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大学生的获得感现状与特点

2021-05-08 09:50罗鸣春邓雪玲和仕杰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维度分数

罗鸣春,邓雪玲,和仕杰,韦 怡

(云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云南昆明 650504)

一、问题的提出

“获得感”一词源于2015年2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的讲话,他指出“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彭文波[1]认为,获得感研究脉络始于满意度,反映个体愉快、满意的心理状态,具有主观性。但是,获得感具有不同的指向和侧重,是个体获取某种利益后所产生的满足感,强调实际获得;而满意度只强调主观感受,幸福感则更为宏观。徐斌[2]认为,获得感是较低层次的、比较容易满足的主观感受,主要是个人付出与获得的公平性。幸福感是在获得感、安全感基础上的最高层次的满足感,是人的生活期待与能够享受的客观条件相符合的主体满足感。因此,获得感更贴近民生,带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总体上看,目前国内关于获得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具体涉及:(1)获得感概念的时代内涵规范分析[3-5];(2)获得感提升路径研究[6-8];(3)获得感生成机制的探究[9-10]。(4)获得感的影响研究[11]。(5)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研究[12-14]。在实证研究方面,主要研究不同群体的获得感现状:王浦劬探索社会转型期人民的获得感、纵向获得感和横向获得感的现状及其变迁,并进行国际比较分析[4];谭旭运分析了18~35岁青年的获得感现况及相关影响因素[15];周海涛对全国东、中、西部地区4万余名民办高校大学生的获得感现状与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16]。但是,面向民族地区或民族院校大学生获得感的研究少之又少:理论研究方面,仅有朱丹[17]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获得感的生成基础与路径提升;实证研究方面,有学者调查分析云南地区护理本科生学习获得感情况[18]、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获得感现状[19];硕士学位论文主要研究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政教育获得感[20-22]。由此看出,学界关于民族院校大学生获得感的研究领域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见有对民族院校大学生获得感的实证研究。

大学生是最活跃、掌握较高科学文化知识的群体,影响着各民族文化的传承,关乎着中华民族的繁荣与发展,大学生获得感的研究应被提上一个新的高度。民族院校生源具有多民族、多层次等特性,其中以少数民族大学生为主。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获得感的特点呈现、生成机理方面与汉族大学生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17]。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少数民族群体和民族地区繁荣稳定发展的人才支撑力量,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发展是党和国家始终关心的问题[23]。研究民族院校大学生获得感情况,能更有针对性地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获得感,为民族院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多民族学生之间和谐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院校管理与建设等提供参考与借鉴。

云南是典型的多民族聚居省份,云南民族大学作为一所培养各民族专业人才的民族院校,汇聚了不同民族的学生,具备很好的调查资源与价值,能为其他民族地区院校研究大学生获得感提供一定的经验参考。因此,本研究以云南民族大学为例,调查民族院校大学生获得感的现状与特点,研究人口社会学变量对民族院校大学生获得感的影响,并初步提出适切性建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匿名调查法,以云南民族大学在校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98份,有效率99.33%。其中,男性50人(16.8%),女性248人(83.2%);民族分布:汉族175人(58.7%),少数民族123人(41.3%);户口所在地情况:农村户口205人(68.8%),城市户口93人(31.2%);是否独生子女情况:独生子女88人(29.5%),非独生子女210人(70.5%);年级分布:大一60人(20.1%),大二57人(19.2%),大三60人(20.1%),大四61人(20.5%),研究生60人(20.1%);普通文理科高考类别:文科188人(63.1%),理科110人(36.9%);母亲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15人(38.6%),初中106人(35.6%),高中(含职高、中专)49人(16.4%),大学(含大专)或以上28人(9.4%);父亲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73人(24.5%),初中119人(39.9%),高中(含职高、中专)64人(21.5%),大学(含大专)或以上42人(14.1%);家庭经济状况:中等偏下57人(19.1%),中等及以上241人(80.9%);主观幸福程度:不幸福30人(10.1%),不确定22人(7.4%),幸福246人(82.5%)。抽取的样本基本涵盖了民族院校大学生群体的主要特征,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研究生各年级的样本数大致相同,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二)研究工具

1.基本情况调查表:收集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性别、民族、年级、是否独生子女、高考类别、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个人幸福程度等人口社会学资料。

2.获得感量表:采用董洪杰等人编制的《中国人获得感量表》作为调查工具,该量表由获得体验(积极的情绪体验)、获得环境(主客观社会氛围:公平、信任)、获得内容(需求的满足)、获得途径(自主性、能动性)、获得分享(感恩、互惠)五个维度构成,共28个题目[5],均采用Likert7点评分,从1(完全不同意)到7(完全同意),评分越高,说明获得感水平越高。本次调查数据显示,获得感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α系数)为0.888,符合测量信度要求。

(三)数据处理

采用SPSS25.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包括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描述统计和相关分析。当p<0.05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①。

