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针法 CT 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肺内小结节中的应用

2021-12-04 07:03俞慧波罗永荣高中辉
现代实用医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穿刺针气胸进针

俞慧波,罗永荣,高中辉

肺癌是全世界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约有70%的患者诊断时已经处于晚期或存在远处转移[1]。肺小结节是临床上常见的肺部疾病,孤立性肺小结节在影像上表现为单个、边界清楚、密度增高、直径≤3 cm 且周围被含气肺组织包绕的软组织影[2]。其可能包括许多良性疾病,但主要是肺癌。准确对肺内小结节进行定性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意义重大。目前临床上常采用CT 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对肺内小结节进行诊断,其具有操作简便及特异性强的特点,但由于有些患者心肺功能低,在采用该诊断技术时导致气胸和肺出血的发生率较高,因此行经皮穿刺活检术要慎重。本研究在CT引导下采用双针穿刺法进行活检,观察其检测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 2018 年 2 月至2020 年12 月在浙江省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医疗健康集团就诊的97 例肺内小结节患者,其中49 例在CT 引导下采用双针穿刺法进行活检(观察组),48 例行CT 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对照组)。观察组男25 例,女24 例;年龄34 ~59岁,平均(43.1±7.2)岁;结节距胸膜最大距离约6.4 cm。对照组男25 例,女23例;年龄 31 ~ 57 岁之间,平均(43.6±5.3)岁;结节距胸膜最大距离约6.7 cm。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且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标准肺窗测定结节≤3.0 cm,结节距胸膜距离>2.0 cm,适合CT 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的患者。排除标准:肺功能障碍、肺部感染、出血性疾病及不能配合检查的患者,以及临床资料不全者。

1.3 方法

1.3.1 术前准备 采用Siemens Definition AS+4/64 层CT 进行扫描,参数设置:电压120 kV,管电流自动调整,层厚2.0、5.0 mm。根据患者结节的位置在对应的皮肤表面以纵向固定栅条网,然后进行CT 扫描。术前行CT 扫描、凝血三项、血小板计数及心电图等检查,并辅导患者学习呼吸气和屏气训练,并进一步排查检查禁忌证。

1.3.2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CT 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对穿刺位置作常规消毒,采用2%利多卡因5 ml 麻醉穿刺位置,注意穿刺时避开大血管及骨质区域。按预先拟定的穿刺点进针,再对上下邻近层面行薄层扫描,确认进针位置,然后取材,取到标本后迅速退针。穿刺取材后迅速将组织固定于甲醛中进行病理检查。若取材不成功,可视患者身体情况和个人意愿,再次行穿刺取材,但操作次数需控制在3 次内。穿刺完成后15 min进行CT 复查,观察并记录患者有无气胸及病灶周围有无出血等并发症。

1.3.3 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双针穿刺法,以20G腰椎穿刺针辅助定位后,用活检针参照穿刺针的方向进行肺部结节穿刺活检取材。首先采用75%酒精消毒穿刺部位,然后采用2%浓度的5 ml 利多卡因进行麻醉。CT 确定穿刺方向后,制定进针的预设角度和深度,将20G 腰椎穿刺针刺入肺部结节,然后在CT 确定穿刺位置无误后,以20 G腰椎穿刺针为坐标,将活检针刺入肺部结节,再采用CT 扫描判定活检针是否成功到达结节内。然后,将带有组织标本的活检针取出,迅速将组织固定于甲醛中进行病理检查。穿刺完成后15 min 进行 CT 复查,观察并记录患者有无气胸及病灶周围有无出血等并发症。

1.4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的一针穿刺成功率及气胸、肺部出血的发生率。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针穿刺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一针穿刺成功率为93.88%(46/49),对照组为66.67%(32/48),观察组一针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2=11.398,P < 0.05)。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发生气胸4 例,肺部出血3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对照组发生气胸11例,肺部出血1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2.0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2=15.670,P<0.05)。

3 讨论

由于高分辨率CT 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肺小结节被检测到[3]。但仅凭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很难对肺小结节的性质做出明确诊断。目前对于肺内小结节的诊断临床上常采用CT 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其主要是通过穿刺得到结节处的组织细胞,然后把取得的组织细胞制作成病理切片,进行病理学检查[4-6]。有文献报道CT 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对结节病变的诊断准确率在80%左右[7],这说明该方法对于疾病诊断的准确率较低。因此,需要在CT 引导下对患者进行多次穿刺检测以确保结果的准确率,然而,对患者实施多次穿刺容易引发气胸、肺出血等并发症。所以如何降低穿刺的操作次数,且保证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是当前临床需要研究的重点。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一针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这提示CT 引导下双针法经皮穿刺活检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因为以20G腰椎穿刺针辅助定位可以为穿刺活检提供更加精确的参考定位,间接提高CT 扫描的观察能力,准确把握活检针的穿刺方向及针尖与结节的距离,确保活检针一次就可成功穿刺结节,并获取结节部位的组织细胞。

由于有些患者心肺功能低,在行反复穿刺时易导致气胸和肺出血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气胸、肺出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原因可能为:(1)双针法可以避免因重力作用导致进针角度偏离,大大减少了对肺组织的损伤。(2)20G腰椎穿刺针作为二次进针穿刺的参照物,这大大提高了二次活检针一次穿刺成功的概率。双针法的实施对第二次进针的精确度要求不高,通常只需穿刺1 次就可取到结节组织,这可降低气胸和肺出血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CT引导下双针穿刺法可以明显提高一针穿刺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穿刺针气胸进针
一种新型套管针用穿刺针的设计
槽型鞘脑穿刺针的设计及动物实验初步结果
新生儿气胸临床分析
EBUS-TBNA中不同型号穿刺针对纵隔淋巴结肿大诊断结果的影响
气胸的分类及诱发原因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气胸的分类及诱发原因
多档位便携针灸进针器的研制
改良后的清洗流程在髂骨穿刺针清洗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