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慧敏
法螺是藏传佛教的常用法器之一,是在佛教举行仪式的时候吹奏的一种乐器。传说释迦牟尼在鹿野苑初转法轮时,帝释天等曾将一只右旋白法螺献给佛祖,从此右旋白法螺即作为吉祥圆满的象征在佛教中广为应用。
法螺的特性。法螺,也就是海螺的一种,又称为“法赢”“宝螺”“金刚螺”“蠡”“蠡贝”“螺贝”等,其制作方法是在卷贝的尾端装上笛子而成,状似喇叭,壳体硕大的还可以在壳层表面增加装饰性物品,属于贝壳制品的乐器。法螺为暖海产,喜欢栖息在海藻繁茂的岩石和珊瑚礁间,常以海星、海参和水螅等为食,多在春、夏季进行繁殖,主要分布于印度洋、新西兰、菲律宾、日本等地。法螺随佛教传入中国,中国的藏、蒙古、满、纳西、傣、京、汉等民族依然采用,是藏族的“藏八宝”(又称“八吉祥”)之一。
与佛教的渊源。《佛教器物简述》载:相传释迦牟尼诞生时,天上献上种种供品,此八吉祥即为天人所供,故密乘行人常用此来装饰佛坛。其中,白色法螺代表佛陀的三条颈纹,表征着佛陀的法音如法螺一般广大悠扬,使人解脱、涅槃。
普通法螺为左旋螺,右旋螺极为稀有,比例仅为左旋螺的几十万分之一。右旋白海螺是佛教中最重要的供器之一,历来成为供养上师、三宝的至为殊特、胜妙的供品。右旋海螺藏语称为“东嘎叶起”,这种海螺曾是古代战场上的军号,当佛教传入西藏后,海螺变成了法螺,用于为佛教宣传教义,螺声再不会挑起战火,带给人们的是和平安谧。《佛学大辞典》载:法螺其声远闻,以喻佛之说法广被大众;其声勇猛,以表佛法之雄猛;又吹螺而号令三军,以譬说法降魔。
法螺作为法器,与一切法器一样,是帮助行人发起正念的工具。清高宗曾撰《法螺赞》,认为这种“梵天之器”是“以演大乘,溥归佛旨”。海螺为佛教八宝之一,紫禁城内或各地行宫的佛堂皆需陈设,从北京故宫梵宗楼内景中可见,佛前供案上正中除七珍、八宝、法轮等供器外,正中陳设一件白色法螺。由此可见,法螺在宫廷众多佛教用器之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