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罗非班用于静脉溶栓桥接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2021-05-08 02:09徐国强涂汉明程超婵
现代实用医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溶栓肢体血小板

徐国强,涂汉明,程超婵

急性脑梗死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起病急骤,致残、致死率高,危害严重[1]。静脉溶栓及动脉取栓是常用治疗措施,在时间窗内开展相应治疗可及时打开闭塞血管,改善患者结局;然治疗过程中,损伤血管内皮或分解血栓后暴露脂质核心,激活血小板或产生抗板药抵抗,均可诱发再次闭塞风险,加重病情,预后较差[2]。故实施术后抗栓治疗,降低再闭塞概率,是研究重点内容。因此,本研究探讨静脉溶栓桥接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后,使用替罗非班辅助治疗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9 年 8 月至2020 年 8 月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且行静脉溶栓桥接取栓治疗患者80 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 例。对照组男 22 例,女 18 例;年龄 40 ~ 70 岁,平均(58.1±7.5)岁;平均发病时间(3.24±0.54)h。观察组男 24 例,女 16 例;年龄41 ~ 69 岁,平均(58.3±7.9)岁;平均发病时间(3.31±0.51)h。两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纳入标准:(1)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急性脑梗死,伴神经功能损伤,且症状明显;(2)认知功能正常,可以配合研究;(3)年龄 40 ~ 70 岁;(4)知情且同意。排除标准:(1)严重心、肝、肾功能异常者;(2)精神异常或精神疾病者;(3)脑出血、脑萎缩等其他脑血管疾病者;(4)严重过敏体质,或对研究用药过敏者;(5)有出血倾向,活动性出血或其他血液疾病者。

1.2 方法 两组均予静脉溶栓桥接取栓治疗,以阿替普酶(生产厂家:勃林格殷格翰国际公司批准文号:S20110052 规格:20mg/支或 50mg/支)0.9mg/kg,静脉溶栓治疗,总剂量不得多于90 mg。先静脉推注用药总剂量的10%,其余剂量于60min静脉泵入。并于局部麻醉下完成动脉取栓,以Seldinger 法穿刺股动脉,术中予肝素化,颅内血管造影以确认堵塞状况,将微导管于微导丝指引下进入堵塞处,撤出导丝,释放支架,完全释放后5min 取栓。再次造影检查再通情况,如必要可再次取栓,但不得超过3 次,仍未通则放弃。

对照组患者术后立即及术后24h复查头CT,若无出血,则予75mg氯吡格雷[生产厂家: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80029],100 mg阿司匹林(生产厂家: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71021)抗栓治疗。观察组在桥接取栓时打开支架后将替罗非班(生产厂家: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0265)经动脉鞘管注射,剂量为6 g/kg,注射时间3 ~5 min;术后即刻复查头CT,如未出血,则予24 h 持续静脉泵入替罗非班(0.1 g·kg-1·min-1);24 h后查头CT,若无出血,则予75mg 氯吡格雷、100mg 阿司匹林抗栓治疗。两组术后随访3 个月,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

1.3 观察指标 (1)血小板聚集率、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血小板聚集分析仪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小板情况;采用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3]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肢体功能,上肢运动功能总分66 分,下肢运动功能总分34 分,分数越高,肢体功能越好。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4]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分数越高,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2)生活质量情况。根据生活质量评定调查问卷(GQOL1-74)[5]评估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 个月的生活质量,量表内有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及心理功能4 项内容,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3)并发症及死亡情况。观察患者的颅内出血、血栓再闭塞、消化道出血发生情况及3 个月死亡例数。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6.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小板聚集率、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治疗前,两组血小板聚集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肢体功能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肢体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 <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情况 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 <0.05)。见表2。

2.3 两组并发症及死亡情况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721,P >0.05)。观察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2=3.9139,P < 0.05)。见表 3。

3 讨论

当脑血管血栓形成或出现栓塞后,造成脑组织缺血,严重损害栓塞部位血管所供应区域脑细胞功能,细胞的缺血坏死形成了一个空腔,进而诱发脑组织进一步病变,引起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异常[6]。静脉溶栓治疗是常用治疗手段,在时间窗内配合桥接机械取栓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增加血管再通率,然仍有一定再闭塞风险;故如何预防溶栓取栓并发症,降低血管再闭塞概率是临床工作重点内容。

血小板的充分活化是影响血管再通、增加聚集率的重要原因。替罗非班是一种新型的非肽类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经鞘管注射给药后,药物可迅速且直接作用于血栓病灶处,竞争性阻断结合纤维蛋白原过程,能够阻碍血小板聚集、黏附,阻碍由血小板介导的血栓形成,并抑制微栓塞及小栓子脱落,半衰期短,停药后不影响机体正常凝血功能[7]。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血小板聚集率和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且颅内出血、血栓再闭塞等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取栓时因抗板药物的应用造成血小板活化过度,出血风险剧增,而有文中未见出血增加,这提示该药物安全性较好。替罗非班在治疗过程中所需给药剂量小,见效快,可修复溶栓或取栓造成的血管内皮损伤,增加脑组织血流灌注,提供有利条件便于支架取栓[8]。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肢体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这提示替罗非班可有效保护患者血管的内皮组织与细胞,增加血流再灌注,改善栓塞病灶血液供给,从而促进神经及肢体功能恢复,达到治疗目的,神经及肢体功能的恢复,亦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9-10]。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情况 分

表3 两组并发症及死亡情况 例(%)

综上所述,静脉溶栓桥接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替罗非班辅助治疗效果较好,可降低机体血小板聚集率和病死率,改善患者的肢体及神经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好。

猜你喜欢
溶栓肢体血小板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蒙药治疗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Fas FasL 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恶性肿瘤与血小板相关性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