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航新时代国际传播新征程

2021-05-05 14:30刘扬孙敬鑫
对外传播 2021年12期
关键词:国际传播理论研究舆论引导

刘扬 孙敬鑫

【内容提要】在第七届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上,与会嘉宾围绕“启航新时代国际传播新征程”的主题,分别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意义与国际传播、地方形象国际传播、对外话语体系创新研究、大学形象国际传播、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央企形象国际传播、后疫情时代的国际舆论引导、新时代国际传播的创新升级等专题进行发言与研讨,为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凝聚了共识。

【关键词】新时代 国际传播 理论研究 舆论引导 队伍建设

2021年9月27日至28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承办,天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天津外国语大学协办的第七届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在天津举行。作为每两年举办一次、国内对外传播领域最具权威和影响的高端理论研讨会,共吸引了来自中央国家机关、中央企业、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地方宣传战线、全国主要高校等领域的4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与会者围绕“启航新时代国际传播新征程”这一会议主题开展了深入研讨,进一步凝聚了共识。

一、强化思想传播的引领作用

中宣部副秘书长郭义强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彰显了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和政治追求,展现出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我们要在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和世界意义的基础上,继续做好对外宣传阐释,用好重大活动、重点项目、重要平台,精准对接海外受众的需求,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向世界表达中国故事的源头、读懂中国的标识,更好向国际社会展示习近平总书记大国大党领袖的风采魅力。

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指出,思想和真理的力量跨越国别、影响世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上讲清楚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重大问题。我们要坚持将对外宣介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工作统领和首要任务,聚焦其核心要义,选取国外受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内容和视角,以简明扼要的形式进行深入浅出的阐释,增进国外受众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认同,展现好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谢春涛梳理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强调有科学理论的引领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重要原因,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中国共产党屹立于世界政党之林的一大优势。他指出,中国人民经历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发展的过程,对这一思想给中国带来的变化、给世界带来的影响有深刻的感受。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高岸明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也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智慧源泉。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要深刻把握新形势、新要求,充分认识传播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特殊重要性,加强基础性、战略性研究,尊重国际传播规律,提高国际传播效能,真正实现入耳、入脑、入心。

天津市外办党组书记、主任栾建章表示,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国际传播,前提是讲清楚其中国价值和世界意义,重点是要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特别是对中国共产党的认知。要从中国的需要和国际社会的需求出发,树立鲜明的问题意识,坚持效果导向,面向“身边的国际社会”,构建“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的传播格局。

国防大学国际防务学院院长徐辉表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国际传播要高度重视翻译问题,准确把握思想的核心要义,完善重大概念的权威翻译和发布机制,通过多元创新方式宣介阐释思想中的重要理念,推动思想走向世界。

二、优化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构建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灵桂认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担负起使命和责任,进一步提炼标识性的概念,加强术语管理,厘清每一个概念的内涵。概念如果说不清楚,在与人对话时就难免落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况,要将术语管理看作融通概念与话语方面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兼总编辑、中国译协常务副会长黄友义指出,中国话语能否同世界有效沟通交流,融通中外是关键。国内外话语体系存在差异,对外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在语言上实现话语体系的转换,需要深入了解国际话语体系的现状、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和对中国的了解程度。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提出,建立中国自己的话语体系,需要综合用好官方话语、学术话语、民间话语和国际话语。其中,官方话语是定海神针,主要用来明确方向。学术话语不仅仅是官方话语的解释,学者要通过大量原创性、一流的学术研究解构西方话语,建立起中国话语。

中国网总编辑王晓辉认为,话语体系不是研究出来的,而是在对外传播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出来的,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讲好中国故事就是最好的对外传播实践,要站稳中国立场,追求共同价值,挖掘有效资源,真诚坦率沟通,避免自说自话,提升语言能力,建立话语体系。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宁琦认为,基于国家意识的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必须立足于民族土壤,必须植根于自己的文化传统,研究中国逻辑和中国问题,构建中国自己的具有原创性的核心理论。同时也需要开阔的国际意识,纵深挖掘人类共同的思想精髓,吸收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有益的文明成果,研究通透其他区域、国家和民族的价值体系和话语体系。

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郭英剑提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仰賴学科体系的全面发展,还应该包括优秀的专业师资队伍、健全的人才培养体系、科学的教学方法等。只有把这些方面组合起来,加强建设,才能推动中国对外话语体系的构建与发展。

