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洛社老街”文化传承视角下的游戏项目研究

2021-05-07 03:14韩月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老街古镇评价

韩月

洛社老街位于具有1600余年的江南名镇——洛社古镇,镇上有著名的京杭大运河、王羲之洗砚池、洛社大桥、菩提仙境,具有深厚丰富的文化底蕴,这为我园进行本土化游戏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与素材。在江苏省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背景下,我园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导,以传承洛社老街文化为载体,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从儿童本位出发,将洛社老街特色文化与幼儿游戏进行科学紧密的结合,从动态开发老街游戏环境、理性架构老街游戏策略、深度评价老街游戏效应三方面开发了“洛社老街”文化传承视角下的游戏项目研究。

一、基于儿童视角,动态开发老街游戏环境

环境是一种无声的力量,开发适宜的老街游戏环境成为我园实施“洛社老街”游戏项目研究的关键。我园位于洛社镇老街区,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深厚丰富的文化底蕴,为我园本土化游戏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与素材。为此,我园立足于洛社老街的文化特色,从儿童视角出发,将老街本土特色文化与幼儿游戏有效结合,将老街元素有效融入幼儿园室内外游戏环境的创设之中。

(一)创设老街文化浸润下的户外游戏环境

基于老街本土化游戏开发的要求,需要打造一个幼儿喜欢且具有古镇老街韵味的园舍环境,为此,我们打通班级与班级之间的界限,打通室内与室外的壁垒,和幼儿一起规划他们心中的“洛社老街”。我们将教学楼后面的草坪开发成幼儿心中的“洛社老街”,根据幼儿的意愿与老街店铺的原型,在草坪的各个角落里相继衍生出若干个活动场所,如老街茶馆、钟表店、洛社老戏台、老街扇铺、老街成衣铺、王家鞋铺、青春照相馆、聚草堂中医馆等。

(二)开发老街文化浸润下的室内游戏环境

我园采用整合式、体验式的活动模式,充分利用廊道、角落,根据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延伸拓展老街主题活动内容。如教师与幼儿一起寻找“老街的美”,邀请家长参与“老街古物”收集活动。从小就生活在老街里的孩子,他们找来了各种各样“老街的美”,家长们也从老屋里翻出许多具有年代感的物品带到幼儿园,这些物品虽然有些破损,但仍能感受到老街手工艺者的精湛技艺,也让幼儿园的“老街”有了博物馆的味道。为了将幼儿园装扮得富有古镇老街的韵味,我们将幼儿园主楼的一楼大厅里灰蓝色调一直延伸至二楼,古色古香的门坊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模仿古镇老街制作门牌号码,标记为“老街1号”“老街2号”等。通过师幼共建,幼儿园的“老街”里每个小铺都有独立门面,幼儿自主扮演老街里的手工艺者制作物品,也可以扮演成买卖人进行推销。游戏活动内容紧随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游戏环境也变得越来越生活化。

二、基于儿童需求,理性架构老街游戏策略

(一)植根文化:依托幼儿生活,确定探究主题

我园将园本课程、老街本土文化、幼儿生活三者进行有效结合,通过实施游戏化的活动,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在老街本土化游戏开发中,我们以儿童为本位,从幼儿周围的环境出发,充分结合幼儿的当下生活,发展和创新我园的游戏活动。“洛社老街”的游戏主题由幼儿发起,教师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教育目标,以幼儿感兴趣的、有探究空间以及具有潜在教育价值的内容为重点,以主题的形式预设主题项目网络图,规划主题的方向,分析主题的价值及实现的可能性,从而在实施过程中更好地吸收幼儿的想法,及时做出调整。教师通过广泛而深入的资源考察,引入老街文化的相关资源,以集体探访、亲子探访等形式,追随儿童兴趣,拓展幼儿的共同经验,从而确定项目探究的主题。

(二)审议甄选:追随幼儿经验,深度剖析研讨

我园组织教师开展“洛社老街游戏”深度系列研讨活动,进一步围绕老街游戏的环境、资源材料、教师的观察指导、游戏评价等要素开展园本教研活动,深化和优化老街本土化游戏的开发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积极作用。教师围绕着亟待解决的共性问题,如“如何绘制老街游戏的资源网络图”“老街游戏如何开展,具体操作模式是什么”等,从现象到本质进行深层次剖析。通过多次开展园本教研活动,助推教师不断改进和优化自身的教育行为,持续推进游戏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协同探究:着眼幼儿发展,立足课程实践

