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明,周淑诺,冯 磊,苗 伟,盖宇鹏,曾 辉
(1.烟台市昆嵛山林场,山东 烟台 264112;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特色食用菌繁育与栽培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福建 福州 350014;3.鲁东大学农学院,山东 烟台 264025)
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胶东半岛腹地,整体呈低山丘陵地貌,属于湿润温冷气候。辖区内分布有全球面积最大的赤松林,是保存完好的天然分布中心[1-2]。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赤松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兼有部分经济林及阔叶林,整体森林覆盖率接近80%,主要树种为赤松、刺槐、麻栎,是山东省唯一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国家级保护区[2-4]。历经多次本底调查,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记录的高等植物超过1 000种,隶属于520属、157科,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4种,针对赤松林进行了深入的生态学研究[5-10]。
相比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详实的植物资源本底数据,其大型真菌的数量及分布极不清晰。根据现有的文献,保护区大型真菌仅有3篇报道,分别为2002年赵遵田等[1]发表的《山东昆嵛山大型真菌调查研究》、2011年赵江贺等[2]发表的《山东昆嵛山大型食(药)用真菌资源调查》及2007年杨占涛等[3]发表的《山东昆嵛山药用真菌的初步调查研究》,共记载物种数量共计110种,不及泰山已知大型真菌物种数的1/2[11-18]。大型真菌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功能,基于对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利用、为森林健康和保护生物学提供科学依据的目的,2019年保护区开展了数次针对大型真菌采集的踏查研究,以期初步掌握保护区内大型真菌本底数据[19]。
根据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各类群子实体发生时间,选择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区域系统采集,进行大型真菌的种类、分布、生境、威胁因子等的调查,针对特殊及重要物种,依据其生物生态学特点选择相应的调查时间。为弥补野外调查的不足,通过对采集、利用真菌资源有经验的农户、当地有关技术人员和专家进行访问,走访当地市场,了解该地出产的和自由市场上出售的各种野生食用菌和药用菌情况。
野外采集标本时对物种进行原生态照片拍摄,记录担子体发生的生态环境、植被情况等。新鲜标本在完成野外记录后及时干燥并保存。详细记录新鲜担子体的外部形态特征,包括子实体各部分(菌柄、菌盖、菌褶、菌肉)的形态、颜色(变化)、质地、乳汁、气味等直观特征。
完成标本采集记录后,及时对标本进行干燥处理,35℃以下烘干,装入塑料袋中密封保存。
光学显微镜下,以5% KOH或水为浮载剂,用Melzer试剂(IKI)观察标本淀粉质反应或拟糊精反应,观察菌丝及子实层中担孢子、担子、子实层、囊状体、菌髓、菌柄囊状体、菌盖表皮等微观特征,结合文献确定种名,必要时进行分子鉴定。
自2019年6月开始,每月组织4人前往昆嵛山国家级保护区进行标本采集,同时结合访谈调查,截止到2019年10月共采集标本312份。
根据大型真菌对生境的要求及保护区气候状况,采集季节主要集中在6月~8月,取不同植被类型进行调查,如红松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落叶林等。部分子实体及其生境照片见图1,同时结合访谈,各样品鉴定结果见表1。
图1 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部分大型真菌生境照片Fig.1 Habitat photos of some macrofungi in Kunyu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如图1、表1所示,所采标本经显微观察及分子生物学研究后,共鉴定出包括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 (Basidiomycota) 共81种,隶属于42个属23个科。
表1 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物种统计Tab.1 Macrofungi species list of Kunyu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续表 1)
据统计分析显示,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共有23科,各科属种数量统计见表2。
表2 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科、属和种的数量统计Tab.2 Numbers of macrofungi species,genera,and Family in Kunyu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如表2所示,种数(包括种下等级)超过或等于5个种的科有5个,占该地区总科数的21.74%,种类均为担子菌,共有42种,占该地区全部种类的50.62%。
以出现的大型真菌种数大于或等于5种以上的科作为统计对象,其占比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优势科统计分析Tab.3 Statistic analysis of dominant family in Kunyu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如表3所示,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种类最多的科是Boletaceae,该科共包括11种,占该地区总种数的13.58%;其次为Amanitaceae和Agaricaceae,分别有9种,各占全部种类的11.11%;第4大科为Russulaceae,共有8种,占全部种数的9.88%;以上4个优势科包含的种数高达37种之多,占种类总数的45.68%,而该4个优势科仅占总科数的17.39%。除上述4大优势科以外,第5大优势科是Omphalotaceae,包括5种,占全部种类数的6.17%。
统计分析显示,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共有42个属,其优势属占比统计结果见表4。
表4 保护区大型真菌优势属统计分析Tab.4 Statistic analysis of dominant genera in Kunyushan National Nature
如表4所示,种数(包括种下等级)超过或等于3个种的属有9个,占该地区总属数的21.43%,种类均为担子菌,共有种数43种,占该地区全部种类的53.1%。物种数量最多的优势属为鹅膏属(A-manita),共有9个物种,占该地区全部种数的11.11%。物种数量排名第二的属为红菇属(Russula),共有7个物种,占该地区全部种数的8.64%。第三大属为蘑菇属(Agaricus),共有6种,占该地区全部种数的7.41%。以上3个优势属包含的种数高达22种,占该地区全部种数的27.16%,表中所列9个优势属均为世界性分布属。
通过一年的调查,初步揭示了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大型真菌构成,现有的样线样本显示共有81种大型真菌,其中不乏与人类关系密切的食用菌、药用菌及菌根菌,在保护区持续进行大型真菌本底调查工作基础上,未来将发现更多的物种分布,为科学评价保护区乃至胶东半岛大型真菌资源及分布提供基础资料。在调查过程中,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有大量的灵芝分布,由于发生地多在保护区内,资源得以有效保护。随着对保护区内食用菌、药用菌、毒菌资源的的深入调查和认识,保护区与属地政府应协调配合,加强护林人员专业素质、责任意识,并对采集以及收购过程积极参与,尽早制定出科学的管理办法,避免因大量的掠夺式采集造成产量下降和枯竭。真菌资源因与林型、营养条件、温湿度等生境条件直接相关,同时兼具再生性等特点,在保护工作中应考虑到生境保护及可能的林相结构被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