三、研究结果

(一)民族院校大学生获得感现状与特点

1.民族院校大学生获得感总体情况。表1数据显示,民族院校大学生获得感分数较高,其中,获得感总均值为5.65分;获得体验维度均值为4.99分;获得环境维度均值为5.13分;获得内容维度均值为6.20分;获得途径维度均值为5.73分;获得分享维度均值为6.19分,总均值及维度均值都显著高于4.00分的理论中值。

2.男女生获得感分数对比。表2数据显示,男女生在获得感总均及各维度的分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

3.汉族学生与少数民族学生获得感分数。表3数据显示,少数民族大学生获得感总均及获得环境维度分数显著高于汉族学生(p<0.05)。

表1 民族院校大学生获得感分数(M±SD)

表2 男女生获得感分数(M±SD)

表3 汉族与少数民族学生获得感分数(M±SD)

4.独生与非独生子女获得感分数。表4数据显示,独生子女学生在获得体验维度分数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学生(p<0.05)。

表4 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学生获得感分数(M±SD)

5.城乡学生获得感分数。表5数据显示,城市户口学生在获得感总均及获得体验、获得环境维度分数显著高于农村户口学生(p<0.05)。

表5 农村与城市户口学生获得感分数(M±SD)

6.文理科学生获得感分数对比。表6数据显示,普通高考类别不同的学生在获得感均分及各维度分数差异不显著(p>0.05)。

表6 文理科普通高考类别获得感分数(M±SD)

7.不同年级学生获得感分数比较。表7数据显示,大一学生获得感总平均分最高。采用LSD进行多重比较之后,在获得感总均维度上,大一学生分数显著高于大二、大四学生(p<0.01);在获得体验维度上,大一、研究生学生分数显著高于大四学生(p<0.01);在获得环境维度上,大一、研究生与大四学生分数显著高于大二学生(p<0.01);在获得内容维度上,大一、大三学生分数显著高于大四学生(p<0.05);在获得途径维度上,大三、研究生与大一学生分数显著高于大二学生(p<0.05);在获得分享维度上,大三、大一学生分数显著高于大二、大四学生(p<0.05)。

表7 不同年级学生获得感分数

8.母亲文化程度与学生的获得感分数。表8数据显示,母亲文化程度在获得感总均以及获得体验维度分数差异显著(p<0.05),母亲文化程度越高,学生获得感以及获得体验分数越高。

表8 母亲文化程度与获得感分数(M±SD)

9.父亲文化程度与学生获得感分数。表9数据显示,父亲文化程度在获得感总均、获得体验以及获得环境维度分数差异显著(p<0.05),父亲文化程度是大学或以上的学生获得感、获得体验以及获得环境分数显著高于父亲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的学生。

表9 父亲文化程度与获得感分数(M±SD)

10.家庭经济状况与学生获得感分数。表10数据显示,不同家庭经济水平的学生在获得体验维度分数有显著差异,中等及以上收入家庭的学生获得体验显著高于中等偏下收入家庭。

表10 家庭经济状况与学生获得感分数(M±SD)

(二)民族院校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获得感的关系

依据测试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分数,分为不幸福组(1-3分)、不确定组(4分)、幸福组(5-7分)。表11数据显示,幸福组的被试有246人(82.6%),不确定组22人(7.3%),不幸福组30人(10.1%),民族院校大学生总体幸福感较强。主观幸福感在获得感总均及五个维度上有显著差异(p<0.05),认为自己是幸福的人获得感分数最高。相关分析表明,民族院校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获得感总均分、获得体验、获得环境、获得内容、获得途径、获得分享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0,0.41,0.33,0.27,0.21,0.30(p<0.01),均为显著正相关。

表11 主观幸福感与获得感分数(M±SD)

四、讨论与分析

(一)民族院校大学生获得感的总体情况

研究结果表明民族院校大学生获得感较高,说明学生需求的获得度较高,对自身状态的认知与评价较高,同时有较强烈的互惠性心理倾向,愿意回报社会。这与民族院校深入贯彻党和国家的民族教育政策、促进各民族学生全面发展、满足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要、做好各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等工作有一定关联性。

(二)人口社会学因素与民族院校大学生获得感的关系

“年级”因素显著影响学生的获得感。大一学生获得感总均高于大二、大四学生,这与大一学生的归属感、学校适应高于大二、大三学生[24]有一定关系。大四在获得体验、获得内容与获得分享维度得分最低,与以往的研究认为大学生总体获得感是逐年增加的[25]、大四学生获得感高于低年级学生[26]不一致。大四学生面临毕业、就业等压力,总体获得感并不高,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本来就严峻的就业形势更加不容乐观,应届毕业生就业压力显示上升趋势[27]。此外,研究生获得感水平处于中等偏上,与国内学者的研究较为统一[28],可能是因为研究生经历过本科阶段的锤炼,积累了一定的学习和生活经验,能很好地应对挫折与压力,有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

