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1-05-06 14:46张彩娥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1年4期
关键词:阅读问题对策

张彩娥

内容摘要:当前,小学阅读教学仍然存在着重“读”轻“阅”、教师的引导作用有所缺失、媒体的过度使用、板书不够规范等问题,我们要在改革中既要引导课堂书声琅琅,又要给足学生静默思考的时空,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读的深度。同时,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合理使用媒体,注重板书在教学中的作用,从整体上提升阅读教学质量。

关键词:阅读 教学 问题 对策

小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工程,只有夯实基础,方能上层建筑。然而,我们在听课中发现,这个工程还存在不少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重“读”轻“阅”

阅读教学既要指导学生“阅”,又要指导学生“读”,但不少教师仍然重“读”轻“阅”。读,当然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方式方法,这一点无需质疑,古语说得的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各种形式的反复“读”,其意义就能自然领读,也能很有效地记诵心间,积累沉淀,应用的时候,方能出口成章。当前的阅读教学课堂,教师都高度重视“读”这种传统而高效的现代方法,教师或领读,或指导学生自读,或分组比赛读,或组织学生集体朗读,或指导学生分角色读,读的形式可谓丰富多彩,课堂上除了作业时间,几乎全是读书声。这种教学方式方法值得肯定,因为只有读,学生才能在发音中纠正字音,在发音中感知出文章中那些词语需要重音,那些词语需要读得轻一些;那些段落需要紧促,那些句子需要读得舒缓一些;那些地方要表现出哀愁,那些地方要表达出喜悦;那些地方要发出愤怒,那些地方要表达怜悯,等等。总之,只有有声的读,才能识字正音,才能体会情感,感知意境,但一读到底是不够的,需要“阅”来提升“读”的效果与质量。阅,就是眼目心口等感知感官作用下的浏览与透视下的静心思考。阅读教学不光要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应用语言,还要在语言的感知中领悟思想,发展思维。而思想的领悟、思维的发展,就需要安静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静默的氛围中,用脑想,用心悟。只有让学生处在安静的环境中,其思维才能沉浸在语言文字中。所以,阅读教学的课堂,既要书声琅琅,又要有一定时空的安安静静。给学生一定时间的安静空间,让他们深入地思考,细心地圈点批注,学生才能通过自己独立地思考,产生自己独特的想法,才能与同学、与老师交流高质量的话题,让自己在交流中不再显得肤浅,显示出自己颇有见地的问题或感悟来。如果没有安静的思考时间与空间,学生的思维总是肤浅的,对文中所表达的思想与感情的认知总是人云亦云的。只有当学生个体把语言文字深入感知了,才能在语言学习中发展思维,在思维发展中推动语言的理解。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既要想办法让课堂气氛活跃,又要让课堂处在一个安静的状态。动静结合,才能相得益彰。

二.教师的引导作用有所缺失

在倡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下,在推行自主学习方式中,出现了教师作用弱化的现象。有不少教师不敢领读、不敢范读,不敢讲解,不敢引申,总是花费大量时间让学生活动,自己好像课堂中的看客一样,或者只是教学程序的一个组织者。对于阅读教学,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作为引导者,就要站得高,看得远,还有走在前,导得妙。站得高,就是要在课堂教学之前的设计中,站在教材文本的高度,站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的高度,站在学生自己无法自我到达的高度,设计教学的目标,选择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选择教学的过程与方法。所谓看得远,就是要把每堂阅读教学课看成是引领学生发展的课堂,培养语文素养的课堂,全面发展的课堂。所谓走在前,就是要设计在前,引导在前,始终把学生的思维向更深处引领。所谓导得妙,就是要在学生卡壳的时候,能够用简单又具有操作性的方式方法解决学生的问题,打开学生思维的堵塞通道,让学生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能够“柳暗花明又一村”。需要领读的时候要领读,比如那些文言课文,领读不仅能够节约教学时间,还能有效地让学生识词断句。需要教师范读的时候要范读,范读不仅是普通话教学的需要,更是帮助学生感知文本情感基调的有效方式,比如教学古诗《静夜思》,文本所表达的是淡淡的思乡哀愁,但小孩子不能以他们的生活经验体会这一点,所以,教师的范读就很重要,能一下子把孩子们带到一个淡淡哀愁的氛围中,不然,小孩子会把诗歌读得欢快无比。该讲解的时候就要讲解。不敢讲解是现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最大的问题,好多老师在优质课竞赛中忌讳讲解,认为教师一讲解,就说明教师又回归到主宰课堂的时代,又开始“灌输”式教学了,没有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没有把学生看做课堂的主体,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等等,这种观点和行为极其错误的。一篇文章,总有学生自己或者学生群体无法解决的一些问题,或者总有学生理解不够深刻到位的地方,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去讲,不讲的话,学生总是处在模糊理解的状态,甚至出现错误理解,不讲的话,学生对有些地方可能感悟不到或者感悟不深,所以,讲是教学之必须,是教师的基本功。只是教师的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字词句篇不漏一点的一一分析,而是精练的点拨式的“道破”,三言两语,讲到点子上,即大通堵塞通道,或者提升感知的深度,或者把学生的错误理解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这才是一个引导者应该做的事情,不能因为倡导学生主体了,就放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把自己置于课堂看客的角色。

