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德悲剧美的文化差异

2021-05-06 03:15杨可昕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1年4期
关键词:中德文化差异审美

杨可昕

内容摘要:悲剧美作为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体现在文艺作品的创作中。而中德两国因地理环境、历史发展等因素的不同,在悲剧创作上有其差异。本文从两国审美观的形成以及悲剧的产生入手,分析中德悲剧作品中体现出的审美差异。从中可看出中德文化差异,这可给理解德国文化提供更为清晰的视野。

关键词:悲剧 审美 中德 文化差异

悲剧美作为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体现在文艺作品的创作中。而中德两国因地理环境、历史发展等因素的不同,在悲剧创作上有其差异。

一.悲剧与悲剧美

1775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将美学独立成为一门学科,德国美学的理论体系从此得以建立。中国自古以来则是有美而无学,直到近代德国美学的东渐,中国渐将美看作为研究对象。因而,中国古代的美学理念从艺术作品中得以窥见。本文从悲剧本身入手对二者进行分析。

1.德国的悲剧

在德国,悲剧的出现可追溯到古典文明时期。从文学成就斐然的古希腊开始,就存有悲剧。它通常指的是戏剧的种类,描述的是人类生活中的悲剧性,更值得深究的是将其以文化形式表现出来的悲剧意识。

从源头来看,“悲劇”一词源自于古希腊文Tragodie,原意为“山羊之歌”。山羊是古代祭祀时用于献给酒神狄俄尼索斯和丰收之神弗雷的献祭品。传说酒神狄俄尼索斯是宙斯的“私生子”,不受天后待见。因此,他只是一个平民百姓推崇的小神。他为平民所做颇多,并教会他们酿酒,被称为酒神。在酒神祭祀活动上,人们几乎忘记所有禁忌,活动中的在歌声却往往含一丝悲伤的意味,也就是最初的“山羊之歌”,而这些歌曲往往与酒神传说相关。这种杰出的人物的曲折故事逐渐演变成了悲剧,最初悲剧便与生命中的苦难或生命的结束相关。

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的定义是:“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1他强调了悲剧的“恐惧与怜悯”之感。这种定义在西方世界长时间未有突破,直到黑格尔提出的美学理论中,对悲剧理论进行阐释。他认为悲剧的本质是“表现两种对立的普遍伦理力量的冲突及和解”。其含义中的两种普遍伦理力量,必然因为他们的普遍性和符合伦理的特点而致使个人悲剧的形成。但从世界的大角度来看,个人悲剧固然痛苦,但这是“永恒正义”的胜利。因此在黑格尔的观点里,悲剧有了新的发展,它产生的审美效果是振奋人心、发人深省的。

另外,著名哲学家尼采在其著作《悲剧的诞生》中也提出了他对悲剧的看法:“悲剧是日神和酒神的结合,酒神因素比之于日神因素,显示为永恒的、本源的艺术力量,归根结底,使它呼唤整个现象世界进入人生。”2也就是说,悲剧中,这种回归到原始生灵本身的瞬间,使人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极致的欢愉,却又不得不面对生命的终结。这种愉悦的放肆和戛然而止的生命轨迹的冲撞下,一方面给人以烟花般绚丽多姿的感观,另一方面又用无限的宁静和黑暗与之对比。这种交织的状态,则为悲剧及其美的形式。

2.中国的悲剧

同德国一样,中国文化中也有悲剧的存在。受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作品通常具有很强的历史性。与德国不同的是,中国美学理论直到20世纪初才将将形成。因而,在看待中国的悲剧美学时,主要从文艺作品入手,结合20世纪美学家朱光潜的悲剧理论稍作理解。

朱光潜在《悲剧心理学》对悲剧的定义为:“我们可以说它(悲剧)是崇高的一种,它与其他崇高一样具有令人生畏又使人振奋鼓舞的力量;它与其他各类崇高不同之处在于它用怜悯来缓和恐惧。”3他认为悲剧是崇高的一种形式。换言之,悲剧总具有崇高感,但崇高感并不一定具有悲剧感,因为悲剧总是饱含怜悯这种情感。