天津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法春认为,中国话语的外文言说不仅要注重政治正确性,还需适应目标受众的文化背景、阅读习惯和心理期待,需要倡导言说者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和中国立场,体现国家意识前提下,融通中外,采取节译、摘译、编译、译述等言说方式,以及易于受众理解接受的修辞,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以贴近不同群体受众,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三、以中华文化传播凝聚广泛认同

郭义强指出,我国主动把握世界文化发展和交流趋势,中华文化“走出去”步伐越来越快,取得积极成效,政府间文化交流机制化常态化水平稳步提高,文化传播基本实现对国际主流社会的有效覆盖,文化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显著增长,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疫情影响之下,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出海迅速发展,以网文网音、网游网剧、网络短视频等为代表的数字文化产品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力量。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胡百精提出,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中国已经走到了能够平和地对待自己的传统价值、平视西方文明的关键历史时刻。他认为,在绵延5000年的辉煌历史进程中,中国传统思想中蕴含了深沉、悠久、光明的智慧,并沉淀形成许多恒定的历史主题,都有待去激活,构建现代化之路的传统思想、价值根基,促成古今中西的汇通对话,创造整体辉映的新文明气象。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副院长孙振虎认为,文化传播内核是“走出去”的重要手段,是我们国家强起来的重要表现和民族自豪感的重要砝码。“走出去”战略涉及的新闻舆论、文化传播、国外朋友圈三个领域,要在资讯中融入人文情怀,从低卷入度的情感与互动层面实现触达后,再实现高卷入度的理性层面的理解,实现文化传播的融入与共谋。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都对外文化传播研究院院长曲茹表示,让中国文化“走出去”不仅仅是对传播效果或传播技巧的追求,而是对中国文化进行系统性挖掘、反思与重构的过程,是使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得以彰显、获得尊重的最有效的方式。“講好中国故事”的关键在于将“文化的中国”作为有着丰富内涵和厚重积淀的知识产品(IP)加以培育。

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赵子忠认为,“网红”传播成为国际传播的重要渠道,国际传播要熟悉“网红”传播的运作模式,通过“借船出海”运用现有的国际“网红”资源开展传播活动,通过“造船出海”培养能够在国际社交媒体平台上有一定影响力的“网红”队伍。

四、发挥多元传播主体特色与优势

针对地方国际传播,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和建认为,要深入研究、科学参照国际通用坐标体系,努力寻找具有最大公约数属性的人类共同价值和国际化城市形象概念,贴合自身实际提炼城市核心概念,促进城市形象和国家形象更加广泛而有效的国际传播。天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旭炎表示,地方外宣要以人脉为抓手,做到老外心坎上;以机制统筹为支撑,发掘提炼本地标识;以故事外宣为载体,用心打磨新故事、好故事;以服务国家外交为核心,融入国家整体外宣布局。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马然希认为,要发挥城市在国际传播中的“三位一体”作用,使城市成为落实国际传播工作责任的主体,满足自身发展需求目标的国际传播客体,国家、社会、人类文明进步的载体。成都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丛峰认为,做好地方或者城市外宣,是服务国家外宣大局,争取国际话语权的时代要求,也是城市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势引领下实现崛起、走向世界的发展要求。要做好城市的国际传播,共同构建国家大外宣战略的整体拼图。

针对大学国际传播,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向波涛认为,大学形象传播是国家形象传播不可或缺的部分,大学品牌形象和影响力是国家品牌形象的重要载体。大学拥有丰富的学术资源、文化资源、高层次人才资源、国际伙伴网络资源等,为中国大学讲好自己的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表示,在世界大学排行上,我国高校知名度较西方名校还有一定差距,相对于我国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我国高校的全球美誉度还有待提升,应利用案例分享、论坛交流等形式推动各高校形象国际传播的共同发展。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周庆安认为,大学在国际传播的工作中应进一步强调和提升理念叙事,有效构建核心价值体系,反映大学的历史积累和教育沉淀,而且还要主动回应全球问题、时代焦虑和社会矛盾。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张洪忠认为,在网络时代,大学要提升海外网络传播力,保证在场,避免在国际话语互联网市场中缺位;注重评价,吸引更加广泛的关注,提升影响力;争取承认,实现自身的存在,并与其他主体共同相处。

