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平
【摘要】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基础的数学知识,还要注重学生数学综合素养和能力的发展与提升.因此,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中,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环境,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和能力水平的差异,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与效率,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针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发表了笔者自身的教学意见和看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学合作学习;应用策略
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小学教育阶段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教学地位.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教学主体地位无法得到充分体现,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同时非常不利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持续发展.而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其在实际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能够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学习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实现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顺利开展呢?
一、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占据至关重要的教学地位.因此,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要做到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欲望,全面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性,同时教师要创新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为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动力.
例如,在教授“多边形的面积”中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借鉴“单个图形的面积计算”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4~6人的若干小組,然后将提前制作好的拼接图形发放给每一个小组,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和探讨,寻找拆解拼接图形的方法,如绘制折叠、分割填补等,将拼接的复杂图形拆解成学生熟悉的常规图形,然后再对其面积进行计算.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积极性,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深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进而有效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设置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与互动,合作交流能够帮助学生吸收他人的不同看法和意见,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和启发,进而有效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学生设置生活化的教学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引导作用,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合作,进而有效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合作技能.
例如,在教授“分数的混合运算”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独立探寻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如:小茹家有100亩土地,其中种植小麦50亩,种植大豆的面积是小麦的1/5,而种植花生的面积占总面积的2/5,那么,小茹家种的小麦和花生一共占总面积的多少呢?面对这样复杂的运算关系,很多学生都会感到混乱、毫无头绪.对此,教师可以联系题干内容,为学生设置一些问题:如小麦有多少亩?花生又有多少亩?两者一共有多少亩?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讨论,最终得出小麦50亩,花生100×25=40(亩),两者加起来一共是50+40=90(亩),占总面积的比例为90÷100=910.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分析:欲求小麦和花生的种植面积,用总面积减去大豆的种植面积即可,即100-50×15=90(亩),最后用小麦和花生的种植面积除以总面积,得出910的结论.教师通过设置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寻求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法,从而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三、合理分配,发挥学生的各自职能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组合作的学习过程也是如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水平,对小组内学生进行合理的任务分配,有负责搜集资料的,有负责探寻思路的,有负责记录过程和结果的,让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够在合作学习中发挥各自的职能,促使小组成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与探讨,进而有效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初次进行小组学习的学生,其思维可能不能及时转变过来,仍然保留传统教育方法的学习思维.因此,在教学初期,教师要积极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及课下表现,充分了解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着重注意学生的沟通方式、学习方法及学习观念的转变.并且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后,及时进行方案调整,帮助学生逐步改正错误观念,转变学生在传统教育下形成的思维惯性,提升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效率,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同时,教师也应该积极反思自己的思维模式,保持先进的现代化教育教学理念,重视学生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帮助学生提升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积极为学生解决小组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四、优化组合设计,强化合作交流
(一)合理组建合作与交流学习小组
教师建立小组合作学习需要进行分组,分组依据可以是学生的性别、兴趣爱好、学习成绩及学习能力等多个方面.在人员安排上尽量让四到六个人为一组,同时组内成员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特点,保证组内成员能够取长补短,共同组成一个人人都能各显其能的团队,而组与组之间保证最大限度的均衡,实现团队之间公平竞争.在建立合作小组之初,教师应该积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现状的调研,正确了解小组合作学习法的运行特点和机制,同时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班级情况,从实际情况出发,找到适合该班级的分组方案,抓住分组合作的特点和优势,建立班级合作模式.
(二)重视小组内的领导作用
组长在一个组内的作用非常关键,组长需要德才兼备、乐于助人,既具备管理组内成员的本领,又要时时刻刻为大家服务.同时,组长要耐心倾听组内成员的意见和想法,并结合自己在组内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带领整个团队向更加完美的方向前进.在每个组都选定了组长后,教师要单独针对组长进行培训,让组长更能胜任这个角色,加深对团队和领导力的认识,高效开展组内活动.组长带队的领导作用对分组教学至关重要,组长的确立可以让小组的合作交流、学习实践更加高效,不仅使检查监督的效率提高了,还使学生的学习技能在小组合作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教师也应该确立相应的组长更替方案,让学生轮流做组长,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这个方案的确立要遵循严格的选择机制,保证组长确定的公平公正,尽量使大部分学生有机会得到锻炼,在小组中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带领团队进行建设.每个小组之间也应该有相应的竞争性,教师通过组间竞争锻炼学生的竞争意识,从外部提高学生的团队凝聚力.
(三)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社交技能
初次进行分组的学生往往缺少经验,在进行组内活动时,容易出现不会交流、不会组内合作的现象,导致组内的合作学习难以在正常的顺序中实现效果,最终整个小组面临分解,其主要矛盾和问题出自小组成员没有合作与交流的经验和方法.教师要有目的和意识地将组内合作的方式方法及团队合作的精神态度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主动进行组内互动交流,从中掌握必要的社交技能.比如,教师应该要求组内成员相互尊重,相互信任,面对共同的问题乃至个人问题时成员都要伸出援助之手,养成同学之间相互倾听,给对方提出自己见解的习惯,敢于在组内提出质疑,同时进行组内评价、组间评价和自我评价.这些都是学生进行组内交流合作的能力和技能,需要学生在不断的合作中进行锻炼,逐渐提高社交技能,争取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很好地利用这些技能,实现在家庭、学校及社会中与他人和睦相处,建立和谐的交往氛围.
五、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一)保证学生的共同进步
根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要突出基础性和发展性,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知识的提升和普及,从而达到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效果.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有所收获,获得数学教学带来的精神上的富足,通过数学学习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实现自我提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不能放棄任何一个学生,即使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成绩差,也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但是当教师的学生人数达到一定范围的时候,单单凭教师一个人无法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因此在教师实施课堂小组教学的时候,学校要加大人员和设备上的支持,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更多的基础,让教学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顺利实施.学校和社会的支持可以帮助教师减轻教学压力,使教师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放在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的指导上,帮助学生提高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
(二)教师吃透教材
在一个完整的、有效的教学课堂中教师起着关键的领导作用.教师只有在认准教学方模式,掌握专业的教学知识的前提下,才能够给学生一个标准、有效的学习空间.课程标准是教材和课程模式的制定依据.教师要准确理解新课程改革对教学目标及学生知识培养的要求,让学生能够清晰地知道自己要学的东西,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目标.教师要对每一节课制定相应的课程方案,做到心中有数,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反馈实时修改方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帮助学生提高成绩.
(三)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对小组及教师的课程提出疑问
质疑、讨论和研究,对疑问进行解决,这些过程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寻找问题的答案,让学生在质疑的过程中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在课下是朋友关系.教师应该放下架子,尊重学生的想法和意见,让学生对教师敞开心扉,让学生把自己对问题和知识的见解说出来.教师通过问题反馈,更加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同时,在课堂中,教师也要给学生保留发表意见的机会,引导学生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进行问题探讨,共同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大胆质疑中感受到学习知识的快乐.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本,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设置与教学相关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兴趣爱好,对学生进行合理的任务分配,充分发挥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职能;优化组合设计,强化学生间的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社交技能;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进而有效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苏国泉,马克林.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J].中国教师,2019(S1):46.
[2]游贤琼.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