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更斯与《大卫·科波菲尔》:痛苦铸就的伟大

2021-05-04 08:54莫笑君
大学·课外阅读 2021年3期
关键词:玛丽亚狄更斯格斯

莫笑君

1812年2月7日,狄更斯出生在英国朴茨茅斯市的一个海军职员家庭,由于父亲嗜酒如命,加上生养了多个小孩,家里常常入不敷出。狄更斯的童年多是在债台高筑、愁眉不展的家庭氛围中度过的。所幸的是,他的父亲有一间又小又窄的书房,尽管待在里面并不舒适,却给了狄更斯最初的文学空间。

1824年,狄更斯一家因家境急劇恶化,举家迁往伦敦的贫民区。不久,他的父亲因还不起债务而被捕入狱。这是狄更斯成长岁月里一个重要的节点,他此后的生活,为《大卫·科波菲尔》的诞生作了最初的铺垫。当时,狄更斯是家中的长子,他不得不暂停学业,挑起全家生活的重担,去一家生产黑鞋油的作坊开始了童工生涯。作坊里肮脏、阴暗、简陋不堪,他终日劳作还吃不饱饭。工作之余,狄更斯还需要经常去探监,并到典当铺换取度日的金钱。年仅12岁的狄更斯饱尝了生活的艰辛,这段日子给他留下了永久的印象。《大卫·科波菲尔》中大卫被迫辍学做童工的经历,毫无疑问源于狄更斯对这段日子的亲历感受。好在半年之后父亲被释出狱,还清债务并重新找到工作,狄更斯也再次回到学校,过上正常的生活。

1827年,狄更斯正式踏入社会,他先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当小职员。在律所,他通过形形色色的案件,接触到社会上五花八门的人物。敏于细节又善于思考的狄更斯开始意识到英国法律的不合理和荒谬性,也感受到社会的阴暗和人性的虚伪,更重要的是,他在工作中进一步体会到了中下层人民生活的疾苦。这些对现实的不满、对人民的同情、对社会的深思,都是他小说素材的原始积累,并为他的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奠定了基础。

1831年,狄更斯成为一名时政记者,负责采访下议院,接着又成为《时事晨报》的撰稿人,这使他有机会获取英国社会政治生活的第一手材料,其写作技艺也日趋成熟。这是狄更斯一生中所获收益最大、最明显的阶段,正是根据这一时期的见闻,他开始创作一些随笔和故事,《匹克威克外传》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1836年,以英国老绅士匹克威克为主角,着力展现19世纪英国的广阔社会图景的小说《匹克威克外传》问世,狄更斯凭借这部作品一鸣惊人。他也终于意识到,自己真正的特长和使命就是写作,于是他毅然辞去工作,全身心地投入文学,一个伟大作家的创作生涯正式开启。

在事业上春风得意的狄更斯,在情场上却并不如意。不过,虽然这为他带来了心灵上的痛苦,但也在无形中影响了他的创作,特别是《大卫·科波菲尔》的创作。

1829年,狄更斯结识了玛丽亚·比德奈尔,一个银行经理的女儿。狄更斯为之神魂颠倒,为了得到她的垂青,他立志要努力改变自己默默无闻、收入不定的现状,转变自己“自由职业者”的身份和地位,并通过获得名望和有保障的收入,给对方一份共度余生的安心。爱情让狄更斯浑身充满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希望。可惜,玛丽亚对他态度暧昧,狄更斯纯真、狂热的爱情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

1833年,狄更斯和玛丽亚分道扬镳,一往情深的狄更斯却难以走出情网,凡是和玛丽亚有关的一切,他都终生难忘。而后,狄更斯回忆这段恋情时,认为无论是自己早期取得的成功,还是性格上的巨变,都与玛丽亚有关,正是为了这个女人,他才尽最大的努力,想要为两个人闯出一片新天地。多年之后,当狄更斯再次见到玛丽亚,心性和思维已经变得成熟和理智的他才惊觉,年轻时的梦中情人居然只是一个俗不可耐的人。至此,他才彻底斩断了对昔日恋人的怀恋。作为狄更斯生命里最重要的女人之一,玛丽亚成了狄更斯后来多部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原型,《大卫·科波菲尔》中的朵拉就是其中之一。其他还有如《远大前程》中的艾斯黛拉,《小杜丽》中的弗洛拉·芬琴等。

1834年,狄更斯在《时事晨报》工作时,得到了主编乔治·霍格斯的赏识,很快便成为霍格斯家的座上客,并由此结识了他的长女凯瑟琳·霍格斯。凯瑟琳是个温柔文静的姑娘,最终和狄更斯走入了婚姻的殿堂。但没有想到,一起生活20余年后,他们的感情还是破裂了。但至少,在《大卫·科波菲尔》里,狄更斯让大卫和真正的灵魂伴侣艾妮斯终成眷属。

狄更斯一生所受的教育不多,且时断时续,但幸运的是,他有一双敏锐的、洞察一切的眼睛,并始终以极大的热情注视着世间的一切,即便身处苦难,他对人、对生活的兴趣也未曾减弱,这样的“天赋”,为他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提供了必要的保障。更可贵的是,心思敏感的狄更斯,内心始终像一个纯真的“小男孩”,他十分善于从儿童的视角来看待世界,因而有人说他的小说世界是一个“幻想的世界,童话的世界,噩梦的世界”,这一特点在《大卫·科波菲尔》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随着作品的不断出版,声望与财富接踵而来,然而狄更斯并没有感到真正的快乐,在午夜梦回时分,童年往事总萦绕在他的心头,不堪回首又挥之不去,这令他痛苦万分,却又不愿诉诸人。为了寻求解脱和安宁,狄更斯决定写一篇传记,将内心积压多年的情感倾泻而出,并要留待死后再出版。在好友福斯特的建议下,他决定将纪实性的传记,改写成一部以“我”为主人公的自传体小说,这就是《大卫·科波菲尔》的由来。

1849年起,狄更斯开始了长达一年半的艰苦创作,他多年的痛苦和积郁得到了释放,而他成熟、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得到了空前的发挥。写大卫,就是在写他自己,因此,狄更斯在小说的《序》中坦言道:“我和许多疼爱孩子的父母一样,在我内心深处有一个孩子最得宠,他的名字就是《大卫·科波菲尔》。”

猜你喜欢
玛丽亚狄更斯格斯
美作家赌场体验,染上赌瘾放弃写作
狄更斯钓鱼
你能变好,我则安心
福格斯公园逃生记
福格斯不安的一天
寂寞的玛丽亚
体育“大总管”萨马兰奇的浪漫情缘
狄更斯诡证脱困境