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斌 黄瑶 梁和成
摘 要:高校声像档案具有独特而良好的文化育人功能。文章在多维度分析高校声像档案保护与利用之紧迫性、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基础上,从声像档案抢救性修复保护和数字化转存入手,对高校声像档案文化育人功能的实现途径进行了有效探索,为高校立德树人中心工作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声像档案;文化育人;档案利用;修复保护;跨界合作
高校声像档案是对学校重大活动、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鲜活、直观、形象的历史记录,在实现文化育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近年来,中国地质大学档案馆高度重视声像档案的抢救、保护、开发与利用工作,对高校声像档案文化育人功能实现途径进行了积极探索。
高校声像档案因其原生性、直观性和生动性等特点,在实现文化育人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声像档案是高校历史文化的直观传承者
高校声像档案是学校重大活动、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等的直接记录。随着现代高等院校规模不断壮大,校园景观和校园环境随时代变迁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都可以通过照片、影像等声像档案来“还原”,成为师生感知历史厚重感、理解学校发展历史、传承学校底蕴的重要依托。将这种最鲜活、最有说服力的声像档案呈现在师生面前,可以有效提升师生的归属感、认同感,增强高校的文化凝聚力。
2.声像档案是高校精神文化的情感激发者
高校声像档案因其直观性、原始性和生动性等特点,可以通过强大的现场感染力和现实感召力,激发师生爱国爱校情感。2020年9月12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我的学生时代》节目,以“向苦而歌”为题讲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原校长殷鸿福学生时代和执教生涯的往事,老一辈学者从严治学的精神深深感染了观众。充分利用这类声像档案,可以营造一定的精神文化氛围,勉励师生坚持不懈地学习、工作与奋斗,从而达到文化认同和立德树人目的。
3.声像档案是高校人文教育的精神传播者
声像档案直接记录师生校园文化生活各种细节、再现师生教学相长的时代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人文教育资源,可以通过文艺创作等形式转化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师生在校园文化活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和校史校情教育,缅怀历史、珍惜当下、启迪未来,达到文化育人目的。
4.声像档案是高校形象的品牌塑造者
树名师、推名人、创名校是高校塑造文化品牌、提升招生工作质量、扩大社会影响力的重要举措。而树名师、推名人、创名校等宣传推广活动需要档案材料做支撑,尤其是声像档案,能对宣传办学成绩起到“现身说法”作用。
1.高校声像档案保护的紧迫性
目前大多数高校档案工作或多或少仍存在下列问题:
(1)“重文书、轻声像”现象较普遍。很多高校仍然更看重对文书档案、教学档案等的收集、归档,对声像档案价值认识不足,导致声像档案归档率不高、馆藏占比较少。
(2)声像档案保管分散,集中归档率不高。学校声像档案大多散落在各个部门,远没有做到应收尽收、应归尽归,许多珍贵声像档案严重流失。
(3)相关设备技术老旧,声像档案面临抢救修复的难题。高校声像档案抢救修复工作开展较为滞后,或因设备技术陈旧而进展缓慢、数字化转存质量不高。
(4)声像档案数字化程度较低,制约了开发利用工作。由于档案管理部门缺乏现代化数字加工设备,未能充分使用数字化方式归档,使得声像档案即使能按时归档保存,也无法充分发挥其价值。
2.高校声像档案开发利用的可行性
2020年6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下简称“新《档案法》”),专门新增“档案信息化建设”章节,明确提出要“将档案信息化纳入信息化发展规划,保障电子档案、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成果等档案数字资源的安全保存和有效利用”。声像档案的数字化,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内容。
新《档案法》还对档案的开发利用提出了两点明确要求:一是进一步为档案的开放和利用提供便利条件,二是鼓励档案馆充分发挥文化教育功能。新《档案法》明确提出,档案馆可以与博物馆等文化单位相互交换重复件、复制件或者目录,联合举办展览,共同研究、编辑出版有关史料。这为高校档案馆寻求与相关文化单位跨界合作,开发利用声像档案,充分发挥声像档案文化育人功能提供了法律依据。
3.高校声像档案保护与利用的现实性
高校档案馆普遍缺乏声像转化修复等专业技术人才,短期内也不可能大批更新声像档案保护与修复设备及技术手段。借助专业的声像档案修复技术公司,一方面可以解决声像档案抢救性保护修复难题;另一方面,专业公司业务范围广泛、管理理念靠前,积累了大量工作经验,可以给予业务指导,弥补高校档案馆在声像档案保护利用方面的短板。因此,借用第三方力量,帮助完成相关工作,是更加现实的选择。
为充分挖掘声像档案文化育人功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综合分析声像档案保护与利用的紧迫性、可行性和现实性的基础上,中国地质大学档案馆与江苏华夏电影胶片修复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夏胶片电影”)合作,从声像档案修复及信息化转存、声像档案规范化保管保护、发挥声像档案集聚效应和开发衍生文化产品等方面着手,对声像档案文化育人功能的实现途径进行了积极探索。
