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仪, 罗荣华, 王其和
(1. 惠州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 广东 惠州 516007; 2. 南京晓庄学院 文学院, 江苏 南京 211171;3. 山东师范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14)
教育技术对汉语教学的影响越来越大,作用也越来越凸显[1],而在教育技术的各领域中,互联网的作用更是举足轻重。《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相关数据显示,21世纪初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缓慢,互联网教育网站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而从事汉语国际教育及中华文化推广的对外汉语教学专业于1983年才正式设立,理论及人才储备薄弱,故而此阶段面向国内外汉语学习者的专业化汉语学习网站尚未萌芽。近年来,学者们开始关注基于互联网的汉语国际教育研究,认为相比传统课堂教学,网络化教学具有跨时空、资源丰富、实时交互等优势,并提出基于网络环境下汉语教学网站设计、网络教师观念等方面的构想和思考[2]。
“互联网+”是升级版的互联网,是更加智慧化的互联网,可以跨空间,同步利用多媒体进行各种要素的信息传播与交流[3]。一方面,在教育技术层面,随着互联网与各领域的交互发展,“互联网+教育新生态系统”应运而生,另一方面在学科理论与实践的建设层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经过30余年的发展已渐趋完善。近年来,基于互联网背景的汉语网络教学平台研究及建设再度受到关注,主要集中在互联网技术在汉语教学的应用、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及运用等[4],但是相关的研究和讨论多集中在开发教学平台、挖掘教学资源服务外国学员便于其学习汉语等方面,而并未将平台资源很好的用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中。通过考察目前规模较大的4家汉语在线教学平台发现,这些汉语在线教学平台大部分把精力重点放在学习者上,不断推广海量的汉语知识和增值服务给学习者,却忽略了施教。一是缺乏统一的体制培训施教者,从而造成网站教师流动性过大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源长期稳定性。二是大量的教学录屏材料没有进行很好的分类和编辑,造成了资源的浪费。X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敏锐地发觉了加强施教者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将教学平台的建设与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联系起来,让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真正投身专业的实训项目中,使教学能力得到提升。无疑,在当前大数据日趋成熟的背景下,提高教学效果,探求在线互动教学中学习者学习效果及施教者的关系是优化教学平台的重要参考点。
专业定位模糊,课程体系不合理是目前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5],在很多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中,文科类专业的定位一直是困扰教学管理者和专业教师的难题,而汉语国际教育因学生对口就业难也成为文科类专业中难以进行精准定位的一个专业。就业服务体系的未成熟导致专业定位的模糊,从而也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过程,各高校在此变化的格局中只能不断地探索有地方特色或院校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仍存在“保持传统理性主义教学模式,忽视实践教学”的情况,具体而言,就是注重培养和强化汉语、外语、汉语国际教育概论等基础知识,而没有全面地把能有效提升学生教学技能的方法引入课程中去,难以形成与提升学生实践教学能力相匹配的人才培养模式。部分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培养目标、课程体系都比较完善,而实践教学在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方面还不够明确,学分、学时所占比例偏少。另外,缺乏足够的教学对象供本专业本科生进行教学实践。此种教学体系和模式所导致的结果往往是在学生毕业时虽然掌握了丰富的汉语教学本体知识及理论,外语功底也很扎实,但在就业第一关,即试讲时面对完全不懂汉语的外国学员无从下手。教学实践能力的缺失将直接影响其就业前景。
