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质量的追求,加上国家政策的推动,生态康养产业逐渐成为一种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兴交叉产业。文章采用文献阅读、案例分析、实地观察等研究方法,从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四个方面对贺州市生态康养产业的发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剖析,并根据SWOT战略分析矩阵就贺州市协同生态保护与康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策略。
[关键词]SWOT分析;贺州市;生态康养;产业;发展路径
1 引言
“十三五”规划将“健康中国”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的战略主题[1]。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一方面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另一方面生态环境、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变,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亚健康化等健康挑战,也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反复强调,“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基本目标,使八桂大地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美丽形象的发力点”。贺州市毗邻粤港澳,作为“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是世界长寿市、中国十大养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生态旅游示范城市、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中国长寿旅游之都、优秀魅力城市,被誉为“生态贺州 长寿胜地”。因此,探析贺州市发展生态康养产业的比较优势,对于贺州承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溢出效应,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点绿成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 贺州市推动生态康养产业的SWOT分析
2.1 优势(Strengths)
2.1.1 良好的生态禀赋
贺州市地处桂东南丘陵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日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9.9℃~20.9℃,年均降雨量1709mm,年均湿度75%,年均日照时数1336.8小时。2019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2.9%,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6倍,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56,是“国家森林城市”和“广西园林城市”。贺州市有大桂山、七冲、滑水冲、姑婆山、西岭山5个自然保护区,其中姑婆山森林覆盖率99.5%,负氧离子最高达每立方厘米16万个,是华南最大的“天然氧吧”和“疗养胜地”。
2.1.2 多元的民族文化
贺州是多民族聚居地,境内居住有汉、瑶、壮、苗、侗、仡佬、回、满、蒙古、土家、黎等20多个民族,汇集了中原文化、百越文化、湘楚文化、客家文化等。民族风情多姿多彩,主要有瑶族的“盘王节”“情人节”“打油茶”“长鼓舞”“调马”“砍牛节”“炸龙”;壮族的“三月三”“庙会”“炮期”“舞火猫”;苗族的“芦笙踏堂舞”,以及黄姚“三王爷出巡”“柚子灯节”等古朴奇异的民风民俗。平桂瑶族唢呐、贺州客家民歌、八步采茶戏、平桂盘瑶度戒、平桂瑶族服饰、富川瑶族抢花炮等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名录。
2.1.3 独特的长寿底蕴
贺州市是全国唯一“中国长寿之乡”县域全覆盖的地级市。良好的生态环境,多族群和谐共生的人文氛围,孝老爱亲的文化熏陶,规律的饮食生活,开朗乐观的心态,造就了贺州健康长寿的文化秘笈。此外,多元族群聚集造就了贺州独有的康养饮食文化,贺州市将绿色有机的食材与当地的养生文化相融合,名副其实的“中国长寿美食之都”,既有各种地方风味菜,如黄姚豆腐酿、贺街瓜花酿、南乡白切鸭、信都三黄鸡、沙田猪头肉、清蒸桂江鱼等,又有数不胜数的乡村特色小吃,如公会牛肠酸、田螺煲、大肚糍、灰水粥、特色酸菜、客家擂茶、瑶族油茶、马峰凉粉等,将长寿文化落实在每一顿饭菜、每一天的平凡日子中。
2.1.4 豐富的旅游资源
贺州主要生态自然旅游景区(点)有姑婆山、十八水原生态景区、大桂山国家森林公园、玉石林景区、钟山百里水墨画廊、昭平大脑山茶场等,主要温泉有贺州温泉(路花温泉)、南乡西溪森林温泉、里松温泉、昭平黄花山温泉。贺州红色文化主要有英家中共广西省工委历史博物馆、黄姚中共广西省工委旧址;桂岭红七军整编旧址、中共广西省执委首任组织部长黄士韬旧居、中国第一位戴红领巾者龙业鼐旧居;开国少将黄一平将军故里。贺州人文文化旅游景点有贺街古镇、黄姚古镇、秀水村、福溪村、深坡村、英家等国家级、自治区级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以及国家级传统村落、自治区级传统村落30多处;客家建筑有八步区莲塘客家围屋、昭平樟木林石城。
2.1.5 先天的区位优势
贺州市地处桂粤湘三省(区)接合部,是广西的“东大门”、大西南东进粤港澳的重要通道,是广西与粤港澳地区经济融合、产业对接、文化交流的重要战略支点,在“全力东融”上具有先天优势。一般传统产业(如制造业、旅游业和其他服务业)需要考虑近距离的市场需求,而生态康养产业的优势在于可实现资源的异地供给,利用地区拥有的资源禀赋,通过良好的产业形态满足异地康养需求。贺州2019年前三季度GDP增速10.1%,旅游总消费达到420亿元,增长35.3%,旅游业增长的背后,是贺州生态康养产业的巨大潜力。
