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知网(CNKI)中的CSSCI论文(515篇)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论文(524篇)为数据,采用CiteSpace知识图谱计量与定性分析方法,研究了全球学者近20年(1999—2019)有关漆的核心论文文献后发现,全球范围内学术界对漆的研究基本围绕在技艺传承和医用价值而展开,这或已成为当代学术界研究的前沿场域。当代中国“漆”研究多聚焦漆器、漆画与漆艺等艺术场域,并交织在时间性和空间性的社会化建构之中,显示出较高的知识共识性水平,预示了当代中国学术界对“漆”研究注重于技艺传承。当代西方学术界对“漆”研究的显著趋势是在材料科学或临床医学上的关注,并偏向于对漆成分的科学分析及漆的医用价值研究。
漆;CiteSpace知识图谱;漆器;艺术场域;医用价值
“漆”,今天多指化学漆,古时多指天然漆,又别山漆[1]。天然漆,即一种天然涂料。近代化学工业技术的发展使得化工涂料出现,而这种新型涂料,也被翻译为“漆”。作为天然涂料的漆树原产我国,三烯漆酚含量高的优质生漆更是我国的特产[2]。生漆具有漆膜坚硬、耐热、耐磨、耐腐蚀、耐原子辐射以及与基底材料表面结合力强等优良的理化性能,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天然树脂[3]。由于漆中含有漆酶、树胶等,将漆液涂于器物表面,使漆器光亮坚韧的同时耐潮、耐高温、防腐、防渗漏。漆器是我国发明的一种古老的传统手工艺品[4],从古代的生活用品到高级工艺品,都运用到了漆工艺。经过几千年来对漆工艺的使用,先人探索出的各式各样的手工艺形式,也促成了我国漆器文化的辉煌史。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适合机械化生产的新型材料出现,在满足大众日常生活需求的同时也逐渐开始取代了传统手工制品,这使漆“器”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慢慢隐退了[5]。
以近20年(1999—2019)间中国知网收录的CSSCI核心论文和Web Of Science核心论文数据为研究对象,从检索后的数据中发现中外关于“漆”研究的偏向性较为明显。在中国,学者较多地关注技艺传承,有515篇论文关注于漆器、漆画、漆艺等传统工艺美术研究。在国外,学者较多地关注在天然漆材料科学分析上,有524篇论文关注于漆、生漆、漆酚、树脂、涂料等化工领域研究。因此,本文拟以CSSCI核心论文数据515篇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论文数据524篇为分析样本,探讨中外“漆”研究的前沿与动态。
就知识图谱的量化分析而言,关键词共现、聚类、突现等是分析特定知识场域的核心变量。根据这些变量绘制成相应的知识图谱,形成特定分析的单元,即关键词共现词分析、聚类分析和突现词分析。那么,在近20年世界“漆”研究中的共现词、聚类词和突现词的分异及偏向又是什么呢?兹分析如下:
根据CiteSpace科学计量化分析,在1999—2019年间,当代中国学界对“漆”研究位于前10位的高频共现关键词分别(见表1,注TopN=30,)是:漆器(50次)、漆画(42次)、漆画艺术(32次)、漆艺(29次)、绘画(28次)、漆画创作(25次)、汉代(9次)、现代漆画(8次)、当代漆画(7次)、漆器文化(6次),其中心度最高的关键词依次是:漆器(0.22)、漆艺(0.15)、传统工艺(0.11)、效应(0.10)、耦合(0.08)、漆器文化(0.07)、漆画艺术(0.06)、现代漆画(0.05)、漆画创作(0.04)、中国漆画(0.04)等。从这些高频关键词和中心度较高的关键词中看出,当代中国学界对漆的研究有“漆器”“漆画”“漆艺”三大领域。就“漆器”而论,主要侧重漆器的“保护与传承”“创新与发展”的关系研究,并聚焦“保护与传承”并重,“创新与发展”并举的举措;就“漆画”而言,主要侧重“漆画艺术”“漆画创作”“现代漆画”研究,旨在漆画创作过程中不要被自身工艺所遮蔽,呈现出漆画自身所特有的艺术性;就“漆艺”而谈,主要侧重分析当代漆艺设计的缺失和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特别关注发掘漆艺新价值,试图将漆艺融入当代生活中来。总之,近20年以来中国学界对漆的研究注重于漆的艺术、技术与文化三个方面,在注重工艺保护和发展的同时还注重传承与创新出新形式,涉及精神价值,不仅仅止于技艺,同时注重文化取向与空间扩展。譬如漆画的创作要从传统漆器中脱离出来并独立出自身的价值,创作过程中要以艺术为主,工艺技术为辅[6]。
表1 1999—2019年“漆”研究领域高频关键词
