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舰宇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逐渐成为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获取更多丰富的教学资源,还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相关的物理知识,帮助学生迅速地理解和掌握,并将其充分地进行内化,升华成为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而提升自身的物理素养。本文是笔者关于“互联网+”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的探究和阐述。
关键词:“互联网+”理念;高中物理;教学模式
前言
高中物理是高中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物理思想和科学思维的一门关键性学科,教师应当在“互联网+”的理念之下,充分运用网络信息平台和其丰富的教学资源,在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有效地为学生进行物理实验的演示和详细地讲解,帮助学生直观、清晰地了解相关的物理知识,帮助学生迅速地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去解决和应对现实生活中的物理问题的技巧和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素养,有效地提升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一、创设教学情境,帮助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在我国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由于物理知识体系较为庞大,不仅具有一定的逻辑性,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不仅晦涩难懂,还理论性极强,让学生很难进行相关知识地理解和掌握。久而久之,令学生对学习物理知识失去了兴趣,长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也令学生对学习物理知识产生了极强的厌恶感,不仅阻碍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地发展,还打消了学生对物理学科地热爱。
教师应当针对以上现象,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不断创新和完善自身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案,为学生设计科学合理的物理教学方案和教学内容。在“互联网+”的理念之下,教师通过影音、图片、文字等来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自身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还可以通過丰富的种类、艳丽的色彩、科学地物理实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提升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帮助学生直观、清晰地了解相关的物理知识,帮助学生迅速地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教学鲁科版高二物理《用磁感线描述磁场》这部分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看自制教学PPT中的动态图片,然后对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你们刚刚观察到了什么?为什么电磁铁在通电时具有强大的磁性,而断电后磁性就完全消失了?”通过这种教学情境地创设,有效地帮助学生集中他们地注意力,引发他们的强烈共鸣,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为学生搜集多种多样地教学方案和图例,全方位、多角度地为学生进行教学内容地演示,帮助学生直观、清晰地了解相关的物理概念及公式等,帮助他们迅速地理解和加深对相关知识的印象。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相关的物理知识进行分组地讨论和交流,帮助学生理解磁感线的特点、方向、磁感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磁场方向,以及磁感线与电场线之间的相似点与不同点,知道磁感线如何描述磁场,理解并掌握常见磁体周围磁感线的分布特点和安培定则如何判断电流周围磁场方向的方法与技巧,体会并学习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引导他们从日常生活中有效地观察和分析相关的物理知识,并将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印象和记忆。
二、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巩固物理知识
由于高中阶段学生学习任务繁重,他们很难有效地将新学的物理知识,在短时间内进行充分地内化和升华,变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导致很多学生出现学得快,忘得也快的现象。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在网络上为学生获取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案例和教学实验,并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进行相关的演示。
这样不仅可以通过丰富的色彩,抓住学生的眼球,帮助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的印象,通过多种教学案例和教学实验还可以帮助学生将相关的物理知识进行有效地巩固和记忆的加深。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有效地将这些物理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物理问题,解释相关的物理现象,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物理素养,提升物理教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会物理和热爱物理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学鲁科版高一物理《匀速直线运动》这部分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自制教学PPT的形式,为学生进行演示,并可以通过在互联网信息平台上获取的相关实验视频,以多媒体的形式为学生进行课堂上的演示,这样不仅可以节省课堂的单位教学时间,还可以令学生更加直观、清晰地了解相关的实验过程、实验内容和实验效果,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相关知识的印象,还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物理知识的热情。
总结
总而言之,在“互联网+”的理念之下,我国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和方案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巨大地改变,它不仅符合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和要求,还更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兴趣。教师应当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以及不断地创新和完善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以物理的眼光去看待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物理问题,不断地丰富学生的认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物理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晔.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高中物理教学探讨[J].新课程,2020,(33):165.
[2]谢娇娟.探析互联网模式下的高中物理教学[J].新课程,2020,(15):156-157.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 3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