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佳,韩华,孙梁,张宜超
错 畸形是一种与生长发育存在密切关系的疾病,多为在遗传、周围环境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发生的,如患者乳牙早失、换牙障碍、各种不良生活习惯、颌面部受伤等病理、环境因素导致的牙、颌、面畸形均可引发错 畸形[1-3]。错畸形临床可分为安氏I类、II类和III 类,本研究主要探讨安氏II类错 畸形的治疗[4-5]。安氏II 类错 畸形多是由于患者牙量大于骨量,前牙不整齐,下颌较正常人短且后缩。传统的功能性矫治器因体积大、制作过程复杂及舒适度差,患者临床依从性较差,导致临床疗效受到影响。固定矫治器具有质地柔软、临床佩戴方便及治疗周期较短等特点,临床应用逐渐增多[6-7]。此外,有研究表明肌功能锻炼对于改善错 畸形咬合功能及口腔健康具有重要作用[8]。本文旨在探讨固定矫治器联合肌功能锻炼对安氏II 类畸形患者咬合功能及口腔健康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 2016 年 5 月至2019 年4 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二集团军医院接受治疗的安氏II类错 畸形患者84 例,按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男20 例,女22 例;年龄13~ 21 岁,平均(15.8±2.1)岁。观察组男19 例,女 23 例;年龄 13 ~ 21 岁,平均(16.1±1.9)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安氏II类错 畸形诊断标准;(2)入组前未接受过正畸及正颌治疗;(3)身体健康,无其他实质性器官疾病;(4)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伴有精神疾病及服用精神药物者;(2)伴有严重骨性牙颌面畸形、牙周病及颞下颌关节病者。
1.3 方法 对照组仅采用固定矫治器治疗;观察组采用固定矫治器联合肌功能锻炼,每月进行1 次复诊,根据复诊结果,逐渐加强肌功能锻炼,待患者牙弓形态明显改善后,使用较硬的I2 训练器,继续进行肌功能锻炼。
1.4 观察指标 (1)治疗前后功能障碍改善情况:咀嚼效能(ME)测定,分别计算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 个月30s内咀嚼5 g已经去皮的花生仁的咀嚼次数(MT),同时采用吸光光度法测定ME。(2)牙周相关指标测定: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要求患者空腹,测定菌斑指数及探诊深度,所有测定由同一名医生完成。(3)SNA 及SNB 角测定: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3 个月分别采用头颅定位X 线片机对两组 SNA、SNB 角进行测定,测量 3 次,取平均值。(4)生活质量:治疗3 个月采用口腔健康量表(OHIP-14)对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该量表主要包括7 个维度,包括功能限制、躯体疼痛、心理不适、生理障碍、心理障碍、社交障碍和身体残障。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 t 检验,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治疗前后咀嚼功能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ME、MT 均低于对照组(均P < 0.05),见表 1。
2.2 两组治疗前后菌斑指数及探诊深度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菌斑指数及探诊深度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见表2。
2.3 两组治疗前后头颅定位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后SNA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治疗后 SNB 高于对照组(P < 0.05)。见表 3。
2.4 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功能限制、躯体疼痛、心理不适、生理障碍、心理障碍、社交障碍和身体残障等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见表 4。
口腔颌面部的功能是否正常与人类的语言、进食、外貌及呼吸等功能均密切相关。安氏II 类错 畸形会对患者面部的美观产生较大的影响。错 畸形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目前都认为与口腔不良习惯有关。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以鼻呼吸、休息时双唇闭合,舌尖在上颚切牙乳头处,面部肌肉处于放松状态。当存在用口呼吸、唇部闭合不全、吐舌、吸吮及吞咽异常等不良生活习惯时,正常的生物力环境固有平衡被打破,进而对颅颌面正常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进而导致错 畸形[9-11]。临床对该类疾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使用矫治器对畸形进行校正,以及加强口面肌肉功能锻炼,从而达到校正畸形,改善功能的治疗目的。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ME、MT 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这提示观察组治疗后咀嚼功能得到显著改善,对同样食物的咀嚼次数更少,食物残渣残留率更低。观察组治疗后菌斑指数、探诊深度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尽管两组治疗前后SNA 角差异不明显,但术后观察组 SNB 角大于对照组(P <0.05)。这说明固定矫治器联合肌功能锻炼不仅能够改善患者上、下牙的咬合关系,而且有助于改善患者侧貌外形。其原因可能是大部分错 畸形患者均伴有软组织肌功能异常,不良口腔习惯,尤其是这些不良口腔习惯本身是造成错颌畸形的原因之一,仅依靠固定矫治器只能对牙齿排列进行矫正。通过口肌肉功能锻炼,同一动作经多次重复后,由于肌肉的记忆效应,肌肉会逐渐形成条件反射。本研究通过让患者持续进行肌肉功能锻炼,有助于纠正患者张口呼吸及其他不良习惯,同时能够增强唇肌力量,改善异常口周肌力。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咀嚼功能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菌斑指数及探诊深度比较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头颅定位指标比较 °
表4 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
本研究采用OHIP 量表对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功能限制、躯体疼痛、心理不适、生理障碍、心理障碍、社交障碍和身体残障等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 P <0.05)。这说明固定矫治器联合肌功能锻炼可显著提高安氏II类畸形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