就关键词位置而言,词频较高的还有曾侯乙墓(6次)、乔十光(5次)、漆艺教学(4次)、中国漆画(4次)、漆工艺(4次)、《髹饰录》(4次)、工艺美术(4次)、楚漆器(4次)、制作工艺(4次)、全国美展(4次)、漆器工艺(4次)、海上丝绸之路(3次)等。很明显,近20年来的中国漆研究在乔十光、漆艺教学、中国漆画、漆工艺、漆器工艺、海上丝绸之路等领域相当活跃。这些研究空间可归纳为三个层面:一是乔十光与中国漆画。乔十光先生十分关注中国的漆画事业,侧重于漆画的绘画性及具象性,他提出漆画的形式既与传统相连,又有时代的创新性,当代漆画的发展要与工艺、现代艺术结合,走向多元化,融合发展,要兼顾现代性、绘画和漆艺的综合要素[7]。二是工艺美术与楚漆器。学者十分关注“漆”所生长的地理环境及其制作工艺,关注楚地漆器的写意之美[8]以及楚地盛行写意思想的根源[9]。三是海上丝绸之路与文化外溢。学者认识并把握丝路文化,侧重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输出与文化传播[10],显示出作为被传播的中国漆器文化的溢出与耦合[11],开始出现文化环流现象。
根据CiteSpace科学量化分析,标题性关键词“lacquer”研究在1999—2019年间位于前10位的共现关键词(见表2)是:lacquer(漆)(52次)、oriental lacquer(生漆)(52次)、onychomycosis(甲真菌病)(39次)、urushiol(漆酚)(39次)、urushi(漆蜡)(28次)、film(漆膜)(27次)、identification(鉴定)(26次)、sap(高吸水性树脂)(22次)、coating(涂料)(20次)、pyrolysis(热解)(18次)等。可见,西方在近20年以来的漆研究多聚焦于漆、生漆、漆酚、漆蜡、漆膜、鉴定、树脂、涂料等方面,其研究领域涉及传统涂料、高分子科学、科学技术、材料科学、考古学、医学、地质学等领域,也多聚焦于对原始生漆的开发及分析、对比漆膜生产过程中的结构性研究。根据统计,西方近20年以来有关“漆”方向的期刊多集中在化学、考古学、地质学、物理学、医学、高分子科学等领域,即主要围绕着化学领域对漆成分展开科学开发及应用研究。
表2 1999—2019年西方lacquer研究共现关键词
通过比较1999—2019年中西方的研究发现以下几点差异性区别:第一,中外学者在研究领域上存在明显差异,中国“漆”研究学者侧重对漆器、漆画、漆艺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的研究,西方学者侧重分析漆的成分、合成、加工及其他应用分析,并聚焦科学技术及化学材料的应用等内容。第二,中外“漆”研究学者在研究方法与理论上存在差异。中国“漆”研究学者多采用人文艺术学科以及考古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西方“漆”研究学者主要采用化学、物理学、生物学、高分子科学等理论与方法。第三,中外“漆”研究学者在研究的时空维度上存有差异。中国学者在“漆”研究上主要侧重漆器工艺历时性与共时性的辩证分析,并从静态与动态、横向与纵向上考察漆器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协同或矛盾,而西方学者主要侧重于漆的结构与开发之间的共识性研究,侧重于以漆要素中的相互关系为基础,把握对其规律的研究。
聚类分析是通过算法将关系紧密的关键词进行聚类,给每个关键词一个数值,旨在研究每一聚类场域中的知识热点及未来潜在的研究场域。
就中国近20年学者对“漆”研究来看,根据CiteSpace科学聚类分析,依照关键词命名和LLR算法,聚类标准阈值TopN=30,计算出“漆”在1999—2019年间3个共识性知识聚类场域(见图1),如将阈值设置为20或40或50,得出的聚类结果与阈值TopN=30一样。据此,可大致分析出近20年比较稳定的聚类领域或前沿研究动态是:漆器文化和《髹饰录》。
图1 中国漆研究(1999—2019) 关键词聚类图谱
从当代中国漆研究的聚类来看,近20年来中国学者研究关键词聚类较为稳定,主要集中在漆器文化上。第一,大批化工涂料的制作对我国髹饰工艺传统带来毁灭性的伤害,漆作为漆用的主要功能也逐渐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消失了;第二,图中聚类出现两个漆器文化场域,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一是从全球史视角下,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国漆器贸易输出与文化传播;二是从考古学、美术学等多学科视角下,从历史文化的传承物及所蕴含的审美意味,对漆器进行研究分析,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从而建立起属于中华民族的现代设计体系。