三.媒体的过度使用

现在的教学设备与以前相比,真是天壤之别,先进的媒体进入教室,教师使用起来十分方便,于是,不少老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的使用媒体,有的老师甚至连纸质的教材都不用了,一上课就打开设备,让文本出现在屏幕上,让学生以屏幕为载体,阅读文本。教学的过程中,更是各种媒体手段一起上,识字与写字,也用媒体画面展示字的间架结构、字的笔顺,缺失了教师在田字格中的示范,阅读时,学生还没有对文本语言进行感知,就播放生动鲜活的画面,还播放音乐、播放歌曲等等。这种方式不是不好,而是长期使用会影响学生的想象力。我们知道,想象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特征,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在阅读中会借助语言文字,生发许多这样那样的想象,而且每一个学生的想象内容是不一样的。如果先让画面进入学生头脑,学生的思维就定势了,语言的功能就大打折扣了,所以,媒体的使用要在合适的时候。对于阅读教学来说,媒体是帮助学生进行理解的辅助,既然是“帮助”,那就要在学生在依靠语言进行理解出现困难的时候,才去使用媒体去帮助,不是学生还没有对语言进行深入学习,没有遇到困难就去帮助,既然是“辅助”,就不能喧宾夺主,让媒体主宰课堂。所以,阅读教学必须用纸质教材作为阅读载体,让学生捧起书本阅读,在书本文字的反复揣摩中用心去感知,借助语言文字扩展自己的想象,把文字与想象中的图画对应起来,链接起来,让文字的抽象思维与画面的形象思维融合在一起,从而推进思维的整体发展。什么时候用媒体,用什么样的媒体,这都是需要在阅读教学中认真思考的问题,谨慎选择的方式。我们不但不反对媒体应用,而且希望教师积极使用媒体,我们所倡导的积极使用,是符合阅读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的使用,不是让教师用媒体代替书本,代替学生的思考与想象。语言的学习不是音乐美术等学科的学习,有它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就表现在语言文字上。语言文字就像要靠对语言中文字本身的学习与感知去落实,要通过语言实践来提升,离开语言文字的教学都是偏离轨道的教学,要及时纠正过来。

四.板书不够规范

板书是反映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的结晶,是凝练化的思维在线。这种凝练,既是对文本核心内容或者核心思想的析出,又是对文本思路与学生思维过程的展示,有它的特殊作用。可惜的是,现在的阅读教学中,还有一部分老师不注重板书,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板书字不規范,不漂亮。无须讳言,现在还有一部分老师的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不够过关,写出了的字不能给学生做示范做榜样。有的笔画顺序错误百出,有的间架结构尽合理,有的连笔带草。小学阅读教学,承担重要的识字与写字任务,教师的书写不过关,学生的书写就难以过关,这一点,务必引起高度重视。第二,板书内容随意。有老师在阅读教学中的板书,看不出教师课前的精心设计,有想写啥就写啥的嫌疑,因为他们的板书没有显示出对重点的强调,对难点的强化,对学生容易忽视对方的提醒,没有反映出文本的思路或者文本的经典所在。练好三字与设计规范的板书,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需要教师在平日里自我修炼。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回民小学)

猜你喜欢
阅读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