在“洛社老街”本土化游戏开发中,通过“了解老街的历史、寻根老街文化、回味老街游戏”等系列活动,支持幼儿运用探究、反思、合作、交流等方式,给予幼儿“直接感知、实践操作、亲身体验”的探究空间,支持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1.依托幼儿实际生活,选择游戏内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我们紧紧围绕幼儿的生活,从两个方面选择游戏活动内容:一是根据时令季节选择游戏活动内容。我们抓住老街时令节气的典型特征,结合与时令节气相关的幼儿熟悉的食物,生成各种各样的创意小吃制作活动,如包粽子、擀麦饼、包汤包、做青团等,鼓励幼儿调动多種感官去尝试、探索、发现,帮助幼儿丰富并积累相关的生活经验。二是根据老街的本土习俗选择游戏内容。老街古镇历史悠久,保留了许多传统习俗,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我们选择了易于幼儿理解、学习、操作的活动内容,融入老街游戏活动中。如我园根据春节的习俗,结合“红红火火的中国年”设计了“年货大街”活动。活动中,幼儿认真筹备“年货大街”的赶集活动,制作鞭炮、窗花、糖果、贺卡、年画、小挂件等,感受着家乡特有的、浓浓的过年韵味。

2.依托幼儿实际生活,进行体验式游戏

我园利用老街本土文化,充分挖掘和利用老街元素,研究和开发老街游戏活动。活动中教师依据幼儿的游戏进程随时进行更新和调整,引导幼儿进行体验式活动,如模仿古镇老街的生活方式。古镇老街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街边林立的店铺既是作坊又是店面,人们的生活由制作、买卖、消费、休闲交融在一起,这一切古朴的生活形态离不开钱币。为此,我们模拟古镇老街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采用“铺子”的活动形式,以钱币为媒介让幼儿深刻地感受到古镇老街的生活。“铺子”活动是指幼儿扮演制作者或服务者等角色,自主选择“小铺”进行创作、服务、推销等,获得相应的“工资报酬”,去购买自己需要的物品。幼儿在生活化的“铺子”中全方位地体验生活。

三、基于儿童经验,深度评价老街游戏效果

(一)梳理反思:关注经验重组,回归幼儿的生活世界

在老街本土化游戏开发的推进过程中,我们对活动过程以及活动效果进行回顾和审议,反思以下问题,“老街游戏活动中包含了哪些有意义的学习、游戏与生活活动”“活动中幼儿是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活动中幼儿是否动用多种感官进行游戏”“活动中是否持续推进幼儿获得新的经验”“课程游戏化提倡的游戏精神是否得到体现”“环境创设、家长工作与社区资源的利用等是否得到重视”,等等。此外,教师需要用发展的眼光去审议反思,在原有的预设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改进、整合与优化,做到真正根据幼儿的需要与兴趣,在预设的基础上生成符合幼儿发展需要的游戏活动,使主题的开展更具有教育意义。

(二)深度评价:跳出蜗居思维,提供游戏的决策方向

传统的游戏评价以教师为评价主体,幼儿只是评价的对象。现代学习理论认为,幼儿既是评价对象也是评价主体。于是,我们引入幼儿、教师、家长及社会人士等多元化评价主体。

1.幼儿的评价

我园将幼儿的自我评价落实到实践中,在老街本土化游戏开发中给予幼儿自主评价的机会,引导幼儿运用绘画的方式记录自己对老街游戏活动的感受,如在“寻根老街文化”18项微行动中,幼儿自主绘画设计微行动“寻根游戏卡”。鼓励幼儿进行自我评价,有利于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幼儿在老街游戏活动中的参与情况,也能促使幼儿有意识地关注自身个别化学习目标的达成。

2.教师的评价

在老街游戏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与评价,同时对老街游戏活动本身进行评价。我们鼓励教师运用多种形式记录幼儿的发展情况和课程实施的情况,每周召开团体研讨会,解读幼儿的学习作品和观察记录,了解幼儿的兴趣和有待探究的问题,讨论后續活动的发展方向等。主题结束时,教师对主题活动过程进行整理,开展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综合评价。

3.家长及社会人士的评价

我们开展了“寻访一位历史老街文化名人”“走访一位当代老街文化名人”“听一段老街文化奇闻逸事”“我是老街文化小记者”“我是老街文化小戏迷”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很多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游戏,家长会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评价,并且写下活动后的感受,加深亲子活动体验。

猜你喜欢
老街古镇评价
太平老街
老街
东门老街
同里古镇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千年古镇
西塘古镇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