就西方近20年来的漆而言,根据CiteSpace科学聚类分析,依照关键词命名和LLR算法,聚类标准阈值TopN=30,进而计算得出“lacquer”研究在1999—2019年间20大共识性知识研究聚类领域(见图2):asian lacquer(亚洲漆)(#0)、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过敏性接触性皮炎)(#1)、galvanised steel(镀锌钢)(#2)、prevalence(患病率)(#3)、eis(主管信息系统)(#4)、medicated nail lacquers(药用指甲漆)(#5)、japanning(日本漆)(#6)、dielectric loss(介质损耗)(#7)、skinperm(皮肤烫)(#8)、nisin(乳链菌肽)(#9)、zinc-base coating(锌基涂料)(#10)。如果调整聚类标准阈值为TopN=20、40 或50,得出的聚类结果与阈值TopN=30一样。。由此大致可以得出,西方近20年对亚洲漆和化学涂料的聚类领域有着很大的兴趣。这与近20年中国“漆”研究领域有着明显的差异,亚洲漆是近20年西方学者研究的热点。
图2 西方漆研究(1999—2019) 关键词聚类图谱
突现词分析是判断特定阶段研究主题及其转换的变量,能反映出一定时期全球“漆”研究领域的前沿及其演进。
根据CiteSpace统计分析,1999—2019年,西方有关“漆”研究的突现词(可见图3)有6个,分别为:sap(高吸水性树脂)、resin(树脂)、lacquer(生漆)、conservation(保护)、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气相色谱/质谱)、identification(鉴定)。可以推测,西方近20年的“漆”研究处于较为活跃且趋于稳定的阶段,出现的突现词反映出西方学者是基于对亚洲漆的表征和比较研究对其进行高分子科学研究,同时采用化学仪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对漆化合物的离子分离,在磁场或电场的作用下,按照这些离子的质荷比进行扫描记录,依据每个化合物的色谱存留时间运用计算机处理以及质谱的分子离子与关键碎片离子组合的断裂型式,结合谱图对化合物进行个性鉴定与定量分析。
图3 “lacquer”研究(1999-2019) 关键词突现图谱
在国内,依据突现时间长度,近20年的“漆”研究的场域中的突现词(活跃时间≥2年)仅“漆器”(集中时间2011—2012,强度是3.4344)(可见图4),在1999—2019年间,“漆”的研究前沿热点仅为“漆器”。中国当代“漆”研究突现词少,反映出当代中国漆研究范式或知识场域更新速度较慢,这是研究对象对漆研究稳定的重要参数。
图4 “漆”研究(1999—2019) 关键词突现图谱
尽管西方学者的研究还没有形成较为稳定的知识场域,但有部分学者的研究强度相对较大。根据Citespace科学统计分析,计算得出“lacquer”在1999—2019年间发文量(≧5)较多的作者是:MIYAKOSHI T (44篇)、LU R (37篇)、HONDA T(20篇)、YANG JH (14篇 )、KAMIYA Y(13 篇 )、SCHILLING MR(12 篇 )、BARAN R(11篇 )、DU YM (11篇 )、ISHIMURA T(10篇)、MAILLAND F (10篇)。高被引论文内容与被引次数大致如下:
第一,基于生漆开发速干漆的研究。Lu,R[12](62次)基于生漆液在自然环境中能够快速干燥,生漆通过化学实验能够得到在温室和湿度下快速干燥的清漆。Xia J[13](50次)以保护和恢复漆器或出土漆器的考古发现,进行紫外线固化技术开发快速干燥中国漆。Honda,T[14](35次)通过红外,耐紫外线,黏度,刚体摆锤物理性能测试和核磁共振测量,对五种亚洲清漆浆液进行了表征分析。Lu,R[15](28次)通过漆工艺和有机硅化合物,研究在低湿度环境中快速干燥的混合漆合成开发。
第二,基于生漆膜硬化过程的研究。Wei S[16](41次)在基于中国楚墓出土的清漆器进行调查发现漆中的干燥油(桐油或亚麻籽油)可以延缓漆的硬化速度。Niimura N[17](40次)发现生漆具有极强的硬度和不溶性,可加速原子核侧链的交联作用。
很明显,近20年以来西方对“漆”研究的共识性领域主要是生漆在化学材料领域的应用研究。通过出土的漆器或亚洲国家进口的旧漆器与天然漆膜做比较研究,开发出漆的新用途。
与西方相比,中国学者近20来的漆研究中,“漆”在1999—2019年间发文量(≧4)较多的作者是:潘天波(19篇)、胡玉康(10篇)、朱学文(6篇)、李玫(5篇)、朱启忠(5篇)、武家璧(4篇)、何振纪(4篇)、吴顺青(4篇)等,这些研究者基本形成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或团队。根据CNKI统计分析,“漆”在1999—2019年间被引用文献超过18次以上的论文信息(见表3)如下:
表3 近20年(1999—2019)中国“漆”高被引文献