2.2 劣势(Weaknesses)
首先,贺州市生态康养产业具有较多的宏观和中观层面指导,但仍缺乏行业标准和监管体系,这样难以形成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也容易侵害来贺康养者的权益。
其次,目前贺州生态康养产业产品多为康养旅游,产业结构、产业链条不完整[2],忽视了对多元化、个性化需求的康养服务业态培育;相关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薄弱,特别是医疗、食宿、交通、商贸、文化娱乐服务等配套服务设施,在数量、规模、种类和文化内涵等方面与其他康养城市差距较大,难以支撑产业发展需求[3]。
最后,生态康养相关专业人才供给不足。一方面,生态康养产业涉及生物制药、中西医理疗、康体运动、休闲养生、酒店餐饮、文化娱乐等多个行业,而跨行业、跨领域的复合型人才目前远远不能满足产业需要[4];另一方面,受经济等多重因素影响,贺州也难以吸引具有创新意识、丰富管理经验和专业素质的人才,这也直接制约了生态康养产业的发展壮大。
此外,贺州缺乏对生态康养产业的认知,特别是在康养资源的开发整合和特色产品的推广宣传方面。贺州市的生态资源和长寿品牌是发展生态康养产业的最大王牌,但是贺州并没有充分将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效益[5]。生态康养产业以生态资源为引、旅游资源为基、人文资源为魂、医疗资源为要,将贺州禀赋资源有机整合,向来贺康养者展示一个独特味道的贺州,体现其竞争优势。同时在生态环境、长寿文化、农特产品方面打造金字品牌,多渠道整合营销。
2.3 机会(Opportunities)
国家、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引导也为贺州市生态康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诸多机会和强有力保障。
首先,2016年,康养产业纳入“十三五”规划,康养旅游也迎来了首个规范性文件《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标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明确了康养产业的发展方向。
其次,近年来广西区政府组织实施《广西健康产业三年专项行动计划(2017—2019年)》,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大健康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及11个配套文件,推进健康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广西健康养老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19—2021年)》,计划在2025年把广西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宜居康养胜地。
最后,贺州市先后研究出台了《贺州医养结合试点城市发展规划(2017—2030)》《贺州市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贺州市构建大健康实施方案(2018—2020年)》等規划文件,为发展生态健康千亿元产业明确了发展目标和路径,并提出到2020年,全市大健康产业总产值达到610亿元。
2.4 威胁(Threats)
目前国内整体生态康养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其中四川省攀枝花市、广元市和海南省海口市、三亚市发展生态康养产业较早、取得的经验成果也较多。广西目前还处在资源型与休闲体验型相结合的发展阶段,在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方面都相对落后。因此,贺州市生态康养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产业体系及相关产品缺乏相关指导,存在康养资源未合理开发、产品知名度不如同业竞争者、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
2.5 SWOT矩阵分析
综上所述,贺州市在发展生态康养产业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贺州市应当清醒认知自己特点和优劣势,充分扬长避短,及时把握政策利好的机遇,尽量规避威胁,以生态康养为核心,加强与三大产业的协同融合,大力发展生态康养这个具有广阔前景的新兴产业,实现地区经济发展的高质量新增长点。其发展战略思路如表1所示。
3 贺州市推动生态康养产业发展的基本路径
3.1 精准市场定位,挖掘竞争优势
针对粤港澳大湾区需求,让贺州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康养者的康养休闲首选之地。根据不同年龄、需求、爱好的需求,将贺州定位为创业人士的淘金地,高端人士的康养地,退休人士的养老地,亚健康人士、慢性病患者的养生地,摄影爱好者、旅游爱好者的旅游地,文化爱好者的探索地等。贺州应结合:天时——健康中国战略和东融政策,地利——生态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人和——多元文化,岭南名城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利用生态康养产业融合的独特优势,打造特色品牌的生态农业、推动休闲农业旅游、形成贺州自有金字招牌的生态康养全产品体系,如长寿养生旅游产业、医疗康复护理产业、瑶壮医中草药保健资源、度假休闲康养小镇等。
3.2 推动产业交叉融合,完善产业链配套设施
贺州要牢抓东融发展机遇,推动联结农业、旅游、健康、养老、医疗的生态康养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当前贺州生态康养产业产品多为逛景区、泡温泉、森林浴,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对游客的吸引力不足。因此,贺州市应当制定生态康养相关行业标准和相应监管体系,并在医疗康养、餐饮住宿、交通出行、商业贸易、文化建设等方面建立标准制度和完善相关综合配套设施,将其有机融入生态康养产业,继续加强城乡治理水平,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发挥金融、科技的保障作用,更好地发展壮大生态康养产业生态链。特别是贺州入选首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但是在医疗资源配套方面明显不足,这也是贺州市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完善的领域,比如全市的医疗资源是否能匹配未来承接的粤港澳大湾区康养者的需求,预防措施和应急系统预案能否及时救助康养者的突发病症,康复治疗服务可否满足在身体、心理、精神不同层面需要健康管理人士的要求等。
