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扩招背景下《工程地质》课程多元化教学探讨

2021-05-06 11:19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李延鑫
内江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工程地质课程内容多元化

◇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李延鑫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许 琦

高职院校是社会人才输送的基地,也是现代职业人才培养的摇篮,高职教育质量的发展,直接影响着社会人才的供给。尤其是面对高职院校全面扩招的大背景下,更需要瞄准时代需求与特点,加强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创新,采取多元教学模式提升质效,不断肩负起社会发展的使命。鉴于此,本文结合高职院校扩招背景,针对《工程地质》课程进行探讨,尝试应用多元化教学思维,以期助推学科教学质量的发展。

众所周知,高职院校是国家重要的教育培养机构,发挥着重要的职业人才输送功能。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强调“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1]。随即国家教育部出台了《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标志着我国高职院校扩招政策正式拉开帷幕。而在微观的《工程地质》课程教学上,则需要高职院校不断契合扩招背景,不断深化教学实践与创新,全面适应高职院校生源结构的调整,从而达到高职院校扩招的初衷,培育出高素质的职业人才。

1 《工程地质》课程特点及多元化教学内涵

1.1 《工程地质》课程特点

《工程地质》课程属于高院工科专业基础课,其所涉及的内容相对复杂,在实践教学中由于生源结构性问题,导致教学的起点较低,加之课程内容相对抽象,专业术语较为繁杂,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学习能力,以满足由理论向实践的转换和过渡[2]。从课程的特点来看:一是内容多而散。工程地质中涉及到诸多地质问题,其描述的内容大多比较抽象,因此其关键在于紧贴教学的主线,理清“地质与工程之间的关系”,使之能够与课程体系相融通;二是重点较突出。课程所涉及的内容由岩石地质构造、地下水、土的工程特征、工程地质勘察及特殊土的工程地质问题等,因此在教学中应把握关键内容,使教学重点突出明了;三是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侧重对工程实际的融合对应,强化校内与校外的结合,从而强化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掌握课程内容。

1.2 多元化教学的内涵

相较于传统的教学实践方式,多元化教学理论的融入,将使课程教学更具渗透性,可结合工程地质课程的特点,将丰富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改变训练死板、标本陈旧等问题,通过对传统问题的充实和弥补,突显出工程地质教学的独特性,帮助学生更深入、具体、直观地掌握教学内容。不仅如此,借助多元化教学的丰富路径,还可以将课程重难点内容进行串联,以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现,再利用理论与实践融合的方式,逐步帮助学生掌握其技术要点与实际应用能力,在资源勘查、工程勘察及施工管理中得到验证,从而提升学生的操作和创新能力,使工程地质课程内容落地生根,也为多元化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3]。另外,多元化教学在工程地质课程中的应用,首要环节便是要构建起完整的教学体系,以此来提升教学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更进一步地实现多元化教学体系的融合,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工程地质课程多元化教学体系

2 高职扩招背景下《工程地质》课程多元化教学策略

2.1 突出课程改革,实现多元教学优化

在高院院校扩招的大背景下,高院院校必须要把握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要求,不断针对《工程地质》课程实施调整优化,以适应改革中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实现教学质量的快速跃升。一方面,注重实践教学的多元化,不可否认,工程地质课程具有实践性特征,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单纯地依赖理论教学或者实验教学,而是需要结合具体的资源特点,开辟岗位实习的通道,建设稳定的实习基地,从而为完整教学体系的建设提供保证和支持。尤其是打造出多元化培训基地,将不同专业的教学融合于其中,既实现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又能够形成一体化的教学结构。另一方面,注重教学内容的多元化,依据工程地质课程的特点,要合理规划和设置教学内容,通过内容的精简,达到去芜存精的效果,同时注重综合性课程的开发,将《工程地质》课程与相关课程融合起来,以突破传统的学科界限,达到综合培养的目标,形成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帮助培养学生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2.2 丰富教学方式,实现教学效果延伸

由于受《工程地质》课程内容的影响,其大多内容缺乏直观性,面对高职院校扩招所提出的复杂生源结构,势必需要改变传统的传导方式,加强对现代教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的教学方式,使课程内容逐步由“抽象”向“直观”转变,促进预期教学目标的达成[4]。因此,在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中,首要任务就是要丰富教学的方法,在课程的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网络平台教学及虚拟实践教学等方式,通过技术手段增强教学的深度,便于学生更全面地理解课程内容。比如,在讲授工程地质勘察内容时,教师可以从网络资源中,筛选出丰富的网络素材,以图片、动画及视频为传导载体,通过多纬演示的方式,让学生快速掌握地质的形成、演化及活动过程,以形成知识结构的思维导图,最大程度地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2.3 创新课堂结构,实现讲授讨论融合

面对高职院校扩招的实际情况,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显然存在着不适应性,要想更加符合当前的教学需求,就必须采取更有效的教学举措,即依托课堂结构的创新,实现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渗透,更全面地为学生讲解专业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实效。据此,在《工程地质》课程教学时,教师应掌握专业学生的学情,依据多元化教学的体系结构,调整课堂教学应用模式,在理论讲授的基础上,融入课堂讨论环节,既养眼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也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将重难点问题临堂化解,提升课堂的转化效果[5]。另外,通过课堂讨论模式的应用,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课堂教学阶段引入“南水北调”工程实例,引导对长大隧洞以及地质灾害问题进行探讨,这种贴近于现实的主题,将极大提升学生的兴趣,并在相关环节的探讨中使课堂知识得到实践应用,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内容的吸收。

3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振兴,人才需求量正不断攀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针对我国人才需求结果,国家提出了高职院校扩招百万的战略目标,进一步强化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基础。高职院校《工程地质》课程作为基础之一,更应当坚持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依据教学方式的创新适应扩招要求,通过丰富、多元、特色的教学培养,为社会各领域提供充足的人才供给,为我国经济的持续振兴奠定基础,更为高职教育规模化、高质量发展献智献策。

猜你喜欢
工程地质课程内容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山西大同:多元化养老服务 托起幸福“夕阳红”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矿业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永荣锦江瞄准差异化多元化
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要点分析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与相关方法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