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宁霞
摘要:“问学课堂”,以“问”为引擎,以“学”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课前问,要能激发学生思维,需提供“问”的角度,搭建“问”的支架。课中问,要能深化学生思维,需以“问”梳理思维脉络,以“问”凸显思维层次。课后问,要能拓展学生思维,需以“问”延展,让思维具有探索性;以“问”导“评”,让思维具有持续性。
关键词:问学课堂;问学单;思维
“问学课堂”,以“问”为引擎,以“学”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课堂上,教师引领学生穿行在语言文字中,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思维沸腾。
一、课前问:激发思维
“问学课堂”强调让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成为学生的学习习惯。从低年段开始,教师就会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启发学生边读边想,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及时肯定、表扬提出问题的学生,让他们逐步树立“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意义”的意识,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提问策略,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乐于提问,将学习引向深处。课前问,主要是为学生提供“问”的角度或搭建“问”的支架,辅助并促使学生提问,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一)提供“问”的角度,拓思维视角
尊重学生提问,让学生会“问”,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些“问”的角度,并给予他们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的思维视角延伸得足够远。
“问学课堂”中,我们一般会让学生关注课文,运用提问策略,从课题、行文、段落、词语、写法等角度提问;关注教材助读系统的内容,如单元导语、课文插图、课后练习、随文批注、阅读链接、作家名片等角度提问;把课文和助读系统的内容串联起来,从作家生平、作品创作背景、链接文章等角度提问。学生提问的视角越多,学生的提问面就越广,参与课堂的火花不断迸发,参与课堂的兴致也会越来越高。
(二)搭建“问”的支架,激思维欲望
提出问题,本身就是积极思维的表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实际上就是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问学课堂”会适时为学生的“问”搭建支架,激活学生思维的欲望。
“问学课堂”常用的问学单,就是为学生提供主动提问的支架。从中年段开始,课前,教师会指导学生在问学单上及时记录自己预习时不明白的问题、有价值的问题、有创造性的问题等。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各不相同,在阅读文本时,从文字到文章,每个人的收获、感受肯定不一样,这就决定了学生所提问题的教学价值不一样。对此,教师也会多花一些时间对学生提出的各类问题进行整理、分析、比较、甄别、归类,并给予学生“问什么”“怎么问”层面的指导,引导学生分辨问题的“含金量”。在学生不断提问中,在教师不间断地引导下,学生对于“问什么”“如何问”的思路也就越来越明确。随着阅读理解能力的逐步提升,学生的提问会有质的飞跃,问题的“含金量”会越来越高,思维的欲望得以激活,高难度的思维挑战也会成为可能。
二、课中问:深化思維
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走进文本,走进课堂,思维已经开启。此时,教师需要帮助学生优化思维程序、凸显思维层次,“教”在难点处,“点”在关键处,不仅要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还要思考得有深度。
(一)以“问”梳理思维脉络
没有规划和引导的思维活动,往往流于形式,容易让学生的思考停在“浅水处”;过于呆板的思维活动,又缺乏灵活性,容易让学生的思维陷入“套”中,不能伸展。以“问”为支点,以“问”启“思”,梳理思维脉络,优化思维程序,能够吸引学生走进课文情境,在解决关键问题的过程中,走进人物内心,感同身受,逐步深化思维。
例如,时珠平老师执教六年级上册的文言文《伯牙鼓琴》,通过课前研读,他知道让学生自读感受伯牙“破琴绝弦”的知音文化是有难度的,便从学生的问题中筛选出10个有价值的问题,引领学生从“什么叫知音”“怎样才算是真正的知音”初步品读语言文字,并在话“知音”、论“古琴”的过程中,感知音乐艺术、中国古代文人修身养性与知音文化之间的关联,为下文理解伯牙与锺子期的情志埋下伏笔。接下来,关注细节性问题,如“‘汤汤该怎么读?是什么意思”“该如何理解‘方鼓琴而志在太山”等,教给学生读出文言文节奏、韵味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读懂伯牙“善弹”、锺子期“善听”,理解“情志”的深意。之后,又围绕“锺子期死后,伯牙为何要‘破琴绝弦”“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锺子期是怎么死的?古琴是谁发明的”等问题,巧妙运用故事、诗句等课外资料,引导学生体会伯牙的“绝弦”之举。由此,一条清晰的思维脉络得以凸显,学生在语言文字的感召下逐层领会了伯牙“绝弦”故事中寄寓的知音文化,情感逐渐升腾。