1.对声像档案进行抢救性修复保护与高质量数字化转存
对声像档案进行抢救性修复保护和数字化转存,是高校声像档案实现文化育人功能的前提条件。中国地质大学历史遗留一批教学科研、新闻素材等珍贵影像资料录像带,但在当今数字化信息时代,传统的模拟信号数据早已淘汰。為充分发挥这批声像档案的文化育人功能,必须对其进行数字化转存,实现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化。在学校大力支持下,2019年,档案馆启动了第一批录像带的数字化转存项目,由华夏胶片电影完成声像档案的数字化转存技术工作,一期覆盖4201盒包含7种不同规格的录像带,并完成了相关数据的采集、整理工作;2020年,完成二期2629盒录像带的数字化处理工作。
这两批声像档案的数字化转存,让无声的档案记忆变成了有血有肉、有形有声的典藏,为接下来的开发与利用创造了条件。
2.以专业性规范声像档案保管保护工作
对声像档案开展规范化数据管理和生命周期性保护工作,实现珍贵档案的二次利用及利用价值最大化,是确保声像档案长期发挥文化育人功能的关键。在对声像档案抢救性修复和数字化转存工作中,华夏胶片电影依托其技术基础为档案馆声像档案保管保护工作提供专业的业务指导,包括声像档案面临的介质老化问题,如录音录像彩带扭曲、粘连、磁粉脱落,光盘发生形变、记录层退化和盘基遭到腐蚀,电影胶片乙酸化,照片发黄、褪色等;读取设备淘汰损坏后,无法进行档案信息有效读取;相关技术手段被替代,导致设备和载体修复更加困难等问题。同时,通过行业先进管理理念,帮助提供声像档案保护环境技术参数,建立相关保护工作标准及规范,延长声像档案保存寿命和开发利用周期。双方在默契合作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技术培训与咨询工作领域合作,筹划联合开展声像档案价值与利用、声像档案保存方法及技术构成等方面业务培训。
通过专业化、规范化的保管保护,逐步建立声像档案数字化管理平台,让零散的声像档案信息得到集中保管、科学保护,为声像档案价值实现与拓展创造良好条件。
3.发挥声像档案资源集聚效应,深化文化育人功能
发挥声像档案资源集聚效应,将学校发展置于时代环境和国家发展战略中,将校史教育与“四史教育”相结合,是深化文化育人功能的有效方法。
华夏胶片电影依托强大的资源获取网络和海量的馆藏资源,为中国地质大学档案馆提供丰富的“五史”教育资源,即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中国地质大学校史,让师生在学习理解“四史”中更好地品味校史。例如,2019年11月,华夏胶片电影向中国地质大学档案馆捐赠该公司收藏的1965年版《年青的一代》电影胶片,因其讲述了地质工作者“地质报国、甘于奉献”的精神,不仅是绝佳的“四史”教育资源,也是中国地质大学开展校史校情教育的绝佳资源。这部影片的主题曲《勘探队员之歌》,是中国地质大学校歌,是地大人的情感标识。这件声像档案已成为具有重大收藏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校史史料。在新生入学时播放这件声像档案,可以让学生在了解新中国史和社会主义建设史的同时,更好地理解校史和地质工作,引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4.打造校史文化和校本资源开发服务平台
充分利用声像档案打造校本资源开发服务平台,是高校声像档案实现文化育人功能的长久之计。档案馆在对声像档案进行数字化转存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声像档案开发与利用工作。
一是及时将应归档的声像档案全部通过数字化处理手段转录转存,同步启动声像档案目录编制工作和声像档案资源数字化检索工作,将声像档案保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便利。
二是将声像档案作为陈列展览的重要表现手法,充分运用到中国地质大学校史馆建设工作中。档案馆将充分利用声像档案资料讲述时代背后的故事,“让声像档案来说话,让历史来发声”,把校史馆的声像档案变成师生的校史馆记忆,实现历史知识和文化育人的有机统一。
三是开发声像档案衍生文化产品,打造校本资源开发服务重要平台。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充分发掘声像档案资源,通过后期音视频编辑与制作,形成学校办学纪录片、文化教育片、地大故事片、地大70周年办学成果图集等电子资料,打造系列文化产品,建成校史文化和校本资源开发服务重要平台,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丰富的资源。
为充分挖掘声像档案文化育人功能,中国地质大学档案馆与华夏胶片电影实施跨界合作,对声像档案的文化育人功能实现途径进行了探索,为高校立德树人中心工作提供了实践借鉴。随着国家将档案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电子档案管理和利用进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高校声像档案将越来越被重视,文化育人功能将被充分挖潜,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宝贵财富。
注释与参考文献
[1]刘迎春,覃吉宣.高校校史声像档案利用探讨[J].档案学研究,2017(S2):113-115.
[2]汪倩秋,王澤华,刘顺,胡以高.论高校声像、实物档案的开发与利用——以河海大学校史馆为例[J].档案与建设,2016(3):34-36.
[3]孔凡俊,孔磊华.高校声像档案管理工作漫谈[J].档案学研究,2005(2):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