3.3 招才引智聚人才,提升产业发展力
贺州市在推动生态康养产业方面有很好的资源禀赋优势,但社会经济条件极大制约了生态康养产业的发展空间。因此,重视生态康养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生态康养职业教育体系、提高生态康养职业人才培养质量,是贺州市生态康养产业人才战略的关键。通过产教研融合、校企合作,促进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单位协同联动,建立生态康养产业专业人才的长效培养机制。针对生态康养产业的特色需求,定制培养市场营销、产品开发、资本运营、业务开拓等方面的创新人才和管理人才;吸引和聘请经营管理人才及生态健康产业跨界人才、紧缺人才、创意人才来本地交流发展;“借智”成熟型生态康养企业领先的康复医疗技术和成熟的运营管理经验,示范带动贺州生态康养产业整体发展,使产业在发展初期少走弯路;定期选派本地生态康养产业人才外出学习交流,促进本地区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知识、发展理念、经营方式的不断更新。
3.4 有效整合资源,加大品牌宣传力度
一方面,深度挖掘贺州拥有的资源禀赋,有效整合现有资源,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旅游、文化、养老、休闲、娱乐等多产业深度融合,因地制宜规划布局县域经济,根据三县两区的地方特性和历史文化传承,推出不同的地方特色产品和服务,构建宜居康养的特色小镇,通过生态康养产业的发展带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进而推动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长寿之乡”是贺州最宝贵的康养品牌资源,以壮族、瑶族为代表的具有独特民族特色的健康饮食文化、医药文化、养生文化等康养资源,既是吸引来贺康养者的重要资源,也是贺州市应当着力规划整合的重要资源,将长寿旅行路线、长寿膳食、长寿文化、康养地产、康养理疗等多种资源整合规划,全力打造“天养、食养、康养、医养、颐养”五养融合的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条的生态康养产业集群。
另一方面,贺州市应继续强化品牌意识,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力构建生态康养产业体系,打造自有金字招牌,将八步三华李、平桂水生蔬菜、钟山贡柑、富川脐橙、昭平茶等区域品牌和“天贺正丰”“潇贺古道”“股份农民”等企业品牌为重点的“世界长寿市”农产品品牌,形成区域康养品牌集聚效应。在对贺州市生态康养的主题内涵进行深度挖掘、提炼、包装设计时,要重视大数据、人工智能、VR等科学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贺州市生态康养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也为政府精准制定决策提供分析支撑。进行生态康养产业及其相关行业的各种宣传时,选择主要面向粤港澳大湾区民众、综合应用传统媒体与流量新媒介相結合的多渠道宣传方式。
4 结语
贺州市推进生态康养产业的发展,既是基于自身的物资文化资源禀赋,又是得益于国家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推动,因此应当立足自身优势,坚持与时俱进的规划引导,完善行业标准和监管体系、配套设置等诸多不足之处,着力发展在建项目和规划项目,开创一条体现自身优势的生态康养产业发展之路。深度融合大数据和实体经济的发展,探索应用互联网营销思维溢价销售农特产品,打造知名品牌;建立智慧旅游平台,将旅游与交通、景区、餐饮、商贸、康养、康乐等相关服务有机衔接,实现产业互动;培育有特色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研发可穿戴设备和智能健康电子产品;开展影像诊断、病理诊断、远程会诊、病例分析、远程教学等远程医疗项目,持续推进集预防、治疗、康复和健康管理于一体的健康信息平台;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点建设,逐步实现智慧康养[6]。
参考文献:
[1]韩秋,王欢欢,沈山.康养产业发展路径研究[J].经济师,2019(7):15-16.
[2]龚晨.关于贺州打造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的实践与思考[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19,19(1):52-55.
[3]李世泽.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贺州市的六个发力点[J].广西城镇建设,2018(10):52-59.
[4]戚军凯.四川康养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J].四川省情,2019(12):22-24.
[5]杨明,钱林霞,赵细康.贺州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后花园的战略机遇、关键问题与对策建议[J].新经济,2018(6):33-40.
[6]彭小园.实施大数据战略 贺州“数字建设”快马加鞭[J].广西经济,2018(10):23-24.
[基金项目]贺州学院校级科研项目“东融背景下贺州市生态康养产业研究”(项目编号:2019ZZSK01)。
[作者简介]周婷婷(1983—),女,湖北武汉人,硕士研究生,贺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澳门城市大学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