再如,赵爱珍老师执教的《四季之美》是一篇美文。文章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不同之美的描绘中隐约再现了平安时代斑驳的风俗世相、复杂的人情世故以及日常生活中琐碎小事的瞬间之美。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很有难度。教学中,赵老师以学生的问题串起了课始、课中、课尾,梳理出了思维脉络。课始,以问学单中的问题“为什么课文所写的景不多,却能营造出‘美的氛围”“春天最好写,但是春天却写得最短,为什么”导入教学,带领学生通过抓关键词、比较句子,品读“春天最美是黎明”一段,感受春天的独特韵味,体悟作者动静结合的写法,再通过范读、配乐朗读表现这种美。课中,由问题“文中说‘成群结队的大雁,作者为什么写大雁?为什么说‘比翼而飞叫人感动”引入,启发学生在走进秋天认知独特事物大雁的同时,牵引出“我想知道作者为什么要写归鸦”“我觉得风声虫鸣非常普通,为什么清少纳言说这叫人‘心旷神怡”“作者为什么不写明亮的月夜”“作者写冬天为什么不写早晨或是下雪,而是要写火盆”等细节性问题,从而让学生领会作者所选取的事物都带有“淡淡的忧愁”,都寄寓了一定的意象。由此,学生对作者选材的独到之处有了把握。最后,从问题“课文四段的开头都以同样的形式出现,不单调吗?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写”入手,顺势将学生的思维引向了对文章结构的思考。从“感悟写法”到“体会选材独特”,再到“涵泳结构”,思维脉络清晰明确。汇报阅读收获时,我们欣喜地发现,学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聚焦语言文字,竟独自品味出不少“清少纳言式”的独特之词,言语变得雅致有情趣。
(二)以“问”凸显思维层次
当学生能够自动化地执行提问策略,边学边问,边问边学,课堂就成了“学堂”,成为学生思维沸腾的栖息地。牵引学生在品味词句中,在交流讨论中,好似“灵光一闪”,提出令师生拍手称快的问题;以“问”凸显思维层次,吸引学生由浅入深、由点及面,能让他们立足文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伯牙古琴》一文教学,时老师在引导学生感受伯牙“善弹”、锺子期“善听”时,让学生同桌合作,拓展想象伯牙当时的心理。此时,学生就注意到了文章独特的句式,个性化地想到了“方鼓琴而志在微风,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悠悠乎若微风”“少选之间而志在明月,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皎皎乎若明月”等句子。此时,就有学生问:“我们刚才想到了微风、明月,想到了大海、草原,为何伯牙只想到了山和水?”此问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但时老师没有急于解释,而是以一句“你的这个问题把老师都难住了!你们自己讨论讨论看该怎么理解”,这就把思维拔节的“球”又抛给了学生。接下来的教学,师生共同抓住教材对“志”做出的解释,结合中华传统文化故事,由挖掘“高山”“流水”的深层含义,让思维走向了对“情操”“志向”内蕴的领悟,水到渠成地理解了伯牙“破琴绝弦”的行为。思维层层拔节,经历了读文、读人、以文化人等过程,学生的“问”“学”也上升到了积极、主动、有意义的思维建构的高度。
赵老师教学《四季之美》一文时,以“问”凸显思维层次的做法更为明显。由观照写法的问题“为什么课文所写的景不多,却能营造出‘美的氛围”,到观照选材的系列问题,再到观照文章结构的问题“课文四段的开头都以同样的形式出现,不单调吗?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写”,凸显出清晰的思维层次。学生在了解了作者描写四季之美的写法后,自由地在文本中寻觅独特感受,频频发现作者所选取的景物和平时读到的文章不一样,生发了一串串疑问,自然而然地将提问的视角转向对作者选材手法的关注上。面对学生的“头脑风暴”,教师没有急于回答,而是让他们带着自己觉得值得研究的问题再次走进文本,聚焦相关段落,自己找寻答案。如此,课堂“丰富的安静”,促使学生的思维视角由聚焦选材延伸到了关注文章结构。
三、课后问:拓展思维
(一)以“问”延展,让思维具有探索性
課堂学习,是学习的一段旅程,是一个个站点。“问学课堂”,诱发了学生广阔的研究学习之旅,让他们的思维投射由这篇走向那篇,由读走向写,由一篇走向一本……学生的“问”与“学”,被无限延伸、拓展,思维也更具探索性。
《伯牙古琴》一文教学的最后,时老师用学生的问题“锺子期是怎么死的?古琴是谁发明的”引导学生阅读《警世通言》,让学生对问题的探究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教师还提出要开展阅读交流会,鼓励学生“多问”。这会让学生读得有兴趣,“聊”有兴致,又有新收获。同样,教完《四季之美》,赵老师以一位学生的问题“四季的美还可以用别的方式来表达它的独特之处吗”,鼓励学生课后思考写四季之美的其他方法,在探究问题“我想写什么”“我为什么选这个景物”“我用什么语言来表达”的经历中,挖掘出饱含情意的景物,探索景物背后的真情。
(二)以“问”导“评”,让思维具有持续性
阅读是学生主动思维、持续思维的过程。让学生的思维具有持续性,随时收获阅读的乐趣,离不开教师及时、多样的评价。
《伯牙古琴》一文的教学中,以“问”导“评”的做法随处可见。例如,在探究“什么叫知音”的问题时,对于学生通过“资料袋”快速找到“知音”一词的解释,时老师给出评价“你阅读速度快,找关键信息的能力也很强”;对于学生举例说明“知音”词意不完整的表述,他及时引导“请你说得再具体一些”。再如,探究“乎”字在句中的断句方法,针对学生不同情感的朗读,时老师从不同角度给出了评价“你读出了山之高大”“你读出了山之巍峨”“你读得波澜不惊啊”“你这一读有点波翻浪涌了”……课后,组织学生阅读《警世通言》,就各自的阅读发现进行评价交流,让学生的思维活力持续。在课外阅读中,因为读的素材是文言文,时老师就和学生一起读,一起聊,学生有不懂的,时老师组织大家,相互启发。试想,如果没有师生共读,这本书的阅读推荐就会不了了之。赵老师教学《四季之美》一文时也关注到了以“问”导“评”。例如,在体会选材独特环节,针对问题“文中说‘成群结队的大雁,作者为什么写大雁?为什么说‘比翼而飞叫人感动”,就学生的回答先后给出了“互帮互助的情感的确让人感动”“因为你们的思考,大家对作者笔下的文字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你们真是清少纳言的知音”等评价。课后,又指点学生开展小练笔,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持续思维的快乐。
思维决定理解的高度。“问学课堂”,就是以“问”为特征,“问”“学”相融,让学生不断发展思维能力,提升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