,纳入标准:(1)符合脓毒症的诊断标准[2],即速序贯器官功能(SOFA)评分上升≥2分;(2)年龄 24 ~ 80 岁;(3)临床资料完整;(4)经医院伦理会批准,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肿瘤、自身免疫疾病等原因引起的感染者;(2)近期使用抗凝药物或免疫抑制剂者;(3)恶性肿瘤者;(4)器官功能不全者;(5)妊娠或分娩前后妇女。依据感染程度分为脓毒症组45 例、普通感染组40 例和未感染组65 例。3 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 1。

1.2 方法

1.2.1 炎症因子指标检测 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4 ml,以3 500 r/min 离心10 min,分离血清,置于-70℃的冰箱中保存待测。采用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和降钙素原(PCT)水平。仪器和试剂购于德国罗氏公司生产的COBAS e411 电化学发光仪和试剂盒,严格按照试剂盒和仪器说明书进行操作。细菌感染阳性判断标准[3]:hs-CRP> 5.0 mg/L,IL-6 >2.0 ng/L,PCT > 0.5 ng/ml。

1.2.2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凝血指标检测 将血液标本置入蓝头抗凝管,立即送检。采用ACLTOP700 全自动血凝分析仪(美国IL 公司)和配套试剂检测vWF、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和抗凝血酶Ⅲ(AT-Ⅲ)。

1.2.3 CD64 阳性率检测 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4 ml,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尽快送检,2 h 内完成检测。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界定粒细胞群,观察内皮细胞计数,CD64≥1 为阳性。

1.3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比较应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采用LSD-t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 相关分析。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 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3 组 hs-CRP、IL-6、PCT 水平及 CD64 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其中脓毒症组、普通感染组hs-CRP、IL-6、PCT水平及CD64 阳性率均高于未感染组(均 P <0.05),脓毒症组 hs-CRP、IL-6、PCT 水平及CD64 阳性率均高于普通感染组(均P <0.05),见表2。

2.2 3 组 vWF 比较 3 组 vWF 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7.70,P < 0.05)。其中脓毒症组、普通感染组vWF指标均高于未感染组(均P <0.05),脓毒症组vWF 指标高于普通感染组(P < 0.05),见表3。

2.3 3 组凝血功能比较 3组PT、APTT、D-D 水平及AT-Ⅲ活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其中脓毒症组、普通感染组PT、APTT 均长于未感染组,D-D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AT-Ⅲ活性低于未感染组(均P <0.05);普通感染组PT、APTT、D-D 水平及 AT-Ⅲ活性优于脓毒症组(均 P < 0.05),见表 4。

2.4 患者炎症因子水平与凝血指标的相关性 hs-CRP、IL-6、PCT、CD64 与PT、APTT、D-D 均呈正相关(均P <0.05),与 AT-Ⅲ均呈负相关(均 P <0.05),见表 5。

表1 3 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

表2 3 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2.5 患者vWF 指标与炎症因子、凝血指标的相关性 vWF 指标与 hs-CRP、IL-6、PCT、CD64 在内的炎症因子指标及PT、APTT、D-D在内的凝血指标呈正相关(均 P < 0.05),而与 AT-III 呈负相关(P < 0.05),见表 6。

3 讨论

脓毒症存在潜在致命性风险,早期识别与处理可改善脓毒症预后。以微生物培养的传统方式进行患者感染状况的评估,不具备良好的时效性,加上脓毒症发病机制复杂,因此不能单方面、孤立地探讨某个因素的效应,而生物标志物的提出,给脓毒症患者的病情评估与诊断预后提供了新的思路。

hs-CRP 是人类重要的急性期反应蛋白,由肝脏合成,在炎症开始数小时升高,48 h 即可达峰值,随着病变消退,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恢复降至正常水平。PCT 是一种无激素活性的降钙素前肽物质,由116个氨基酸组成。脓毒症患者PCT浓度较CRP明显升高,诊断非感染性因素导致脓毒症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对于感染早期或微弱的炎症刺激,IL-6 较CRP更为灵敏。CD64 是免疫球蛋白G(IgG)的 Fc 片段 I 型受体(FcyRI),CD64 受细胞因子调控,起到免疫桥梁的作用,是中性粒细胞活化的标志物之一。健康生理状态下CD64 在中性粒细胞中几乎不表达,但在恶性血液病合并感染患者中性粒细胞表面的CD64 表达明显增加。本文脓毒症组hs-CRP、IL-6、PCT 水平及CD64 阳性率均高于普通感染组(均P<0.05),这表明hs-CRP、IL-6、PCT水平及CD64 阳性率均可作为区分脓毒症感染与普通感染的有效指标。

脓毒症是由于多种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的释放,激活了凝血系统,形成凝血-炎症网络,同时下调生理性抗凝系统,抑制纤溶途径[4],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导致微血管内微血栓形成和微循环障碍,进一步发展成为严重脓毒症。本文脓毒症组、普通感染组PT、APTT较未感染组明显延长,D-D 水平明显升高,AT-Ⅲ活性明显下降(均P <0.05)。这表明凝血指标可作为鉴别脓毒症感染和普通感染的辅助诊断之一。

表33 组 vWF 比较

表4 3 组凝血功能比较

表6 患者vWF 指标与炎症因子、凝血指标的相关性

本文脓毒症组vWF 指标高于普通感染组(P <0.05),且vWF 指标与hs-CRP、IL-6、PCT、CD64 在内的炎症因子指标及PT、APTT、D-D 在内的凝血指标呈正相关关系(均P<0.05),与师灵灵[5]的研究结果类似。这表明脓毒症全身感染可触发损伤内皮细胞的损伤,并可以通过内皮细胞损伤标志物进行感染严重程度的判断。脓毒症时,内皮细胞作为病原体及其毒素的靶细胞,容易被过度活化的炎症介质损伤,同时抑制蛋白质C的激活和抗凝血酶的释放,导致机体内生理性的凝血-抗凝平衡关系被打破,增加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概率有关[6]。

综上所述,当脓毒症患者感染病原体后,机体立即启动自身免疫机制,在清除病原体的同时,也易造成自身毛细血管内皮的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及局部炎症损伤。以上这些病理生理过程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导致脓毒症的发生。

表5 患者炎症因子水平与凝血指标的相关性

猜你喜欢
脓毒症内皮细胞阳性率
抗核抗体谱IgG 检测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血清IL-6、APC、CRP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浅议角膜内皮细胞检查
脓毒症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进展
原花青素B2通过Akt/FoxO4通路拮抗内皮细胞衰老的实验研究
不同类型标本不同时间微生物检验结果阳性率分析
HIV-1 Tat对人脑内皮细胞MMP-9蛋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细胞微泡miRNA对内皮细胞的调控
肌电图在肘管综合征中的诊断阳性率与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