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广远,周君,陈炳荣,沈彬,肖卫星,周海军
(嘉兴市中医医院 普外科,浙江 嘉兴 314000)
腹腔引流管是腹部外科常用的装置,术中根据情况留置,一方面可以将手术创面渗出液引流出体外,避免术区积液及感染;另一方面可以早期发现腹腔出血、胃肠道漏、胰漏等。19世纪末Sims首先在妇科手术中应用引流管,发展至今已有100 多年的历史,虽然有部分医师认为腹腔引流管有增加腹腔感染的风险,但是经过100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腹腔引流管仍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当然,引流管放置不是绝对安全,引流管放置时间过长或位置不当等原因,在拔除引流管时会发生一定的临床并发症,如困难性拔管、腹腔出血、引流管断裂、胆漏、皮肤瘘管形成及大网膜疝等。嘉兴市中医医院普外科2015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共处理拔管相关并发症28例,均顺利康复出院,现将诊治情况分析报道如下,并结合相关临床研究探讨预防措施。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嘉兴市中医医院普外科1 189例行腹部手术并放置腹腔引流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包括开腹和腹腔镜手术,涉及肝胆胰脾手术、阑尾切除术、胆囊切除术及胃肠道手术等。手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的患者,引流管类型主要选用硅胶和乳胶两种,均采用外接引流袋或负压球的封闭引流。共有28例患者出现拔管并发症,主要为困难性拔管、腹腔出血、引流管断裂、胆漏、皮肤瘘管形成及大网膜疝,具体见表1。
1.2.1 困难性拔管:多因引流管周围粘连引起,若强行拔管,可能引起患者剧烈腹痛、腹腔出血、大网膜损伤、肠管损伤等。因此常采用边旋转边退管,改变体位,管腔注射生理盐水或石蜡油以达到松解引流管周围粘连的效果,分次分段拔出。拔出后观察患者腹痛及切口渗血情况,必要时行腹部CT或彩超检查,了解腹腔有无出血等。
1.2.2 腹腔出血:多因拔管时牵拉引起手术创面或大网膜血管撕裂出血,少量出血应用止血药物或压迫即可止血;若出血量大,需心电监护,补液止血,行腹部CT或彩超检查,必要时再次手术止血治疗,情况紧急需急诊手术。
1.2.3 引流管断裂:拔管时引流管断裂偶有发生(图1),通常难以预料,多因引流管粘连,或术中侧孔修剪过大引起,一旦发现,均需再次手术将残端取出,以免术后出现反复腹痛,包裹性囊肿甚至脓肿,引起医疗纠纷。
表1 腹部手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患者的一般资料
1.2.4 胆漏:在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中,胆总管开口处常放置T管并缝线固定,在拔出腹腔引流管时,若引流管牵拉导致T管缝线撕脱,因胆总管内胆汁压力较高,可出现胆漏。治疗需加强抗炎,营养支持,腹腔穿刺引流,T管接负压以减轻胆道压力。待患者各症状减轻、病情稳定后行T管造影,确认T管两臂,若均在胆总管内,则继续保守治疗,否则可能需再次手术。
1.2.5 皮肤瘘管:患者营养差,切口感染,愈合不佳,引流管拔除后腹腔和外界相通,腹壁缺损难以愈合,形成瘘管,治疗需加强更换敷料、营养支持、抗感染,均能痊愈。
1.2.6 大网膜疝:较常见,特别是下腹部手术,如阑尾炎手术、肠道手术,原因为拔除引流管时,嵌顿在引流管侧孔中的大网膜被一并拖出的结果,少量大网膜轻轻回纳即可,若大网膜出血,适当拖出部分网膜,丝线结扎止血后回纳,均无大碍,不影响患者恢复。