“民族”“户口所在地”和“父母文化程度”因素影响学生的总体获得感。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获得感总均与获得环境高于汉族大学生,说明民族院校落实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照顾性政策,尊重与发展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习俗,但民族院校对汉族大学生的关注度相对稍低。这也符合现有研究结果,少数民族学生对高考加分等政策的获得感较强,能改善其社会心态,而汉族学生对此满意度较低,但汉族学生与少数民族学生都认为我国少数民族高考加分等政策仍有存在的必要性[29]。城市户口所在地学生获得感总均、获得体验、获得环境高于农村,与已有研究结论一致[30]。可能因为大部分农村户口所在地学生在乡镇成长,与城市里的学生相比,生活环境较差,学习资源较稀缺,获得感较低。同样,父母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大学生获得感总均最高,这与已有研究结论一致[25],母亲文化程度越高,学生获得感越高。因为文化程度越高的父母,越重视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身心健康发展,注重学生人格的塑造、品行的端正,也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源与选择。

“是否独生子女”和“家庭经济状况”因素影响学生的获得体验。独生子女大学生获得体验高于非独生子女,与已有研究结果一致,独生子女学生在物质、情感、知识技能、自我成长的获得高于非独生子女学生[30],这与独生子女大学生得到父母全身心的投入,家庭资源能全为其用有关。同样,中等及以上收入家庭的学生获得体验较高,与以往研究中认为获得感总体趋势是随着阶层上升[31-32]一致,中等偏上收入家庭的学生参与机会、认同程度、满足状况高于中等偏下收入家庭[16],因此家庭经济水平越高,学生对生活的满意度较高,有更积极的情绪体验。民族院校大学生获得感与性别[25]、普通高考类别这两个变量无关,这与已有研究发现性别差异与专业差异明显的结果不一致[26];但是,也有研究认为,目前男女生混班教学,学生接受教育并无性别差异[33]。可能是因为社会进步、女性地位提升,性别差异在逐渐缩小,社会不因性别差异而忽略或剥夺其受教育的权利。同时,这与目前提倡性别教育也有一定关系,理想的双性化的教育不像传统单性化教育使男、女性的差异扩大,也不会使差异趋于消失[34]。同样,大学培养的是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学校课程设置主修专业和辅修专业[35],大学生不再受高考单一的文理分科限制,高校提倡文理兼修,高考专业对获得感的影响不明显。

另外,民族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获得感正相关,与前人研究一致[36]。

(三)提高民族院校大学生获得感的思考与建议

1.加强民族团结心理培育,促进多元文化交流。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学生,对民族和民族文化是比较敏感的。大多数汉族学生来自外省,长期生存在以汉族文化为主流的环境中,来到民族院校后对民族关系的处理显得较为被动[37]。民族团结心理具有认知、认同、导向功能[38],促进多民族学生共同团结进步、共同和谐发展是民族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39]。因此,提高民族院校大学生的获得感,需要加强民族团结心理的培育,促进民族院校各民族大学生之间的理解与包容,使其形成互帮互助的行为习惯。民族院校在开展少数民族传统节庆活动的同时,要加强汉族风俗习惯的宣传,促进各民族学生之间跨文化交流与交往。让各民族学生都感受到被尊重、被认同,快乐充实地度过大学生活。

2.提高生活满意度,增进主观幸福感。满意度是幸福感的重要体现,直接反映着民生提升的根本目的,获得感与满意度的增强是美好生活需要不断满足的必然要求[40]。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来自偏远的地区,生活、学习负担较重。国家要加大民族院校教育经费的投入,确保民族院校设置公平的奖助学金制度,奖励优秀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同时,公正对待汉族学生。民族院校在招生、教育教学等工作中,综合考虑不同民族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以及培养方案。另外,加强应届毕业生的管理工作,国家出台相应的毕业生补贴政策,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升学率;民族院校多开展就业、升学的指导工作,提供减压、降焦的心理辅导,确保应届毕业生顺利过渡到下一阶段。

3.保存文化基因,强化民族身份认同,建构国家认同感。文化基因指民族国家在生存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具有复制性特征的特定元素,在民族共同体中表现为对传统的遵从和代代相传,如共同的信仰、共同的价值观等,这些具有共同性的特定文化对内保证特定群体的凝聚力、向心力与认同感,对外确保与他民族文化交往时不被异质文化所同化[41]。中国是一个有着多元文化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应当弘扬各民族精粹,引导学生了解各民族文化及发展史,增强各民族学生对本民族身份的认同,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融,尤其是改善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困难的情况,使其更好地文化适应与融入[42];同时,通过传统节日、历史传说等共同记忆传达民族共同精神和性格,如国庆节、建党节等可强化公民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国家的认同。民族院校是培养各民族学生对国家认同的主基地,能持续提升学生的幸福感、认同感与获得感,使其更好地共享建设的成果。

[注释]

①吴明隆编著.SPSS统计应用实务问卷分析与应用统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10.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维度分数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分数的由来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把握物理难点,分数更上一步
……的近似分数的若干美妙性质
奇妙分数与特殊数列自动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