根据被引用文献可以看出,被引用次数最多的是“关于汉代漆器的几个问题”(孙机2004),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学者对漆器的研究比较关注。其次,是对中国髹饰工艺的保护与发展[18]、漆皮文字考[19]、楚墓出土的漆耳杯文[20]、漆器的艺术特点[21]、考古学[22]等知识场域的关注也较为活跃。换言之,中国学者对于漆的研究基本是以“漆器”为对象,对漆器的保护、传承、发展等知识场域已经形成了较为集中的知识共识。但中国学者对“漆”研究的角度较为单一,跨学科合作较少。换言之,中国漆研究的突现词相比西方要少,学科范式较为稳定,显示出较高的人文领域知识共识性水平。
在当代,中外“漆”研究学者的研究各有其侧重点。从宏观视野来看,中国学者近年比较关注漆器领域的研究,而西方学者比较关注生漆领域的研究。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在“漆”研究场域中,西方学者比较注重对生漆的化学材料研究,对生漆的成分、改性、合成、加工以及其应用展开了科学的研究。生漆是直接从漆树中获取的天然乳液,在保证其充足的生长空间,则可具备可持续发展的优质材料特征。同时,在物体加工上也无须使用高消耗能源,也作为聚合剂、化学涂料及固化剂使用。作为化学材料,它的使用空间大,可挖掘的新用途强。譬如Wei S[23](41次)在基于中国楚墓出土的漆器进行调查发现漆中的干燥油(桐油或亚麻籽油)可以延缓漆硬化速度,同时,漆作为化学涂料易于附着在陶、木、金属等材料的表面,而这种附着力也大大优于普通的化学合成漆。从高分子科学来看,Wei S[24]从漆树中获取的乳液,经过化学分析后发现,漆酚会引起严重的接触性皮炎。从医学角度来看,漆树汁中的漆酚成分对幽门螺杆菌有着抗菌作用,在韩国已被用于民间缓解腹部不适的疗法。近年来,日本、韩国对漆的进行实验分析研究,证明生漆中还具备着防腐、抑菌、抗癌的作用,因此从人体健康的角度来看,生漆非常适合应用于餐饮器物上。而作为一种可持续、可再生的天然材料,有着无限挖掘及拓展的可能性,它的用途值得学术界进行深入研究。
与西方相比,中国学者比较注重对漆器本身的文化及艺术角度的研究;从文化观念上来看,我国生漆的应用大多都已成为绘画艺术的媒介材质,漆画在“漆”应用领域中占据主流位置,如今漆已很少应用在器用的发展上。从艺术发展的角度来看,漆与其他材料相比,有着其天然的优势,艺术价值是不容忽视的。但从宏观发展的角度来看,将漆单纯作为艺术媒介是不利于漆工艺的发展与创新的。生漆作为一种可持续、可再生的绿色材料,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有着很重要的保护和开发的新价值。
通过研究发现,中外学者对“漆”研究多在“漆器”与“生漆”两个领域展开,漆器与生漆或已成为中外“漆”研究的两个前沿场域。当代中国“漆”研究多侧重于漆器、漆画、漆艺等文化知识场域,显示出较高的知识共识水平。当代西方“漆”研究的一个显著趋势就是对生漆新用途的科学开发以及分析、对比漆膜生产过程中的结构性研究。中国学者在对漆器本身的文化观念和艺术发展的研究上较多,这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中国学者对保护与传承、创新与发展的自觉意识。另外,中国学者还需要将漆的存在形式从古代置换到现代的大众生活中来。生漆作为绿色可再生材料,又极具中国本土特色,应该打破边界,将其发展拓展到现代生产与营销中来,在追求“艺”的同时,也不忽略“漆”在大众生活领域的实用价值,建立起新价值观念下的漆文化。同时,生漆中还具备着防腐、抑菌、抗癌的作用,作为一种可持续、可再生的天然材料,有着无限挖掘及拓展的可能性。它的用途值得学术界进行深入研究,在基于保护和发展的大环境下,开发出漆的新用途。
在结论处,需要说明一下,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本身数据存在不稳定性,加上关键词分析也存在设定的偏向性,上述分析或存在漏洞或瑕疵。
注释:
[1]刘乾先等:《中华文明实录》,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
[2]孙机:《关于汉代漆器的几个问题》,《文物》2004年第12期,第48-56页。
[3]薛兴颖等:《漆酚/没食子酸基-聚合桐油、漆蜡多组分涂膜的制备及物化性能测试》,《现代化工》2020年第8期,第118-123页。
[4]河姆渡遗址考古队:《浙江河姆渡遗址第二期发掘的主要收获》,《文物》1908年第5期。
[5]江黎:《“器用”:漆文化的命脉》,《装饰》2012年第2期,第14-16页。
[6]汤志义:《漆与绘——论漆画语言的内在属性与本质特征》,《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4年第4期,第150-153页。
[7]吴冠中:《于黑漆中见光泽——谈乔十光的漆画艺术》,《文艺争鸣》2010第6期,第27-28页;李砚祖:《漆绘的人生与艺术——乔十光先生及其作品》,《文艺争鸣》2010年第6期,第29-35页;长北:《中国现代漆画的历史进程及当下困境》,《美术》2017年第4期,第108-113页。
