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素材,渗透德育

2021-05-06 18:50李敏
中小学班主任 2021年8期
关键词:素材整合德育

李敏

[摘要] 为契合新课程立德树人的要求,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在思想政治课堂中渗透德育思想,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巧用素材以渗透德育的方法:合理取舍素材是渗透德育的基础;整合改编素材是渗透德育的关键。

[关键词] 素材;取舍;整合;德育

提到思想政治课,很多人就自然地和枯燥、无味联系在一起了,实际上并非如此。要把一堂思想政治课上得有声有色,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如果教师只根据教材照本宣科,没有合适的素材、议题和探究活动,毫无疑问这样的课堂是失败的,是不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的。通过素材—活动—探究的方式,不仅可以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更能有效落实高中思想政治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合理取舍素材是渗透德育的基础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素材。素材,指的是作者从现实生活中搜集到的、未经整理加工的、感性的、分散的原始材料。这种生活素材,如果经过作者的集中、提炼、加工和改造,并写入作品之后,即成为题材了。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素材就是对我们上课和教学有用的一切资源的统称。那么,在如此之多的素材中如何合理而有效地取舍呢?

其一,选取的素材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新课程理念强调以学生为本,如果选取的材料学生都不了解,那就是无用之材。其实,思想政治课和我们身边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生活中的素材有很多,但一定要选择让学生有话可说的素材,这样才能够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在教学必修2“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时,导入的素材就是象山县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图片和資料。同时,为了让学生感悟身边的政治,设置了一个综合探究活动:假如你是象山县人大代表,请就文峰学校和象中门口的交通拥堵问题,谈谈应该怎样履行自己的职责。学生据此畅所欲言,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如,笔者在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选取了一些学生身边的事例,如最美象山人、最美象中人。按照材料整理思路,让学生归纳他们身上的共性,以此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身边的反面事例,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其二,选取的素材必须是教师非常熟悉的。如果说教师对这个素材都不感兴趣、不熟悉,仅仅是为了上课把它机械搬用过来,如何能在课堂上运用自如呢?一堂好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课堂的驾驭能力要非常高,无论学生说什么、回答什么,都能够很自然地引入所要讲的知识点、重难点,否则整个课堂就会成为一盘散沙。思想政治课堂的逻辑性和层次性要求本来就很高,教师要对选取的素材胸有成竹、了如指掌。比如,为了上好“文化创新的途径”公开课,教师选取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作为素材贯穿整节课并大量搜集网上资料,熟悉相关素材。又如,在备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教师阅读了很多关于最美象山人和最美象中人的素材,以便在课堂中游刃有余地进行驾驭。

其三,选取的素材应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运用素材的目的是上好一堂课,所以要以本为本,不能脱离教材。为了突破教材上的重难点,素材要和教材的相关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并立足于教材本身。但时代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课本上的一些素材却没有及时更新,所以我们要根据生活中的时政热点对这些素材加以改进,要高于教材。比如,在教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时,笔者仿照课本上比较陈旧的事例找了最近的2020年的一个事例,并把这一课的重难点贯穿起来讲解。这样一来,既理清了知识点,又能体现新颖性。又如,在进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时,结合最美象山人、最美象中人的素材,可以设置以下活动:说说身边最让你感动的人和事(要求:组内交流谈论,做好记录并选出一名代表发言,时间2~3分钟)。学生回答后,教师概括出这些人物身上共同的优秀品质,从而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结合起来。最后,引导学生得出认识:这就是今天我们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准则,它回答了培养什么样公民的重大问题。

二、整合改编素材是渗透德育的关键

要让思想政治课堂真正活起来,对教材有效地整合和改编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如果说选取合适的素材是让课堂动起来的基础,那么合理有效地整合和改编素材则是上好一节思想政治课的关键。如何做到有效地整合和改编材料呢?

一方面,要围绕一则材料进行整合,体现一个中心思想。思政教学非常注重一例到底的教学方法,用一个例子贯穿一课,既可以体现这节课的整体性,又能有效地突破重难点。当然,真正做到一例到底又谈何容易呢?我们从网络上和书本上搜集到的材料堪称第一手材料,这时就需要根据要讲的知识点进行改编整合。比如,在教学“文化创新的途径”时,选取的一个材料就是舌尖上的中国。对材料改编并试上后,其他老师一致认为虽然选的主题是舌尖上的中国,但在讲课时,前半部分讲美味的主食,这是内容;后半部分又讲到纪录片如何拍摄,这是具体的方式,因而中心思想不明确。为此,笔者根据修改意见对所有的素材进行整合,以体现一个主题思想。经过反复思考,选取了从纪录片的成功拍摄这一具体的方式来完成这节课。又如,在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在原有素材的基础上设置以下活动:谈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价值准则的理由(正反两方面的都可以)。这样,通过整合和改编,既让学生对素材有一个综合理解,又使学生深刻领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价值准则的意义。

另一方面,要注意素材和课文内容衔接的合理性。素材之所以要改编是因为我们搜集到的第一手材料还不足以引出所讲的知识点,而整合素材是为了有效地得出相应的结论。比如,在教学“文化创新的途径”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教师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加了一个材料:若让你去拍一个类似的纪录片《舌尖上的象山》,你会怎么做?学生在热烈讨论和畅所欲言中领悟到了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就是投身社会实践。如此一来,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还落实了相关知识点。又如,鉴于一节课的时间有限,在完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后,教师设置了以下问题启发学生课后思考:(1)社会核心价值准则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目标、价值取向的关系;(2)从“文化的作用”角度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这样整合,旨在突出整节课的完整性,让学生在课后自主完成。

当然,要在思想政治课堂渗透德育思想,光靠巧用素材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真正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才能使课堂达到源头活水、方塘鉴开的精彩效果。

[参考文献]

[1]熊波.巧用德育活素材自然渗透促增长[J].基础教育参考,2016(1).

[2]付忠莲.巧用作家素材实施德育渗透[J].教育艺术,2018(1).

猜你喜欢
素材整合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移动互联开发的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1+1”微群阅读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