近年来,各高校在探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概括起来,有以下4种不同路径:①从不同背景的探索,如从“旅游+”新时代、全域旅游与新丝路背景(桂林旅游学院),从“一带一路”背景(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②从不同面向的探索,如面向东盟(广西师范学院),面向泰国(百色学院);③从不同导向的探索,以“双向发展”为导向(河北北方学院),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西安思源学院);④从不同内涵的探索,如“汉语言文化基础+跨文化交际能力+课堂教学能力”(青岛滨海学院),“知识体系、能力体系和综合素质体系”(西安翻译学院),“汉语+中国传统文化”(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下面以地方性高校S学院为例,就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下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展开探讨。
在现有办学能力和相关条件的限制下,为了打开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局面,S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从赴兄弟院校观摩学习,到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再到与对口企业对接,使校企协同育人的工作得以不断推进。
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企业及兄弟院校的观摩学习是关键性的第一步。了解到在江西和福建有数所高校为启动“线上汉语教学实践项目”建设了专门的实训室,而且组织学生开展汉语教学实践,S学院于2018年开展了两次观摩学习活动。一是前往X公司及福建某大学进行考察交流,重点了解公司在线汉语教学平台的建设及其在全国高校中的推广应用情况,观摩该大学汉语教学实训室,并了解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情况,对校企协同的各个关键问题及实践项目的运行情况作了较为全面的考察。二是到江西某学院考察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情况,重点了解其在实践教学模式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的做法,即《跨境线上汉语教学与实践》课程建设的背景、实施过程、取得的成效和目前遇到的问题,并观摩前期学生在线汉语教学的情况。在学习与交流结束后,专业教师和企业导师展开数次研讨,结合学院自身的情况,制订可行的实践项目推行方案。
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的修订是基础。从2015—2019年, S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经历了上百次的修改和多次讨论,最终形成了3个修订版(即2016版,2018版,2019版人才培养方案)。在修订过程中,除了参考毕业生和在校生的调查意见、任课教师建议、兄弟院校交流所得,更全面梳理了学生在以往的教学实践和实训中所反映出来的普遍性问题(如本体知识欠缺、普通话不标准、英语听说能力欠佳),针对学生的短板, 一次次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例如:2019版的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限选课模板中增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学技能培训》(由校内专业教师指导), 在实践平台增设《线上汉语教学与实践》(由校内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这两门实践学时比重大的课程开设在第5、第6学期。其设置思路是: 在大三,学生已积累了两年的汉语本体知识和教学理论知识, 迫切地想在实践中去检验, 课堂上专业教师传授了很多不同的教学方法、介绍了不同的教学环节和课堂事件的处理案例, 但这些方法和案例都是静态的, 只有投身于课堂中, 面对各种国籍不同水平的教学对象,碰撞出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 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才会在动态变化的教学情境处理中得到补充和提高。 这个设置思路是在两三年的摸索中总结出来的。不把实践教学纳入大四的毕业实习来开展, 其原因有两个: 一是该校教务处实习制度的限制, 线上教学实践目前还不能定义为毕业实习; 二是如果把实践教学放在大四, 学生会由于找工作的压力而不能集中精力参与,时间也不充分。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近年来很多高校改革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但要提高新建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在准确办学定位的前提下,完善教学实践环节[6]。汉语国际教育正是一个应用型专业,实践教学在培养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但在地方性院校,实践教学却面临窘境。