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食花生新品种大四粒红多因子比较试验

2021-05-07 09:18许林英张琳玲张建春张立权蔡娜丹
蔬菜 2021年4期
关键词:氮量露地鲜食

许林英,张琳玲,张建春,张立权,蔡娜丹

(1.慈溪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 慈溪 315300;2.慈溪市胜山镇农业办公室,浙江 慈溪 315323)

花生(Arachis hypogaea Linn.),又称落花生、长生果等。原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喜温畏寒,适宜生长温度为15~35 ℃。慈溪市的花生栽培始于清道光五年(1879年),最初从福建引入,开始在沿海地区的河塘、杂地、田边、地角零星种植。一般在4月底至8月初播种,7月底到11月底收获。近年来,嫩花生作蔬菜鲜食方兴未艾,鲜食花生已成为市民餐桌上不可或缺的常用蔬菜。随着产业结构调整,花生种植面积逐年扩大[1],但由于引种的滞后及未能形成规模化种植,慈溪市的鲜食花生品种仍以20世纪80年代的“四粒红”品种为主。

“大四粒红”是2017年山东省花生研究所选育的鲜食型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具有品相好、早熟、口感佳、产量高等综合特点。笔者自2018年开始,经过多年多点多品种引进、筛选、比较,发现大四粒红无论是口感、品相、早熟性和产量均优于其他品种,适合在慈溪地区各季进行多模式栽培。本研究针对慈溪各地生产上存在的施肥量、密度及育苗方式不一致等问题,探讨合理的种植密度、施肥技术和覆盖技术对鲜食花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期形成一套可操作性强的方法,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试验于2020年4—8月在慈溪市森林公园试验基地进行。试验地土质为黏土,肥力中等且均匀一致,前茬作物为甘蓝。

1.2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从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引进的花生新品种“大四粒红”。试验用肥料:以俄罗斯产复合肥为主(N∶P2O5∶K2O为15∶15∶15),配施尿素(纯氮含量46.7%)和硫酸钾(纯钾含量48.5%)。

1.3 试验方法

试验分为4个小试验,分别为不同育苗方式、种植密度、施氮量、基追肥比影响试验。(1)育苗方式试验,设点播+地膜覆盖、基质育苗+露地、基质育苗+地膜覆盖3个处理。点播+地膜覆盖处理在4月14日点播后直接覆盖地膜。基质育苗采用50孔穴盘,4月14日播种,集中在大棚内进行。4月26日进行露地基质育苗和地膜覆盖基质育苗移栽。(2)种植密度试验,设每667 m2种植1.5万、1.7万、1.9万株3个处理。(3)667 m2施氮量(纯氮)试验,设15、20、25 kg 3个处理。(4)基追肥比试验,设75∶25、80∶20、85∶15(氮、磷、钾用量基追比均一致)3个处理;基肥在4月12日整地后按试验要求分别施入,施后再用铁锹深翻,追肥在6月10日打孔施入。具体处理见表1。

试验均不设对照,采取随机区组排列,每处理3次重复。小区行长10 m,平均行距0.4 m,3行区,每穴3株,小区面积12 m2。小区间隔0.2 m,四周设保护行。除施氮量试验处理外,其余各处理氮、磷、钾肥用量分别为N 15 kg、P2O510.0 kg、K2O 25.0 kg,均作基肥一次性施入。其他栽培管理措施均一致。

1.4 调查指标及方法

按照姜慧芳等[2]的统计方法,各处理分别在饱果率达到70%时一次性收获,收获时取每小区中间2行10株进行室内考种,调查单株结果数、单株秕果数、单株有效果数、500 g果数、单果籽粒数、百果质量、百仁质量等性状,3次重复,按小区计产。

1.5 数据分析与处理

采用GP-Install进行数据统计和LSD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因子对鲜食花生物候期的影响

由表1可见,各处理的播种期均在4月14日。出苗期方面,不同育苗方式条件下基质育苗+露地和基质育苗+地膜覆盖最早,均于4月23日出苗,点播+地膜覆盖处理出苗最迟,在4月28日出苗;其他因子试验处理平均出苗期均在4月26日。花针期方面,点播+地膜覆盖和基质育苗+地膜覆盖最早,均于5月16日进入花针期;基质育苗+露地最迟,5月19日进入花针期,其他因子试验处理平均花针期均为5月17日。采收期和全生育期方面,点播+地膜覆盖处理最早进入采收期,于7月15日采收,全生育期最短,共计92 d;基质育苗+露地最迟进入采收期,于7月25日采收,全生育期最长,为102 d;基质育苗+地膜覆盖处理全生育期为100 d,其余处理居中,均为98 d。