[8]许建春:《楚漆器纹饰之写意美探究》,《艺术百家》2010年第6期,第210-212页。
[9]程丹:《楚漆器艺术的审美意蕴》,《艺术百家》2015年,第79-81页。
[10]胡良益等:《清代海上丝路漆器文化外溢:贸易、想象与环流》,《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第29-37页。
[11]陈纳维等:《耦合视域:宋代“海上丝路”贸易与漆器文化生产》,《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6年第4期,第13-21页。
[12]Lu R, Harigaya S, Ishimura T, et al:Development of a fast drying lacquer based on raw lacquer sap , Progress in Organic Coatings, 2004, pp,238-243.
[13]Xia J,Lin J,Xu Y,et al:On the UV-induced polymeric behavior of Chinese lacquer,ACS Applied Materials &Interfaces, 2011, pp,482.
[14]Honda T, Lu R, Sakai R,et al:Characterization and comparison of Asian lacquer saps,Progress in Organic Coatings, 2008, pp,68-75.
[15]Lu R,Ishimura T,Tsutida K,et al.:Development of a fast drying hybrid lacquer in a low-relative-humidity environment based on kurome lacquer sap,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ence, 2010, pp,1055-1061.
[16]Wei S,Pintus V,Václav Pitthard,et al:Analyt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lacquer objects excavated from a Chu tomb in China,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ence, 2011,pp,2667-2674.
[17]Niimura N,Miyakoshi T:Structural study of oriental lacquer films during the hardening process,Talanta,2006,pp,146-152.
[18]长北:《从中日漆艺的比较论中国大漆髹饰工艺的保护与发展——中国漆艺代表团访日所见所思所感》,《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第72-77页。
[19]赵瑞民等:《大同沙岭北魏壁画墓出土漆皮文字考》,《文物》2006年第10期,第78-81页。
[20]罗运环:《论郭店一号楚墓所出漆耳杯文及墓主和竹简的年代》,《考古》2000年第1期,第68-71页。
[21]张繁荣:《平遥推光漆器的艺术特征》,《装饰》2009年第3期,第120-121页。
[22]王辉等:《八年相邦薛君、丞相殳漆豆考》,《考古与文物》2011年第2期,第63-66页;大川俊隆等:《张家山汉简〈算数书〉“饮漆”考》,《文物》2007年第4期,第86-90页;龙朝彬:《湖南常德出土“秦十七年太后”扣器漆盒及相关问题探讨》,《考古与文物》2002年第5期,第64-67页。
[23]Wei S,Pintus V,Václav Pitthard,et al:Analyt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lacquer objects excavated from a Chu tomb in China,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ence,2011,pp,2667-2674.
[24]Wei S, Pintus V, Václav Pitthard, et al:Analyt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lacquer objects excavated from a Chu tomb in China,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ence,2011,pp,2667-2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