联系中国的艺术作品,我们可以简略对中国的悲剧小做总结。首先,悲剧具有在一个特定背景下的个人命运的无可更改性。在这时,悲剧所带来的结局可以是生命的终结,也可以是深深的无力感。其次,悲剧可以带给人们渺小感,这并不是个体的渺小,而是悲剧中的宏大力量而让观者有这种感觉。最后,悲剧可使人有怜悯之感,并且有振奋和鼓舞的作用。

二.中德悲剧的内容与思想内核

中德两国在文学创作上都有各自的辉煌成就,而悲剧的创作更是文学史中的明星。然而两国在各自历史环境和社会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下,虽然都可以给人以怜悯和振奋之感,但仍有许多选材和写作内容上的差别。这些恰恰是悲剧意识的体现,从这些悲剧意识的差别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德审美观的差异,这里主要从爱情悲剧和命运悲剧两个类型进行分析。

1.德国悲剧:对抗却终结

第一节、爱情悲剧

爱情是悲剧的一大主题,此处以席勒的《阴谋与爱情》为例。在这部爱情悲剧中,席勒将两个对立的阵营——公国宰相家庭和普通平民家庭置于中心。男主人公费迪南出身贵族,父亲作为宰相,出于传统思想和政治地位的顾虑,不允许自己的儿子与平民的女儿相爱。与此同时,女主人公露易丝的父亲米勒也不允许自己的女儿与费迪南在一起,并向宰相明确提出希望女儿和费迪南分手。同时,宰相的秘书前来求婚被拒。

接着,双方矛盾升级。一方面,费迪南因拒绝了父亲介绍的女方而被怀恨在心,另一方面,宰相的秘书一直记恨米勒一家。宰相计划将米勒一家抓起来,却被费迪南的威胁而打乱。这时,矛盾进一步激化,宰相依然没有放弃,他将米勒抓起来,利用父女之情逼迫露易丝制造误会。在反对声下,此“阴谋”终于对这段跨越阶级的爱情下了毒手,露易丝死前揭露了这个阴谋,费迪南也随之而去。

通过这部作品,可从三个方面对德国爱情悲剧的做以总结。首先,悲剧的主体通常被设置于对立阵营,此处主要是阶层对立,也包括思想等的对立。其次,情节中会出现多对矛盾,且此矛盾的组合并非非黑即白。某种程度上,在戏剧的社会背景下,并无完美的解决方法。且通过矛盾的不断激化,给读者以丰富的思考空间。最后,戏剧结尾通常是生命的终结。在矛盾的爆发后,这种选择似乎是一种内心正义的坚持和呐喊,往往起到一种振奋人心的作用,让观者在叹息终结时,思考这种矛盾的根本。结局也可理解成,此为双方毁灭中的绝对理念的胜利,在所看到的终结中迎接崭新的未来。

第二节、命运悲剧

德国命运悲剧也很多,这里选著名的歌德的《浮士德》为例。浮士德本是一个满腹经纶之人,但他对自己并不满意,对生活和未来感到迷茫,在理性世界和感性世界之间徘徊,后想到了解生命。但这时魔鬼引诱浮士德与他签订协议,协议说魔鬼将满足浮士德生前要求,满足后需将灵魂作为交换。此后浮士德分别体会了世俗爱情、放纵生活、政治生活的成功和对古典艺术美的追求,但都未感到满足。最后在他围海造田的事业中,他终于体会到了满足,生命走向了终结。然而魔鬼未能带走他的灵魂,天使带他飞向天国,在颂歌中完成了自然生命神圣化的过程。

这部作品以主人公浮士德的命运为核心,他对命运的思索和价值的追求引导他生命的发展,其中蕴涵着无限的哲思。而这命运悲剧也有着同爱情悲剧相似的内核,就是在与自我和世俗的斗争中走向终结。此外,本戏剧还摹仿了古希腊悲剧。通过爱情、政治、知识悲剧,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寻找生真正命的意义。而这种不断的否定,恰恰是他同命运的抗争,不断的循环则是终将消逝的暗示。通过这部命运悲剧,也让人们思考在理性和感性之间的平衡点究竟存在与否,并且使个人对当下处境及生命的意义有所思量,这也是悲剧之美。

