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泓
我的母亲有几位风华绝代的姑姑,她们曾经被周恩来总理称为“韩家姐妹”,是20世纪初中国女性接受现代教育的一代先驱。
一
母亲家族的故事要从“天津八大家”说起——
从咸丰初年开始,天津就流传着一个有关“天津八大家”的口诀:“韩高石刘,穆黄杨张。”名列榜首的“天成号韩家”就是母亲的家族,“韩家姐妹”正是这个名门望族的后人。
天津“八大家”在咸丰、同治年间处于鼎盛时期。当年的天成号韩家曾养海船99艘,被称为清代天津“船王”,其航线自沿海各埠直至朝鲜、日本等地,几乎垄断了天津当时的海运业,另外还开设了银行、银号、当铺等产业。
但到了光绪年间,“天津八大家”中有的开始败落,而“天成号韩家”是最先凋敝的一家。因为天津开埠以后,随着近代轮船海运事业的逐步发达,传统的木船运输日渐式微。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天津时,韩家经营的18家当铺中又有17家惨遭抢掠。
在韩家祖业尚未完全崩盘的时候,有一支迁居京城。自此,韩荫棻、韩渤鹏(韩耀曾)父子两代不再经商,走上了仕途。这个弃商从政的选择,使得韩家的家业有了起色。韩家买下了北京南城西琉璃厂尽头南柳巷的一处大宅院,转身成为北平“南柳巷韩宅”。
韩渤鹏与卞氏生有二子五女,长幼序列为:韩俊华(女)、韩振华(男)、韩缙华(男)、韩升华(女)、韩咏华(女)、韩恂华(女)、韩权华(女)。其中老三韩缙华在十几岁时夭折。于是韩家只剩下唯一的男丁——韩振华。
韩振华,字诵裳,曾留学日本,毕业于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回国后先是搞教育,1915年任北京高等师范附属中学主任,1917年发起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后来他重拾祖业经商,先后出任中国银行大连分行经理、中国盐业银行北平分行经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是北京市第一届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韩诵裳育有三子二女。我的母亲韩德常是他的大女儿。
二
清朝末年,韩家还在天津的时候,与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被誉为“南开校父”的严修(严范孙)先生结为通家之好。韩咏华在一篇回忆文章中写道:“我们家里房子不够用,父亲向严老借房子住,一住就是十几年。我们兄弟姐妹几人,都在严老门下读书。”
1902年冬天,严修先生在家中创办了严氏女塾。严氏女塾设在严家的偏院酒坊院中,课程设置中西合璧,上午学缝纫、洗衣、织布,下午有国文、英文、算术、日文、音乐、图画、手工等。初创时还聘请了几位日籍教师。严修先生亲自讲授作文课,并编写了《放足歌》,教女学生们演唱。念书的主要是严家的女子,也有几个亲友家的孩子,包括韩家姐妹。
1905年严氏女塾改为严氏女学,这是天津最早的女子小学堂。同年严修先生又参照日本的模式创办了严氏蒙养院(幼儿园),还开办了保姆讲习所。这也是中国最早培养幼儿师资的学校。
韩家姐妹中的韩升华、韩咏华两人,同在严氏女塾读书,同在严氏幼儿师范上学,毕业后还同在严氏幼稚园任教。严家按照韩家的排行称呼她们为“韩四姑”“韩五姑”。
韩咏华幼师毕业后本想南下去金陵女子大学继续求学,但遭到父亲反对,韩渤鹏说:“严老培养起来的人,应给严老效力。”于是韩四姑、韩五姑成为严氏幼稚园最年轻的教师。
历史资料保留下韩家姐妹被有关部门誉为“中国保育工作先驱”的证据:1908年天津《醒俗画报》上刊登了一幅时事图片,标题为《参观蒙养院纪盛》。图片说明:“韩升华女士教小学生唱歌,日本老师大野铃子弹琴伴奏。”严修先生的孙女、著名妇产科大夫严仁英回忆童年时教过她音乐课的韩咏华:“韩老师琴弹得好,歌儿也唱得好。”
她们的妹妹韩恂华也在严氏女塾读过书。如果说韩家四姑、五姑赶上了严修先生在天津首開女学,韩家六姑则赶上了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学首开女禁。她是北京大学首次正式招收的9名女生之一,她选择的专业是北京大学哲学系。
韩恂华中学时代就读于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与邓颖超、刘清扬等人是同学,很早就接受了进步思想,并成为天津青年学生进步社团——觉悟社的一员。进入北京大学以后,韩恂华也没有脱离学生运动。韩恂华曾自述:“五四学潮时,天津学生游行队伍里,男生这边举旗子的是周恩来,女生那边举旗子的就有我韩恂华。”1920年9月,京津各女校学生500余人到教育部请愿,要求打破男尊女卑、改革女子教育制度,韩恂华与邓颖超、黄英、王孝英等一起被推选为代表。
韩家最小的女儿韩权华,1922年追随姐姐也考入北京大学文科预科。19岁的“韩七姑”亭亭玉立,洒然出尘,非常漂亮,一入学就被捧为北大校花。后来她转学到北平女师大,师从刘天华,由中文改学音乐。毕业以后,河北教育厅保送她官费留学美国,专攻音乐史。
三
千里姻缘一线牵。严修先生不仅引导韩家姐妹走出深闺,接受西方现代教育,他还做月下老人,送出两根红线,成全了两对姻缘。
韩升华、韩咏华姐妹相隔两岁,相貌酷似。当年到严氏女塾上学的时候,一水儿的男孩打扮:素净的长棉袍,厚厚的毛坎肩,一头长发盘进帽子里。严修先生为她俩选中的夫婿都是书香门第出身的海归,后来还都有一个共同身份:大学校长。韩升华嫁给了西北大学前校长傅铜,韩咏华嫁给了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当年两位校长夫人,近似孪生姐妹的相貌,屡屡出现这样的误会:韩升华到清华,常有人同她打招呼,以为她是梅夫人;而韩咏华参加一些聚会,也有人惊奇:“怎么傅太太也来了?”