本组资料共收集了1 189例留置腹腔引流管的患者,28例患者在拔管过程中出现相关并发症。(1)困难性拔管5例:采用边旋转边退管、改变体位、管腔注射生理盐水或石蜡油以达到松解引流管周围粘连的目的,经反复尝试均顺利拔出。(2)腹腔出血5例:经再次手术止血治疗痊愈。(3)引流管断裂3例:经再次手术取出残端。(4)T管固定线脱落胆漏2例:其中1 例患者腹痛剧烈,伴发热,查CT可提示肝周脾周大量积液,2例均行腹腔穿刺引流保守治疗后康复(图2~4)。(5)皮肤瘘管形成3例:病程长,治疗后缓慢愈合。(6)大网膜疝10例:部分轻轻回纳即可,合并网膜出血时用丝线结扎大网膜回纳腹腔。各并发症经处理均取得了良好治疗效果。
图1 CT:引流管断裂
图2 CT:胆漏腹腔引流管置管前
图3 CT:胆漏腹腔引流管置管后
图4 胆漏拔T管前造影
如何减少腹腔引流管拔管相关并发症,关键在于预防,笔者总结措施如下。
腹腔引流管的放置,分为预防性和治疗性两种[1]。预防性引流如胃肠道、胆囊、阑尾切除术及腹部创伤术后等,其目的是防止腹腔积液,减少腹腔感染,同时可早发现术后活动性出血、胆漏、肠漏等,便于术后早期处理。治疗性引流如肝脓肿、阑尾脓肿等,需引流脓液,其他治疗性引流如胆道手术中的T管引流及胃肠造口管等。临床工作者对于部分预防性引流的必要性有较大争议,目前外科引流管的使用仍欠规范,引流管放置的指征、原则及术后的管理缺乏规范指导[2]。主刀医师需从实际出发,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引流管放置,以减少拔管并发症。魏勇等[3]发现化脓性阑尾炎术后不放置引流管,不增加腹腔脓肿几率,且可减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近年加速康复外科的兴起,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后不放置引流管患者VAS疼痛评分低、术后镇痛药使用剂量小,有利于恢复[4-5]。Oshikiri T等[6]在一项随机对照研究中发现,在行McKeown食管切除术时,无论是否放置引流管,吻合口漏的发生率没有区别,放置引流管反而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以往需常规放置引流管的手术,可不放置引流管,治疗效果并无差异。
理想的腹腔引流管特点为质软易弯曲,表面光滑易拔除,不易瘪陷,对组织刺激小,不易变质、堵塞、断裂[2]。合理选择单腔和双腔引流管,单腔引流管缺乏冲洗功能,易堵,但柔软顺应性好,管腔细,患者痛苦小。双腔引流管不易堵塞,可持续冲洗,腹腔深处可选用,但管腔粗,患者痛苦较明显,易与周围组织粘连,不易拔出。另外,若自制引流管,应注意侧孔制作应小而密,尖端剪取鱼嘴样凹陷,防止柔软组织堵塞,保证充分引流。
腹腔引流管的放置主要包括置管位置、置管时间、通畅引流三个方面。腹腔引流管位置的选择原则为低位及捷径,引流管应放于手术部位或病灶部位下方,且是距离腹壁最短通路,若引流管位置不当,术后引流不畅,可能引起术后腹腔感染。Guo等[7]主张通过腹腔内固定,将引流管的腹膜内部分保持在适当的位置,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腹腔引流管的置管时间根据引流量和辅助检查来决定,小创面如胆囊、阑尾手术,本院的操作方法是引流量少于10 mL,彩超复查未见腹腔积液则考虑拔管;较大的手术如胃肠道手术,肝脾胰手术通常置管不宜超过一周,过早或过晚拔管均不适宜。有报道称过晚拔管的引流管内见增生的肉芽组织,拔除时可引起出血[8]。位置恰当、通畅引流、尽早拔管,可收获最佳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外科医师应根据手术具体情况,减少不必要的置管;如需要,应选择合适的引流管,位置恰当、通畅引流、尽早拔管,这样可减少置管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