2.中国悲剧:社会与无奈

第一节、爱情悲剧

中国的爱情悲剧颇多,这里择清末剧作家孔尚任的《桃花扇》为例。男主人公侯方域为“明末四公子”之一,他与名妓李香君经朋友相识,二人互生情愫,并赠以信物——题诗扇,此扇赠与妓女则意味非正式的确定婚姻关系。此后一系列政治变故后,侯方域被迫投奔史可法,二人离散。

此后李自成攻陷北京后,曾于侯方域有间隙之人欲强迫李香君嫁予他人。李香君抵死不从,寻死未果时,鲜血留在侯方域所赠扇上。而后侯方域之友将其画成桃花图。清兵南下,南京失守后,李香君同侯方域在白云庵相遇,却未再续前缘,终共同出家。

正如作者所言,本作企“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通过这部作品可对中国悲剧稍作总结。首先,通常作品主人公多为小人物,会被放置在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此时期对戏剧情节发展有较大影响,且是个人悲剧的重要影响因素。此背景下的个人悲剧也是社会的投影。其次,这部作品中充斥着爱情与战争,二者都是悲剧的主题。爱情在战争与时代变迁中的存续,给人的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最后,本作也带领观者思考主人公的爱情悲剧,笔者认为本剧结局突破了生命终结的悲剧,以虚结尾,营造出一种飘渺感,使人遗憾感伤时,又去思考这种选择的意义。

中国悲剧不仅本部的结局未以死亡为终,这种“欲说还休”式的结尾更耐人寻味。在一系列为爱情付出的努力后,转而放弃圆满结局的选择,是一种从世俗感情到超脱尘世的升华,体现了中国悲剧的温和性,也体现出了东方哲学的“空”的韵味。可感受到在大环境下,个人的抗争力量感不大,体现的是一种对人生和社会的无奈,引起的是另一种中国式传统人生价值的思考,是中国对于悲剧美的体现。

第二节、命运悲剧

此处择《窦娥冤》为中国命运悲剧之例。本剧主要叙述了窦娥家庭不幸之后,幼年便被送给蔡婆婆家作童养媳,但成婚没多久,丈夫病故,只有婆婆与她相依为命。当地的流氓张驴儿,逼迫蔡婆婆嫁给张老儿,又逼迫窦娥嫁给他,被拒后怀恨在心。蔡婆婆生病时,张驴儿在其汤中下毒,却致张老儿中毒身亡,他便污蔑窦娥毒害父亲,并买通了衙门。窦娥拒不认罪,衙门得知窦娥孝顺又对蔡婆婆严刑拷打,窦娥遂含泪招供,而后被判死刑。窦娥在临刑前含冤无处诉所,对苍天起誓,她是被冤枉的,死后一要让一股热血溅在上空的白练上,二要天降大雪,三要让楚州连旱三年。刀落人去后,窦娥的三个要求一一实现,百姓相信窦娥,为她抱不平。直到窦娥父亲回乡,才为窦娥昭雪,并处张驴儿死刑。

这部经典的命运悲剧,用窦娥人生的毁灭给人以无力感和反思契机。这部作品中有两次重大的逆转,首先是张驴儿诬陷窦娥,给她本就不幸的人生蒙上了第一层阴影。其后,窦娥本身的对抗维持不久,在亲人受难的情况下,窦娥选择含冤供认。这种丑恶势力对着善与美的扼杀,给人以无奈感。这些悲剧的形成同样逃不开主人公所处的社会背景,也逃不开中国传统伦理的冲突,这都是中国文化内核下中国悲剧的特点。

三.悲剧中的审美观

中德两国虽身处不同的社会环境,也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核,悲剧作为文学作品总是发人深省的。从以上四例中我们可以将两国的悲剧美,从中也可看出其差别。