究其原因,一是教育理念与模式的缺乏,实践教学长期处于摸索经验的状态;二是教育管理机制问题,要进行实践教学,必须要有教学对象即外国留学生,但招收有留学生的学院或部门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一般不轻易让实习的本科生走上讲台。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地方高校,虽然开设了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但并未招收留学生。这样一来,专业的实习实践教学环节就面临很大的困难;三是投入机制问题,政府和社会对高校实践教学基地的支持力度不够。因此,只靠学校本身的力量,应用型人才培养很难落到实处。而在依托社会资源办教育的大趋势下,通过校企联动,依托企业平台容量大、多样化优势,可以缓解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资源匮乏的困境。
2015年开始,S学院与X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利用X公司开发的汉语在线互动教学平台,进行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改革。此项目经历了从前期培育组建到正式成立“汉语教学与国际传播协同育人平台”,再到准备建立常态和长效的交流机制,申请建设本专业教学实践活动基地的过程,取得了部分成效,也遇到了一些现实的困难。
前期培育组建阶段历时两年。从2015年校企双方通过校企合作框架协议起至2017年,期间于2016年暑期开展了“启航班”在线汉语教学短期实践项目,参加实践项目的2014级学生在项目导师的带领下,均完成了10学时以上的在线教学,获得了一定的教学经验。2017年,校企双方共同组织2014级学生参加第2届全国汉语国际教育教学技能大赛,赛前,双方导师从教学技能、应变能力等方面给参赛学生进行了指导。最终,S学院代表队获得全国一等奖,协同育人的优势突显,效果初现。2017—2019年为协同育人平台的正式运作期。“汉语教学与国际传播协同育人平台”成功立项,获得了经费支持,在平台的支持下,根据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展了大量的实践教学活动。2019年起,协同育人工作进入总结期,专业教师一方面指导学生根据前期的实践成果及大量的一手资料和教学录屏,撰写实证研究论文,一方面着手筹建“汉语教学与国际传播实训室”,拟通过专门的实训室进一步提升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线上汉语教学实践项目是S学院人才培养创新与改革模式的重头戏。2019年做了大量铺垫工作后,于春季和秋季进行了两期的线上汉语教学实践项目。两期的实践项目中,参与学生共有108人,分36个小组进行,参与学生完成的课件为389份,撰写的教案为401份,并提交了108份实习心得。
两次实践项目都组织了线上集中培训,第1次的培训内容为角色分工与状态准备、与外国学员的沟通技巧、外国学员的汉语水平测试表填写、跨文化交际注意事项、网络安全教育;第2次培训内容为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设计及课堂设计步骤、试听课的准备及注意事项、教学常见问题及注意点;第3次培训内容为在线教学案例分析和教学技巧分享,包括教学状态调整、教学案例分析、教学语言与辅助语言运用案例及注意点、课堂管理与疑难问题处理等;第4次培训内容更加细化,包括汉字教学案例分析及技巧、HSK考试辅导教学案例分析及技巧,以及文化教学与跨文化交际案例及注意点等。结合鲜活具体的教学案例,为参与实践项目的学生提供指导和建议。除了4次集中培训外,负责本次实践项目的班主任全程跟进,针对每个小组的具体问题进行跟踪指导。对于学生而言,完整的实践环节包括前期与外国学员沟通交流、教案设计、课件制作、汉语水平测试,中期一对一实时互动线上教学活动,后期填写并提交教学记录表和实践心得等相关材料。
协同育人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成效如何?与传统育人方式相比,有没有进步?为了检验育人效果,本研究采取了数据对比的方式进行分析(见表1)。
表1 分析数据类属编码表
(1) 数据收集。传统育人模式下,由于学校没有留学生,历年来S学院教师只能尽量挖掘本校的外教作为教学对象,让全班同学分小组为其上课。通常把全班分成12个小组,每个小组两三个人,每个小组有两节课(共90分钟)的授课机会,小组内的分工自行商定,一个学期的授课结束后,每个同学要写一篇实践教学心得体会。
协同育人模式下,全班同样分成若干小组,但每组固定3名成员,角色基本固定为主讲、课程顾问、助教,每组有10次课的线上授课机会,项目结束后,同样要求每个同学写一篇实践教学心得体会。
而用以对比分析的数据就是学生所写的心得体会,2018年1月收集到2016级学生的36份心得体会(传统育人模式),2020年1月集收到2018级学生的36份心得体会(协同育人模式),共收集到报告72份,约77 125字。
(2) 数据标注。本次对效果的研究主要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首先对收集到的72份报告进行第一遍研究性阅读,同时提取对比点,形成初步的数据类属编码表。然后再进行第二遍的标注性阅读,进一步完善类属编码表,并适当标注。最后进行第三遍阅读,进行全面标注及分析。
(3) 结果分析。通过对数据的标注和对比分析,发现以下情况:
