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柔并济 张弛有度
——关于七年级班级管理的思考

2021-05-06 02:02张艺君
名师在线 2021年12期
关键词:关键期制度班级

张艺君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五缘第二实验学校,福建厦门 361009)

引 言

七年级是一个新的开始,但陌生的环境和未知的未来,会让刚入学的学生紧张和无所适从。此时,作为班级的总“设计师”——班主任,应做好蓝图的规划和班级的建设,因此该阶段的规范和引导至关重要,能让班主任后续的班级管理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经过实践,笔者摸索出一套较为有效的七年级班级组建和管理模式。当然,这一模式对初中阶段的其他年级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三线并行”,以制管人

制度,是底线,是原则,亦是“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一环。班级组建之初,管理的制度化会让学生更快地明确行为准则,使其更快地适应初中生活,也可以让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更有理有据[1]。

经过实践,“三线并行”的制度模式,即以“班规”“奖惩制度”和“小组合作积分制”为班级主体制度,是行之有效的,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班规”“奖惩制度”和“小组合作积分制”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在这三大制度下,班级的其他规定可作为二级制度,在这“三线并行”的大框架内运行,如“值日责任制”“早读积分制”“个人积分制”“加减分翻倍制”等。

这些制度可由班主任先行构思、拟定,在军训期间与班级学生商讨,并进行补充,确定后正式公布和实施。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需要学生管理者的配合。如何在实施过程中做到相对的公平、公正是制度运行的保障。所以,班主任对学生管理者的选取、培训、引导、鼓励乃至监督,也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只有做到相对的公平、公正,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以制管人”,才能让班级制度富有生命力。

当然,班级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班主任作为班级“掌舵手”,在紧抓大方向的同时,更应发挥个人的智慧,善于在实际的管理中及时发现并较好地处理问题,甚至需要带有敏锐的防患于未然的意识,不断思考,不断改进,行思共举,在实践中,不断健全和完善班级的各项制度。

二、能做会说,以爱育人

制度较之人情,冰冷而生硬,能让班级管理有序,却无法让班级温馨、有爱。教师、学生、家长都是班级成员。班主任与班级学生的交流是其每日必做之功,而学生背后的家长更是班主任经常需要接触和交流的对象。

(一)抓“关键期”,用心做事

学生入学前一周到入学后的一至两个月里,是班主任最紧张、最忙碌的时候。这个阶段至关重要,它决定着班级建设是否稳固。这就是七年级班级建设的“关键期”,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如表2所示。

表2

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水平、家庭背景、心理状态和性格特点。对于这些情况,在开学前一周里,班主任应通过相关资料尽快了解和熟悉。

在正常情况下,入学后的前一两周里,大部分学生都表现良好。所以,班主任应充分利用这个时间,除建设班级制度外,还应留心观察学生,包括性格、亲子关系、心理状态等,争取进一步了解学生,为后期的工作打好基础。如果有条件,甚至可以对个别有必要家访的学生进行家访。

开学两周左右后,班级的学生会陆陆续续展现出自己的真正状态,甚至有学生开始大小问题不断。这时,“尊重学生”“把握批评的艺术”是非常重要的[2]。在这些学生第一次出现问题时,班主任应耐心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和不足,并正面告知学生应该怎么做才能不犯错误,让他们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当然,后续的跟踪也十分重要。如果学生有改进,班主任也要进行及时的鼓励和表扬。不过,不同的引导方法收到的效果也会截然不同。但无论班主任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引导,都要巧妙地让学生知道,你是在乎、喜欢他/她的,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更“买账”,进而慢慢走近他们的内心。

值得注意的是,在个别学生还未发生错误时,班主任应该有“防患于未然”的意识,应借助班会等平台,加强对班级学生的引导和教育,最大限度地防止“跟风”现象的发生,让班级制度的推进更加平稳。

可见,班主任只有把握好班级建设的关键期,细心观察、耐心引导学生,有章、有法地进行班级事务安排和管理,让班级建设初步规范、稳步地度过关键期,班级的建设和管理才能继续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不卑不亢,真心沟通

李伟邦认为:“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支持。”[3]所以,在教育学生这条战线上,班主任要把家长当成“盟友”和助力,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配合。

由小升初,对于不同模式的班级管理风格和班主任之间不同的做事风格,家长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所以,七年级的班主任给家长留下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第一次家长会、第一次电话联系或第一次当面沟通都应该重视。特别是电话联系和当面沟通,班主任更应抓准契机。

在沟通过程中,班主任要“会说”,首先要学会体谅家长的心情,即不能一味地“告状”;其次在反馈问题时,一定要注意措辞,让家长既了解事情经过,又能比较心平气和地接受,当然,如有必要,也可以适当在前面加入一些表扬学生的内容。

当然,在这个交流过程中,作为班主任也一定要“有底气”,既要明确自己的立场,不卑微,又不盛气凌人,特别是对于年轻的班主任,这一点至关重要。在与家长沟通时,班主任要就事论事,不以固定思维对学生加以评价,拿出平等交流、共同帮助孩子的态度,提出方案;而在家长试图对班主任班级管理做出“指示”时,班主任应保有理性,加以判断,以理服人。

当然,“会说”和“有底气”是基于班主任“有做”的基础上。班主任只有平时真正用心做事,以耐心、细心和爱心维护师生关系和家校关系,才会更“会说”、更“有底气”。也相信,有想法、够理性、有行动的班主任,会更容易得到家长的认同、支持和配合。

结 语

班主任是一个需兼具“文武之道”的岗位。七年级作为初中阶段的起始点,更需要班主任的睿智深思和脚踏实地。因制而张、用爱以弛、张弛有度、刚柔并济的班级管理方式,会让班主任做一个有橹、有帆、有方向的“舟子”,为形成良好的班风保驾护航,并在通往成功彼岸的道路上不迷方向,稳步向前。

猜你喜欢
关键期制度班级
班级“无课日”
党的领导制度是居于统领地位的制度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小胖猪
制度空转,是“稻草人”在作怪
学习
——关键期
不可错过的宝宝发展关键期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某些单位的制度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