1.德国审美:悲剧的力量感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总结出,德国悲剧创作中,主体通常难以逾越社会阶级的冲突或在精神世界挣扎思索。对于悲剧的把握,通常是将已有矛盾放大到舞台上,并通过一系列矛盾激化,来强调其存在,并表达出作者对此的思考。最后通过生命的毁灭,突破这个矛盾。其目的是发展、进步。正如德国哲学的批判性和否定的手段,追求自重普遍性的真理和不断地发展。

德国文化深受古希腊文化影响,因此其选材常从古希腊神话中提炼。其形式和内核也深受其影响。如索夫科勒斯的《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的著名悲剧之一,其内核就是对真相的追寻,对杀死前任国王真正凶手的坚持。而这种无误地追求有给他带来了生命的最终毁灭。第二章中的作品也有一样的思想内核,爱情悲剧追求的是一种自由的爱情和政治文化的进步。后者则是在寻找真正的人生价值,追寻人的精神世界的选择。

因此,德国的悲剧美往往具有一种力量感:一种敢于直面矛盾并突破矛盾的勇气,一种给观者思考和面对矛盾的力量,一種不断发展寻求真理的信念感。

2.中国审美:悲剧的壮烈感

中国文化影响下的悲剧往往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总结可看出,中国悲剧多设置于一个动荡的社会背景,如《桃花扇》设置在明末战争时代。亦可能存在于政治文明跟社会思想有较大落差的时期。此外,通常有一个代表真善美的人物,还有典型的奸佞形象。后者的反派角色通常是矛盾的激发者。换句话说,中国悲剧的矛盾存在并非一开始就被放置在观众眼前的,而是在发展中愈发明显的。最后,由于中国伦理思想的影响,在德国悲剧中表现出来的至亲阻碍的矛盾,在中国则集中表达为伦理与个人选择的冲突。中国悲剧通常也会将生命的终结作为结局,不少作品,如著名的《红楼梦》以及上文所述作品,并非都以死亡作为结尾。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道家思想长久对人民思想有重大的影响,因此,剧作家在创作中往往没有德国作品中的强烈斗争感,斗争往往被反动势力打压,而以失败和死亡结束,或提供一种无奈的或超脱的人生选择。给人一种在传统中国文化下的无奈感,虽然淡漠,但又有一种凄凉的壮烈感。

因此,中国的悲剧表现出社会压迫下的因渺小无力而走向消亡的壮烈感,一种为维护君臣传统关系,与奸佞斗争而亡壮烈感,一种从追求自由爱情却又无力突破伦理道德而陷入人生困境的壮烈感。

综上所述,中德文化因不同的地理历史环境,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轨迹。本文从在两国都有重要地位的悲剧为对象,可看出中德悲剧意识的不同。而这种意识上的差别,其实是两国审美上的区别。本文认为,德国悲剧中给人的一种直面矛盾和突破矛盾的选择,为悲剧的力量和悲剧的美学价值。而中国审美下,悲剧的创作往往体现出一种对中国传统思想内核的维护,寻求突破往往最终面临着失败,是一种传统文化下的悲剧的壮烈之美。

除本文所属话题外,比较美学领域下仍有许多子话题有待分析。本文也仅仅从几部作品入手进行了简单分析,仍有更大范围的研究可以进行。但通过阅读本文,可对德国悲剧美和德国悲剧文化有一个简单的认识,并把其放置在跨文化的视域下进行理解,对于跨文化交流和两个国别的文化的认知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宁巍.中西悲剧美学的基本特征与差异[J].理论与创作,2011(02):106-109.

[2]王才勇.西方古典美学的问题谱系及其中国意义[J].学术界,2018(06):17-26.

[3]黑格尔.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4]康德;李秋零 译.康德美学文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8.

[5]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

[6]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7]张辉.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德审美思想的现代性关联[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05):132-139.

[8]李文斌.悲剧和悲剧美[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01):10-13.

注 釋

1.亚里士多德.诗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尼采:《悲剧的诞生》,北京:三联书店,1986.

3.朱光潜:《悲剧心理学》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

猜你喜欢
中德文化差异审美
鼓乐活动中德艺融合教育的实践探索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文化差异对初入国际市场的法国中小企业影响分析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对外汉语教材出版的文化差异冲突与融通策略
中德两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比较研究
国际双硕士培养模式的研究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