第一,不同育人模式下,学生撰写实践教学体会的描述视角存在差异。在协同育人模式下,学生更多地采用亲历者视角去写作心得,而传统育人模式下,学生很少采取亲历者视角,采取亲历者视角写作的大多为上台讲课的。而且从行文可见,在协同模式下,学生进入实践教学角色后,角色认知意识很强,在标注性阅读中发现大量这类表述:“作为主讲,我感到”,“我提出了让我担任课程顾问这一职位”,“我的任务是助教”。角色认识意识增强带来的是学生更主动地投入实践教学,在参与过程中有更多自发、主动地思考和行动调整,且与后面的评价能力对比形成两组数据的正相关关系。
第二,不同育人模式下,描述主题同中有异。共同的特点是学生们都非常注重对教学过程和教师素质及行为的分析,分析得很细致,包括导入、语法点选取、练习设置、道具、提问、板书、突发状况、普通话发音、音量控制、语速、外语运用等,大都用较专业的术语去阐述。但在协同育人模式下,学生们的分析视野更广,尤为突出的是对教学对象的分析和对团队分工的描述及团队合作精神的感悟。相较于传统模式,协同模式下所接触的教学对象非常广泛,国别、职业、教育背景等非常多样化,这对学生是一个很好的考察。所以,学生们对教学对象的分析非常具体,从教学对象的学习背景及经历、学习目标、学习需求,到学习动机、学习风格、学习兴趣等都进行了挖掘,有的还很深入,会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不断调整教学方案。例如:
我所教授的对象是一位来自以色列的希伯来语母语者——尤金。他曾经在中国青岛留学一年,学习汉语长达3年,现工作居住在中国深圳,是高级水平的汉语学习者。通过交流接触,我发现他学习汉语的目标与动机非常明确,且有极强的自我学习能力与明确性的知识定位。如果我所准备的内容他认为对自身无用,他便不会浪费时间学习,直接向我表达跳过这部分的内容。因此,我在每次备课过程中都会就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与时效性做出专业的判断与取舍。严格把控课文篇幅与难易度,每一个知识点的设计都经过多篇论文阅读考证,查询参考资料文献,以确保准确性。
另外,就是关于团队分工。因为在协同育人模式下,每一个人的角色任务都很清晰,角色任务彼此之间的关联非常密切,因此在学生的报告中,普遍描述了团队分工从最初的状况百出再到不断融合。例如:
我们经常交流自己的想法,整个合作的氛围是友好的、轻松的,这是一个很好的合作基础。我们一共有十节课,小组间的合作越来越默契,每一次课都可以见证我们一点一滴的进步,我们在实践期间及时沟通、反馈,互相交流,尽可能地不出现信息断层。
第三,关于评价和反思能力,纵观传统模式下的心得报告,作为专业指导教师看到的都是烂熟于心的观点,因为每次实践课后都会进行点评,结合实践课中出现的问题阐释自己认同的教学原理和原则,所以在心得报告中,学生们都是吸收指导老师的观点并重述,缺乏自我思考。但在协同模式下的心得报告中有很多自主、自发的探索和鲜活的评价。例如:
我们的网络实践始终贯彻人本主义的教学思想,以学生为中心,抓住学生感兴趣的领域寻找话题,了解学生更期望学习的模块重点教学,寻找到学生的薄弱知识进行纠正,这种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在实际操作中的运用也正是我们未来需要更加注意培养的,特别是在对外汉语一对一教学这种人本主义教学法的培育沃土上。
有的学生在报告中更是分享了自己通过回看录屏进行自我反思的经历,例如:
这4节课让我清晰地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包括口语交流和部分知识点的解析,在教学中也没有做到很好地将知识点进行拓展,有过分依赖ppt和英语的现象,通过回看自己的教学录屏,我也发现了自己在授课过程中暴露的问题,今后我会有意识地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和解决。
可见,在协同育人模式下,学生的参与性、自主性得到较大程度的激发,主人翁意识更强。
(4) 项目班主任的观察。除此之外,根据项目班主任的全程跟踪观察发现:学生们对教师角色的认知发生积极向好的转变。具体表现为:参与实践初期大多衣着随意,举止表情过于夸张;过于迁就外国学员,放低自己;不自信,上课过于紧张胆怯;态度懒散,主动性不强。而参与实践的后期衣着更加得体,举止更加大方;上课不卑不亢,从容应对;能更好地掌控课堂节奏,进行自我调节;更加认真地对待每一节课,努力完成实践任务。
在目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面临诸多困境的情况下,出现了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如“区域化”学说,它主要指根据自己的特色进行人才的对口培养,可以根据地缘优势、语言优势等来针对不同的汉语学习者[7]。而研究者尝试依托“互联网+”的优势,以“实践性”为核心创新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未来仍面临一些问题:一是与企业合作须有项目依托,在学校项目有限的情况下,合作会因项目结题而中断,与技术企业的常态和长效的合作机制仍未建立;二是学生在参与项目时遇到的最大硬件问题是网络环境不稳定,教学环境受干扰。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建立专门的实训室,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教学平台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