韩恂华嫁入了一个海归世家。韩恂华的公公是清朝末年首批公派留学生,丈夫邝寿堃则留学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采矿系,1925年学成归国,先后在中国最早一批现代煤矿——北京门头沟煤矿、河北唐山开滦煤矿担任总工程师。
韩家七姑爷卫立煌的出现,则打破了韩家女婿“不要当官的”这条不成文的规矩。至于究竟谁是月老,如何成就的,至今尚是谜案。
行文至此,一直没有提及韩俊华,因为她比四位妹妹年长许多,没有赶上接受现代教育的机会,也是姐妹中唯一缠过足的。她早早出阁,嫁到了后来的“天津八大家”之一“茶叶李家”。韩俊华自己虽然没有上过西学堂,但是她把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分别送到美国和欧洲。韩俊华1975年去世,高寿97岁。生前最后一件喜事:她抱上了重外孙,实现了四世同堂。这个重外孙叫汪延,2001年6月被任命为新浪总裁。
四
1948年冬天,韩咏华、梅贻琦先后去了美国纽约,韩权华夫妇也去了香港。其他人则留了下来。
1955年早春,邓颖超的秘书生病请假了,由韩振华的二女儿韩德庄临时代理。韩德庄1948年进燕京大学读书,参加了北平的中共地下党。周恩来知道她是韩家的女儿后,欣慰地说:“韩家的姐妹也出来了。”邓颖超专程到南柳巷韩家探望,因为韩德庄的母亲高珍(字浣薇)当年在天津也和邓颖超是同学。两人谈起昔日往事,翻看历史照片,回忆同窗故人,感慨良多。
恰在这时,中共发出“爱国不分先后”的号召,对流离海外的著名人士开展统战攻势。周恩来获悉衛立煌有归国之意,但卫夫人韩权华有顾虑。为了做韩权华的工作,周恩来与邓颖超请六姑婆韩恂华进中南海,到总理家里吃饭,吃的是烧饼夹酱肉、炒鸡蛋,两个素菜,还有小米粥。邓颖超说:“老朋友,就吃家里的饭了。”周恩来、邓颖超嘱咐韩恂华给韩权华写信:请妹妹放心归来。同时,周恩来让韩德庄手书一封:“在太原晤过面的那位朋友,请姑父和姑母回来。”抗日战争初期周恩来和卫立煌在太原曾有过彻夜长谈,他说,卫先生看到这段文字就会明白。不久,卫立煌偕夫人韩权华从香港经澳门回到广州。
1974年9月30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周恩来总理主持25周年国庆招待会,韩权华是被邀请的代表之一。第二天,周恩来、邓颖超看到《人民日报》刊登的出席会议人员名单中没有韩权华的名字,立即打电话到卫家,才知道她生病请假了。次日邓颖超即驱车到家中探望,并带去周恩来总理对她的问候。
邓颖超一直与韩权华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或电话问候,或登门拜访,有时带着鲜花,有时提着瓜果,每次来家探望事先都不打招呼,不愿兴师动众。
五
中美关系解冻后,韩咏华随美籍物理学家任之恭先生第一次回大陆探亲参观。那次邓颖超设宴招待了任之恭一行,韩咏华的妹妹韩权华也在座。邓颖超对韩咏华说:“希望你以后常来常往。” 韩咏华试探地表示:“再来就不走了。”邓颖超回答:“那也可以呀!”
当时韩咏华和女儿侨居在美国纽约。丈夫梅贻琦1955年即从美国到台湾新竹创办清华原子科学研究所,以后发展为新竹清华大学。韩咏华没有跟着走,留在了纽约。62岁时,她开始找工作,在衣帽工厂里做过工,在首饰商店里卖过货,还在医院里做过代班,最后到一个盲童学校,照料盲童,一直工作到66岁。
1960年梅贻琦患骨癌病重,韩咏华赶到台湾照料他,一直陪伴了两年,直到梅贻琦1962年病逝。他们唯一的儿子梅祖彦在美国完成学业后,早在1954年就回到祖国,任教于清华大学水利系。
韩咏华回美国后即向中国驻美联络处写信,要求回国定居。
1977年,84岁高龄的韩咏华落叶归根,终于回到北京定居。邓颖超在北京饭店设宴招待她,特意由天津请来“狗不理”包子店的名厨,做了一桌正宗的天津菜。
邓颖超不仅亲自过问了韩咏华的回国事宜,还为她挑选了舒适的住房。有关部门将韩咏华安排在南沙沟住宅区,那里是城西一处高干与名人居住地,与钓鱼台国宾馆隔街相望。只是最初选的房子是这个住宅区内一套普通的公寓。此事不知怎么被邓颖超知道了。她说:“梅太太的儿女还要从国外回来,这个房子怎么住得下?”于是立即为她更换了高级公寓里一套有两个卫生间的四居室。
韩咏华于1994年8月以百岁高龄在北京谢世。在八宝山向“梅师母”做最后告别的学生行列里,留下了一长串学界泰斗的名字:周培源、钱伟长、汪德昭、陈岱孙、赵访熊、施嘉炀、汤佩松、顾毓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