针对央企国际传播,中石化集团公司新闻发言人吕大鹏认为,央企改善提升国际传播效果要推动从狭窄向宽广的观念转变,从被动向主动的意识转变,从单一向立体的传播转变,从粗放向精细的方式转变。中国路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任文表示,建设企业国际传播能力,要以品牌项目为依托,构建全员宣传、全周期宣传、全渠道宣传的格局,让每位一线员工都成为中国形象代言人,在不同的节点展现不同的故事以吸引媒体关注,联合本土力量扩大传播声量。中铁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工作部部长雷昆仑认为,经营好海外重大项目,是塑造好企业形象的前提;注重文化融入,企业才能获得当地人民的认可;企业要积极履行各类责任,参与本土社区共建;创新话语体系,注重企业的国际化表达。

五、做好后疫情时代的国际舆论引导

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副院长孙明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国际格局进入了加速调整期,国际舆论和国际形势复杂交错,国际舆论对华关注度越来越高,复杂性、冲突性越来越强,国际关系、多元价值、媒介表达成为影响国际舆论引导工作的三个重要因素。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许静表示,在疫情背景下,推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国际传播,要对其理论内涵的发展演变及时代价值进行梳理和阐释,这是理解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基础,也是提升其国际传播效果的有效途径。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室副主任袁赛男认为,欧美国家抗疫策略和效果让第三世界民众对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民主宪政的质疑越来越多,中国模式则更具启发性。这预示着海外中国研究的范式、话语、格局会出现变化,成为我们引导国际舆论的契机。

中科院自动化所互联网大数据中心舆情专家田书和认为,后疫情时代的国际舆论引导要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追求目标,聚焦抗疫、政治、经济、文化四个要素,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故事、中国与世界故事、外国人在中国故事、中国人在国外故事等五类故事。

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赵雪波提出,后疫情时代国际传播应从对抗转为对冲,将温和的与激烈的回应综合应用。国际舆论对冲要把握准火候,选择好渠道,建立关于国际舆论的反馈、评估体系。

六、强化理论研究对实践的支撑作用

杜占元强调,要深化理论研究,增强国际传播工作的前瞻性。国际传播视野越向前发展,新情况和新问题就会越多,需要应对的困难和挑战也会越严峻,就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上作出新的科学回答,以科学理论引领实践发展,要以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智库为目标,加强国际传播战略性、基础性理论研究,以推动政产学研各界的深入交流,加强与国内外机构在智库研究领域的合作,打造理论研究服务国际传播实践的重要交流平台,为开展具有时代前瞻性的国际传播提供更强大的學理支撑。

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程曼丽认为,为构建开放、包容、创新的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需要进行国家议题及话语体系的开掘与建设,从人类共性、共情的角度体现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责任与担当,为中国的国际传播实践提供充分的理论支撑。

天津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殷奇指出,实践说明,好的外宣多与现代化传播手段结合得好。要加强对国际传播的学理研究,设置相关课题,对外宣案例进行深入研究,探索真正的传播规律,推动外宣与新技术更好地结合。

天津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靳方华表示,哲学社会科学界应该在国际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充分利用自身的学术活动、学理资源、学术资源,加强议题设置,引导学术交流,建立专题学科,开展专题研究,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华社瞭望智库研究院副院长姜铁英认为,智库为对外传播提供话语体系支撑与议题设置供给,应利用智库创新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发挥智库“二轨外交”作用推动国家间战略沟通,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创新增长点,推动外宣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议题设置能力。

七、完善复合型人才培养选拔机制

胡百精提出,今天所需的国际传播人才,不是单纯培养更多外语、新闻、国际法律、国际经济、国际政治等专门人才,而是必须培养以文化为导向、基于交叉学科融合构建、直面现实问题的复合型人才。这是高校和主管部门未来培养造就一流国际传播人才队伍的重心。

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党委书记杨平认为,新形势下的对外话语体系建设,迫切需要既有国家意识、政治大局观念,又有全球视野,还精通外国语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作支撑。相关部委联合推出了加强翻译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文件,相关单位应推动协同创新与政产学研联合,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张维为表示,要在游泳中学习游泳,对外宣传需要能打仗的队伍,而这样的队伍只有通过实战才会产生,仅靠高校培养难以满足各方对国际传播人才的需求,要善于从民间发现人才,给他们足够多的机会,在实践中选拔国际传播人才。

刘扬系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副研究员;孙敬鑫系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员

责编:霍瑶

猜你喜欢
国际传播理论研究舆论引导
浅析我国竞技健美操研究现状与趋势
全球化与国际传播:媒体与公民的世界性互动
促进汉语国际传播的十项策略
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及对策分析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法制节目策划的再创新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大数据、网络舆论与国家治理
我国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