表1 不同因子对参试花生品种物候期的影响

2.2 不同因子的效应分析

2.2.1 育苗方式的效应

从表2可见,在不同的育苗方式条件下,点播+地膜覆盖处理的鲜食花生667 m2产量为525.33 kg,高于其他2个处理,且显著高于基质育苗+露地处理。点播+地膜条件下的平均单株有效果数为30.07个,略低于基质育苗+地膜条件下的30.20个,差异不显著;但其单株结果数、单果籽粒数、百果质量、百仁质量分别为37.88个、3.03粒、607.47 g和68.17 g,均高于基质育苗+地膜覆盖和基质+露地。究其原因,虽然点播+地膜覆盖处理花生出苗一致性不如基质育苗,但基质育苗发棵不如覆盖地膜理想;另一方面露地育苗保水保肥性能不如覆盖地膜,而且植株间差异较大。

2.2.2 种植密度的效应

从表2可见,在不同的种植密度条件下,667 m2种植1.9万株的鲜食花生667 m2产量为516.52 kg,高于1.7万株条件下的494.92 kg,且显著高于1.5万株条件下的484.96 kg。分析原因是:虽然667 m2种植1.9万株条件下的单株结果数、单株有效果数、500 g果数、百果质量、百仁质量均处于中间水平,但其种植密度高,综合667 m2产量也高。

2.2.3 施氮量的效应

由表2可得,在667 m2施氮量25 kg条件下,平均单株结果数、单株有效果数、500 g果数、百果质量、百仁质量及667 m2产量分别为35.47个、29.03个、226.83个、594.20 g、68.93 g、522.34 kg,均高于其他2个处理,其中500 g果数、百果质量、百仁质量及667 m2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

2.2.4 不同基追肥比例的效应

由表2可知,在基追肥比例80∶20条件下,667 m2产量最高,为508.51 kg,单株结果数、百果质量和百仁质量也都大于其他2个处理,分别为35.57个、587.53 g和67.03 g,其中百果质量显著大于其他2个处理;单株有效果数和单株秕果数处于中间水平,分别为29.20个和6.37个;500 g果数最多,为224.33个。在基追肥比例75∶25条件下,667 m2产量其次,为495.07 kg,单株结果数、百果质量和百仁质量均处于中间水平,分别为34.95个、579.47 g和66.77 g;单株秕果数最高,为7.02个,单株有效果数、500 g果数最少,分别为27.93个和216.67个。基追肥比例85∶15条件下,667 m2产量最低,为492.81 kg,单株有效果数最多,为29.30个;500 g果数处于中间水平,为219.67个;单株结果数、单株秕果数、百果质量、百仁质量最低,分别为34.53个、5.23个、566.80 g和65.50 g。单果籽粒数各处理差异不大。

表2 不同因子对鲜食花生主要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从本次鲜食花生试验结果来看,育苗方式以点播+地膜覆盖方式下产量最高,基质育苗+露地条件下产量最低;种植密度则是667 m2种植1.9万株条件下产量最高,1.5万株条件下产量最低;667 m2施氮量在25 kg条件下667 m2产量最高,20 kg与15 kg条件下产量差异不显著;基追肥比例80∶20条件下产量最高,但与75∶25和85∶15条件下差异均不显著。从本次试验的分析来看,采用点播+地膜覆盖方式育苗、667 m2种植1.9万株、667 m2施氮量25 kg、基追肥比例为80∶20更有利于鲜食花生经济性状和产量的提高。

地膜覆盖保温性和保湿性能均较好,所以生育期早于露地[3-4],但在连续阴雨条件下,地膜覆盖容易因为湿度过高,引起烂苗,导致出苗不良[5]。穴盘育苗+地膜覆盖条件下产量低于直播+地膜覆盖,是因为穴盘苗虽然苗期一致性好,但由于定植后发棵不如直播,产量略低于直播。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则呈现出种植密度越高则产量越高,施氮量越高产量越高的趋势。由于本次试验的样本数不足,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均未达最高峰值,不能提出更适宜的种植密度和施氮量指标,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不同试验因子相结合的效果也有待验证。

猜你喜欢
氮量露地鲜食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不同施氮量下籼/粳杂交稻甬优2640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特点
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不同降雨年型下施氮量对夏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施氮量和株高采收时期对油蔬两用型油菜菜薹糖分积累的影响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露地蔬菜创新团队启动会成功召开
杨凌高叶酸鲜食玉米成健康餐桌『新贵』
小麦氮肥用量试验
全国鲜食玉米速冻果蔬大会举行
绿色农产品露地黄瓜三大病虫害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